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康德哲学诸问题-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体素质和心理结构、从人的诞生及其历史环境中提升出来、超拔出来,而建基于某种超验的、纯粹精神性的道德本体即实践理性的存在之上,视为人的自由意志的某种潜在的可能性(禀赋、倾向)a这就大大提高了有关人性善恶的讨论层次,排除了自然主义、科学主义和机械论对道德问题的实质的遮蔽和干扰,突出了人自身在创造一般所谓〃人性〃方面的能动的主体性。

本书TXT版本是由久久小说(87book。com)会员整理编辑而成;

久久小说:交流思想、对话现象、思考现相、看清真相;

点它……》http://www。87book。com立即入驻久久小说社区。

(二)因信得救

康德第二篇文章为《论善的原则与恶的原则围绕对人类的统治权的斗争},讨论的是人的得救问题。这是接着上篇文章来的:人既然摆脱不了〃根本恶〃和原罪,那么他如何才能使自己得救呢?善的禀赋如何才能在他心中被唤起并恢复和实现出来呢?康德首先批判了斯多亚派的禁欲主义,认为他们只注意外在肉体上的欲望,将之视为主要敌人,这是找错了对象。因为善的原则的实现不是肉体的事,而是心灵的事。在此康德显然也间接批判了基督教的禁欲主义,因为这种禁欲精神的理论根源正来自斯多亚派。康德认为,善的原则对人类统治权的正当要求(Rechts…anspruch)只能是心灵上的,即只能对人的信仰提出要求。

在这里,信仰之所以是信仰,就在于我们必须把自己的人性看作是被一个道德上彻底完善的理想原型(如耶稣)自上而下地接纳了的,而不是把这个理想原型看作被我们自下而上地接纳的(因为怀有〃根本恶〃的人性不可能把自己现实地提高到圣洁的理想)。

我们信仰基督尽管实际上是信仰自己的人性原型,因而实际上是出自我们的自由意志,没有任何别人能强迫我们信仰川旦由于我们自己还不是这一原型,而只是它的摹本,所以我们在信仰中还必须把基督当作一个至高无上的榜样,〃因为他被设想为仿佛是他接纳了人性那样〃,我们所能做的是尽可能像他那样达到使上帝完全满意,像他那样为之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然而另一方面,在康德看来,我们对基督的信仰虽然是对一个无限于人的理想原型或理念的信仰,但这只是一种实践上和道德上的信念,绝没有要去追溯上帝之子的超自然出身的意思;毋宁说,我们只有将这一理念〃拟人化〃(或〃道成肉身〃),才能使它具有道德价值,反之,〃把这样一个圣人提高到超出人的本性的一切软弱性之上,倒会妨碍我们按照所理解的一切把他的理念用于我们实践的仿效〃。

所以这一理念又是极亲切地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可供人人仿效,具有一种实践的实在性。但这样一来,这一理念的至高无上性和它的实践的实在性之间就面临三个论上需要解决的困难。其一是,一个永远有缺陷的凡人如何能做到符合圣洁的法则?果根本做不到,信仰岂不是要垮台?于是,康德为此假定了一个〃具有理智直观的知人心者〃(上帝),他能从总体上把人的向善行为作为一个无限逼近圣洁法则的进步过程加以评判。

当然,这同时就要假定来生和灵魂不朽,对此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已作过推导,在此并未多加论证。第二个困难是,一个人凭什么能一劳永逸地保证自己的善的信永远坚定,从而获得道德上的幸福无忧?康德认为,这是永远无法保证的。人必须时时小心谨慎,〃恐惧战兢〃,提防自己从自由意志中随时冒出恶的意念。他顶多能凭以往的经历对自己信仰的坚定与否作出某种猜测,但这绝不是知识,是不可靠的,在道德上也是无益的。人心是不可测度的,人绝不能依赖自己对自己的判断,自以为有纯洁坚定的〃本心〃而高枕无忧,因为自由意志是人的本性,也是人必须永远背负的重担。

第三个,也是最大的困难在于:一个选择了向善的道路的人在上帝前仍然是有罪的,因为原罪…一根本恶总是在先发生的,后来的善行永远也不可能赎回这种罪债(一个悖论:自以为已赎清罪债本身就已是一罪过、罪上加罪),那么,一个善人岂不是要遭受永罚了吗?康德解释说,的确是这样;但这并不意味着好人受罚,而是说人的改善本身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种痛苦是人自己的原罪带来的,因而是无可抱怨、而应坦然承受的;人要做一个善人就必须承担苦难,但由于他是为善而受难,这就是一个旧人死去、新人诞生的过程,能在受难中给人带来希望和安慰。所以,人不能凭任何外在的无用手段如祈祷、赞美、自虐、忏悔、牺牲等等而得救,而只能在奉行善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把由此带来的苦难视为对自己罪孽的惩罚和克服,从而每时每刻从中获得新的信念(而不是依赖于对自己信念的预先认识),这才能有获救的希望。纵观上述三种困难,可以看出康德都是用一个由人的自由意志推动、由上帝保证其完成的由恶向善无限进步的过程来解决问题的,由此,信仰的理想性与其实在性就得到了辩证的统一。除了善的原则对人类心灵所拥有的正当要求之外,康德还认为,就连恶的原则对人类的统治权也有某γ种正当要求。

这进一步体现了康德在善恶问题上的辩证眼光。康德认为,天堂与地狱所争夺的是人的灵魂而不是肉体,所以上帝并不想(而非不能)一开始就摧毁地上的恶的王国,而是诉之于人的自由。人先是愿地服从恶的律法,善的原则虽被保存却还未起作用。基督的出现动摇了〃这个世界的王〃(恶)的统治,但并不是在感性的意义上。毋宁说,在感性现实中善人失败了,因为基督遭迫害而死。然而在律法的意义上,他的死恰好成了善的原则的体现,为每一个愿意仿效他的人打开了自由大门,使之成为自己道德上的主人。但善的原则还没有胜利,而只是进入了与恶的原则的斗争。因此善人要准备受难。

只有未日审判才能彻底清算一切,在此之前,恶的原则必然会合法地在自然的国中进行统治,没有这种统治,就不会有善与恶两种原则的斗争,也不会有真正的善了。因为没有斗争的〃天真状态〃绝不是善,善的原则只是在与恶的统治的斗争中才得到确立的。不过,真正的战场并不在自然的国,而在自由的国,上帝'并不直接在地上消灭恶魔,而是要让人自由地改恶从善,那才是真正配享天福的、使上帝满意的善。可见在康德看来,现实生活中的人与恶的原则展开内心的斗争并为此承担一切苦难和牺牲,执著于对善的生活方式信念而抵制世俗生活偏离这一信念的诱惑,这是人类得救的唯一途径所以除了奉行一种善的生活方式,即把道德律本身接纳为自己的信仰之外,一切迷信、狂热、对奇迹和魔法的信仰都是理性的迷误,它们顶多可以作为把人们从粗野状态引人真正宗教中来的〃序幕〃,但本身并无道德价值。因信称义或因信得救是基督教新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

然而,新的这一教义原先是建立在对人的自由意志的完全否定和对上帝恩宠的盲目企盼之上的,这是经历过启蒙思想的洗礼的康德所不能苟同的。但马丁?路德若不否定自由意志,因信得救的学说便建立不起来;康德却正好想用自由意志来解释因信得救,他成功了。因为他所理解的自由意志已不再是路德所理解的在时间中的经验事件或现象,而是超越时间的,因而是人随时随地所拥有的一种超验(超经验)的自发的原因性Kausalitat);它既没有起源,也没有终结,而是作为大的一切(有始有终的)行为在每一瞬间的内在根据,是人能够实行却无法认识的主体一一本体。这种自己的自由的不可知论固然使人的善良意志只封闭于人的内心世界,不是一种进取性的道德原则,但康德毕竟借此摆脱了新教徒(如虔诚派)那种自以为可以把握自己的虔诚,并以此为根据便放心大胆干一切事而不内疚的狂妄和伪善,使基督教在道德性上大为深化了。

(三)道德宗教与历史上的教会

康德在第三篇文章《善的原则对恶的原则的胜利与上帝的国在地上的建立》中,继续展开和发挥了第二篇文章中关于人必须在一个由恶善不断进步的无限过程中、在善与恶的不断斗争中使理想的上帝之国逐步逼近的思想,并由此推出了一个历史地发展出来的、体现为教会形式的〃伦理共同体〃的必要性。

康德认为,个人在善的原则指引下与恶的原则作斗争尽管是他成为自由人和获救的唯一条件,但这一点也不能减少随时堕入罪恶之中去的危险,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单是别人的存在就有可能诱使他偏离道德律而犯罪,或者是为了防范别人,或者是剌激起了要压倒别人的欲望。这样一来,即使每个人从内心来说其意志都是善的,但由于各人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和判断,缺乏联合和沟通,无法达到像一个统一意志那样的共识,所以在总体的客观效应上却可能是每人都把别人推入恶之中,每个人都成了罪恶的工具。这种状态与霍布斯所谓〃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这种政治上的自然状态类似,康德称之〃伦理的自然状态〃。康德认为,正如人类在政治上必须从律法的自然状态进入律法的公民状态一样,在道德上也应尽快地从伦理的自然状态进入伦理的公民状态,也就是每个想要改恶从善的人在一个最高道德存者的理念之下集合起来,联合为一个〃伦理共同体(dasethischegemeinewesen)。

这一共同体比政治共同体(国家)更高,因为它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由自愿的;在政治的公民状态中人们完全有可能在伦理上还停留~归于自然状态,且不能借政治的手段强使公民进入伦理的公民状态;反过来,伦理共同体却可以把政治共同体的公民义务包容在自己的规范中,一个有道德的人肯定也是一个能很好遵守国家法律的人,所以能以心灵的统治来补充政治统治的不足。总之,人类要进向道德上的善,在康德看来绝不能凭单个人分散地实现,而必须联合为一个遵循道德法则的〃共和国〃。

但这个共和国不像卢梭说的由人民的〃公意〃来立法,而应设想为由上帝来立法;只不过这个上帝同时又是一个〃知人心者(Herzenskiindiger),他能透视每个人心中最内在的信念,因而他的诫命就是每个人自由承担的伦理义务。但人在自由地履行这种义务时仍然要将它设想为上帝的诫命,而且必须把自己设想为〃上帝的子民〃。这样一个伦理共同体就是教会。康德认为,理想的教会应当合乎四种规范:1。量的单一性和普遍性,即没有教派分裂;2。质的纯粹性,即只含有道德动机,排除迷信和狂热;3。关系上是自由的,排除等级制;4。样式上应有永久不变的宪章。总之,它应当是一种普遍、自愿、持久的心灵联合,不像一个国家制度那么刻板,倒像一个家族那样和睦善。但这种教会只是一个理念,康德称之为〃不可见的教会〃;现实中四分五裂的可见的教会只不过是这一理念的各种〃图型(Schema),它们是历史地形成起来并带有特定时代的、偶然的、不断改变的规章和形式的。对这种外部形式的信仰他称之为〃教会信仰〃或〃历史性的信仰〃,它并不能取代真正的〃纯粹宗教信仰〃,因为它本身不具道德价值。但康德又认为,教会信仰在历史上先行于宗教信仰而把人们改造成一个伦理共同体,因而作为引导人类走向宗教信仰的准备手段还是必要的。

人性的弱点使人最初只相信某种启示,需要有一套偶然的经验的规使他们受到初步的规范,然后才能深入到对道德性的接受。在这一过程中,圣经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保证了教会信仰的历史一贯性和不断深化的解释的可能。而在康德看来,基督教的幸运就在于它的圣经恰好包含了一整套纯粹道德的宗教学说,所以,教会信仰必须以纯粹的宗教信仰即道德信仰为其圣经的最高诠释者。道德宗教的禀赋其实早已潜藏于人的理性之中,历史上的启示只是它的不自觉的、粗糙的表现刊旦历史的信仰若没有理性的道德信仰,一开始就不可能得到如此遍的传播;因此一切流行较广的信仰、特别是基督教,实际上都已经在用道德信仰来解释教会信仰及其圣经了,只是最初不过用作扩大教会势力、传播教义、吸收信徒的一种手段,其实倒是应该成为理性宗教的最高目的和原则的。

这就是康德的圣经诠释学,即认为尽管处处用道德信仰来解释圣经也许在字面上有所牵强附会和穿凿,但从本质上看,〃只要本文有可能接受这种诠释,这种诠释就必然会比一种逐字逐句的诠释更受欢迎〃,至于它是否符合圣经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