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玩唐-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宴客,让女儿躲在屏风后面看,你看上了那家少年,好,为父为你作主。

但作为自己妹妹,他肯定会关心此事。毕竟妹妹岁数还小。

还真误会王菡了。王菡对王画也许很有好感,但这种感情与那种男女之间的感情略有分别。而且王画是一个小毛孩子,两个人交往还不够深,王菡对王画产生刻骨铭心的爱恋,那是假扯。

不过她呆在洛阳,确实是因为王画,看王画到底能够发生什么奇迹,还有第三件漆箱的成品会是什么模样?她还准备将这三件漆箱带回太原。这漆箱简直是完美的手工品,加上其中的做工以及铭文的含义,这三件漆箱带回去,家里面人一定会喜欢的。

王菡只是听到他说的这番话感觉不好意思,脸才红了。

她翻了一个白眼说道:“不和你说了。”

说完翩翩回房间去了。

可王束心中怀疑啊,正好丫环小梅走过来替他倒茶。于是将小梅拉住,询问事情经过。

小梅一五一十地将这段时间发生的故事说了一遍。

王束一听可急了,什么,看上一个工匠,漆匠,无论制作出来多高明的漆器,还是工匠一类。在唐朝士农工商,士大夫排在第一位,农民排在第二位,工人排在第三位,商人第四位。而且到现在连人家的姓名都不知道,更不论家世了。

他脸上立即堆起了一大片乌云,将小梅吓得站在一旁连话也不敢说了。

王画此时与陆二狗四个带着最后一件漆箱,进了翰林斋。

翰林斋的掌柜立即迎过来。

这件漆箱,王画好象有了他身后四个大汉帮忙,还做了近一个月,时间超过原来那两件漆箱的一倍。没有看,就可以想像这个做工是多么精致了。

王画让陆二狗、牛得富将漆箱抬到柜台上,将这层布料揭开。

这一天的天气很好,太阳暖洋洋地将一层温暖的光芒洒在大地上。

在阳光的照射下,一刹那间,这件漆箱上无数珠宝的光芒,刺得让人眼睛都似乎睁不开。

好一件精美的漆器!

所有的客人都跑过观看,一边嗟叹着。更有人打量着王画,王画在翰林斋弹了一曲古琴,人的风采与琴曲雅致到了极点,加上那首《阳关曲》,这件事在洛阳背地下传得纷纷扬扬。可是王画神龙见首不见尾,却没有几个人见过。

现在一看,心中暗叹:果然好人才!

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王画再英俊,还会比张家兄弟英俊。只是他气度好,加上谣传四起,这么一看,就格外给人应象深刻。先入为主嘛。

而且洛阳城因为不知道王画的名字,所以根据临淄王的那句话,帮他起了一个外号,四宝少年。好诗、好画、好字、好器。

“好东西啊,”掌柜用手深情地在上面抚摸着。

好久,回过神来,让手下将那两件漆箱抬来,与这件漆箱放在一起。

三件漆箱,三件不同的款式,一件比一件精美。更加上三篇铭文,许多客人立即意识到这套漆箱的价值了。不过,这样一来,有可能这三件漆箱的价值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恐怕在店堂里的客人,没有几个人能买得起。

王画也感到满意。作为一个大师,做出来的东西就是能够让人欣赏的,如果没有人喜欢,那才是糟糕透顶。

正在此时,一个英俊的青年走下楼来,他看到这件漆箱后,向王画问道:“你就是那个制作这漆箱的人?”

王画略略皱了一下眉头,这个青年他并不认识,但王画从他眼神里看出淡淡的轻视,以及一些敌意。这是王三郎听小梅的话,对王画应象先入为主了,认为这种少年想攀龙附凤,故意诱惑自己妹妹的。不然以王家的教养,不可能作这直系嫡传弟子,这样的没有礼貌。

偏偏说到傲气,王画比他还胜过数倍。

你没有礼貌,我为什么要回答你?

王画扭回头,一句回答的话都没有。

掌柜一看不对劲,自家三郎君这是怎么了?现在王画在他心目中地位极重要。这一件件精美的漆器制作出来,而且因为少年的误打误撞,来到自己店中,成了自己店的专卖产品。第一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第二为翰林斋带来多大的名声。不看到王画这两件漆箱虽然因为巨价,没有卖出去,可因为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所带来的副生收入,就远远超过漆箱本身的利润。

掌柜连忙陪着笑替两个人介绍:“这位正是制作这三件漆箱的郎君,才华横溢。这位是我们王家三郎。”

哦!又是王家的嫡系子弟!

王画心中十分失望。本来因为王菡,对王家产生的一些好感,现在一扫而空。也许小姑娘现在不懂事吧,说不定长大后,与这位公子哥,也是一模一样了。

他又想到了于杜两家,以及奇珍轩的掌柜。这时候他对这些名门望族的应象坏到了极点。

其实两个人各有各的想法,可王画十分骄傲,而王束本来对王画产生怀疑,加上他认为王画只是一个工匠,不屑沟通。这条裂隙,在两个人无意之中,终于将它撕大。

穷小子,还挺牛的嘛!

王束看到王画眼神中那丝轻薄,终于气愤了。

他来到这三件漆箱前,看着漆箱,说道:“不错嘛,工艺做得很好。”

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这三件漆箱,在这个时代,单论工艺已经达到了巅峰,他想否认都不行。

他又说道:“可这么好的东西,上面竟然写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文字,难道你没有读过书嘛?都是什么玩意儿!竟然连姘对都没有。”

也不能说他说得没有道理。从隋朝开始,直到唐初,无论诗篇还是文章,都禀程南北朝余韵,讲究对偶压韵。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驼宾王的那篇檄文,还有李白的〈与韩荆州书〉,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刘禹锡的〈陋室铭〉。但最有名的却是王勃的〈腾王阁序〉,整篇文章都是用对偶句组成的。可以说达到了姘文的极致。

但是姘文虽然华美,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可为了追求姘文,最后内容难免不失之以空洞。因此在唐朝,先是诗风改革,然后由韩愈与柳宗元两位文章宗师发起了古文改革。

对于这段文化上面的历史,王画比谁都清楚。

他懒得与这位傲气凌人的公子哥吐口水,就是将这位公子哥辨赢了,这天下的人能辨得赢么?自己也不象韩愈那样,已经被天下人公认为文章宗师,说出的话没有信服力。

王画说道:“你是不是要姘文?”

看着他冷蔑的神情,王三郎有些心虚。其实他也看出,虽然这篇文章不求对偶,但立意新颖,主题明确,是好文章。但说出的话,泼出的水,想收也收不回来了。因此没有回答。

其实说到底,还是心理因素作怪,他抬高王画的工艺,打压他的文章,就是想将王画压在一个艺人的地位上。

你不是文人,是一个低人一等艺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一旦让他将王画这个身份坐实,王画永远也别想抬起头做人了。

对于他这个小算盘,王画怎可能不清楚。他低低对陆二狗说了几句。陆二狗离开翰林斋,一会儿回来,手上抱着一坛酒,还有一张大纸,以及笔墨。

他将这些东西放下,开始替王画磨墨。“阿郎”要写文章了,他越写文章,名气越大,就越有出息。而且现在因为这件漆箱,还有与这个青年的争执,店里已经挤满了人。正是扬名立腕的好时间。

王画朗声说道:“好,那我就写给你看。”

王菡也听说此事了,急忙跑到楼下面,瞅瞅哥哥,瞅瞅王画,心想,你们就别争了。可这两个人就象发情的公牛一样,瞅谁也不管用啊。

最主要许多客人听说过王画的〈阳关曲〉,现在听到王画要写文章,都轰然叫好。只有亲眼目睹,才能确实这三件漆器上的文章与字迹是王画所书的嘛。

王画说完后,“啪”一声,将酒坛盖子打开,将酒坛放在嘴边,喝了一大口酒,再次放声一笑。

虽然没有写字,就有许多人为他这种风采吸引,这样的少年只有在魏晋的那些名士上才能看到啊。

王画笑完后,说道:“好,我今天就给你篇乱七八糟的文章!”

PS:对于陈留同姓不婚的疑问,顺便解释下。同姓不婚来自周朝,但晋朝鼓励人口增加,没有禁。到了唐朝时又规定同姓为婚者徒二年,同姓又同宗者以奸罪论。但注意一点(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与宋朝百家姓不同,唐朝的姓并不是姓王就是一个姓,如太原王与王画的巩县王根本不能算同姓。太原王是天下第三等姓氏,巩县王第几等就不知道了,两者也八辈子攀不上关系,巩县王也攀不起。这里的同宗与后来的同宗也不一样,如太原王有一脉到了苏州,过了一段时间后另立宗房,哎,这就是同姓不同宗,但都属于太原王。到了宋朝后因为五代之乱,对世家的打击,四散而逃,已经分不清了。所以姓王的都是一姓。然后再辨认宗房。当然作为一个家教严格的世家,这个顾忌还是有的。在后文中也要讲到。为什么这么麻烦,选择太原王,这是一个坑。

另外王菡也不是女主。如果各位看官看到女女就在收,从白发的老武,到熟妇太平上官婉儿,顺便与韦氏再有一腿,给唐中宗戴顶帽子,再次才六七岁的女主,马上就要XO,那我只能泪满面地说,这个太邪恶了。

第二十八章 等沽

如果比家世,比财产,王画是望尘莫及。可是比文章么?

且不说他自己就可以写出大量古文古诗甚至这时候还没有流行的词、曲、小说。就是他凭借记忆,也记得起大量优秀的诗作。

而且王画并不认为自己很无耻,因为自己的穿越,有可能形成一些蝴蝶效应,那么时间环境人物所造成的不同,大量的优秀诗作也将湮灭于历史长河里。当然那些诗人还是诗人,只是有可能写出的诗作与原来历史上的诗作大有不同而已。

还有一点,就看自己这翅膀扇得有多大了。

王画拿起笔来,挥毫写道: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不是说要对偶嘛?首先就来一句对偶。而且王画一笔而就,如果说漆箱那些字也是小草,可放而不纵,疏阔有致。可这是两行字放纵到了极点,也恣意到了极点。然而给人的感觉,却如一连串古琴的扫拨声,如同霹雳,如同电闪雷鸣。让人看了几乎全身一震。

王画看也不看他们一眼,一抱酒坛,再次一口大酒喝了下去。然后挥毫写道: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当看到这里时,客人已经被这首极富有想像力与瑰丽的诗篇惊呆了。更有许多客人不顾主人的颜面,拿出纸笔跟着王画的落笔抄写。

大作啊大作,简直比狄仁杰在偃师县遇到的那个神仙少年写的《燕歌行》还要恣意庞渤!

王画又喝了一口酒,继续写道: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最后一句与李白愤然离开长安,现在王画用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别看你王家,咱们做交易,是互助互利,我并没有占你们王家的便宜。甚至我制作漆器,你们王家翰林斋给的我手工以及工艺还有加上材料的钱,都也许没有你们坐在店里出一下手,赚得的利润多。

至于这个小姑娘也不过说了一句小心。我教你弹曲,送你曲谱,这份人情也还了。

更不要因为你们是王家,就想我折腰谄媚,想怎样羞侮就怎么样羞侮!

为什么王画身在洛阳会写天姥山,也容易被人认为是他的想像。至于和什么样的人相别?对王画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了解,也没有人产生怀疑。更况且所有看到这首诗的人,都被这首瑰丽的诗震撼,哪里还想到其他。

其实也不要多,眼前这个因为喝了几大口酒,一张开始变得有些红酡之色的俊脸的少年,就凭借那首《阳关曲》与这首《梦游天姥山》,就已经足够傲称于唐朝一流诗人行列。

再考虑到他的年龄,足以让一群呆在洛阳为了声名,整天聚在一起吟诵风花雪月的“诗人”羞愧而死。

事实上店堂里所有的客人现在看着王画眼里那敢有所轻视,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