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临战国-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雄关高大的城墙正上方,是三层的威武阁楼,楼顶是重檐九脊歇山式,外有廊柱围绕,下临马道。

此刻,雄关的城楼内,站着数排秦国的文臣武将,簇拥在一个青年君王的身边,这个青年一袭金缕冠衣,浑身高贵而霸气,正是当位的西秦国君——秦武王!

从秦武王的谥号就可知其人好武,秦武王也表现出一些职业军人的特点,他性格暴躁、思维直线条、不喜欢拐弯抹角,推崇个人战斗能力。

秦武王从不理解张仪那一套外交设计中的匠心独运和良苦用心,以为只要靠秦军的刀就能为秦国的犁解决土地问题,持这种浅显看法的大臣在秦国朝廷为数不少,尤其是一些少壮派军官,除了路线上的分歧外,少壮派军官还与张仪之间有一些个人恩怨。

缘于秦惠王时期,张仪曾仗着秦惠王的重信打压过这些人,现在他们反攻倒算,在秦武王面前持续不断地诋毁张仪,张仪害怕被诛杀,主动找秦武王谈话,也就上演了张仪离秦去魏国的那场风波。

当时秦武王赶走了玩空手套白狼的相国张仪,开始奉行赤裸裸的军事占领政策,以此时秦国与六国的综合实力对比来看,秦国施行这种政策还为时过早。秦武王以其鲁莽、直率的性格虽然为秦国取得了一年多的军事胜利,但在外交上失策更多,对秦国霸业至关重要的魏韩两国被驱赶到齐国阵营中去,为秦国以后的一次严重挫折埋下了祸根。

几乎同样的一个故事在十九世纪末的德国上演,与秦武王极为相似的威廉二世,赶走了与张仪极为相似的俾斯麦,然后推行单边军事主义政策,结果,德国在没有强大盟友的情况下就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秦武王此时仍然没有觉悟,反而双眼中充满了兴奋,望着五国远处的营盘,冷笑道:“当年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我大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前两次伐秦均以失败告终,这次又不长记性来犯,不杀五国落花流水,不是我孤王的性格,这一次,孤王要亲自带兵会一会那个叫辰凌的魏国英雄小将!

第0210章大战前夕

函谷关外,魏军中军大营。

公孙衍升堂点将,刚说了片刻,发现场内缺少一个身影,那就是他的得力大将,魏国英雄人物,先锋官辰凌!

“辰凌何在?”

经他这么一说,大帐内所有人都四顾张望,的确没有发现辰凌的身影,议论纷纷。

这时副将曹晖从武将队列中挤出来,抱拳道:“禀报上将军,我方先锋营主帅辰凌将军,近日正在冲击五阶武者的境界,一直在房内闭关,已经有数日不曾出房了,辰将军有一封书函交给上将军!”说着从坏内掏出一封书信,呈递了上去。

公孙衍皱着眉头,心想如此关键时候,他怎么偏在这个时候有事?岂不贻误战机!

他接过信函,摊开一看,上面辰凌陈述了自己要闭关领悟武道,五国联军攻打函谷关时候,他的两万先锋军暂时不参与函谷关的攻坚战,而是要等盟军与秦军厮杀难解难分时,再出计谋破秦,至于如何奇谋妙计,信函中并没有交代。

公孙衍眉头紧锁,一时没有解开,把书信折叠放入袖口夹层内,开口道:“辰凌正在秘密修炼武技,暗中操练精兵,函谷关首战,暂时不参与其中,不过,关键时刻,他就会意外出现在破秦之处,大家放心,这是我盟军的一支奇兵,如果用来攻城,实在太浪费了。”

“如今我四十五万大军纠集在函谷关外,粮草充足,兵强马壮,猛将如云,严寒秋末时节,就要进入初冬,我盟军要速战速决,否则寒冬来临,对攻城将相当不利;如果破秦,秦军残败退入秦川,我们盟军就可以进入河西之地,夺取老秦氏族的粮食,让他们无法过冬,到时候,秦人饥饿成灾,必然发生哗变,国家动乱,元气大伤了。”

其余四国的公子、将领、谋士等人,听到公孙衍的话,都纷纷点头,认同他的观点,寒冬即将来临,哪一方占了上风,都直接决定的成败归属。

如果盟军无法攻克函谷关,在关外饥寒交迫,攻城面对阻碍,斗志全无,盟军很容易瓦解败退。

相反,如果盟军能攻破函谷关,那么长驱直入,八百里秦川沃土在望,灭秦指日可待!

成与败,皆在一线之间,但是这次无论是平原君赵胜,赵国名将赵奢,还是齐国公子孟尝君田文、齐国大将田铮,楚国屈原、韩国太子咎,都不会掉以轻心,俗话说百步者半九十,很多时候往往就在眼看胜利在望前,最后却饮恨收场,源于当局者的大意和自满。

公孙衍是智者,纵横家提倡“合纵”的鼻祖代表,他暂时撇开辰凌的事不去多想,镇定下来,吩咐号令道:“事不宜迟,三日后,盟军开始正式攻城,这一场艰苦鏖战,势必惨烈异常,但我军有四十五万,后续还有一半人马,秦国本土最多只有五十万大军,号称百万,但镇守西戎、巴蜀等地都需要人马,因此秦军投入函谷关,最多也就三十万兵马,还包括招募补充的新军,开始我盟军与秦军拼的就是人海战术,耗掉秦军的主力,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我就会派辰凌出击,配合盟军攻坚战。”

孟尝君田文说道:“公孙相国所言极是,秦军主力有限,肯定拼不过咱们,函谷关号称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开始几日,必是惨烈交锋,按照盟军公平公正的约定,五国轮番进攻,一国负责一日,最少不低于三个时辰的强攻如何?一来可以缓解单方一国的损伤,二来也能比较一下军力,诸位将军以为呢?”

赵胜哈哈笑起来,拍手道:“田兄果然高见,轮番进攻,一日更换一国,三个时辰为底限,很公平,还能比较各国军力,勇武善战之兵,与软弱无力之军,一看便知,高明!”

屈原微微点头,问道:“孟尝公子,以为如何安排顺序妥当?”

田文淡笑道:“自然是抽签决定,显得公平,但是这样一来,两军对垒,生死存亡,事事等抽签来抉择,似乎太过儿戏,而且有些听天由命的味道,不好,顺序如何排列,我看就交给公孙相国吧,五国联军听从相国号令,这是五国君王之意!”

“不错,当该如此!”许多将领都纷纷附和,毕竟现在公孙衍佩戴了五国的相印,又是盟军总指挥,权力最大。

公孙衍微一凝思,说道:“魏国在正中,又是东道主,三日后攻打函谷关,由魏军打头阵,强攻一日;第二日赵军;第三日齐军、第四日楚军、第五日韩军,三日之内,各军准备好攻城器械,箭矢和投石机等,函谷关城墙高大,比邻黄河和秦岭峭壁,只有这一面城墙和城楼能强攻,其它都是天险,很难攀岩和强攻。”

“赵国领命!”

“齐国领命!”

“楚国领命!”

“……”其它四国代表拱手听从号令,与秦军的函谷交锋,就定在了三日之后。

※※※

大梁城夜幕之下,仍繁华似锦,满月在空,透着柔和的橙光。

秋风依然漫无目的地吹着,所到之处,树涛阵阵,湖面涟漪纷纷。

白若溪坐在石亭内,拿着刚送来信函,阅读下来,正是辰凌写给她的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纷飞的年代,马革裹尸的前线,收到千里之外爱人的书信,让白若溪有些激动,迫不及待地看下来,有辰凌对她的柔柔情意,如火的热恋,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到了后面,峰回路转,提到了与燕国合作的事,辰凌说他与燕国使臣拉上关系,打算要偷偷卖给燕国兵甲武器,以及派出铸剑师、工匠、以及懂冶铁技术的匠师过去,辅助燕国建立冶铁坊,让白若溪莫名不解。

但是辰凌再三叮嘱,务必请她做到,说出这是奇货而居的一次绝佳机会,投机给燕国,发展燕国的市场,将会获得很多燕国的支持和好处,并提及燕国储君,说这次如果肯向燕国出售兵甲和工匠师,无论今后白家遇到什么巨大灾难,燕国都会出手帮助,等于为白家找到第二个栖身之所,根基之地。

白若溪知道,在魏国,白家与孔家势均力敌,魏国太子对白家虎视眈眈,一旦太子登基,说不定会帮助白夜羽来夺取白家的族长之权,日后在魏国结局如何?她也不好定论。

“既然凌哥如此说了,若溪一定照办!”

白若溪芳心都系在辰凌身上,对他的目光和见解十分钦佩,既然辰凌如此交待,白若溪寻思一番后,决定全力支持丈夫的决定,当晚起笔一封信函,让送信人转交辰凌后,便派人开始调动铸剑师、工匠师秘密前往燕国,并且传信给燕国当地的白家分会,无偿出售给燕国储君一方兵甲和武器。

第0211章推广刀术

函谷关内外紧锣密鼓准备着大战,盟军各国人马全部在打造云梯、运输攻城武器等等,一时间关内关外,黄尘古道,战马嘶叫,金戈铁马,烽烟弥漫,鼓声阵阵,号角不断,都在演武列阵,操练备战。

辰凌远在燕国偏僻一隅,同样在加紧操练将士,尤其是那两万羽林军和两千特种兵,严格的训练,丰沛的食物,可观的粮饷,精锐的装甲让这些新军和精英甲士,迅速焕然一新,成为全军的王牌。

不过辰凌并不满意于此,因为他知道,魏军、赵军、秦军,将士的身体素质相当好,光是走向下坡路的魏国,魏军主力的武卒,身体彪悍勇武,格斗与冲杀的本领都很强,像是经过生死锤炼一般。

如果这支两万燕军与一万魏军正面冲杀,也绝对没有赢的可能。

但辰凌也不气馁,毕竟燕国六百年不曾打过硬仗和狠仗,如果加紧残酷训练,然后通过与齐军作战来磨练,相信燕军将士会成熟了,燕国人生长在北方苦寒之地,身体高大魁梧,适合冷兵器交锋作战,唯一缺乏的就是军纪、训练与沙场实战。

每日批阅完奏折,与大臣们议过朝政,辰凌都会抽出世间来到步云山,亲自指挥将士们操练,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为百夫长以上的武官,讲解带兵厮杀,野外生存的常识。

此时练兵的将士穿着统一的蓝色长衣,外披甲胄,上万人迈着同样的步子喊着同样的口号,长持长枪,有如一座正在移动的山岳,以无坚不摧的气势向前走着。

锵锵锵……

兵甲如水波一般展动,阳光下,银光闪闪,甲胄摩擦铿锵作响。

“出枪,刺!”

“嗨!嗨!嗨!”上万人吼声如雷,震得山谷树木都在晃动,鸟惊乱飞,兽恐飞奔,在大军的威猛气势面前,百兽臣服。

两万新军又分几个方阵,有手持五米长矛的方阵,有手持三米长戈的方阵,这些属于重兵器,一般用来正面交锋的最前排,使用长武器阻隔对方的冲锋,在大规模正面交战才会使用。

还有数千人的方阵,都是长枪阵,清一色的红缨枪,辰凌将最直接、最勇猛的梨花六合枪法传授给了燕军,这套六合枪法,讲究内三合,和外三合,内三合即心、气、胆,外三合即手、脚、眼,眼与心合、气与力合、步与招合,配合着梨花枪体,通俗易懂,越练越精。

“灵猫扑鼠!”

“铁牛耕地!”

“泰山压顶!”

荆燕口中喊着枪名招数,将士们按招演练,几位校尉、千夫长穿插方阵其中,检查将士的招式是否标准,这些大小将领,都是经过辰凌亲自指点,传授枪法,然后让他们交给这些新军。

这等上乘枪法,比起辰凌传授给魏军的燎原枪法,还要威猛,毕竟他没打算在魏国久留,因此再教授本领时,有所保留,以免有朝一日在沙场交锋,反而成为燕国的阻碍,而此时燕军却是他的子民,辰凌传授众武将一套枪法口诀,上下篇,上篇是炼气的入门,下篇是内功高深之处,对于普通甲士,则只穿上篇,唯有千夫长以上的将领,才会传授下篇内功心法。

步云山的一处隐蔽山谷内,特种兵的训练,更是与众不同,他们没有练枪,而是改练刀法!

其实刀,在石器时代时期就有了,最早的铜刀脱胎于石刀,形状很小,商朝的青铜刀,刀形较宽,刃端多向上翘,其制作如同石刀,非常短,被称为九短之首,当时的刀主要用来砍削器物,宰牛羊,或防身自卫,还未正式用于战争。

周代重剑,不喜佩刀,因此刀一直没有投入武者和沙场中使用,西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刀,柄短刀长,有厚实的刀脊和锋利的刀刃,刀柄首端呈扁圆环形,所以又叫“环柄刀”。

但由于当时冶炼技术低下,青铜刀质地较脆,缺少韧性,劈砍时容易折断,与同时代的铜剑相比,刀的做工粗糙,形体笨拙,远不如铜剑精巧锋利,因而刀迟迟没有投身战场。

上一次辰凌在白家城堡内,看到火炉和铸剑工艺,知道战国中期,冶炼技术已经有所提高,如果他能再加入现代思想,改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