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帝国风云录-第1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弘淡然一笑,刚想说话,长公主忽然靠近他身边,低声说道:“如果我去龙泉,你真的会去吗?”
李弘非常肯定地点了点头,“这是臣对殿下的承诺。”
“你……”长公主脸显羞色,犹豫了一下,小声问道,“为了我,你愿意舍弃一切?”
李弘沉吟了片刻,“十四年前,先帝给了臣两道遗诏。一道送到塞外,一道留在你身上,直到一年后你到北疆,臣才接到。第一道遗诏,臣不负先帝所托,完成了。第二道遗诏……”李弘停了一下,在长公主若有所悟的目光中,轻轻说道,“虽然那道遗诏送到我手上的时候,遗诏的效力已经过了,但先帝让殿下亲自送遗诏到北疆,显然是想把殿下托付给臣,让臣护卫殿下。臣不愿负先帝之托,所以……”
长公主脸色顿时就变了,“你到龙泉,仅仅就是为了完成先帝之托……”接着她从怀里拿出了那抉白绢,“你出征在外的时候,让别人来保护我,这也叫不负先帝之托?”
李弘摇摇头,一把抓住了那块白绢,同时也把长公主的手抓住了。长公主又羞又恼,奋力挣脱,泪水扑簌簌地滚了下来。
“你听话一点好不好……”李弘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陛下就在外面,大臣们还在殿堂上,我们两个在这里闹个没完成何体统?”
“我不管,你把话说清楚,否则我不让你走。”长公主还是头一次看见大将军如此低声下气,心里一阵窃喜。
“为了我,你愿意舍弃一切?”李弘放开了长公主手,郑重地说道。
“我愿意。”长公主毫不犹豫地说道。
李弘感激地看了她一眼,然后拿起她的手,在她手掌心上写了两个字。长公主又惊又喜,含情脉脉地盯着李弘,娇羞不已,“豹子大哥,你不会骗我吧?”
李弘摇摇头,躬身告退。
小天子手棒诏书,左看右看,一脸的疑惑,“姑姑,这份遗诏什么意思?朕怎么看不懂?”
长公主正在低头沉思,没有说话。
小天子伸手推了推长公主,“姑姑,你在想什么?”
“哦……”长公主心不在焉地答应了一声,“你说,大将军为什么……突然送给我礼物?”
小天子笑起来,“大将军不是经常送给你礼物嘛,这有什么奇怪的。”
“你知道这礼物意味着什么吗?”长公主嗔怒地瞪了他一眼。
“汉?”小天子在诏书上比划了几下,摇摇头,“我不知道。不过,大将军这次太小气了。朕把姑姑最贵重的一件东西送给他,他也应该还给姑姑一件最贵重的礼物。”
长公主吃惊地望着小天子。小天子没有发现,他还在摇头晃脑地一个人说着话。“大将军送给姑姑很多礼物,但这件礼物最差。”
“你把我的香包送给大将军了?”长公主双颊绯红,又羞又急。
“啊?”小天子猛地抬头,睁大了一双无辜的眼睛,“没有啊。”
“你刚才说什么了?”
“刚才?”小天子的眼珠子快速转动了两下,“刚才朕啥也没说。”
长公主气得干瞪眼,她指指遗诏,“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遗诏。”
“这上面的字呢?”
“汉。”
“大将军把大汉送给你了,你知道吗?”
小天子茫然不解。
“再过几年,等你长大了,你就懂了。”长公主把小天子搂进了怀里,“过几年,你长大了,姑姑就要走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姑姑一个人吗?”小天子以为长公主要出一趟远门,不以为意。
“不,不是姑姑一个人。”长公主贴着小天子的脸,亲昵地捏了几下小天子的脸蛋,“这次谢谢你了。”
*
下午,长公主召集太傅杨彪、大司马徐荣、大将军李弘、丞相李玮、太尉张燕、御史大夫荀攸六位大臣议事。
长公主同意官制修改方案。
天子和尚书台迁到长安的未央宫。自己和中书监居于栎阳城的栎阳宫。
太傅杨彪、大司马徐荣、大将军李弘、丞相李玮、太尉张燕、御史大夫荀攸等六位大臣参隶尚书事,同理国事,辅弼天子。
不过,她建议由大将军李弘督领尚书台,主持尚书台的日常事务,为六位辅弼大臣之首。
李弘婉言请辞。臣常年率军征伐在外,尚书台日常事务还是由大司马督领为好。徐荣极力推辞,认为尚书台还是由德高望重的太傅大人督领为好。
这个时候,谁还愿意和李弘争首辅的位置?
杨彪立即劝道,我年纪大了,腿脚不便,身体也不好,督领尚书台不合适。丞相大人太忙了,没时间兼顾。大司马和太尉大人各领兵事大权,日常事务繁忙,也无暇顾及。御史大人不但要主持御史台的日常工作,还要频繁来往于外朝诸府、未央宫和栎阳宫传递奏章,太辛苦了。目前看来,只有大将军最闲啊,还是大将军为首辅吧。大将军如果征伐在外,这首辅的位置就暂时由大司马代替,如何?
李弘还想推辞,但看到长公主脸色不善,随即作罢。
大将军李弘交还了孝灵皇带的遗诏,又交还了兵权,皇权骤然膨胀,按道理皇权和相权应该可以实现制衡了。但长公主强行让大将军督领尚书台,并且把中书监的权力全部移到了尚书台,无形当中把中书监闲置了,尚书台再次权重。
大将军督领尚书台,尚书台权重无可非议,但相权却因此受到了削弱。长公主这么做,显然是为了让小天子在主政后能牢牢掌控权柄,并且有报复外朝的意思。
外朝大臣们有苦难言。谁能料到,大将军在这个关键时刻使出惊天一招,把外朝大臣们精心策划的夺权大计打了个粉碎。
有得必有失,朝廷能够让皇权重建无上威仪,却是惊天之喜。
九月初九,长公主和六位辅弼大臣连续商议三天,终于下旨宣布最新的官吏任免情况,涉及各级官员一百一十多人。
拜郭策为太常卿、崔琰为太仆卿、张范为宗正卿。
拜鲜于辅为光禄勋卿、杨凤为卫尉卿、陈群为廷尉卿。
拜钟繇为大司农卿、贾诩为少府卿、袁耀为大鸿胪卿。
其余将作大匠为赵戬。执金吾为玉石。司隶校尉为张辽。京兆尹为余鹏。河南尹为令狐邵。
拜田畴为尚书令。
拜司马朗、王凌为尚书左右仆射。
拜牵招、宋文、郑演、孙礼、王昶、赵行为六曹尚书。
免除樊篱将军职,出任幽州刺史。免去张白骑将军职,出任并州刺史。免去高览将军职,出任兖州刺史。免去张合将军职,出任青州刺史。
免除纪灵将军职,出任陈留太守。免除徐晃将军职,出任弘农太守。免除孙亲将军职,出任河东太守。免除吴叶将军职,出任魏郡太守。免去昌豨将军职,出任北海国相。
九月十二,大将军李弘上奏。
为了稳定州郡,建议马上审结谋刺天子案。前将作大匠董昭等大臣牵连此案的可能很小,应予以释放,重新任用。
建议赦免襄阳特使,并善加安抚,尽可能招抚南方叛逆。
谋刺天子案量刑过重,杀戮太多,不利于社稷稳定,建议赦免已经入宫为奴婢的叛逆妻女,遣送原籍。
建议做好西征准备,力争明年开春后,西进平羌。
长公主准奏,下旨诸府遵照执行。
九月二十三,天子和文武大臣返回长安城,入居未央宫。
第二十五节
大汉国元平元年(公元203年),十月。
丞相李玮在短短时间内,以惊人的速度连续拿出了十几个涉及到官制、官学、田律、赋税、兵制、选拔、刑律、监察、对胡政策、招抚策略等等各项制度的修改草案,让长公主和朝中大臣们目不暇接,穷于应付。
此刻,各地州郡的上计吏正在陆续赶到长安,丞相和一帮公卿大臣们白天审核各州郡“计薄”,晚上商议各项制度的修改案,几乎天天通宵达旦。诸府官吏们忙得团团乱转,叫苦不迭。
大将军建议丞相大人把处理国事的节奏放慢一点,给大臣们喘口气。这样连轴转,日夜工作,到年底至少有一半官吏要躺下。
“我要时间。”李玮断然拒绝,“从去年上计开始到现在,整整一年时间,朝廷没做别的事,就是争权夺利,互相残杀,一事无成。我要把这一年时间抢回来。年底之前,朝廷必须完成对中兴策略的初步调整,必须完成各项制度的修订。一年内的事,我们三个月内完成。”
大将军无奈,特意召集几位辅弼大臣商量,看看用什么办法才能确保年底前完成丞相大人所定的目标。
太傅杨彪说,我们累就累一点,关系不大,但诸府奏章在长安城和栎阳城之间往来传递,来来回回至少要耽误一天时间,这严重影响了办事速度。御史大夫荀攸说,要想在年底前完成丞相大人所定的目标,只有两个办法。要么请大将军亲自到栎阳去一趟,请长公主再放点权,有些事让朝廷直接做主,事后再奏;要么请长公主到长安城暂住一段时间。
大臣们倾向于让长公主放权。因为长公主到长安后,如果以此为借口,住在未央宫不走了,事情就比较麻烦。而长公主如果放权,给尚书台和外朝诸府更大的权力,朝廷的难题即能圆满解决。
大将军考虑良久,给长公主写了一封信,朝廷事务繁忙,需要殿下亲临长安,便于及时处理一些棘手问题。但此时正值朝廷敏感时期,不知殿下到长安后,能否住在北阙长公主府?长公主很快回复,你来接我。
*
栎阳。
长公主坐在席上,锦衣华服,国色天香,仪态万方,望着李弘的眼晴里情意绵绵,让李弘为之心醉,但心情也遽然沉重起来。
长公主察觉到李弘眼神的变化,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我老了吗?”
李弘摇摇头,轻轻握住了长公主柔嫩的双手,“我怎样才能把你带走?”
“你不能骗我。”长公主心里一紧,对未来的恐惧和不安让她浑身战栗。她情不自禁地反手抓住了李弘,象抓住救命稻草一般死死抓住,“你发过誓。”
“你给我时间,我会想出办法。”李弘小声安慰道。
“多长时间,还要多长时间?”
李弘叹了一口气,他也无法确定,但总能想出办法。
“如果我老了,你还会娶我吗?”长公主轻抚李弘的长发,无力地问道。
李弘郑重地点点头,伸手把她搂进了怀里,“上天会报答你,一定会报答你。”
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刘晔各自抱着一大捆奏章走进了金华殿。这是李弘带来的急奏,需要长公主审核,盖印玺和颁旨。
长公主皱皱眉,指着自己身上的衣服对李弘笑道:“大将军,你没看到我穿着礼服吗?”
李弘愣了一下,“殿下,还是明天走吧。现在动身,凌晨以后就到了长安,你总不至于让陛下和大臣们半夜出来迎驾吧?”
长公主抿嘴一笑,冲着刘放和刘晔挥挥手,“黄昏时分,车驾出城。把这些奏章送到马车上,我和大将军边走边议。”
刘放和刘晔心领神会,相视而笑,转身又出去了。
李弘苦笑,“殿下,臣不便和殿下同乘一车,还是……”
“豹子大哥……”长公主抓住李弘的手臂轻轻摇了几下,娇声哀求道,“天黑了,没人会看到,求求你了。”
“不行。”李弘很坚决。
“真的?”长公主笑盈盈地凑到李弘的耳边,低声说道,“那好,我到长安后,就住到未央宫去。你不愿陪我,那我就去陪陛下。”
李弘哭笑不得。
“豹子大哥,叫何风带着军队慢慢走,天亮的时候到长安不就行了。”长公主娇笑道,“现在我是殿下,你得听我的,否则……”
“好,好……”李弘担心她生气,和自己对着干,急忙答应了,“我听你的,你不要威胁我了。”
何风升官了,做了护军将军,带着五千人马戍守栎阳城,负责长公主的安全,但他很不高兴。看到大将军后,话还没有说上几句就发脾气了,“我要去打仗,我宁愿在北军做个校尉,也不愿待在栎阳城混日子。”
“西疆的仗要打多长时间,我目前无法确定。”李弘劝道,“西疆收复后,大军马上南下打益州。不出意外的话,我至少有两三年时间不在长安,所以长公主的安全极其重要。尤其现在她手里掌控着兵权,直接关系到社稷的安危。如果她出了什么事,恐怕就算我及时赶回来,也未必能迅速稳定局势。天子在渭桥遇刺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吗?”
何风诧异地望着李弘,低声说道:“大将军,天子在渭桥遇刺,具体情况你不知道?”
“我知道,所以才更加担心。”李弘的神情变得非常严肃,“过去,兵权在我手上,即使有人伤害了长公主,对社稷也不会造成太大危害,我还可以力挽狂澜。但现在兵权在长公主手上,一旦长公主被人挟持或者刺杀,其危害之大,你清楚吗?”
何风明白了,他艰难地喘了一口气,感觉一块千斤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