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隐相-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以我之见,我以为这三五年间姐夫还是呆在禁军中要好些。即便朝廷要分拆万骑军,那还都长安之后总还是要组建新禁军的”

听了这话,唐缘忍不住面露笑容。如今父亲与弟弟都在京城,他自然是希望陈玄礼也在京中任职的,这样夫家与娘家皆得兼顾,多美!

看到唐缘这样子唐松也笑了,“你跟姐夫说,他现在若是下去,到镇军能有什么事干?剿个匪都没地处。到边军虽说是个统兵官,却无自主之权,只能任人驱策,这样下去能有什么意思?与其如此倒不如在禁军再多熬几年把品秩再提高些,届时若边关有事,他再下去就能独领一路军马了,也算有施展将才的余地”

顿了一会后,唐松又低低的补了一句,“再者,这几年间他若在禁军中,对我或者亦有助益”

听到这句话后,唐缘显露出了少见的豪气,“自家人就该互相帮衬,咱就在禁军了”

唐缘走后,唐松梳洗罢也就早早睡了,第二天早晨上衙到了尚书省门口时,却被一个政事堂的青衣小吏给截住了,言说狄相要见郡侯。

政事堂狄仁杰的公事房跟陆元方的一样大,里面的陈设虽然远远称不上奢华,但比之陆相的简素却是要好上了不少。

日理万机的狄仁杰现在实在太忙,根本就没有时间与唐松叙旧,见他到了只是伸手点了点胡凳示意他自己坐下。

坐定之后即刻谈事,问的恰恰就是关于唐松职事官的安排问题。

“如今你既已封侯,那原本从七品上阶的尚书都事就着实有些不相宜了。然则你年纪既轻,尤其是资历太浅,这新职事官的安排着实让人费思量啊。仆找你来就是想问问,此事上你可有什么想法?”

唐松闻言,一点迟疑都没有的径直道:“相公既然召我来此,心中自已有了定断,我没什么想法,但遵从便是”

“噢?那仆有意让你出任秘书少监,你意如何?”

若只论品秩,秘书少监乃是正四品,着实不低。

但要说到含金量嘛……这个真心是有些要命。秘书监的职责就是典司图籍,说穿了就是一个国家图书馆,秘书少监就是个图书馆的二把手副馆长,下面能管着的唯一一个二级单位还是个更没有实际权力的著作局。

秘书监在皇城各部寺监中是个实实在在的清水冷衙门,除非是那些老的等着乞骸骨告老还乡和想曲线救国先图品秩突破的官之外,这地方愿意来的人真心是少,更别说时下正当红的那些人了。

前四世家出身的郑知礼就是因为在秘书监的位子上冷的太久,最终宁愿钻营着去工部当个侍郎,也不愿意在此地当主官。

这回要是唐松真到了此处,那还真是开了皇城数十年间的一个先例。

听了这个安排,唐松站起身来拱手一礼,“谨遵相公安排”

唐松的这个表现明显是出乎了狄仁杰的预料,目光炯炯的将他打量了许久,“这几日间,向仆荐你去吏部司做郎中的有之,荐你去礼部司做郎中的亦有之,你可想好了?”

听了这话唐松才知道太平与韦播其实早有动作。

太平为什么会荐他去吏部司做主官,唐松心知肚明的很。不过是想着一方面自己扩张势力方便,另一方面也是想用他去堵截韦氏势力的膨胀。

唐松真要坐到这个位置上,那就意味着直接冲上了太平与韦氏斗争的最前线。要么往左,要么往右,竟是半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至于韦播荐举的礼部司郎中,当下对韦氏来说,韦妃晋升为皇后乃是第一件大事,而直接承办这件事的便是礼部主司。唐松要是接了这个位子,即刻就得冲上支持韦妃封后或者反对其封后的第一线。依旧是要么往左,要么往右,不会给他半点回旋的空间。

这两个位子虽然是权柄极重,但位子上的温度之高不仅是烫屁股,那简直就是要烫死人的。

听着狄仁杰确认的问话,唐松什么都没说,只是再次拱手一礼而已。

“好!”狄仁杰这声赞语里有一丝轻松,更有许多欣慰,“我等臣子既然食君之禄,便当忠君之事,心中但有君王就够了!别的心思太多,既非纯臣之心,亦非人臣之福啊”

听到这话,唐松浅浅一笑,依旧是没说什么。

狄仁杰的心情明显是好了许多,抬起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唐松坐下后,疲倦的脸上露出些笑容来和煦道:“你如今已经封侯,即刻又要出任四品秘书少监,再孤身一人诚为不妥。仆倒是想问你,可有订亲的人选了?”

如今一说到这个问题,柳眉与上官婉儿就会自然在唐松脑海中浮现,只是如今两人一个在千里万里之外的雪域高原,归期未明;另一人暂时又还陷在深宫之中,不等迁都的事情安排妥当也难出来。鉴于她身份的敏感,唐松又不愿提前把事情闹的沸沸扬扬以免节外生枝。

所以说到成亲之事时唐松便只能沉默,像现在这样难以沉默的时候就只剩下摇头了。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唐松感觉狄仁杰看到自己摇头之后似乎笑的更欢然了些。

不过他倒没像唐松担心的那样说仆给你绍介一位闺阁之类的,只是用罕见的温馨口气淡淡的说了一句,“这三五日间玉露公主就该还京了,届时,你随仆一起去迎迎,这些年,真是苦了她了”

狄仁杰说的平常,但这句话对于唐松而言不啻于有人拿一把大锤子重重砸在了他头上,这可是真正的晴天霹雳。

玉露不是水晶的闺名嘛!坑爹呀,这个以前患有自闭症、天天喜欢拽着他衣襟,被他死命往丑里打扮的丫头居然是公主?

她怎么就成了公主?

她怎么可能成为公主?

饶是唐松的心性堪称坚韧,也被这个在他看来毫无可能的消息给震的五迷三道。狄仁杰见他有询问之意,先自摆了摆手,“此事说来话长,仆却没时间与你细叙,待公主还京之后你自然会知晓。仆这里要见的人还多,你便去吧”

唐松强摄住心神之后,才好歹没把最该要说的事情给忘了——到秘书监可以,出任秘书少监也没问题,但姚崇、宋璟那一班负责撰写新的官员评定标准的写作班子他要一起带到秘书监。

闻言,狄仁杰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后点头应下了。

走出政事堂大门,唐松抬头看了看天,继而又望了望不远处的内宫。

尼玛,这个世界,这处地方的秘密可真他娘的多!

第二百零八章 变与不变

今年冬天的洛阳从宫变那次之后就再没下过一场雨,一场雪。就在那个风干阴冷的早晨,唐松跟在狄仁杰等人身后来到了洛阳城正门外的十里长亭处。

走在他前面的除了狄仁杰、李昭德两位相公之外,一并还有三两个堪称朝中李党中坚的老臣,这一行人数量虽然不多,但个个份量都不轻。好在他们都没穿官衣朝服,否则任何一人都足以惊动京兆衙门派出公差护卫警戒、并远远的就敲响惊闻锣提醒百姓们回避。

除非是知道内情者,否则只怕没人会相信这几位如今忙的两脚冒烟的重臣此番出城居然是来迎接一位少女的。

那位闺名云露,被唐松称为“水晶”的少女就在今天返归洛阳。

论理而言,即便是一位公主也不足以让狄仁杰与李昭德这两位相公联袂出迎,这本该是宗人寺的职司,但他们执意如此,宗人寺也就只能撤了给公主准备好的仪仗与旗鼓乐工等等,任狄公等人随意行事了。

到了十里长亭,一番远眺没看见前方有车马队伍,狄仁杰吩咐长随前出探看之后,便在等待的间歇踱步到了官道边的麦地旁蹲身下来。

天干的有些日子了,干涸的麦地里已经开始出现不少龟裂的缝隙,狄仁杰探手到麦田中摸了摸,许多泥土都已开始团成块状,手指入土颇深之后也不见一点墒情。

再扒拉扒拉,最终从地里拣起一粒麦种,居然一点发芽的痕迹都没有。至此,狄仁杰的双眉开始深深的蹙了起来。

见状,跟在他身边的李昭德安慰道:“文英兄勿忧,此时田中虽旱,但只需明年开春后有几场好雨,便什么都耽搁不了,依旧是一个好丰收年景”

“若是明年春季的雨水也不成呢?”

李昭德闻言一愣,片刻后压低声音细语问道:“莫非是钦天监……”

狄仁杰摇摇头,“仆只是担心罢了。天命不可问,咱们多尽人事吧。稍后回去,仆便行文天下府县,着他们利用冬闲时节疏浚灌溉沟渠,深淘农井。你那里也从大理寺并皇城各部抽调些人手出来派下去巡查落实此事,北方诸道多花些心思,尤其是西京长安附近的关中平原更是不能有半点马虎”

狄仁杰方一说完,旁边一老臣拈须道:“文英安排的是。圣人甫登基未久,这是天下复归李唐后的第一载,大旱不得啊!宁可现在琐碎些,也要把未雨绸缪的事情做在前面”

大家都是做老了官的,许多个道理不用说也都明白,李昭德闻言郑重的点了点头。

唐松听到这里心头一动,上前说起了曲辕犁及推广精耕细作之法的事情。

早在通科设立之初,唐松就在其中建立了农科,这农科虽然是以六朝时的农学集大成之作《齐民要术》为教材,但唐松却非裹足不前之人。

到目前为止,通科中的农科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对犁具的改进,在原本使用了千多年的直辕犁的基础上发明出了更为节省畜力,也更高效的曲辕犁;其二则是命人开始系统总结江南诸道的农业精耕细作之法,并有意将这种更先进的耕作方法在北地推广。

曲辕犁出现于唐代,实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具革新之一;而最初萌芽于六朝末年的精耕细作之法则标志着农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在仍旧是一个典型农业社会的唐朝,若能将这两样代表着最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工具及新生产方式全面推广,必能为异日的盛唐打下一个最坚实的基础,从而将盛唐之盛推高到历史所未能达到的高度。

曲辕犁早已试制及试验成功,通科未搬迁之前甚至还在洛阳城郊免费发放了千余具;而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有心作为,精耕细作之法亦已得到系统性总结,可以进入正式推广。而这也正是此时唐松能够上前向狄仁杰言及此事的底气所在。

将这两项通科学堂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与财力弄出的新东西绍介完毕时,唐松已是眉飞色舞,比起那些个诗词来,这可是实实在在能给时代与百姓带来巨大利益的生产力变革。

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狄仁杰虽然听的专心,但却并没有想象中的惊喜,眉眼间反倒有了些遗憾之色。

再好的新工具与新的生产方式若无朝廷出面大力推广,其效能也就有限的很了。看到狄仁杰如此表情,唐松心下一急,忙又补充道:“曲辕犁除了节省人力与畜力之外,可翻地更深,自然有利于土地的保水保墒;至于精耕细作之法,原本就是为了更有效利用土地、农肥及水利灌溉,亦是对抗旱情的良法。务请狄公三思”

闻言,狄仁杰深深蹙起了眉头。大唐自高祖定鼎长安以来,至今已近百年。百年间地域面积并无太多扩大,但人口却已倍增。随着人口大量增加,而朝廷掌握的可授之田却早已见底,国朝初年所推行的均田制其实早已名存实亡,连带着依附于均田制而存在的府兵制也已走到崩溃的边缘。

田亩数量无甚变化,人口却在日日增多,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天下间失地农民,也即所谓的流民数量不断增加。要解决这一矛盾无非两种途径,一则是开疆拓土;再则便是提高当前土地的利用效能,用同样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

在原本的历史中,唐玄宗于执政中后期频繁发动对外战争,主观上固然有好大喜功的因素,客观上也是为应对人口膨胀的不得已之举。但事实证明,单纯依靠开疆拓土来解决人口问题的方略并不算成功。军队在这一过程中实力膨胀太快,最终化身为一头无人可制的怪兽,反噬了唐王朝自身。

即便历时八年平定了安史之乱,军方割据的藩镇之祸亦一直延续到唐末,并成为导致唐朝走向灭亡的三大主因之一。

有此可鉴之前车存在,主动在大唐内部进行生产力的变革反倒是化解人口矛盾更为有效的办法。流血更少,社会所需支付的成本更低,而社会财富的增加亦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

这些个简单的道理狄仁杰焉能不知?但要在眼下推广此事,他却难下决断。

新皇登基未久,天下方归李唐正朔。从政治上考量,现在推行任何一种变革,哪怕是看来风险并不大的变革都有可能引发政治动荡……

良久之后,在唐松热切的眼神中,狄仁杰缓缓声道:“农桑为天下之本,唐松你能在农事上用心甚好,然则现在时机未至,此事倒不宜操之过急”

眼见唐松还要说什么,狄仁杰摆摆手道:“欲速不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