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仕妖娆-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文修心里没底,只能全力一试。

谁叫自己的把柄被柳相正拿捏住了,茂才这孩子也真是,究竟为了什么要弄死朱恒,好歹也是亲戚啊,问了他多次,就是不说。

现在倒好,被柳相正知晓了这个事情,以此拿捏自己。

为了这朱家独苗,自己还能怎样?

旋即又苦涩笑了笑,此次通判襄阳,带了两个小妾,若是能再生一两子……

想到这朱文修长出了一口气。

要努力耕耘。

护城河前,朱文修看到了知府一大群人。

略略有些得意。

当初自己知建康府事时,建康官僚倾城相迎,如今通判襄阳,竟也有倾城相迎的待遇,这襄阳知府狄少生端的是圆滑事故着呐。

襄阳府治官员尽皆到齐。

独不见观察推官李凤梧。

大家心知肚明,李凤梧和朱文修,两人在襄阳必将是一场龙争虎斗,尤其是在宋金两国再起兵事的节骨点上。

谁输了,这辈子都可能再也爬不起来。

和接待李凤梧的规模一样,先是碧云天大宴,再就是黄花地夜宿。

接下来朱文修忙了一日,租了宅子,购了奴仆丫鬟聘了管家,一切事情妥当之后,这才到府治点卯上班,开始了通判襄阳的工作日常。

并不急于出手对付李凤梧。

自己初来乍到,李凤梧也初来乍到。

就看谁先适应襄阳水土,谁先拉拢襄阳地头蛇。

从这点来说,李凤梧似乎抢得了先机,但朱文修不急,自己有底牌没用。

待把情况摸清,就可以出手。

只要在官场上孤立了李凤梧,后续事情便要好办的多。

所以第一人选,自然京西南路安抚使张明之,第二人选是狄少生,第三人选是推官钟蘅,尤以前两者为重。

搞定这两人,则大事定矣。

但不知怎的,朱文修总觉得心神不宁,这种感觉从入城那一刻就盘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尤其是在租了院子购买奴仆丫鬟聘了管家后,这种感觉越发强烈。

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遮莫是李凤梧已经对自己出手了?

可仔细一想,李凤梧赴任也就三五天的事情,这么快的时间,他连襄阳城都还没摸熟,凭什么对自己下手?

论官职,自己在他之上。

这个襄阳城能压过自己一筹的,仅安抚使张明之和知府狄少生。

……

……

在朱文修到达襄阳的第二天,距离襄阳城不过二三十里地,位于汉水之畔的东津镇,低调的来了一群人,将一家旅店全部包了下来。

吃过午饭后,一位二十出头的男子骑上快马驶出镇口,向襄阳府奔去。

……

……

于此同时的魏府。

魏半山老神在在的坐在厅堂,长房魏平阳恭谨的立在堂前。

示意左右奴仆丫鬟退下后,魏半山问道:“查出来了?”

魏平阳面色平静,“查出来了。”

魏半山挑了挑眉头,“是谁如此大胆?”

“夫人城附近的王顺钦,上午去了新别驾的宅邸应聘管家。”魏平阳话里不带火气,可此刻心里却憋着一把火。

魏半山愣了下,“成了?”

“成了,如今他是朱别驾的管家。”

“唔……”

魏半山一时半刻没有说话,心里翻江倒海。

这么巧,之前还在散播疏柳私奔的流言,转眼之间,朱文修进城,王顺钦就成了别驾府邸的管家。

是巧合?

还是故意?

这件事着实有些诡异。

别说一位别驾,就算是知府赴任,也不敢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没到任便先遣人去坑一下任内辖境里的第一望族。

朱文修脑子有病么?

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难道说这家伙是二房魏平川的政敌?

但二房不在京城做官,也没在建康做官,和朱文修之间断然不会有矛盾才是。

而且这也太巧了些。

魏半山活了大半辈子,见惯了世事沧桑,知晓世间事情没有那么多巧合,巧合的背后很可能是阴谋,是以对此深感怀疑。

主要朱文修脑子没病,就不会如此荒谬行事。

等等……

魏半山忽然想起什么,对魏平阳说道:“这个王顺钦是何许人也?”

魏平阳作为魏族长房,未来是要从父亲手上接过家族重任的,寻常里跟随着父亲,学到的东西极多,办事甚是稳妥,早已将王顺钦查了个透彻。

“王顺钦是徽州人,是个读书举子,半年前到襄阳谋生,在一家典当铺做账房先生。”

魏半山长出了口气,“你二弟在徽州为官呐。”

魏平阳点头,“是的,徽州距离临安很近。”

魏半山不说话了。

如果是这样,这件事就值得商榷了,恐怕是二房在徽州得罪了人,朱文修一者是对付李凤梧而来,一者也是恶心二房。

如此的话,黄斐弘和甄士德很可能已经被王顺钦收买,成为朱文修的势力。

那个新科探花郎的处境倒是好生凄凉。

襄阳知县,两个副手,一个主簿一个县尉,都成了政敌的势力。

观察推官这个职位,却是政敌的下属。

怎么看都是要被朱文修随意拿捏的节奏。

魏半山沉吟半响,“江陵府那边传来消息了吗?”

魏平阳摇头,“三弟还没有回来,按说应该接到了疏柳,在返程路上了。”

魏半山不动声色的摇摇头。

也可能没接到,被人抢先了。

旋即哈哈大笑一声,“老朽倒要看看,在襄阳这一分三亩地上,有谁能折我魏族!”

毕竟是可以看惯风云的魏半山,此刻反而激起了斗志。



第二十章 我果然是个天才



李凤梧的日子过得有些奈。

棋子都已落下,接下来就看魏族那位老爷子的了。

反正朱文修已经钻进套子。

只是作为知县,李凤梧感觉很忧伤啊……襄阳治安颇好,但尼玛鸡毛蒜皮的小事可不少。

作为知县,各种刑事大案要处理,小案件也不敢疏忽。

毕竟是第一次执政一县。

总想着竭尽全力做好分内的事情,是以但凡有新案件上来,李凤梧总是不顾甄士德的劝告,一概亲力亲为,力争打造出一个人人交口称赞的微笑知县。

这其实是那后世记忆在作祟。

毕竟有着人人平等的观念,当了知县也觉得好像自己是要为人民服务的,不知不觉就影响了李凤梧的心态。

好在没有击鼓鸣冤,让咱们的大宋雏凤轻松不少。

击鼓鸣冤是包黑子那货搞出来的事情,原意是让民间冤屈之人有途径申诉,可到了后来就变味了。

最早,若是鸣冤鼓响,对任内官僚而言,都是一种侮辱。

有人鸣冤,说明你们这人官当的不合格啊。

到得后来,又有了变化。

击鼓鸣冤作为法律的最后一道屏障,往往也是有代价的。

鸣冤鼓响之后,官老爷们可以不分青红皂白不论对,先打原告二十杀威棒,以警告群众不得滥用司法资源。

也就是说不管你再穷,只要舍得这顿毒打,才能受到司法保障。

在这最后一个屏障下,许多老百姓申冤的过程中死在了这一环节,大大减轻了县老爷的审案劳累。

后来被推广开来,用途只是减轻县老爷审案劳累,手段异常残忍,现场通常是打到血肉横飞,惨不忍睹……能活下来的也只是少数。

不过没人击鼓鸣冤,不代表没案子啊。

这不,咱们的新科探花郎、知县大老爷上午就处理了好几起案件。

长门做胭脂生意的赵掌柜欠隔壁做金银首饰生意的李掌柜三百贯,三年了还不还,李凤梧大笔一挥,不还就拿货抵账,拿三倍货物到夜色上打折出售,卖够三百贯为止。

赵掌柜的二话不说,很快就让老婆拿了三百贯会子来,一点也不含糊,显然不是没钱,是不想还。

东门杜家儿媳妇和小叔子通奸案,这本来是个案子,结果一审问,才发现是二儿子疑心病重,中生有的事情。

文昌庙后面的赵老三家的猪掉了,府学教授家的丫鬟偷了主母的首饰……

尽是些鸡毛蒜皮事。

李凤梧那个奈啊,这尼玛都怎么出政绩啊?

好在傍晚时分,匆忙赶来的甄士德带来了好消息,“李知县,妥了!”

李凤梧其时正在吃晚饭。

抬头笑道:“甄主簿吃了没,要不一起?都是些家常菜饭,适合下酒。”

甄士德受宠若惊,慌不迭道:“吃了吃了。”却言不由衷的咽了口口水。

李凤梧给了朱唤儿一个眼神示意。

朱唤儿立即起身去吩咐厨娘备一副碗筷过来,又再炒了两个下酒菜,然后她自己则端上了碗筷,和李巨鹿一起离开了主桌。

在南宋,奴仆和丫鬟可没那么好待遇,能和主人一起吃饭。

若是寻常时分,朱唤儿和李巨鹿倒是和李凤梧一桌,不过此时有外人,自然要顾忌着点。

甄士德确实有些意外。

最早以为朱唤儿是知县大人的小妾,后来接触多了,才知晓只是个女婢,那李巨鹿也只是个恶仆——当然,并不知晓李巨鹿其实是李凤梧的义兄。

看到三人同桌吃饭,很有些不解,咱这知县老爷怎的如此不顾礼节,堕了自己的威望。

此时见状,也只好落座。

亲手为李凤梧倒满一杯酒,道:“下官敬您!”

李凤梧喝了口意思意思,笑道:“怎么个情况?”

甄士德也放开了,夹了个花生米,嘎嘣脆,“黄县尉接到卢典吏等人,同时也说服了魏平江,此刻已在东津镇落脚。”

李凤梧嗯了声,“着人去通知魏府了没?”

“去了,且按照您说的,不会告诉他们魏疏柳和卢震在那里,据传回来的消息,魏平江很是配合,显然也不想让女儿私奔的事情闹得太难堪。”

李凤梧哈哈一笑,“配合就对了,不配合他那张老脸今后在襄阳还怎么见人。”

顿了一顿,“况且,又只有这么一个女儿。”

甄士德伸出大拇指赞道:“还是李知县妙计,只是下官有些不明白,为何要找王顺钦?”

李凤梧笑而不语。

甄士德是真不明白?

这货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深恐之后被朱文修秋后算账呐。

也不点破,问道:“卢典吏那边可曾想好了,卢震也是独苗,真舍得入赘?”

甄士德喝了口酒,惬意的道:“还能怎样,别人的黄花闺女都被你家独苗拱了,两个人又山盟海誓的非君不嫁非卿不娶,总不能真让两人名分一辈子吧,况且入赘魏族,对卢向东而言,完全是攀高枝了,哪会不同意。”

放下酒杯,“这事若是成了,卢典吏怕是要对您感恩戴德的。”

李凤梧耸耸肩,所谓的事情。

这件事自己最开始只是想让魏族牵头,让整个襄阳的士族一起出钱,来修缮黄家堤以防水患,也算是自己到任襄阳没有尸位素餐。

不曾想后来随着落棋之后,心中灵犀顿至,反正要坑魏族,何不顺便也坑一下朱文修,省得这货到了襄阳后精力旺盛给自己找麻烦。

得知魏族二房魏平川在徽州做官后,李凤梧当机立断,让黄斐弘和甄士德找了个徽州来的读书人,将魏疏柳私奔的事情流传了出去。

然后等待朱文修入城之后,不论他是买宅邸还是租,肯定需要一个管家。

那么县尉黄斐弘和甄士德在襄阳的关系网就派上用场了。

恐怕朱文修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聘一个管家,偌大的襄阳却只有一个人来应聘:其余人被黄斐弘和甄士德的人拦下了。

所以说,强龙不压地头蛇。

县尉黄斐弘和主簿甄士德在襄阳的力量,绝对不能用官职品阶来衡量。

一切都水到渠成。

只等魏家老爷子亲自登门拜访自己了。

李凤梧甚是嘚瑟。

哎哟卧槽,自己这手段玩的有点溜啊,这特么俨然就是仕途天才啊。

我果然是个雏凤。

我果然是要权倾大宋的人!



第二十一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



当魏半山知晓三房魏平江和县尉黄斐弘在一起后,很是吃惊了一阵。

旋即领悟过来。

这未尝不是好事。

黄斐弘愿意、敢和三房在一起,就说明他还不想把事情做绝,一切都还有扭转的可能。

现在魏族需要一个盟友!

这件事论外人怎么折腾,节点在魏疏柳身上。

最关键是那两个字:私奔。

甄士德和黄斐弘的行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两人已经被朱文修收买,对此倒是不得不服朱文修,终究是临安做过官的人,手段着实辛辣,而且通天!

还没到襄阳就先派人搞定了甄士德和黄斐弘。

此举怎么看都有一石二鸟的意图。

一者恶心魏族,一者架空李凤梧。

不过此地是襄阳,我魏半山岂能如了你的意?

这日吃过早食,魏半山便在长房魏平阳的陪同下,坐上轿子前往县衙,递上名刺后等待李凤梧接见。

襄阳府治里,狄少生和钟蘅都是一身酒意。

昨夜新任别驾做东,三人在碧云天花天酒地后又去了一次黄花地,着实有点烂醉如泥。

两人并不是不知晓朱文修的意思。

本来不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