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仕妖娆-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十年父子感情,不是亲父子,胜似亲父子。
张杓看向钱象祖,“你能见到他么?”
他是指钱端义。
钱象祖思忖了一阵,“恐怕不能。”
赵愭却道:“若是想见,本王还是有办法的,只是张侍郎,这个敏感的时节,去见他作甚,怕会被他牵连。”
张杓挥挥手,“也不尽然,如今战事初定,官家还是需要一个稳定的朝堂,咱们大宋当官的,有几个屁股上干干净净的?”
赵愭有些不解。
张杓解释道:“官家若是真要彻底整倒钱家,就不会让钱参知自由活动了,明显是给钱家一个机会,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果断舍车保帅。”
钱象祖恍然,“张侍郎之意,是让二爷爷将责任全部揽过去?”
张杓点头,“没,如此官家大概会放过钱参知,不过参知政事一职么……大概是保不住了。”
就算保得住,自己也要让他保不住。
他。
钱端礼不滚蛋,六部尚书怎么空得出一个位置来?
钱端礼滚下参知政事的位置,六部之中,除去资格最老的魏杞,便只有刑部尚书诸葛瑾我大概有这个资格。
刑部尚书诸葛瑾我担任参知政事,那么尚书一职,刑部之中谁有资格?
当然非自己莫属。
也不排除官家从其他五部侍郎中提拨,但这种可能性很少出现,微乎其微,因为不合常制。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官家并不知晓自己在扶龙赵愭。
话又说回来,就算官家知晓,也可能会本着制衡恭王赵惇和庆王赵恺的心思,依然重用自己为刑部尚书。
毕竟赵惇有个李家,而如今庆王赵恺也有个李凤梧。
钱象祖毕竟不笨,这段时日跟着张杓学了很多,结合朝堂局势,很快想清楚了一点,心中不由得暗凛,看了一眼邓王赵愭,这才话中有话的说道:“如果事态按照张侍郎此说进展,我爷爷必然要从参知政事的位置上退下来,刑部诸葛尚书大概会补缺,如此,张侍郎也可更上层楼,可喜可贺!”
这话说的……意思是说张侍郎陈浑水摸鱼了啊。
而且,这事会不会有你张侍郎的影子啊?
张杓笑笑。
赵愭却倏然明白过来,这还真有可能,不过他想的并没有钱象祖那么深远,而是窃喜的道:“如此,我们虽然丢了一个参知政事,但老丈人退下参知政事后,大概还是会在东府担任个要职,而我们又得到一个刑部尚书,貌似并没有亏太多。”
张杓淡然道:“现在说此事为时过早。”
毕竟刚剿灭义平庄,怎么处置钱家,大内还没有消息。
只是张杓有点不明白,李凤梧下这一步棋的时候,他是怎么保证西辽君主的安全,又是怎么做到,让官家得到义平庄账簿的?
为何这件事中,从始至终都看不见李凤梧的人?
简直就是自然发生的一般,看不出丝毫阴谋的味道,恐怕官家就算有所怀疑,也找不到怀疑的突破口,这件事发生的太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了。
唯独生涩的地方,是郡主如何被劫的……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扶龙者,岂雏凤独也?
,。
张杓也并不确定,这件事就一定是李凤梧做的。
之前得到的消息,是从刑部六扇门那边,知晓总捕头徐眉娇在暗中调查义平庄,这段时间,那个黑炭头李巨鹿总是在徐眉娇跟前大献殷勤,走得很近。
张杓便因此怀疑,徐眉娇调查义平庄,大概是李凤梧授意。
直到今天这件事发生了,张杓也不确信,更不敢笃定是李凤梧手笔,只是觉得有可能。
但不管怎样,这件事对自己而言,是件好事。
有这种想法的,恭王府里赵惇如此,在府中夜读史书的柳相正如此。
赵惇是觉得没有钱家,老大的势力将大受挫折,对自己而言,争储的机会又大了许多。
柳相正却是觉得,钱端礼从参知政事上下来,六部尚书中大概会有人补缺,自己这个太常卿是不是也该动一下了?
正四品的太常卿,虽然是部门一把手,但显然如从三品权属中枢部门的六部侍郎。
梧桐公社里,李凤梧正在宴请好友。
在座的皆是青云书社之人。
张观,史弥大,赵汝愚,谭慧,吴瑞云以及太学生薛璐、王闯、冯鹤祥。
连庄闲也在。
李凤梧被贬官后,张观曾询问过,是否要将庄闲赶出青云书社,被李凤梧制止,并且告诉张观,当做此事根本没发生。
庄闲既是赵愭的棋子,今后提防着就行。
未来说不准还能用到他。
明子浮于棋局,就不仅是对手的棋子,也是自己的棋子。
只不过今后所有重要、隐秘的事情,都不能被他知晓,明面上却还是要让庄闲觉得,自己并没有察觉上次是他给自己下了套。
觥筹交中,外面间歇性响起鞭炮声。
李巨鹿适时回来,在李凤梧耳边轻声说道:“小官人,已和临安府打点过,夏暖滟小娘子不会有事,她的花船不会被人骚扰。”
李凤梧点头,“那便好,也来喝几杯罢。”
李巨鹿看了一眼满座读书人,一脸蛋疼,“不了,我去看看魏廷晖。”
看见你们这些读书人在一起穷酸就头疼。
在龙大渊率兵营救西辽郡主时,魏廷晖提前发难,虽然这货身手非凡,好汉难敌四手在当时不适用,但要照拂妹妹和西辽郡主,是以身上倒是被砍了几刀。
好在没有伤筋动骨,都是皮肉伤。
李凤梧点点头,“去吧,说明日我会登门拜访。”
李巨鹿刚走出院门,便立即行礼,庆王赵恺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外,其后跟着东方秦川。
李凤梧起身,行礼,笑道:“殿下怎的来了?”
众皆起身。
赵恺哈哈一笑,“有酒喝也不叫我,咱们的大宋雏凤有点外了啊!”
反正如今父皇知晓自己和李凤梧的关系,到梧桐公社也不用在忌讳皇城司的耳目了,赵恺反而觉得轻松了许多。
李凤梧苦笑,“酒有,但不敢说好酒,怎么比得上你王府中的好酒。”
赵恺走过来,挨着李凤梧坐下,丝毫不见外的抢过李凤梧的酒杯,浅啜一口,“心情好,酒便好——”笑看众人一眼,“大家都请坐罢。”
旋即又对李凤梧道:“现在也没那么多忌讳了,若是有兴趣,随时欢迎来王府,好酒随你挑选,父皇年前赏赐了我不少贡酒,要不给你挑几坛送过来?”
李凤梧打了个哈哈,不置可否。
赵恺的心思不外乎是趁着这次关系大白于世,将自己牢牢的绑在他的战车上。
但这得有个度啊。
毕竟天下还是官家赵昚的,自己若是和赵恺太过紧密,怕是要被官家拿捏。
义平庄一事还没尘埃落定。
明日怎么处置钱端礼才是重头戏,现在的高兴也可能会成一场空,毕竟钱家不会这么轻易就倒下的。
是以梧桐公社里,众人喝酒,只谈风月不谈政事。
宴席结束。
众人相继告辞而去,赵恺和李凤梧又谈了些许事,这才离开梧桐公社回王府。
夜色靡靡,灯火煌煌。
李凤梧坐在书桌前,桌子上用件,却是当初从官家赵昚书桌上黑来的,宣笔玉蝉,鹤山云笔架,端砚秋蝉明月,镇纸抱月浴佛。
本该是用来收藏作为传家宝的珍贵玩意儿,被李凤梧拿来用了。
今后机会多的是,收藏么再去御书房厚着脸皮要就是。
喝了些许酒,有些头晕。
耶律弥勒便站在背后,轻柔的为李凤梧揉着太阳穴。
朱唤儿泡了热茶,又端了盆热水进来,“洗洗脸吧,要依奴家说啊,你就应该少喝点酒,玉儿姐姐也不知晓提醒一下。”
洗了把热水脸,李凤梧苦笑,“米酒而已,又不醉人,倒是撑肚。”
朱唤儿端着水盆出去,却听得纨绔说道:“况且今日这酒不得不喝,扳倒钱家,是我入仕以来第一次主动出击,就取得这样的成就,你不见张观和史弥大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唤儿怔了下,回身道:“可是我看那个赵汝愚似乎对你很不服气。”
李凤梧笑了笑,“你也发现了?”
赵汝愚有大才,若是历史轨迹不变,他是要登上相位的人,说得出“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的人,又怎么会轻易服人。
也许,在赵汝愚的眼里,扶龙之事,他当不输于我吧。
如果赵汝愚扶龙,李凤梧倒是有点纠结。
一者是不想这位迂腐的读书人成为赵恺的幕下之臣,怕他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毕竟现在的赵汝愚只是个读死书的读书人。
但又有点忌惮他,若将他赶到赵愭和赵惇那里,说不准会成为一个大敌。
所以,蛋疼的很。
……
……
赵恺的轿子走上众安桥,东方秦川让轿夫落轿,轻声说道:“殿下,有人想见您。”
桥头上,有书生执画扇,一袭青衣。
赵恺哦了声,“谁?”
东方秦川眯缝着眼看了看,眸里有一丝玩味的笑意,扯扯嘴角,扯出一个人名,“赵汝愚。”
“留得汗青一幅纸,始不负此生?”
“是的。”
轿帘掀开,赵恺下轿……
便听得爽朗自信的声音,“敢问殿下,王府可有酒否?”
赵恺眯缝着眼,眉毛跳了跳,轻声道:“但饮妨。”
画扇轻摇,一句话宛若紫气东来,怡然自得中弥漫着三分自信和七分不可一世:“敢问殿下一句大逆之问,天下扶龙者,岂雏凤独乎?”
赵恺眯笑了。
众安桥附近已人迹。
只是远处偶尔传来鞭炮的噼里啪啦的声音。
宛若盛世的夜晚。
“善!”m。。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不同寻常
《
恭王府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一先一后。
前者是原庆远军节度使,现任荆湖南路宣抚使的李道之子李睿,因统率轻骑立下千里纵江淮的大功,在清流关大败拐子马和铁浮屠,如今已是光化军统制。
而后者,则是一位女流。
宋金大战之后,庆远军都统制林宗棠因功擢升为光化军节度使。
这位女子就是林宗棠的独女,林衬衣。
嗯,事情起因是林宗棠和李道两人勾搭好,强行让李睿娶林衬衣,然后就出大事了……婚礼之上,李睿逃婚了。
作为光化军统制,李睿本来是不能擅自来临安。
不过凑巧的是,恰好前些日子,因西辽使团来到大宋,官家心血来潮,让边境驻军派人回京述职,于是李睿就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
李睿逃婚,当事人的林衬衣没有如传统小娘子般哭哭啼啼,第二日就带上丫鬟,轻衣便装追夫婿,这一追便追到了临安。
然后这就为难了李凤娘。
一边是自己亲弟弟,一边是自己从小就看好,把她当弟媳妇看待的林衬衣。
夹在当中左右为难。
又加上这几日临安风起云涌,这让李凤娘越发恼火,寻了个理由,一狠心将不省心的弟弟李睿赶出王府,眼不见心不烦。
当然,不放心林衬衣,还是将她挽留在王府之中。
李睿被赶出王府后,那个郁闷啊,听着满城时不时响起的鞭炮,有些凄凉,得了,随便寻个地方先住下罢。
可不敢再跑了,姐姐说得很清楚,自己若是敢不打招呼就离开临安,今后就再也不见自己。
寻寻觅觅,在众安桥附近找了家客栈暂且住下。
店小二和掌柜的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店里竟会住下这样一位大人物:堂堂光化军统制,又是恭王嫡妃亲弟弟,竟然沦落到住民间客栈……
在客栈安顿下来,李睿心烦意乱,便出去随意走走。
夜阑中,因为今日剿灭义平庄的缘故,临安市民大多躲在家里,是以显得街上很是人迹稀少。
李睿却倏然听见远处有朗声传来:“敢问殿下一句大逆之问,天下扶龙者,岂雏凤独乎?”
心中吃了一惊。
殿下?
是邓王还是庆王?
想到这悄声息的走近众安桥,远远的便瞥见桥上三道身影,一道身影执画扇,一袭青衣,一道身影着华袍,面目刚毅。
其后一道身影着黑衣,身上泛散着高手才能感知的血腥气。
李睿笑了……
真是巧,这倒是个好消息,没准能让姐夫高兴一阵,在姐姐面前为自己说说好话。
……
……
赵昚今日心情很不好。
吃过晚膳,连去德寿殿给上皇请安都免了。
没有去成恭皇后夏氏处,也没有去婉容谢氏处,而是带着谢盛堂回到了垂拱殿,桌上的奏呈折子也不想处理,只是安静的看着。
竹影摇曳,映照着赵昚那张锐气而坚毅的脸上。
只是一旁的谢盛堂,第一次在大官眼里看出了一丝疲倦的神态。
心中黯然。
官家并不是因为钱家而黯然,而是义平庄。
区区临安一个地下组织,这些年竟然在上皇眼皮底下,勾结钱枫、钱鸣,攒下了三百余万贯之巨的脏银。
三百多万贯呐。
都足够六万余禁军半年的饷银了。
这样一个毒瘤,竟然在临安存活了十数年,如果不是因为此次西辽郡主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