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哈里 S 杜鲁门-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鲁门的第一步棋在9月6日前奏效了。他召集的特别国会在共和党的把持下未有任何结果。批判的靶子被杜鲁门竖立起来了,他决定以此为契基向共和党开刀。

    9月6日,杜鲁门在著名的汽车城底特律的卡迪拉克广场发表了演说,为以后各次的竞选演说定下了基调。首先,他提醒劳工们注意,“在这次选举中,如果你们获得一个对劳工不友好的『政府』和国会,那就够你们担心害怕的了”,接着,他痛斥国会对劳工法案的态度,“如果让那班制定出塔夫脱—哈特莱法的国会人士继续当权,如果让这些家伙由于选出一个共和党总统而进一步得到鼓励,你们劳工界人士便将遭到一连串切肤之痛的打击”。他公开攻击托马斯·杜威,“必须记住,今天的这个反动家伙是一个狡猾的人物,他是一个心计多端的人物”,与之相对照,他宣称,“在战争期间,当我作为参议院调查委员会『主席』就美国工业进一步调查时,我了解到劳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我了解并尊重工人和工会领袖们的想法和精神……”杜鲁门把自己宣传为劳工利益的代表和保护神,并在最后高呼:“我们一定会赢得这场争取权利的圣战的胜利!”

    9月17日,杜鲁门走出了致胜的第二步棋——再一次游说全国。这次旅程是在逐州进行的,总旅程大约31万多英里,杜鲁门共发表了356篇演说,也就是说,在35天的旅行中,每天作10次讲演,可谓“用心良苦”。

    在旅行的准备过程中,杜鲁门就对随行人员说,这次出行的目的就是要赢得选举胜利,他对巴克莱洋洋得意地讲:“我要把他们(指共和党和其他候选人)打得一败涂地。”然而,外界评论对他的希望不大,普遍的观点是:这是一场“单人马戏”,他的单枪匹马将一事无成。但是,出乎众人的预料之外,人们似乎对这位“粗鲁”的总统很感兴趣,他每次讲演都吸引了大批听讲者,人们从附近各地围到他的火车旁,听他宣扬自己的纲领。

    在俄亥俄州,从辛辛那提到克里夫兰,一连串的小城市挤在一起,但每到一地,杜鲁门同样会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在哥伦布城,群众是那么拥挤,以至于他根本无法走下火车。从阿尔巴尼到布法罗,虽然大雨倾盆,仍有许多群众汇聚在一起听杜鲁门那富有煽动『性』的表演。在萨克里门托小站,有一万人提前两个小时都守候在那里,等待总统的光临;在洛杉矶这个西海岸大城市,有100万人挤在大街上听了杜鲁门的演说。如此情形,不胜枚举。究其原因,除了杜鲁门个人魅力原因以外,他的总统身份和二战领袖的荣誉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和党候选人杜威也进行了遍及全国的演说活动,可他的吸引力与杜鲁门相比就相形见绌了,唯一对他有利的是舆论界的倾向。一些主要的民意测验机构都预言杜威将取得胜利,只有农业部一位经济学家路易斯·比恩和其他少数几个人估计民主党有获胜机会。

    杜鲁门在竞选演讲中,一再称自己代表广大劳工的利益,而自己的竞选斗争就是劳工们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同时,他尽量避免涉及外交政策的问题,因为这正是他颇受微词的地方。在共和党的宣传中,猛烈攻击杜鲁门向欧洲等国提供巨额援助的作法,认为它损害了本国人民的利益;在进步党的攻势中,杜鲁门又成了一个“战争贩子”,他在二战之后与苏联搞对立,势必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另外,杜鲁门对阿拉伯国家问题、犹太复国运动等众多外交事务的政策也成为众矢之的。为了平息国内的这种怨气,杜鲁门不得不向苏联表示出一定的友好姿态,在10月初派遣最高法院院长弗雷德·文森赴苏联与斯大林会谈,试图缓和两国的紧张气氛。

    杜鲁门“单枪匹马”的行动似乎收到了一定效果,随着投票日期的临近,人们对他的反应越来越积极了。尽管民意测验机构和新闻媒介仍大力吹捧托马斯·杜威,杜鲁门仍坚信自己会取得胜利。1948年10月31日,经过了他一生中最长、最艰苦的一次政治运动之后,杜鲁门回到了密苏里州的独立城,静候11月2日的大选投票日。11月1日,杜鲁门在卧室中通过四大广播公司向大约7000万美国公众发表了演说,这是他为争取连任总统所作的最后一次努力,鹿死谁手,马上就要见分晓了。

    11月2日下午,杜鲁门躲进了离堪萨斯城约30英里的埃耳姆斯旅馆,静观大选进程。午夜时分,新闻报告说杜鲁门在东部各州中票数领先,但舆论界仍不认为他会当选。又一次大大地出乎人们的预料,杜鲁门最终赢得了选举的胜利,最后数字表明:杜鲁门共获得24184836票,在28个州获胜,杜威获21969000张选票,在16个州中领先,华莱士和瑟蒙德各得100万票多一点。杜鲁门在南部四个州中败于南方民主党之手,但在全国最大的13个城市和全国最大的7个农业州中都获得了胜利。

    1948年的大选在美国总统选举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杜鲁门在新闻评估、民意测验极端不利的困境里冲出重围,问鼎总统宝座,为人们所始料不及。探其原因,他继承罗斯福“新政”传统,推进社会福利政策,赢得了广大普通群众的好感,而在对德、对日作战和战后的外交处理上,杜鲁门维护了美国作为全球领袖的形象,这也是为美国人所称道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竞选中不遗余力地深入全国各地,开展广泛的游说活动,又打动了一些人的心,这种作法自他开始,为历届总统选举中的候选人所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杜鲁门的胜利是以微弱多数为保证的,可见,有很多的人对他心存不满。然而,他毕竟是胜利了。而且更使他振奋的是,民主党重新获得了原来由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大多数议席,还取得了对参议院的控制权。

    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正式就任他的第二届总统职位。宣誓仪式在正午进行,首先由最高法院副院长斯坦莱·里德主持巴克莱的副总统宣誓仪式。六分钟后,由最高法院院长文森主持杜鲁门任总统的仪式,他宣读了同三年零九个月前一样的总统誓词,然后开始就职演说。

    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宣称,“对我们和全世界来说,今天标志着一个多事的也可以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期的开始。”他公开指出,『共产』主义正在破坏美国的“民主主义”,为了遏制它的扩张,美国必须在联合国中与苏联斗争,必须执行欧洲复兴计划。杜鲁门将以上概括为三点原则:(一)继续支持联合国的行动有和关机构;(二)继续执行世界经济复苏计划;(三)加强爱好自由国家的力量以防御侵略的威胁。

    杜鲁门着重谈了他的第四条原则,“我认为,我们应该使我们丰富的技术知识为爱好和平的人民造福,帮助他们实现改善生活的愿望,并与其他各国合作,我们应该鼓励对需要开发的地区投资。”他还提出了向全世界推行美国的民主制度的狂想,“只有民主制度才能产生动力……我相信今天还反对我们的那些国家会抛弃他们的妄想,参加到自由世界国家的行列中来。”

    中午12点50分,总统就职典礼结束,杜鲁门开始了新的一轮政治冒险。

    刚刚上任的杜鲁门根据他在就职演说中的第四条原则制定了“第四点计划”,名义上是利用美国经过试验和得到证明的技术知识帮助落后国家自立,实际上是在和苏联争夺控制范围。他大规模地援助希腊、土耳其,希腊的游击战争因此而失败了。1950年6月,“第四点计划”列为对外援助法案中的“国际开发法案”,用于该项援助的款项达3450万美元。美国列出的对外援助名单遍及亚、非、拉各洲,在真正的经济援助的同时,美国控制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并『操』纵政治活动,牢牢地掌握了对它们的支配权。

    杜鲁门第二次就任后,以苏联东欧为最大的假想敌,开始了联合西欧、布置对苏联和中国的包围圈、控制广大新兴独立国家等一系列计划,美苏“冷战”的热度在他手中被一点点升高,甚至导致了局部的“热战”。然而,我们也不能否认杜鲁门在第二次竞选中表现出的坚定的个人意志、雄辩的口才和政治家的远见。杜鲁门虽如履薄冰,但还是缓了一口气。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哈里 S 杜鲁门 第九章朝鲜战争——“君臣之争”

    杜鲁门是一个坚定的反『共产』主义分子,这注定了他的第二任期中要与『共产』主义阵营国家发生各种冲突的命运。

    继“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第四点计划”和“希一土”援助计划之后,杜鲁门为“冷战”作的又一“贡献”是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早在1948年3月,杜鲁门在纽约的一个圣帕特里克庆祝仪式上就发表了关于『共产』主义威胁的演说,他希望在这种形势之下西欧能够团结起来,捍卫自己的“自由”。与此同时,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为加强经济合作与共同防御侵略,正在布鲁塞尔开会,并签定了一个为期50年的合作协议。4月,英国外交大臣贝文会见杜鲁门总统,认为:如果一个集体安全体系能够有效地建立起来,那么苏联人很可能会重新估计形势,变得合作一些。他同时说明,如果没有美国的参加,这个集体安全体系将没有保障,暗示出要求美国参加的意图。

    适应于美国加入这个条件,杜鲁门一手炮制了范登堡决议案,并命令国务院立即着手与布鲁塞尔条约国家进行初步会谈。经过一系列妥协与让步,杜鲁门在1949年4月4日在“北大西洋公约”上签字。在签字仪式的讲话中,杜鲁门希望12个国家能够团结一致,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7月25日,杜鲁门在国会投票赞同美国加入条约之后,签署了公约批准书。8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成为事实。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是战后美国集团安全理论的实践,它不仅是一个政治联盟,也是一个军事同盟。当苏联为了对抗它而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后,“冷战”的两大对立集体就正式建立了,它们的对抗持续到90年代才告一段落。

    2

    “北约”是杜鲁门在欧洲拼凑起来的对抗苏联东欧的军事集团;在亚洲,他所关注的就是东亚地区——中国、朝鲜和日本。以麦克阿瑟为首的驻日美军实际担负着美国控制本地区的任务,同时密切注意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动向。

    朝鲜,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也源远流长,自汉代开始便有交往,此后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便是因日本占领朝鲜而起,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朝鲜正式被日本吞并,朝鲜人民沦为猪狗不如的殖民地居民。在全面的抗日战争爆发后,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革命者们壮大起来,在中国东北和中朝边境坚持抗战,并在苏联的帮助下最终取得胜利。胜利后的金日成在苏占区站稳了脚。

    朝鲜在美国的战略计划中本来并不重要,杜鲁门也对它不屑一顾。1943年11月,开罗会议决议中决定“使朝鲜自由独立”,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由中、苏、美三国托管朝鲜。实际上,杜鲁门对抗战胜利后美苏以“三人线”分治朝鲜也没有任何异议,因为他的目光焦点是在日本岛,而不是在朝鲜半岛。曾有人建议由美军接管整个朝鲜半岛,但杜鲁门认为那样会延缓美军在日本的登陆。

    美苏“三八线”分治后,实际上出现了南北分裂的趋势。北部朝鲜有日本遗留的大量工业基础设施,而南部朝鲜则有肥沃的土地,朝鲜人民渴望统一,重新振兴祖国。无论是在苏占区,还是在美占区,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反对外国军队占领,要求独立。有鉴于此,驻朝美军司令霍季将军认为“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取消三八线这个障碍以统一朝鲜”。1946年1月美苏举行会谈,双方都无意让步,不欢而散。

    杜鲁门根据报告,对朝鲜问题的看法发生了新的转变,他宣称:“这个地方是一个进行思想斗争的战场,我们在亚洲的整个胜利就决定于这场斗争。”他把朝鲜问题夸大成“『共产』主义”与“民主制度”之战,美国逐渐重视起地图上这块小小的半岛了。

    1946年秋,北部占领区人民举行了当地“人民委员会”的选举,有993%的人参加了投票,以金日成为首的朝鲜劳动党一枝独秀,实际掌握了政权。杜鲁门闻讯非常恐慌,他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将领们普遍认为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