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枭雄-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东云继续道:“你要时刻记得,你是代表我去京师的,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就要仔细思量好了,另外你也不用太过担心,我已经给晨滨叔去了电报,到时候他也会和你一起去京师,待人待物都学着点!”
赵东云知道自己这个堂弟平日里依靠着自己的权势,不管是在锦州还是在保定,那都是没有太大顾忌的,除了北洋少数大佬能够让赵东平忌惮外,大多时候是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的,然而这一次去京城,可是打算去贿赂朝中权贵,所以得收起往日的嚣张气焰保持低调,但是低调的同时也不能任人欺凌,好歹他代表的可是赵东云的脸面呢。
那些朝中权贵成事不足但是败事有余,要是袁世凯举荐他任职盛京将军的时候,那些朝中权贵来几句‘赵东云年纪过轻、资历不足’之类的话,那么可就不太妙了,所以赵东云是把他们给喂饱了先。
四月初,增祺收了赵东云赠予的两万两程仪后,增祺临走前举荐赵东云在他回京述职期间署理盛京将军一职,次日朝廷上谕回复准其所奏。
由此赵东云就成为了增祺回京述职期间的署理盛京将军了,而这个时候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署理’是临时性、短暂的只在增祺回京述职期间有效,一旦等增祺述职完毕返回盛京,他的这个署理盛京将军自然也就作废了,当然了以上可能性太小,较大的可能性是增祺述职后被免官或者调任到其他地方,朝廷再调任一位大员前来就任盛京僵局。
历史上,增祺回京期间是由奉天府尹兼盛京户部侍郎廷杰署理盛京将军一职,一月后由户部尚书赵尔巽接任,现在赵东云实际上是挤占了廷杰的位置。
同样的,盛京将军之争实际上在增祺离开奉天的那一刻起,才正式先开了序幕,之前赵东云署理盛京将军不过是前奏而已。
增祺回京后,赵东云的送钱计划照常进行,不过还没有掀开正式盛京将军之位的争夺序幕,他们都在等着增祺被朝廷正式撤去盛京将军之位。然而等了大半个月却是没等到增祺被撤职,而是传来了增祺丁忧的消息。
好吧,尽管这个消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外,但是不管是丁忧还是调任,增祺走人是肯定的了。
一时间里,朝内瞬间就是传出了风声,要推荐赵尔巽接任盛京将军,然而这个舆论风向还没有形成主流呢,袁世凯就是上了一道奏章正式举荐赵东云接任盛京将军一职,他说:今东省日俄胜负未分,稍有不慎将由战祸之危,新任将军身兼弹压辽西、控卫京畿重任,需慎之慎之。
这前面的话表面说盛京将军的人选很重要,需要谨慎选择,但是有时候政治家的话是不能看表面的,因为袁世凯这话的潜意思就是:辽西是我北洋给朝廷守着,如果这位置不给我手下的将领,老子就要从辽西撤兵了,到时候日俄两军打到京师可别怪我。
然后又是毫无顾忌的直接举荐赵东云:时值东省危局之际,非善于兵事之人不可。二品候补道员赵东云,自赴锦后即练兵两万,肃匪拨乱,捍辽西控京畿颇有所功,如此国之栋才大可任一将军矣。
袁世凯举荐赵东云的目的非常简单,就跟后世袁世凯大力推动徐世昌去当东三省总督一样,袁世凯要的是把奉天乃是整个东北都纳入北洋体系势力范围内。
也许对于赵东云来说就任盛京将军可以让他成为封疆大臣之一,进而获得可以大干一场的地盘,然而对于袁世凯而言,赵东云的地盘就是北洋的地盘,赵东云的第三镇和锦州巡防营就是北洋的军队,所以支持赵东云出任盛京将军是符合北洋的利益的,是符合他袁世凯的利益的。
面对袁世凯的强势举荐,朝中一事舆论纷纷,不过随后笑纳了赵东云十万两银子的庆亲王奕劻也是对袁世凯的奏章附议后,赵东云出任盛京僵局一职就成为了定局。
整个过程比赵东云想象的还要简单的多,一点也不想那些阴谋小说里写的那样充满了勾心斗角。
在争夺盛京将军的过程中,实际上和赵东云自身是关系不大的,发挥主导力量的是袁世凯,准确的说一开始赵东云并没有想过去争夺盛京将军职位,而是袁世凯看到了把奉天纳入北洋体系的机会后,把赵东云推上了前台去争夺盛京将军一职。
甚至赵东云派人去京师贿赂,都是袁世凯暗示提点的!
当赵东云往京师砸了几十万两银子后,摆平了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诸多朝廷权贵后,袁世凯的一封举荐奏章就是把这事给定了下来,没有给赵尔巽以及其他所谓的竞争者一丝一毫的机会。
从中也可以看的出来,这个时代的北洋体系是多么的强悍,它已经不仅仅是掌控了北中国数省,更是把严重影响了中央朝廷的各种重大决策。
日俄战争前还好,北洋体系虽然实力强大但是也没到可以决定其他省份封疆大臣的程度,但是随着日俄战争的爆发,北洋体系的实力几乎是一天一个台阶,这从北洋体系的军事力量发展就可以看得出来,日俄战争前北洋不过四镇新军,然而现在已经有六镇常备军,此外再加上京旗常备军、锦州巡防营以及其他几支旁系军事力量,那么1905年初的北洋已经是拥有十万可战之士。
任何人在反对袁世凯的时候,都得先考虑北洋所拥有的强悍军事力量。
五月七号,朝廷正式批准了增祺的丁忧,同一天内加赵东云兵部右侍郎衔,委‘镇守盛京等处将军’,任兼任北洋常备军第三镇统制、锦州巡防营督办,同时接替增祺兼奉天巡防营督办、奉天督练公所督办等一系列兼差。
这个时候,赵东云的官职要说起来就比较麻烦了,他是‘镇守盛京等处将军’,加衔是‘兵部右侍郎’、品级按照盛京将军来算就是‘从一品’,然后他还有一个新军军衔‘上等第二级,秩同副都统’此外还有一大堆的职位,比如北洋常备军第三镇统制、锦州巡防营督办,奉天巡防营督办、奉天督练公所督办、第三镇随营学堂督办等等。
清末的官员,尤其是那些封疆大臣一般都是身兼数个甚至十几个职位的,北洋大佬袁世凯是这样,现在的赵东云也是这样。
而和赵东云同一时期外放就任封疆大臣的刘永庆也是如此,四月和五月国内出现的政治动荡可不止奉天一省,江苏那边也是出现了分省事件,年初朝廷在江苏北部设立了江淮省,但是遭到了大量官绅的反对,最后四月份被迫撤销,紧接着设立江北提督一职。
袁世凯在推动赵东云争夺盛京将军的时候,也是把北洋体系内的老将刘永庆推到了江北提督这个位置上,而且授官的时间都是五月七号同一天。
也就是说五月七号这一天里,北洋体系里一下子就多出了两位封疆大臣来,由此足以证明1905年期间北洋体系的强悍,横扫朝局不敢说,但是已经可以影响朝政大局了。
1905年这是属于北洋的时代!
当朝廷电谕发送到锦州这里后,面对着一大群下属们的恭贺,赵东云却是已经思考着该怎么收拾增祺留下的这个烂摊子了。rg
第一百五十章组建幕府
增祺留下的奉天,实际上就是一个烂摊子,由于受到日俄战争的影响,导致奉天辽河以东地区都是受到了战火的波及,众多难民为了躲避战火而到辽河以西地区进行避难。
战争不但创造了大量的难民,而且还让奉天的商业经济活动遭到重创,尤其是辽河以东地区的商业活动几乎停滞。
此外还存在奉天大量固有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奉天境内那杀不尽灭不绝的土匪,虽然辽西三巨匪被赵东云杀了两个,剩下一个冯德麟也被招抚了,但是剩下的小土匪依旧不在少数,这些人数十几个人、几十个人呢小土匪几乎遍布了东三省各地,杀了一批又冒出一批来,甚至你把辽西的都杀完了,不用多久辽东、吉林、甚至蒙古那边的土匪就会迅速跑过来填补空白,不用几个月辽西又是土匪遍地。
再过来就是军队问题,这个军队并不是指练新军,而是指裁汰旧军,增祺能够容忍八旗、防军等浪费钱财的旧军,不代表他赵东云能够容忍这些旧军,所以这些什么八旗,防军之类的都得意义裁撤,还有那个奉天巡防营,这个巡防营除了冯德麟手里的千把人还有点收编价值外,其他的两个路都是连土匪都打不过的货色,留着就是浪费米粮,所以也得裁汰整编掉。
只是把这些旧军一股脑裁汰了后,估计会闹事,不过赵东云就怕他们不闹,不闹的话自己还得拿出一大批钱财来遣散他们,要是闹兵变的话赵东云就敢直接一股脑把乱兵全部给杀了,来盛京也杀了不少土匪了,再杀几批乱兵也不算什么。
历史上为什么就北洋军敢大规模的玩裁旧练新,其他省份只能小打小闹呢,还不是袁世凯手里有大军,而且只要乱兵敢闹事他就敢杀,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不管是袁世凯还是赵东云,他们的权势可都是杀出来的。
因此奉天诸多事务中,军务还是最好解决的,因为他不是增祺手里没有军权只能当个空头将军,赵东云手里可是手握近两万新军,后续不管是整顿旧军还是编练新军问题都不大。
真正的问题是民政以及财政,民政上发展经济什么的就别说了,能够把战争难民安置好就是不容易了,这事之前增祺也一直在做的,但是成效却是不大。
其次恢复民生、救济难民以及裁旧练新都需要大量的金钱,而奉天现在有半个省都处于日俄两军交战之地,战火波及之下根本就收不起来多少钱。
此外还有一个麻烦事就是赵东云手底下没有合格的民政官员以及大量幕僚,他要想顺利上任盛京将军,首先就得招揽大量幕僚。
这个时代的封疆大臣,不管是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这些世人瞩目的地方疆臣之首,还是刚踏进疆臣之列,手握半个奉天的赵东云,他们对辖区都是全权负责,拥有完全的军、民、财、教等权力。
而这些疆臣由于需要负责诸多事务,所以手底下都是有着一个完整的幕僚班子来协助疆臣处理各种事务,需要的人才从军事到民政,再到律法和外交甚至水利、海防等等,基本上一个国家的中央朝廷需要什么机构和人才,那么疆臣的幕府里都可以找到类似或者相似的机构以及人员。
赵东云虽然是刚踏进疆臣之列,名义上地盘有一整个奉天,但是由于日俄战争的缘故,所以实际上他能管的还只有一个辽西、辽东以及辽东半岛都处于日俄两军控制下,但是只占有辽西这个小地盘不代表他不需要众多幕僚了。
赵东云手底下的这个盛京将军府虽然地盘小,实力小,但是该管的事务却是一项都不能少,该有的人员一个也不能少。
只是他手底下能打仗的军官多了去,但是可以充当大任的民政官员以及其他类型的人才却是少的可怜,估计也就只能在第三镇镇本部里找出几个人文案清书出来,至于其他的文官可是一个也没有。
所以他接到朝廷任命的第一件事就是四处撒网召集人才,只要不是革命党,不反对北洋,再有那么一丁点才华的话,那么赵东云就不会吝啬自己的电报费拍发电报去邀请,对一些比较重视的还写了亲笔信去。
赵东云邀请的人大多数这几年相熟并认识的,一部分也是听说过有才华,再有一部分则是别人举荐而来的。
比如说赵鄂,此人在广宗的时候和赵东云经常一起喝酒吹牛,虽然不是什么洋务派的大才,但是为人务实,最近几年他混的不算如意,这一次赵东云打算是邀请他过来。
还有邓嘉缜,这个人乃是赵尔巽举荐而来,赵东云见过一次后觉得此人对民政上还是颇有才华的,所以也就没顾忌他是赵尔巽举荐而来的,而是准备保举为奉天知府。
同时还有熊希龄,这个人赵东云之前是只听过但是没见过,只是听闻他之前在湖北办新政还不错所以也就写了信邀请他。
除了这些人外,实际上赵东云找到的更多是北洋派系内部的人!
赵东云手下没有人才,但是不代表北洋没有啊,这个时代的北洋体系里玩弄政治手段的传统文官估计不多,但是玩洋务的新式人才却一抓一把。
其实不用他去招揽,赵东云任职盛京将军的事情一定下来,每天他都能接到众多人的举荐电报、书信,自荐的都有不少,甚至试图走门路来谋取差事的人也不少。
前后不过三天,赵东云就已经是招募到了十多人的幕僚团队,赵鄂、邓嘉缜以及熊希龄等人的到来很快就是组成了赵东云的幕僚团队,同时赵东云也接受了增祺原来手底下的不少官员。
不提这些人有多强,但是好歹算是把盛京将军府的行政班子给搭建了起来,并顺利接管奉天的军民政务。
在招揽人才的同时,赵东云也是上奏朝廷,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