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消费心理学-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能推动人的认识和意志。而坚强的意志则能促使人们认识活动的深化,也使人的情感服从于人的理智的认识。在消费者的行为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活动的认识、情绪、意志这三个过程统一协调、互为作用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活动。
第三章消费者的需要
消费需要是推动消费从而也是决定销售的首要因素。什么是需要?如何激发消费者的需要?需要的理论与市场营销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不仅是理论工作者关心的问题,也是营销服务人员极其关心的问题。
研究消费者的需要是工商企业经营活动的起点,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则是工商企业经营的目标。
第一节需要的概述
消费者行为的根本原因是需要。需要与刺激都是动机产生的条件,而需要是最基础的。
一、需要的本质及种类
(一)需要的本质
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它是机体或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映。它通常以缺乏感和丰富感被人体验。形成需要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确有所需;二是个体期望得到这种东西,确有所求。“人的每一种本质活动的特征、每一种生活本能都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第153 页)消费者的需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表现为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欲望或愿望。
需要是人活动动机的源泉人们有了某种需要,才为自己提出活动目的,考虑行为方法,去获得所需要的东西,以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需要得到满足,给人以愉悦的情绪体验,更加焕发新的热情;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焦虑或挫折感,势必影响活动的效能。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必须把社会需要转化成为个人的需要,才能与社会协调一致,如果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处于对立的地位,个人的行动就可能违反社会要求的准则而同社会发生冲突。
(二)需要的产生
个人需要的产生,即指一个人从无意识的状况到有意识的反映和体验,到需要的存在。它有赖于个体当时的生理状态、认知水平、社会情境等因素。
1。需要产生的生理状态。一种均衡说认为,有机体生理状态的均衡,是维持个体生存的必要条件,机体内某种东西缺乏就会破坏均衡,从而使人产生饥饿感、紧张感,于是出现生理及安全的需要。这种学说可以解释某些低级需要的产生,但不能解释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
2。需要产生的自然情境和社会因素。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容易诱发产生或增加已经产生需要的强度。在自然和社会情境中产生需要最强有力的因素是目标对象。如英雄、模范的形象,可以激起人产生崇高理想的需要与追求等。
3。个人认知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人的思想特别是想象和幻想可能使一个人不断地产生欲望。如果一个人想象自己置身于某一社会情境之中,就可能加强其在这一方面的欲望。而且,他就会将其中某些欲望付诸实现,以满足他的需要。
4。成长性需要发生的理论。这是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对更高理想的追求,以完善个人的需要。成长理论把需要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这一理论对了解需要的本质,揭示行为规律有重要作用。这种理论补充了均衡说的不足。
(三)需要的种类
1。从心理学的角度分
(1 )生理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是人生俱有的,它反映了人对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求,如饮食、睡眠、休息、阳光、水、空气等。人的这种需要如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得不到满足,人就会死亡或者不能繁殖后代。其特点是:表现在从外部获得一定的物质为满足;多见于外表容易被人察觉;有一定限度。人和动物都有此需要,本质的区别在于:人是在劳动中不断产生和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动物只是依赖现成的天然物来满足需要。
(2 )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在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如对劳动、交往、友谊、求知、尊重、道德的需要等。社会性需要因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经济和社会制度的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的不同,而有显著的个别差异。这类需要也是人的生活所必需的,如果人的这类需要得不到满足,他虽不会象生理性需要得不到满足那样会导致死亡,但是人会因此而产生痛苦和忧虑等情绪其特点是:不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是后天学习获得,由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它往往蕴藏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容易被人察觉;从人的内在精神方面获得满足;弹性限度很大。
2。从消费者的角度分
(1 )劳动的需要:如职业劳动、创造性劳动、社会公益性劳动等。
(2 )物质文明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与较高水平的耐用品的需要。
(3 )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需要:如学习、文艺、体育、旅游、娱乐等。
(4 )社会性需要:如社会活动、交往和谐、参加组织、友谊与爱情、尊重与荣誉等。
把人的需要进行分类,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人们精神需要的满足离不开物质需要的保证,对服饰爱美的需要就要有美的时装和精工的首饰作前提,同时物质需要又渗透着精神需要,穿衣不光是为了御寒或蔽体,还包含对衣服的颜色、款式、质地、品牌的追求,体现美的需要。人的生理性需要也要依赖一定的文化条件作为满足。了解上述多种需要的密切关系,对提倡文明经商,礼貌待客,注意满足消费者的自尊和人格的需要,是十分重要的。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生产和文化艺术的发展,人们的需要也在不断地产生和发展,并且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了解有关需要及需要的种类,对于营销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消费者多种多样的需要,不仅使人们的生活能够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也给工商企业发展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提供了机会。
二、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需要多种多样,有人估计约上千种之多。各种需要不
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的,是一个统一完整的需要结构。对人来讲,究竟有多少种需要?各种需要的关系怎样?各种需要又怎样构成人的动机体系?心理学界对此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分类。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被认为是力图回答这些问题较全面、系统的一个理论。
(一)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是分层次的: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三者属于低层次的需要,后二者属于高层次的需要。一个人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而真正具有高层次需要的人则是少数。这个层次论与中国古代“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说法有相近之处。
(二)需要层次论的解释
马斯洛把人类基本需要分为五类,上述五种需要是按序逐级上升的。马斯洛还揭示了低、高两层次需要的关系。一般地说,当低级需要获得满足以后,就失去了对行为的刺激作用。这时追求更高一级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当人们进入高级的精神需要阶段以后,往往会降低对低级需要的要求。如,成就需要强烈的人,往往把成就看得比金钱更重要,只是把工作中取得的报酬,看成是衡量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大小的一种标志。这种人,事业心强有开拓精神,能埋头苦干,并敢于承担风险。
(三)需要层次论的价值和局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具有科学开创价值。它的最大贡献在于把心理学中对病态心理过于关注转变为关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重视人的潜能的发挥,对人抱有更为积极、更为乐观的态度。另外,它在政府机构、企业、教育部门的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马斯洛是美国50年代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他的理论有两个明显的缺陷。第一,在理论上有局限性。马斯洛启发人走向自我理想之巅,却又困惑于无法回避的现实。他过分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而贬低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内在价值是生来就有的,潜能是类似本能的东西。他过分强调个人需要,而忽视社会需要。第二,在方法上也有局限性。他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法,难以验证。马斯洛承认他的需要层次理论缺乏实验证明。同时,实验的取样范围小,难免偏误。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虽是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但它对于我们理解消费者需要结构是有帮助的。从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的任何消费行为总是为了满足某一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包括对物质需求和对精神需求的满足。在满足消费者对物质需求方面,商品生产者和服务的提供者要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生产出具有更大使用价值的商品,持久地满足消费者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减少消费者在购物中的风险,从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长期而牢固的信赖感。在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方面,要适应消费者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商品的款式、包装、价格上,充分显示消费者的身份和地位。用以馈赠,能充分表达人际间的情感程度;自我使用,能体现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从而引起他人的尊重。
第二节消费需要的特征及心理需要的表现
消费需要包含在人类一般需要之中,体现为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消费资料)的直接需要。消费者行为不仅来源于人类一般需要,并且带有消费需求的基本特征。在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希望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各种心理需要也不断产生。
一、消费需要的基本特征
(一)多样性
由于不同消费者在年龄、性格、工作性质、民族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文化水平、经济条件、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对象与满足方式也是纷纭繁杂的,对主导需要的抉择是不一致的。如我国人多地广,消费习惯多种多样。以吃来说,处于牧区的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习惯食奶制品,如奶豆腐、奶干、奶酪、酸奶等,品种十分丰富。回民族出于信仰的原因,只食牛、羊、鸡、鸭、鹅等肉食。我国东北地区的居民习惯食豆类、面类。云南有的少数民族喜欢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肉食。又如,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前提下,青年知识分子在结婚时一般有购置写字台、书橱的习惯,而青年工人结婚较少有购这些家具的,代之以装饰橱和梳妆台。再如,青年人喜欢电影、舞蹈这种现代化的艺术形式,而大多数老年人则偏爱的是地方戏。
工商企业面对消费者千差万别、多种多样的需要,应根据市场信息和自身能力,确定市场目标,尽可能向消费者提供丰富多彩的商品类型。如果能以“百货迎百客”、巧调众口,同时重视倡导符合国情、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形式,消费者需要的多样性才有可能实现。
(二)发展性
消费需要的内容,从静态分布上看就是多样化,从动态观点看就是由低到高,由简到繁,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心理需要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对象,消费者对某项需要一旦满足以后,就不再受该项需要激励因素的影响,而渴望并谋求其它更高一级的需要,并不断向新的需要发展。
从“三大件”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出人们消费需要的发展性。20世纪70年代,中国百姓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视为家庭“三大件”。跨入80年代,新的“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又一个惊喜。到了90年代,中国人注重提高生活质量,此时的“三大件”是什么呢?有人概括为空调、电脑、电话,有人说是私人住宅、小轿车和现代通讯设备,更多的人则认为,今日中国人消费走向了多元化,很难再对“三大件”作出一致的判定。回顾家庭耐用消费品发展变化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短短30年间,中国城镇家庭消费走完了“旧三件”到“新三件”的历程,正在全力追求更有质量和品味的生活。“三大件”这种烙有年代印痕的俗称也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又如,从60年代到90年代,城乡居民的衣着状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单调的蓝一色、灰一色、黑一色,青年人中的黄一色已逐渐消失,羽绒服、裘皮服、羊毛衫裤、茄克衫、健美裤、呢大衣、风雨衣和西服兴起。与时装配套的各种皮鞋、旅游鞋和运动鞋,以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