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颜氏家训-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筠与长沙王别书:“筠顿首顿首,高秋凄爽,体中何如?”能改斋漫录二:“今世书问往还,必曰‘不审比来起居何如’。”盖“体中何如”为当时尺牍客套语,此言贵游子弟,无其才实,仅能作一般问候起居之书信而已。
〔三〕“熏”原作“熏”,少仪外传、类说、戒子通录二、野客丛书五、事文类聚后九作“熏”,今据改。
〔四〕史记佞幸传:“故孝惠时,郎侍中皆冠■,貝帶,傅脂粉,化閎、籍之屬也。”后汉书李固传:“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三国志魏书曹爽传注引魏略:“何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北齐书文宣纪:“帝或袒露形体,涂傅粉黛。”则男子傅粉之习,起自汉、魏,至南北朝犹然也。
〔五〕倭名类聚钞三引“驾”作“乘”,注云:“俗云庇剌车是也。”卢文弨曰:“檐谓辕也,辕长则坐者安。”器案:卢说非是。檐谓车盖之前檐,犹屋楹之有檐也。字又作檐。晋书舆服志:“通幔车,驾牛,犹如今犊车制,但其幔通覆车上也。”长檐盖通幔异名。段成式柔卿解籍戏呈飞卿三首:“长檐犊车初入门。”又戏高侍御七首:“玳牛独驾长檐车。”则唐时犹有长檐车。今所见六朝壁画,多存其制。苏轼椰子冠诗:“更着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檐字义与此同,今则作帽沿矣。
〔六〕黄本及少仪外传“跟”作“蹑”。卢文弨曰:“跟,古痕切,说文:‘足踵也。’释名:‘足后曰跟。’依此文则当有着义,或字当为趿也。屐,奇逆切。释名:‘屐,搘也,为两足搘以践泥也。’案:自晋以来,士大夫多喜着屐,虽无雨亦着之。下有齿。谢安因喜,过户限,不觉屐折齿,是在家亦着也。旧齿露卯,则当如今之钉鞋,方可露卯。晋泰元中不复彻。今之屐下有两方木,齿着木上,则亦不能彻也。”器案:涉务篇:“梁世士大夫皆为褒衣博带,大冠高履。”高履即高屐也。世说新语简傲篇:“子敬兄弟见郗公,蹑履问讯,甚修外生礼;及嘉宾死,皆着高屐,仪容轻慢。”
〔七〕少仪外传引“棋子”下有“布”字。器案:棋子方褥,即以织成方格图案之绮,制成之方形坐褥。释名释采帛:“绮,有棋文,方文如棋也。”唐六典尚书户部卷第三:“八曰江南道,古扬州之南境,今润、常……凡五十有一州焉……厥贡纱编绫纶……。”原注:“润州方棋水波绫。”棋子,是以棋枰罫目形容方格。文选博弈论:“所务不过方罫之间。”张铣注曰:“罫,线之间方目也。”艺文类聚六九引梁简文帝谢赉碧虑棋子屏风启,则在当时用此种图案设计,实为传统之工艺美术矣。东京梦华录八秋社:“以猪羊肉……之属,切作棋子片样。”永乐大典一一六二0引寿亲养老新书有羊肉■棋子、猪肾棋子。叶昌炽语石九棋子方格:“唐以前碑至精者,无不画方罫,端正条直,有如棋枰。”上举诸例,俱谓其为方块形也。
〔八〕杨升庵文集六七:“晋以后士大夫尚清谈,喜晏佚,始作麈尾;隐囊之制,今不可见,而其名后学亦罕知。颜氏家训云云,王右丞诗(酬张諲):‘不学城东游侠儿,隐囊纱帽坐弹棋。’”又曰:“三国志曹公作欹案卧视,六朝人作隐囊,柔软可倚,又便于欹案。”卮林五:“隐囊之名,宋、齐尚未见也。王元美以为昔人知隐囊之制,宛委余编曰:‘古字稳皆作隐,疑即稳囊也。’予意隐字如隐几之隐,即凭义耳。壬戌夏,予于荻渚,与崔孟起泛舟而下,至石硊,密雨连江,轻舟凝滞,翻南史:‘陈后主时,百司启奏,并因宦者蔡临儿、李善度进请,后主倚隐囊,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予问孟起,隐囊何义?答云:‘今京师中官坐处,常有裁锦为褥,形圆如球,或以抵膝,或以搘胁,盖是物也。’”江浩然丛残小语:“隐囊形制,未有详言者,盖即今之圆枕,俗名西瓜枕,又名拐枕,内实棉絮,外包绫缎,设于床榻,柔软可倚,正尚清谈喜晏佚者一需物也。隐音印,即隐几之隐。”札朴四:“今枕榻间方枕,俗呼靠枕,即隐囊也。通鉴(一七六)注云:‘隐囊者,为囊实以细软,置诸坐侧,坐倦则侧身曲肱以隐之。’馥案:隐读如孟子隐几之隐,昔人用于车中,说文:‘●,车●也。’急就篇:‘●●●●鞍镳纾!兆ⅲ骸瘢つ遥诔抵校怂痉病=裎街摇!敝煲喽叭菏樵鞘骸耙遥缃裰空恚派倭晔骸量鹂兹福煲遘饺亍!嗥湟逡病!甭膹曰:“隐囊,如今之靠枕。南史杜崱传:‘杜嶷斑丝缠槊。’是当时有此名,今未能详也。”器案:斑丝谓杂色丝之织成品。清人王士禛蚕尾续诗十、吴翊凤止稽斋丛稿十之隐囊诗,俱以斑丝为言。
〔九〕后汉书郭泰传:“游于洛阳……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世说新语企羡篇:“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则所谓魏、晋风流,汉末已开其端,而齐、梁犹袭其弊也。
〔一0〕日知录十六:“唐制有六科:一曰秀才,二曰明经,三曰进士,四曰明法,五曰书,六曰算。当时以诗赋取者谓之进士,以经义取者谓之明经。”又曰:“唐时入仕之数,明经最多。考试之法,令其全写注疏,谓之帖括。”器案:汉旧仪上:“刺史举民有茂材,移名丞相,丞相考召,取明经一科,明律令一科,能治剧一科,各一人。”则以明经取士,自汉已然。文选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李周翰注:“高等明经,谓德行高远,明于经国之道,第一者也。”(集注本)则六朝之明经,与唐有别。
〔一一〕朱本及类说、戒子通录二、合璧事类续六引“顾”作“雇”。陆继辂合肥学舍札记三:“汉书:‘丙吉以私钱顾胡组、郭征卿养视皇曾孙。’颜氏家训:‘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今别作‘雇’,非。”器案:汉书晁错传:“敛民财以顾其功。”师古曰:“顾若今言雇赁也。”广韵十一暮:“雇,本音户,九雇鸟也,相承借为雇赁字。”借雇为顾,盖始于六朝、唐人。又案:汉书萧望之传注:“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文选集注残本卷七十一策秀才文:“钞曰:‘策,画也,略也,言习于智略计画,随时问而答之。策有两种:对策者,应诏也,若上召而问之者,曰对策;州县举之者曰射策也。对策所兴,兴于前汉,谓文帝十五年,诏举天下贤良俊士,使之射策。’陆善经曰:‘汉武帝始立其科。’”
〔一二〕何焯曰:“三九,似谓上巳重阳。”孙志祖读书脞录七引徐北溟(鲲)曰:“三九谓公卿也。后汉书郎顗传:‘陛下践阼以来,勤心众政,而三九之位,未见其人。’注云:‘三公九卿也。’(抱朴子内篇辨问云:“蔑三九之官,背玉帛之聘。”)又文选张铣注王仲宣公燕诗:‘此侍曹操燕,时操未为天子,故云公燕。’据此,则公燕属公卿可知。”李详曰:“吴志王蕃传裴松之注引吴录:‘跨越三九之位。’亦指公卿而言。”刘盼遂曰:“三者三公,九者九卿,简称三九,此实为汉以后之习语,如隶释载孙叔敖碑:‘三九无嗣。’洪适注云:‘三,三公;九,九卿也。’抱朴子外篇汉通篇:‘宦者夺人主之威,三九死庸竖之手。’又清鉴篇:‘勇力绝伦者,则上将之器;洽闻治乱者,则三九之才也。’凡此,皆以三九与宦者、人主、上将为对文,明三九为公卿无疑矣。”器案:徐、孙、李、刘说是,何说非。本书杂艺篇:“三九燕集。”义与此同。抱朴子正郭篇:“林宗名振于朝廷,敬于一时,三九肉食,莫不钦重。”梁书长沙嗣王业传:“善述文辞,尤好古体,自非公燕,未尝妄有所为。”又王筠传:“筠为文,能押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又胡僧佑传:“每在公宴,必强赋诗。”又贺琛传:“我自除公宴,不食国家之食。”文选公燕诗吕延济注:“公燕者,臣下在公家侍燕也。”
〔一三〕器案:左传隐公十一年:“而假手于我寡人。”杜注:“借手于我寡德之人。”国语晋语:“无必假手于武王。”韦注:“假,借也。”后汉书张奂传:“上天震怒,假手行诛。”又阳球传:“球奏罢鸿都文学云:‘假手请字。’”文心雕龙诏策篇:“安、和政弛,礼阁鲜才,每为诏敕,假手外请。”隋书刘炫传:“炫自状云:‘至于公私文翰,未尝假手。’”史通载文篇说魏、晋已下,伪谬雷同之失有五,其三曰假手。叶绍泰曰:“六朝之文,惟梁称盛,而贵游子弟,为朝士羞,此名人集中所以多代人之作也。”
〔一四〕器案:杂艺篇亦有“才学快士”语,本篇下文“人见邻里亲戚有佳快者”,北史刘延明传有快女婿,义俱同,快即有佳意。
〔一五〕朝市,犹言朝廷。观我生赋:“讫变朝而易市。”与此言“朝市迁革”意同。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面朝后市。”盖市之前即为朝,朝之后即为市,故言者多以朝市指朝廷。隋书卢思道传载思道孤鸿赋:“虽笼绊朝市,且三十载,而独往之心,未始去怀抱也。”
〔一六〕晋书吴隐之传:“若居铨衡,当用此人。”
〔一七〕文选北征赋注:“曩,犹向时也。”
〔一八〕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当路于齐。”赵岐注:“如使夫子得当仕路于齐,而可以行道。”
〔一九〕说郛本、颜本、胡本、奇赏“被”作“披”。卢文弨曰:“圣人被褐怀玉。”
〔二0〕卢文弨曰:“法言吾子篇:‘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二一〕卢文弨曰:“陆机文赋:‘兀若枯木,豁若涸流。’‘泊’疑当作‘●’,下文引说文:●,浅水貌。’此当用之。匹白切。”器案:续汉书祭祀志上注引应劭汉官载马第伯封禅仪记:“遥望其人,端如行朽兀。”兀字用法与此同。朽兀,即兀若枯木也。
〔二二〕说郛本、程本、何本、奇赏及戒子通录二“鹿独”作“孤独”;今从宋本,少仪外传上、事文类聚后九引亦作“鹿独”。卢文弨曰:“礼记王制正义引释名:‘无子曰独,独,鹿也,鹿鹿无所依也。’又张华拂舞赋:‘独漉独漉,水深泥浊。’‘独漉’一作‘独禄’,亦作‘独鹿’,当是彳亍之意,本无定字,故此又倒作‘鹿独’也。”焦循易余钥录十八:“鹿独,今俗呼作捋夺。”郝懿行曰:“‘鹿独’疑当为‘独鹿’,荀子成相篇云:‘刭以独鹿弃之江。’注云:‘独鹿与属镂同。’又案:鹿独或当时方言,流离颠沛之意,不得援荀子‘刭以独鹿’为解也。存以俟知者。”梧舟案:“或是‘碌碡’二字,味全句神似也。”
〔二三〕器案:转死即转尸。孟子梁惠王下:“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胡三省通鉴三一注引应劭曰:“死不能葬,故尸流转在沟壑之中。”
〔二四〕何焯曰:“后人所骂奴才,亦驽材耳。”卢文弨曰:“字林:‘驽,骀也。’驽骀,下乘,此亦谓下材也。”陆继辂合肥学舍札记三曰:“驽材,金圣叹谓始于郭令公之骂其子,非也。刘元海云:‘成都王颖不用吾言,逆自奔溃,真驽材也。’王景略云:‘慕容评真驽材也。’语皆在前。又魏尒朱荣谓元天穆曰:‘葛荣之徒,本是驽材。’盖驽材者,驽下之材。颜氏家训云:‘贵游子弟,离乱之后,失皮露质,当此之时,真驽材也。’”赵翼陔余丛考三八谓驽材即奴才,引证大同。案陈士元俚言解二:“郭子仪自称诸子皆奴材。刘元海谓成都王颖曰:‘逆自奔溃,真奴材也。’田崧曰:‘贼氐奴材,欲觊非分。’刘璋执姚洪,洪骂曰:‘汝奴材,固无取;吾义士岂忍为汝所为。’奴材者,言奴仆之所能,皆卑贱事也。”陆、赵之说,盖又本于陈士元。
〔二五〕少仪外传上、类说引“虏”作“掠”。
〔二六〕文选奏弹王源李善注引袁子正书:“古者,命士已上,皆有冠冕,故谓之冠族。”
〔二七〕宋本“安”作“汝”,少仪外传上、事文类聚后九引同。
〔二八〕类说“保”作“饱”。
〔二九〕类说、事文类聚后六无“千载”二字。类说“不”作“免”。敬斋古今黈五曰:“世之劝人以学者,动必诱之以道德之精微,此可为上性言之,非所以语中下者也。上性者常少,中下者常多,其诱之也非其所,则彼之昧者日愈惑,顽者日愈偷,是其所以益之者,乃所以损之也。大抵今之学,非古之学也。今之学不过为利而勤,为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