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钋只站芩玖罡源迥巍叭站稍荼F湮淦骷白氨福3窒钟刑疲⑽炙诘刂刃蚣敖煌ā保蝗蚊杭榕颖⒚胖轮小⒅芊鸷5任竦尘玖睿姑畛鹿┮�30万伪军负责控制京沪杭三角地区。9月2日,日本正式签字投降。盟国规定:中国战区除东北归苏联受降外,从越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全由中国受降。蒋介石宣布分为15个受降区,指派15个受降人选,其中有早与日军勾结的余汉谋,却不许八路军、新四军受降。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赢得内战的准备时间,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和谈”,国共双方签署“双十协定”和《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与此同时,蒋介石印发《剿匪手册》,并在上党、绥远、邯郸、津浦路等地向我军发起进攻。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在人民解放军的有力反击下,国民党军被歼71万人。1947年3月,蒋介石改全面进攻战略为集中兵力向陕北、山东实施重点进攻。四个月内,国民党军又被歼40。7万人。7月,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转入战略进攻。蒋介石被迫转入战略防御。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行宪国大”召开,蒋介石出任总统。但是,至1948年6月,国民党又被歼152万人。8月,蒋介石在南京开会,制定了重点防御的战略方针。从1948年9月起,国民党军主力在人民解放军接连发动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被歼灭。蒋介石于1949年1月宣告“引退”,但仍在幕后指挥,拒绝接受国共双方代表谈判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乘胜进军,结束了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蒋介石于12月败走台湾。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病故。(徐永汉)
第四部分金 海军五星上将(1)
欧内斯特•;约瑟夫•;金(Ernest Joseph King,1878—195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海军总司令、海军作战部长。1878年11月23日,金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洛雷恩。幼年就显示出过人的聪明,中学毕业时曾作为校学生代表致告别辞,在洛雷恩城颇有名气。之后,进入著名的安那波利斯美国海军学院学习,立志献身海军事业。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出色,担任过学员大队的大队长。1901年,金从海军学院毕业,正式开始了他的海上生涯。他随舰队驻防过欧洲、亚洲和地中海,直接观察过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对日本海军的作战能力印象很深。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担任美国大西洋舰队总司令梅奥将军的少校参谋,参加过欧洲海战。金精明能干,工作效率极高,深得梅奥的信任,至战争结束时,他已是一个成熟的海军上校。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金对此恪守不渝。他的目标是当海军作战部长,这是美国海军里最高的军职职位。金对自己的宏大目标毫不隐瞒,这在美国海军中人人皆知。在他如愿以偿之前的四十余年中,以坚强的毅力、火焰般的热情奋力追逐。他升上校时年仅39岁,在当时的美国海军中属出类拔萃、捷足先登者。但是,战争结束了,他的理想似乎也变得遥远了:战后大裁军,像金这样的年轻上校,到哪里能谋求到一个合适的职位呢?战后不久,美国开始发展潜艇。当一个潜艇艇长远不如水面军舰舰长舒服,而且危险性大得多。不过,当时赋闲的金主动选择了这个行当——想当海军最高指挥官,多熟悉海军的兵种是必要的。1922年,金当了潜艇艇长,三年后亲自主持打捞出一艘沉没在海底的潜艇。他的潜艇指挥官的资格终于得到众人的承认。上世纪20年代,航空兵也是美国海军的一个发展中的兵种。美国政府曾通过一项法律,要求每一个航空母舰舰长既有指挥水面军舰的经历,又要学会飞行。按金的年龄,他也许没有必要闯这个难关,但他当海军作战部长的愿望始终没有泯灭,就和许多年轻的海军军官们投入了严格的飞行训练。令人难以置信,1927年,49岁的金竟通过了飞行考核。此后不久,他被任命为“莱克星顿号”航空母舰舰长,并荣升为海军少将。这个职位和军衔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金可谓功夫不负苦心人。金被称为海军的全才,学什么,成什么,精于什么。在几乎所有的海军职业中,如军械、轮机、航海、后勤等,金都有出色表现。他熟悉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潜艇和航空母舰;他既是优秀的参谋军官,又是优秀的指挥军官;他水上能驶、水下能潜、空中能飞。1933年,金就任海军航空局局长。时值美国的经济大危机,军费压缩,但由于金的努力,海军航空兵仍保持了发展势头。30年代,远东的日本正成为美国在太平洋的威胁,在与日本可能的战争中,海军航空兵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点金看得很清楚。1936年,金回到海上,主持海军巡逻机大队的工作,在太平洋建立了对日空中警戒基地群。1938年,金晋升海军中将,受命指挥海军全部航空母舰。这时期,他丰富和发展了航空母舰作战战术。在后来的太平洋战争中,这些战术得到了成功的运用。1938年,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威廉•;李海退休,金认为自己很有希望成为接替人选。但结果出乎意料,是哈罗德•;斯塔克而不是他成了新的海军作战部长——总统罗斯福并不了解金。金已经60岁了,长斯塔克两岁,等新部长退职后再由金接替的可能是不存在的。金为海军作战部长的职位奋斗了四十多年,如今失之交臂,实在可惜!之后的日子是无聊的,只等挨到1942年12月,金就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
第四部分金 海军五星上将(2)
金与英国海军参谋长庞德海军上将在一起研究战略问题
战争有时可以改变一切。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首先在欧洲打响。到1941年,美国已经不公开地对德宣战。1941年2月,美国重建大西洋舰队,金被任命为总司令,晋升为海军上将。8月,金护送罗斯福去加拿大纽芬兰的阿金夏湾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会晤。会上,金充当了总统的军事顾问,对他的咨询有问必答。金并无讨好总统之意,但他卓越的军事才华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终为罗斯福所赏识。总统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物色人才,他慧眼 谰撸醋剂私稹?941年12月20日,珍珠港事件后不到两周,金被任命为海军总司令,当然,这只是个虚职。第二年3月,罗斯福因珍珠港事件而打发斯塔克去伦敦,而把他的海军作战部长职位交给金。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时,想得到的时候拼命得不到,没有想的时候却主动送上来,金的海军生涯在此又经历了根本性转折。此后,金又进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并成为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成员。他不仅指挥美国海军,决策美国的军事战略,而且参与决策美英盟国的全球军事战略,这是当初步入海军时的金绝然想不到的。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及爆发初期召开的“ABC—1”和“阿卡迪亚”会议上,盟国已基本确定自己的全球总战略,即“德国第一”、“先欧后亚”。主要力量放在欧洲,在太平洋战场只采取牵制措施;待打败德国后,再集中力量进攻日本。金代表美国海军,在服从这一战略的前提下,又表示了不满。欧战是一场陆战,海军只能当配角;适宜于海军作战的战场在太平洋,根据多年的传统,美国海军一直把日本当假想敌。现在,海军必须奉命首先集中兵力去进攻一个只能在陆地上打败的敌人,而迟迟不能报珍珠港之仇,金心中的不快是可以理解的。1942年春,根据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的决定,也由于金的坚决要求,太平洋的军事战略问题由美国单独负责。这样,金实际成了盟国太平洋对日军事战略的总设计师。只要有适当的机会,他总要在全球战略天平高高翘起的太平洋一方添加一个砝码。当年夏天,这样的机会来到了。 1942年5月的珊瑚岛海战和6月的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使美国基本制止了日本的进攻。欧洲战场复杂的政治、军事矛盾(美英间的战略分歧,美英与苏联间既不同心、又不协力),使欧洲战场的局势一度处于僵滞状态。因此,太平洋战场成为众所瞩望的目标,兵力转向太平洋以对日反攻的呼声日益增高。金立即提出他早已准备好的关于在太平洋展开“防御性进攻”的战略方针,要求进攻南太平洋的图拉吉岛和瓜达卡纳尔岛,继而攻占日军在这一地区的战略中心拉包尔。金的计划得到陆军参谋长马歇尔的支持,8月初,以“望台”命名的南太平洋作战开始了,这是整个美国太平洋战略反攻的前奏。当1943年初美军在瓜岛粉碎了日军的反扑,而且包括航空母舰在内的大量的海军装备生产出来后,太平洋的战略反攻就以不可遏止的趋势发展下去。1945年8月,在欧洲战争结束仅三个月后,日本就宣布投降,“先欧后亚”基本变成“欧亚同步”,金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诩忧刻窖笳匠∥侍馍希鸷吐罂税⑸伤凳且桓稣胶镜恼接眩匝啬奶趼废叨匀兆?战,金和麦克阿瑟却势不两立。1943年南太平洋作战告一段落后,摆在美军面前的有两条进攻路线:一条是由新几内亚到菲律宾再到日本本土的路线,为麦克阿瑟所坚持;另一条是从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到马里亚纳群岛的中太平洋路线,为金代表的海军所坚持。金不反对麦克阿瑟的路线,但认为中太平洋是个捷径,对日本有直接打击作用。两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作为缓冲,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双管齐下,打到菲律宾聚齐。菲律宾战役之后,金关于攻占台湾的建议被否决。1945年4月,美军直接进攻冲绳,日本本土遂成为最后一个攻击目标。1945年6月诺曼底登陆成功后,英国出于战后政治势力范围划分的考虑,要求派舰队去太平洋,参加对日本的最后进攻。金在这个问题上再次扮演了一个不合作的角色,坚决反对英国的介入。只是由于罗斯福的直接干预,英国才派出了一支较小的舰队,在美国海军的编成内参加了最后的对日作战。金与尼米兹不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金是战略决策者,是战略家;尼米兹是战役组织者,是战役家。除太平洋外,金对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作战问题也负有责任。1943年1月,美国在大西洋组建第10舰队,负责护航反潜,金亲自担任该舰队司令。1944年12月,金被授与海军五星上将军衔。金是尼米兹的上级,但他的名声不如尼米兹高。尽管金对发展航空母舰贡献很大,但在今日美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命名名单中,有“尼米兹”的名字,却没有金。这很大原因要归结到他那常常令上下左右都不喜欢的脾气上。但无可否认,金是一个出色的海军军人,在他那个不大的、知己的小圈子里,金仍是受欢迎的。1945年12月,战争结束刚四个月,金即退出现役。金经历了美国走向世界的三次重大战争:美西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这三次海军战争,美国海军从微不足道发展成世界历史上一支最庞大的海上武装力量,而金是它的总司令。1952年,金出版他的回忆录《海军五星上将金》,对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他安安静静地度过晚年,没有像他的同行如艾森豪威尔那样去问鼎政界。1956年6月25日,金在美国去世,享年78岁。(张晓林)
第四部分近卫文吕(1)
近卫文吕(Knoe Fumimaro,1891—1945),日本贵族政治家、法西斯独裁政治的推行者、侵华战争的罪魁之一。1891年10月12日,近卫文吕出生在东京的显赫贵族家庭。其先祖大织冠藤原镰足辅弼中大兄皇子诛灭劲敌苏我氏,立有汗马功劳。此后,藤原氏成为辅佐天皇的股肱之臣,长期任摄政、关白等要职。源赖朝时摄家分立,成立了近卫、九条鹰司、二条、一条五摄家。后来近卫家绝嗣,“后阳成”天皇将四皇子过继给近卫家,近卫家从此享有皇室血统。其父近卫笃是明治时期的知名人物,曾任学习院院长和贵族议长等要职。在这样的显贵家庭影响下,近卫文吕自幼深受保皇思想的熏陶,对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天皇制国家忠心耿耿。1903年,近卫文吕毕业于贵族子弟学校学习院初等科。1904年,其父去世,作为长子他承袭公爵爵位,成为近卫家族的弱冠家主。1909年3月,近卫文吕毕业于学习院中等科,4月转入第一高等学校英文科。1912年3月考入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科,10月转入法学科。这一时期他结识了号称“最后元老”的西园寺公望,后者对近卫的仕途生涯影响极大。1917年,近卫文吕大学毕业之后,由西园寺公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