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怎样培养习惯-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理学还认为,个体有时会通过特别的心理动机,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心理学把这种模仿称为“仿同”作用。仿同是一种吸收或顺从另外一个人或团体的态度、行为的倾向。而青少年常常模仿、吸收的大多是身边令自己喜欢的同龄伙伴的行为。对青少年来说,同龄伙伴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似,所经历的事情、所说的话、甚至所看的节目都相似,这时,更可能有交流的话题。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早期人格发展中,学习别人的言行和思维,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另外,美国学者哈里斯还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之外的社会化就发生在儿童期的群体学习之中。儿童在其社会化过程中,一般需要学习两套行为系统,一套用来适应家庭内部的生活,一套用来适应在社会上的生活。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前期起的作用比较大,也就是说,在儿童幼年时,家庭对他们的最初社会化作用大一些,而到了孩子的儿童期、少年期,家庭的影响渐渐在减弱、淡化,群体的影响渐渐增强。所以,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参与并认同一个社会群体,从而在群体中学习在社会公众中的行为方式。
根据上述分析,在培养好习惯过程中,给自己找个好伙伴做榜样,和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对方好习惯好品质的过程。
二、案例
很多人在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时,最难以忘记的往往是自己那些可爱的小伙伴,他们曾经是自己的对手,也是自己的榜样。一位学子这样回忆:
我有几位很要好的朋友,他们也是我高中时学习上的对手。我们在高考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全都上了重点大学。今天想来,我们的成功是因为彼此珍惜那份充满着竞争和关爱的友谊,所以我要感谢我高中时期的那些朋友。
我们都是从小县城考上我们地区的唯一一所重点高中,大家都是县里的第一名,成绩都很好。高二之后文理分班,我们又大多进了理科班,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每次考试,大家的总成绩都相差无几,这次我高两分,下次他高三分,我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竞争对手。
我高中的同桌叫赵连城,他也和我住一个宿舍,我们每天形影不离,学习、吃饭、睡觉……所有的事情都在一起。我们是当年中考文化课程的前两名,他只比我高1.5分。我们是好朋友,也是竞争的对手。他的英语和数学比我好,我的物理和化学比他好,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鼓励,当有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另外一个总是鼓励对方。
我和连城都很喜欢运动。他的乒乓球打得很专业,而我是新手,我们经常在周末的时候跑到学校门口的乒乓球室痛痛快快地打一下午球;我足球踢得好,他是新手,我们也经常在周末踢足球。有的时候玩得高兴,竟然连饭也忘记吃,错过了学校的晚饭时间,我们就到学校外面的小饭馆吃涮羊肉或者大碗的牛肉拉面。每个星期都是这样度过,学习的时候我们比着学,玩的时候我们也是要争个高低,在安静下来做总结的时候,我们互相提建议,又是最最贴心的朋友。
和连城同桌两年时间,其中经历了无数的考试。记得我们的班主任数学老师经常在晚自习的时候突然赶来,一脸严肃地对大家说:“先把手上的东西收起来,咱们考一下!”每当这个时候,就是我和我的同桌的一次较量。我们总是在考试的过程中暗暗赛着速度,在考试的结果上赛着分数。一般的时候都是我的速度比他稍微快一点,而他的成绩比我稍高一些。后来在临近高考的时候,连城生病住院了一段时间,出院后很短时间就是高考。高考的最终成绩下来,我比连城多了五十多分,我上了清华,他也进了山东大学。现在我保送上了清华的研究生,连城也免试推荐到南开大学读研究生。
我承认,因为有了他这个竞争的对手才让我在高中枯燥的学习中更有动力,也是因为有了他这个朋友才让我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了鼓励和关照。大学四年和连城的联系并不是很多,但是每每打电话时,都感觉到和他的友谊之诚、之真,那些情谊和关爱正是我们的进步之源。我永远感谢连城,他是我高中最好的对手和朋友,我永远珍惜和他之间的友谊,我将永远和朋友一起进步。
看来,同龄的伙伴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你追我赶的劲头,没有这样好的伙伴作为榜样,上文中主人公的中学生活是否会“失色”很多呢?
事实证明,在很多人的成长生涯中,有一个好的同龄榜样,是一件受益终身的事情。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一个人的目光总会有狭隘的时候,如果能与朋友真诚协作,互相交流,就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刘邦曾经说过:“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如果你能与你的同龄榜样充分利用周围的有利条件,就能够营造出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形成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不仅是一种学习和竞争,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第4节:与父母多沟通
三、要求和原则
当你看到小伙伴把作业都写得干干净净、受到老师表扬时,可能也会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向伙伴学习;同样,当你看到小伙伴玩游戏机那么得意的神情,说不定也会手痒地想亲自试一试……人们常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是有道理的。“孟母三迁”,为的就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同龄榜样也是我们身边环境的一部分。那么,选择好的同龄榜样应当遵循什么原则呢?
也许有人觉得,既然是选择榜样,就要“择优为邻”,找那些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这样想固然无可厚非,但是,是不是就一定要这样呢?其实,身边的伙伴中,哪怕他身上有一点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比如学习特别认真、特别守时、很有礼貌、遵守交通规则等等,都是值得你去学习的好榜样。如果刻意寻找那些最优秀的同龄人做比较,由于目标太高,反而不利于自己的进步。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目标,应当成为寻找同龄榜样的一个重要原则。
四、操作方法
我们的很多朋友是在自然接触、交往中形成的,要么是同班同学、同校同学,要么是邻居,也有的是在某项共同活动中结识的,父母常常生怕我们交到坏朋友,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把握好交朋友的“度”,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同龄榜样呢?
1.了解自己,根据情况选择朋友
首先,要对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有什么优点和不足?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提升?比如你觉得自己在清洁卫生方面有待改进,不妨尝试交一些卫生习惯很好的朋友;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朋友,比如你喜欢阅读,不妨与那些同样具有阅读兴趣的伙伴多交往,在交往中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等等。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对方的情况。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了解一下对方的家庭背景。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从他的家庭中可以更加了解你的朋友。
2.与父母多沟通
一般情况下,父母不会轻易反对我们的正常交往,不过他们总是希望我们与“好孩子”多交往。当然,父母的衡量尺度可能和我们有所偏差,但他们的意见也值得考虑。如果父母不喜欢你的朋友,甚至说你的朋友是“坏”孩子,你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你应该理解父母的出发点是为你好。
通常,父母眼里的“坏”孩子,大多可分为四种情况:一种是学习成绩不佳,没有什么品质问题;第二种是学习成绩差,又有不遵守纪律、贪玩儿、旷课等行为;第三种是学习、纪律不好,还有抽烟、打架、引逗异性等劣迹;第四种是劣迹行为严重,甚至有轻度违法行为,如小偷小摸、少量骗钱、劫钱等行为。对于前两种情况,是不能说“坏”的,是有缺点,有一定的错误;第三种错误多一些,严重一些;第四种问题比较严重,但与社会上成年人中的坏人还是有区别。
父母之所以觉得这些朋友“坏”,无非是因为他们身上有较多的缺点,怕他们影响你的学习,并不是一定存有干涉你的交往自由之意。所以,如果你的朋友属于前两种情况,不妨在尊重父母的前提下向父母说明你的立场:你可以与朋友共同进步或者帮助他进步;如果你的朋友情况较严重,可以适当听取父母的意见,请父母帮助你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该向朋友学习什么。
其次,让父母见见你的朋友。
如果你有一些自己的固定朋友,父母又不喜欢,你可以请自己的朋友到家里来,这样不但让父母了解了你的朋友,父母也能结合实际情况指导你的行为。
3.请父母帮助规定
得到父母的认同和帮助后,不妨请父母为你们规定一些行为原则。因为毕竟我们青少年判断是非的能力还有限,而父母又不可能一直跟着我们,所以,有必要请父母告诉我们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比如,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可以请朋友到家里来玩,但是不要随便翻家里的东西,要注意用电安全等等。
4.与朋友共同进步
这是寻找同龄榜样的最终目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常情况下,由于我们各自的局限,常常是你在这点比我好,他在那点比你强,大家都各有优势,不相上下。这种情况下,大家最好是互为榜样,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同时以自己的优秀之处影响别人,帮助别人进步。千万不要被别人身上的缺点或坏毛病影响,好习惯没养成,坏毛病又一大堆,这就背离了我们的初衷。“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不断地相互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
第三章体验法
一、解释
这种方法就是指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和体会养成好的习惯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好的行为习惯,削减不好的行为的出现。少年儿童获得“知”的过程,不仅来自于成年人的教育,还来自于少年儿童的体验。这是少年儿童认知的重要来源。体验教育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及成长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就整体来看,我国城乡少年儿童大多存在社会体验不足的缺陷:
一方面,我国城市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一群体虽然在接受信息方面较过去有了很大变化,但是这些知识的获得大多来自书本、报刊杂志、电视、网络、广播等,是间接的。虽然父母们常常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说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讲卫生容易生病、要学会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等等,但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话往往还没有电视里讲得好听,也没有网友们讲得生动到位。这样,习惯对孩子来说,仍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
第5节:体验法
而对于农村少年儿童而言,和城市少年儿童相比,他们的信息依旧闭塞,对生活的理解依旧仅仅停留在乡土上。一些现代生活准则、具有时代特色的好习惯,对他们来说,仍然很遥远。因此,当老师们对他们讲要遵守一米线、尊重他人的隐私、要尊重别人的私人空间、乘滚梯靠右行等等,这些习惯在他们的脑海里往往是空洞的。
所以,要更准确地理解习惯的重要性,了解习惯对自己、对他人的好处,体验是非常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案例
鲍姆就是在体验中养成自己带饭的好习惯的,这中间,妈妈和老师费了不少脑筋:
鲍姆是个7岁的男孩,上学的时候常常忘记带午饭。每当此时,妈妈都要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开车到学校给儿子送饭。虽然妈妈就这件事跟鲍姆说了几次,但鲍姆就是记不住带饭。后来,妈妈听从了专家的建议,决定让孩子体验一下不带饭的感受。回家以后,妈妈首先和鲍姆谈话,她告诉鲍姆:妈妈相信你已经长大了,有能力管自己的事情了。你应该对自己带午饭的事情负责任了。妈妈每天工作很忙,不能总是给你送饭到学校。今后,妈妈不会再到学校给你送饭去了。
鲍姆听了妈妈的话,点头答应得很好。但是,这一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却受到了一些干扰,因为鲍姆的老师借钱给鲍姆,让他自己买饭吃。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