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大明当才子-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师爷,你好象忘了一个重大问题。”张大少爷的笑容益发狰狞,狞笑说道:“在我的麾下,就有两个天才的游击战大将,只要把他们扔进了辽东腹地,只要辽东还有建奴,他们就永远不用为粮道后勤担心!因为对他们来说,补给永远是在前方,运输完全是靠老奴!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那怕是建奴的人肉,也是他们的粮草,他们的军粮!”
“李自成!张献忠!”宋献策下意识的想起这两个危险的名字。张大少爷点头,继续狞笑道:“没错,是时候让他们大展拳脚了,相信只要他们的军队只要投入了辽东腹地,就会给建奴们和汉奸们,带去无数的惊喜!想都想不到的惊喜!”
看到张大少爷那得意而又狰狞的笑容,宋献策情不自禁打了一个寒战,开始明白当年张大少爷不惜代价招降李自成与张献忠二将的良苦用心,脑海之中也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这么一个画面,胶着不下的天下棋盘之中,一枚孤子忽然投入敌人空虚的腹地,左冲右突,上冲下撞,所到之处,村村冒火,树树生烟,敌人的妇孺老弱在尸山血海之中绝望痛哭,仓皇逃命,脸上身上尽是鲜血的李自成与张献忠则在其中疯狂大笑………
摇头苦笑之后,宋献策又问道:“东家,那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可能?建奴在没有把握正面击败你的情况下,会不会做出第二选择——也就是放弃宁远和袁崇焕的山宗军队,沿三岔河布防,以逸待劳迎战你的北伐大军?如果真是这样,那你的这着妙棋也就宣告无用了。”
“不会!”张大少爷斩钉截铁的答道:“放弃宁远和袁崇焕,沿三岔河设防,对建奴来说固然是一个安全而又稳妥的战略选择,同时还拥有内线作战的优势——但是,建奴绝对不会做出这个保守选择!”
“为什么?”宋献策追问道。张大少爷再度抬起头,淡淡说道:“因为建奴的首领是努儿哈赤,他为了和我做一个最后了断,已经等了许久了。”
……………………
因为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的缘故,当张大少爷在大明京畿疯狂集结军队疯狂备战的同时,同是在八月二十六这天,努儿哈赤也在辽阳正式颁布了最高征兵令,建奴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丁全部征调入伍,组成建奴有史以来兵力最为庞大的队伍,准备迎战张大少爷这个建奴起兵以来最强大同时也是最危险的对手。其后的几天时间里,辽东建奴控制区内号角四起,征兵令马来往不绝,无数建奴丈夫和儿子背上赖以为生的弓箭,告别白发苍苍的高堂双亲,辞别强作笑容的妻子与襁褓中的幼龄儿女,胯上战马,沿着大路小道源源不绝的涌向辽阳,在辽阳城下汇聚成一片旗帜与刀枪的海洋。
在灭亡的威胁面前,不仅华夏民族会奋起一搏,建奴同样也会,可是这些抱着必死决心准备与明军决一死战的建奴壮丁和士兵可能做梦都想不到的是,在明军即将完毕和发动北伐的关键时刻,建奴的王公贝勒们,竟然到现在还没有做出战略选择!而导致这个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张大少爷这个天生的建奴克星偷袭锦州得手,彻底粉碎了建奴隔岸观火坐视明军与山宗火并的美梦,也让建奴诸王贝勒在战略选择时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并为此争论不休。
“阿玛,诸位兄弟和诸王公的意见都统计出来了,主要分为两个。”在建奴召开最高军事会议之后,皇太极进到努儿哈赤寝殿,向病卧在床的努儿哈赤禀报道:“第一个是按照原计划,大金主力兵发锦州,在锦州废墟上建立大营,然后再视宁远具体战况而定,进则南下救援宁远,退则原地迎战或是退守三岔河。第二个意见是放弃宁远和袁崇焕的军队,沿三岔河布防,拖长蛮子大军粮道,采取守势迎战蛮子主力。这两个选择各有各的优点与缺陷,意见无法统一,还请阿玛乾纲独断,为我大金指明胜利道路。”
其实根本不用皇太极禀报,努儿哈赤早就已经料到了建奴高层会出现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战略选择——因为努儿哈赤本人也在这两个选择中犹豫了许久,也非常清楚这两个选择都有那些优缺点。按原计划兵发锦州,好处是可以及时救援宁远,同时可以迅速发动反扑,为一举歼灭明军主力创造良机;缺点则是建奴将会出现一条长达三百余里的粮道,同时因为锦州被毁,建奴主力没有了一个可靠的前进基地和安全的大军粮仓,将不利于建奴主力长期作战。另外一个选择是沿三岔河布防,这个选择的好处是建奴内线作战,粮草转运困难,同时有海州作为大军粮仓,安全系数大为提高,还把明军粮道拉长到近七百里,有利于长期作战;缺点则是过于保守,注定无法救援宁远不说,倘若张大少爷忽然病逝或者明军做出战略调整,放弃一举收复辽东的计划,选择收复辽西走廊控制权便点到为止,那么建奴的主力也就注定将无所作为,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又把战局拉回天启五年时的局面——毕竟,再想大明朝廷中涌现出袁崇焕这么一个建奴恩人,几乎比在江南买**彩的中奖率还要低。
沉默许久后,努儿哈赤终于开口,但并没有急着回答皇太极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蒙古那边,还有朝鲜和毛文龙那边,最新的动向是什么?”
“毛文龙新得到了一大批蛮子朝廷提供的粮草补给,基本上已经缓过气来。”皇太极沉声答道:“但是托袁崇焕的福,皮岛军队先是被封锁得元气大伤,又在朝鲜大战中因为得不到蛮子军队支援,被我军接连重创,即便得到粮草补给,短时间内想要恢复鼎盛时期的战斗力也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所以儿臣估计,到了辽东决战的时候,毛文龙蛮子能与岳托对峙不下,基本上已经是他的极限。”
“很好,那就让岳托去和毛文龙僵持吧。”努儿哈赤点头,又问道:“蒙古呢?奥巴有没有消息?”
“奥巴秘密承诺保持中立,乌克善和色愣的密使也做出了中立承诺。”皇太极严肃答道:“但是这些墙头草的话绝不能信,我们如果取胜,他们或许会乖乖保持中立,甚至会重新回到我们的怀抱,但战情一旦对我们不利,相信这些墙头草会毫不客气的杀进我们的腹地,趁火打劫抢钱抢粮抢女人,往我们的背后狠狠捅上一刀!根据情报显示,张好古蛮子也非常清楚这些墙头草的立场和性格,所以没象王化贞那样白日做梦,指望蒙古军队给他当马前卒,而是选择了命令这几个蒙古王爷屯兵边境,对我军形成牵制之势,让他们自由作战,同时让阿布奈的军队也是屯兵到东面边境形成威慑之势,预防这些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在蛮子军队战况不利时再次倒戈。”
“不愧是张好古小蛮子,行事果然务实,要是他梦想指望蒙古军队能和我们对耗,那他反倒输定了!”努儿哈赤冷哼一声,很是欣赏张大少爷这种喜欢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的性格。皇太极点头说道:“阿玛所言极是,蒙古人也不傻,张好古小蛮子如果把他们拉出来垫背,和我们对耗,那么蒙古军队怨恨之下,我们反倒有更多机会。可这个狡猾的小蛮子不但不把蒙古军队拉出来,反而把他们放到我们后方观望,对我们的威胁其实更大,稍有不慎,就是兵败如山倒之势,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
“那也要等张好古小蛮子正面击败了我再说,张好古小蛮子赢不了,这些墙头草就形不成威胁。”努儿哈赤又是一声冷哼,淡淡说道:“我已经决定了,大军集结完毕之后,兵发锦州,在锦州迎战张好古小蛮子!”
“阿玛,你考虑好了?”攸关建奴国运,皇太极紧张得连声音都有些颤抖,犹豫着说道:“其实儿臣认为,放弃宁远坚守三岔河防线,也不失为一个稳妥选择。”
“你不用劝了,我已经下定决心了。”努儿哈赤摇头,平静说道:“放弃宁远坚守三岔河防线,确实是一个安全而又稳妥的选择。可这么一来,辽西走廊的控制权也将注定被蛮子军队夺走,到了那时候,我们上那里再找出一个袁崇焕这样的蛮子官员来,给我们暗中提供蛮子军队情报,提供武器、粮食、种子和奴隶?蛮子朝廷进可攻退可守,我们则一边要防范蛮子大军反扑,一边要陷入因为蛮子封锁带来的困境,耗都会被蛮子耗死。同时我们还将丧失战略主动权,再想入主中原,一统天下,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
“阿玛,可我们如果退守三岔河,可以把蛮子的粮道拉长七百里啊!”皇太极不肯死心的劝说道。努儿哈赤微笑答道:“把张好古小蛮子的粮道拉长七百里,又有什么作用?蛮子的中原何等富裕,今年蛮子北方的高产粮食丰收,已经不怕和我们对耗了,张好古小蛮子背后还有一个魏老太监撑腰,给他想方设法筹钱弄粮,还怕和我们对拼消耗么?”
皇太极呆了一呆,总算是明白老爸这次已经考虑得比自己更长远了,采取消极保守的战略,固然是能够延缓建奴败亡的时间,可是在魏忠贤和张大少爷这对奸毒父子联手面前,建奴又能耗得了多久?想明白了这点,皇太极不由低下了脑袋,努儿哈赤看出儿子的心思,便点头微笑说道:“看来你也醒悟了,这一次的决战,我们只能放手一搏,赌的就是大金的国运!如果赢了,我们才有希望复兴,可我们要是输了或者不敢去赌,那我们可是连求和的机会都没有了。”
“儿臣明白了,儿臣这就去向兄弟们传旨。”皇太极严肃答道。话音未落,代善和莽古尔泰等建奴已经冲进了努儿哈赤的寝殿,一个个脸上或是紧张,或是兴奋,或是激动,喊的则是同一句话,“来了!阿玛,张好古小蛮子来了!刚收到的消息,九月初一这天,张好古小蛮子亲自率领七万大军在通州誓师,正式向山海关杀来了!”最后进来的范文程还大叫道:“主子,张好古这个小蛮子这次还带上了棺材,是准备和你决一死战了!”
“终于来了。”努儿哈赤闭上眼睛,用看似平静却又无法掩饰内心激动的声音缓缓说道:“张好古,我等这一天,已经等得太久了,太久了。”
“传我的旨意,把我的棺材也准备好,随军带上。
第三百三十四章誓师北伐
正如范文程所说的一样,九月初一这天,张大少爷在通州城外誓师出征之时,确实是抬上了自己的棺材,以示自己誓死报国之心。而明熹宗和魏忠贤率领的满朝文武官员也则是心情各异,或是激动,或是担心,或是眼含热泪,默默注视着这支由宣府、大同、陕西、山西、四川、甘肃与河南等多省军队组成的七万大军,同时也是大明军队最后的家底和精锐,在病恹恹的张大少爷率领下,顶着萧瑟的秋风,唱着嘹亮的军歌,神采奕奕的开拔赶赴山海关战场。
为了鼓舞士气,誓师北伐的檄文,是由明熹宗朱由校亲自朗读,而当张大少爷强撑着病体,跪在明熹宗面前双手去接王命旗牌和尚方宝剑时,明熹宗郑重其事对张大少爷说道:“张爱卿,这一去,你一定要回来,明白没有?”张大少爷先是片刻的沉默,然后才半回过身,指着御台下肃立成行的明军将士,用最大的声音说道:“皇上,微臣对天明誓,一定尽力将这些大明的好儿郎带回来!同时微臣还要给皇上带回来,努儿哈赤老建奴的人头!”
“张爱卿……。”明熹宗有些哽咽,将王命旗牌与尚方宝剑郑重放到张大少爷手中,又拍拍张大少爷的肩膀,大声说道:“好,爱卿有此雄心壮志,朕就等你凯旋归来之时,献上老建奴努儿哈赤的人头!”话音刚落,台下已是一片山呼海啸的整齐口号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辞别了同样病恹恹的皇帝,又告别了与自己亲如父子的魏忠贤,还有渐渐苍老的亲生父母与娇妻爱子,张大少爷率领着这支由大明军队最精锐者组成的北伐大军启程上路,取道蓟门、遵化与永平赶赴山海关。在这支军队里,不仅光是有着号称大明第一精锐的屠奴军,还有着刚刚从剿贼战场上锻炼出来的陕西洪兵、榆林秦兵、大同火车兵、宣府天雄军、满桂铁骑、山西振武兵、四川神弩兵和石柱白杆兵,雄师云集;在将领方面,那更是群星璀璨,满桂、孙传庭、黑云龙、麻登云、李自成、张献忠、赵率伦、吴六奇、张令、秦良玉、马祥麟、贺人龙、金国凤、张鸿功和郑崇俭等等等等,数不胜数。以至于不少略通军事的大明官员都由衷长叹,“也就是威名赫赫的张好古了,否则的话,就是换成熊廷弼或者孙承宗,也肯定带不了这群骄兵悍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些颇具目光的文武官员也暗暗担心——倘若张好古真的在征途之中病逝,那么明军之中,还能有谁的威望足够节制得了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