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枭雄-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英国和法国以及德国本来在东北没什么利益所在,但是现在一听自己可以横插一手进去,那里还顾得上日俄两国什么心思啊,当即就是联合赞成。

对于此举日俄两国自然是不答应了,不过日本的反对比俄国更为激烈,俄国方面虽然叫嚷不赔一个卢布,不割一寸土地,但是局势到了现在着个地步,他要想保住在东北的利益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他也更不愿意把大部分利益出让给日‘本。

如果是多国共管的话,俄国至少还能分一点,比让日‘本占去就划算多了,所以就随口反抗一二。

然而日‘本那边反抗尤为激烈,因为这在日‘本人看来这完全是三国干涉还辽的翻版,当年甲午战争日‘本就是在各国的压迫下被迫让中国赎回了辽东半岛,然而现在又来一次,如何能够让他们心甘情愿。

只是日‘本方面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也无可奈何,为了逼迫日‘本停战,英美两国甚至是全面停止了购买日‘本的债卷,这让日‘本本来就困难无比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再这么僵持下去估计日‘本的财政不用几个月就得破产了。

最后面对各国的联手压迫,日俄两国屈服了,并在英国签订了停战条约,条约大体内容就是双方停战,各自军队撤出东北,中东铁路该有多国组成的公司进行经营和开发,旅顺改为多国托管租界,成为和上海差不多的公共租界以及自由港口。

这份条约对于中国来说,表面上不好听,但实际上好处也是有的,多国共管就代表着不管是俄国还是日‘本,都不能在全面侵占东北利益,这对于扼制外国势力尤其是日俄势力对东北的渗透是有好处的。

“现在他们的条约已经签订,是时候把辽东收回来了!”赵东云一边说着一边皱眉:“不过还是要谨慎一些,避免和两队发生冲突!”

日俄战争的结束对于赵东云来说是早就预料到的事,虽然多国共管这事出乎了他预料之外,不过区别也不大,反正日俄战争结束后,不管是俄国还是日‘本都已经没有什么精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自己也就能够安心在奉天经营几年。

现在赵东云的关注重心还是国内局势上头!

如今国内的局势对北洋体系而言是一天比一天败坏,不久前北洋派系的大佬之一刘永庆在江北提督任上病亡,然后还没等袁世凯反应过来,清廷就派遣了荫昌继任江北提督。

这个荫昌和铁良一样,都是清末比较著名的满族将领,清廷用荫昌硬生生的抢到了江北提督,这就代表着北洋体系又损失了一个封疆大臣的位置。

同时随着日俄战争的结束,朝野之间风传要东北建省,这不建省原本也没有什么,但是作为北洋派系的两大有力候选人,赵东云和徐世昌竟然都没得到朝野的支持,反而是去年争夺盛京将军落败的赵尔巽获得了大量朝野重臣的支持,说是要准备出任东北建省后的东三省总督之职。

“他们还有没有把我们放在眼里?”锦州内的奉天督练公所里,赵东云手下的一群将领们齐坐一堂,一个个都是脸色沉重沉,徐邦杰更是阴沉着脸:“随便就想派个人来当东三省总督,也不看看这几年来东北局势是谁维持着,要是没有我们家大人,要是没有我等北洋数万将士,这辽西早就糜烂了!”

奉天常备军虽然挂着奉天的名头,但是谁都知道这是北洋派系的军队,所以徐邦杰把奉天常备军的两个镇和第三镇加起来说数万北洋将士,倒也不能说是错的。

孟恩远也是深吸了口气:“这两年,朝廷那边的确是有些过了!我等北洋将士辛辛苦苦在这北寒之地保家卫国,可是京师那边却是天天想着防备我等,年初的时候袁大人都已经辞去了多项兼差,可是那些大人们还是不满意啊!”

一旁的王占元虽然不算赵东云的手下嫡系,但也是北洋嫡系啊,对于当今北洋的困境自然也是满脸忧色:“我听说朝野不但要派赵尔巽来当东三省总督,而且还准备调袁大人进入中枢,担任某一部尚书!”

此话一出,众人立即就是跳了起来:“子春兄,此言当真?”

别以为进入中枢担任某一部尚书就是高升了,对于当代清末政坛而言,地方督抚才是实权派,随便拉出一个实权督抚来都是实权重臣、名臣。比如当今袁世凯,岑春煊,老一辈的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人这些可都是,一举一动都是会影响全国局势的。

然而那些各部尚书甚至军机大臣们,又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所以清末的中枢重臣是名义上好听,但是对于袁世凯这样的派系首领来说绝对是属于明升暗降。

而且就算是明升暗降到中枢,这中枢也分高低,如果是奕劻这样的领班军机,或者是目前瞿鸿禨这样的军机大臣兼任某一部尚书,那么也勉强算得上是中枢实权派,至于其他的都是渣渣。

别说是袁世凯了,就算是赵东云这个盛京将军给他一个户部尚书他都不肯换!

王占元道:“这个消息我也是刚知道,乃是从京师传来的,不说十成实,但是七八分还是有的!”

一旁的陈光远张张嘴想要说什么,但是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最后只能是叹了口气:“这年头想做点事真难啊!”

最后还是林永权开口道:“这些事情大家也不用太过担心,天塌不下来,就算塌了也有大人在上头顶着,我等要做的就是办好手头上的差事,先把奉天和营口给收回来,然后再逐步接管辽东等地!”

此时一旁的孔眺北突然道:“也不知道大人现在在山海关和其他几位大人谈的怎么样了!”

林永权听罢却是皱眉立即开口:“大人去山海关密谈一事关乎我北洋存亡,诸位慎言!”

其他人一听也都是闭紧了嘴巴,作为苏系的少数高层将领,他们自然是知道自从赵东云得知朝局有变后,就是奔赴山海关去见第二镇统制吴凤岭、第四镇统制段祺瑞。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除了赵东云去了山海关外,北洋派系的其他几位大佬也都是相继秘密抵达山海关。

第一百七十五章朝局剧变(二)

直隶永平府所属的临榆县,也就是明朝时期的山海卫,当然了它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山海关。

山海关的战略地位早在明朝时代就已经凸显出来了,一直到了近代乃至往后数十年里,这个地方都是战略要地。在古代这里会成为战略要地是因为这里的易守难攻,而到了现在嘛,除了易守难攻外这里还是进出关内外的交通要道。

不说其他的,单单这里是关内外铁路进出的通道就足以让他成为战略要地之一。

如果说锦州是扼守辽西走廊东端的战略要地,那么山海关就是扼守辽西走廊西端重要关卡。

面对如此重要的这两个战略要地,北洋军自然是没有放松,早在1903年的时候就派遣了赵东云的第三协进驻锦州,而现在锦州还驻扎着赵东云的第三镇,加上构筑多年的防御工事体系,可是为防备甚严。

而山海关也不例外,日俄战争爆发前夕,袁世凯就派遣了第二镇入住山海关,后来陆续派遣换防的部分骑兵部队,比如王英楷手下的北洋第一骑兵标、段祺瑞手下的第四骑兵标以及第五镇和第六镇都陆续派遣过一个标或者一个协的部队到山海关进行轮换驻扎。

不过他们都是呆的不久,王英楷手下的第一骑兵标驻扎的久一些,但也不过一年而已,其他的基本都是一年不到,到了1906年后随着日俄战争平息下来,按照道理来说山海关其实也不用继续驻扎重兵了,有一个第二镇就足够了,但袁世凯却是又派遣了一个段祺瑞的第四镇过来,如果加上驻扎滦州唐山一带,用于保护福元机器厂的几个营,那么永平府周边是名副的重兵汇集之地。

赵东云是下午到的山海关,不过他并没有多少的心情去看山海关的雄伟城墙,也没有多少的闲心去关注山海关附近的第二镇部队到底训练的怎么样,现在的他虽然看起来虽然一片平静,在和吴凤岭打招呼说话的时候还面带笑容,不时朗声大笑,看上去似乎心情相当不错,但是只有后头的李三才知道,自家老板从锦州到山海关的这一路上,除了在公开场合外基本上就没怎么说过话,一直都是保持了一种平静。

而这种平静是极为不正常的,彷佛让李三看到了当年赵东云争夺第三镇统制和去年争夺盛京将军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赵东云私底下也是保持了一种异于常人的平静,似乎一整天都在考虑着军国大事。

不过赵东云的这些状态也就只有李三才能看到了,其他外人看到的赵东云永远都是充满了自信和威严!

“吴老哥,别的不说,单单是你练兵的本事我还是佩服的,这一路走来你的第二镇的那些小伙子们看起来精神都相当不错!”赵东云满脸笑呵呵的对吴凤岭如此道。

旁边的吴凤岭听赵东云赞扬他练兵有方,虽然心里头知道眼前这个赵东云说的只是客气话,但是也是大为受用,心底里暗自嘀咕,都是留德回来的,这个赵东云比他的前辈段祺瑞明显要上道多了。

“说起练兵来,我们偌大北洋里头,可没几个人能比得上子杨老弟你啊!”吴凤岭道:“看看你那奉天,这才一年多功夫呢,一下子就弄出两个镇来了,前月我去保定那会,还听有人说呢,论起当代练兵大家,唯有赵宿迁啊,我老吴在别人面兴许还说得过去,但是在子杨老弟你前头可是不敢说练兵的。”

所谓的赵宿迁,说的自然是赵东云了,赵东云乃是江苏徐州府宿迁县人,而按照当代的一些习俗,当某人登上高位成为督抚或者中枢重臣的时候,外人一般不会直接喊名字,而是会以姓氏和籍贯称呼,又或者是称呼‘号’。比如当代和后世不少人都喊袁世凯为‘袁项城’,这项城就是袁世凯的老家了。段合肥里的合肥就是段祺瑞老家了,张南皮里的南皮就是张之洞老家。

如今赵东云好歹是封疆大臣之一了,属下们自然还是照旧喊大人或者将军大人之类,但是外界的人已经很少给赵东云连名带姓的喊了,多以‘赵将军’称之,偶尔也会用‘赵宿迁’代之,还有些不要脸面的吹捧之辈更是喊起了‘宿迁公’。

吴凤岭和赵东云随后就是相互吹捧了起来,你说我练兵厉害,我说你指挥有方,总之是交谈融洽,氛围友好。

两人小小的交谈了几句后,随后一名护兵小跑着进来,然后低声对两位大人道:“段大人和王大人已经到了!”

赵东云和吴凤岭对视一眼,然后就是相继停下了交谈,不多时大门外就是出现了段祺瑞和王英楷的身影。

虽然段祺瑞和王英楷、赵东云以及吴凤岭都是一镇统制,但是威望和资历相差还是有的,作为权力场上的晚辈赵东云和吴凤岭都是相继起身相迎。

王英楷更是人还没进来呢,就是朗声道:“子杨老弟,你可不地道啊,也不等等老哥我,要不然我们就可以一起进来了!”

一旁的段祺瑞进来后也是道:“一路上可还顺畅?”

赵东云这个时候可不好在段祺瑞以及王英楷面前摆了什么盛京将军的谱,嗯,尽管他手底下的三镇兵力的确比在场的其他人都多,但是资历和威望这些东西不能只算你手底下有多少人的。

赵东云自然得露出笑容来和段祺瑞以及王英楷两人问候了起!

一时间里,在场四人的交谈都是笑容满面,丝毫看不出来在场的这几个人其实是北洋内部彼此间的竞争对手。

这废话说起来有些长,一直一刻钟后众人才是围着一张方桌四面坐下。

要知道这张方桌可是作为主人的吴凤岭亲自准备的,为什么?为的就是避免这个时候选座位的尴尬。

中国的传统里,座位是相当考究的,如果是传统位置的话,谁做上首?谁座次席?吴凤岭和赵东云没什么好说的,肯定是坐在下面,但是段祺瑞和王英楷呢,要是谁都不想让到时候也不好办,所以吴凤岭干脆弄了个四方桌子,一人一边谁也不比谁好!

这其实也就只有吴凤岭才会有这样的顾虑了,要是换成了段祺瑞当地主的话,段祺瑞肯定是当仁不让的自居首位。

不过吴凤岭显然没有段祺瑞这样的底气。

吴凤岭的出身北洋体系内只能说很一般,其人乃是袁世凯的家生子,什么叫家生子呢?那就是袁世凯的奴仆所生的儿子!早些年就是当袁世凯的小厮、伴当之类的,袁世凯从军了他也跟着跑去当跟班。

后来被袁世凯送到了天津武备学堂进修,这才谋得了正式出身并在新建陆军里担任马队的队官,后来和其他的袁世凯嫡系差不多,一步一步爬起来,乃是袁世凯手下的主要骑兵将领之一,后来第二镇统制吴长纯被调往主持编练第五镇,吴凤岭就被袁世凯提起来为第二镇统制,继赵东云之后成为正式踏入北洋大佬阶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