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科幻之路第四卷-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六
革新的结果并非一定都是进步;有时,其效果仅仅是不同而已,有时甚至是失败。有些作家试图扩大科幻小说的含义,其结果却是一种反叛:仅仅为了变化而变化。一种倾向是淡化情节,或取消泛泛的关系,或为了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小说的其它方面而不写出结局。结果是,喜欢情节的读者,在阕读一篇多层意义的小说时会有一种被遗弃和叛变的感觉。有时候,其效果是好像作者把一只三脚凳子砍掉了一只脚:人物和背景突出了,凳子却不稳了。强调的因素发生变化,人物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包含和产生了新的价值和意义。19世纪时是这样,20世纪60年代也是这样。例如,埃德加·艾伦·坡描写神经过敏的人物,对他们来说,普通的感受难以忍受,他们从旅行或药物中逃避日常生活的磨擦;对这些人来说,一个动作,一句话,都会使他们发出一系列的感叹和一连串的激动。另一位作家儒勒·凡尔纳则探索海洋、陆地、天空和空间的广阔无垠、人迹未至的领域,他所需要的人物必须性格坚强,信心十足,且具有冒险精神,不为情感所动。H·G·威尔斯的小说探索社会问题,他小说中的主人公一般都是普通人,具有常人的性格和感情,精神正常,足以使他们渡过艰难困苦。
当杂志创办起来之后,编者对他们所购买的小说人物的类型有决定权。雨果·根斯巴克喜欢新发明;约翰·坎贝尔要求小说中的科学家像真正的科学家,要求小说中的人物懂得事物的基本原理;霍勒斯·戈尔德要求小说中的人物是普通的公民,他们因世界的变化而陷入了困境,尽管这种变化并非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但他们还是设法在变化了的世界中生存了下来。到今天,大部分杂志编辑要求小说中的人物富有同情心,能认识到他们自己处境的性质,并能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对付自己当前的处境。
与前辈作家一样,新一代作家也有他们的选择——他们要求的小说人物往往与前辈作家相反。如果说,坎贝尔的作家们创造的人物懂得事物的原理,那么,新一代的作家描写的人物则往往不懂得事物的原理,而且也不想去搞懂;如果说戈尔德描写普通人如何为生存而奋斗,新一代的作家则写一些特殊的人物如何给自己招来了灾难。新浪潮作家笔下的人物变得困惑不解、心神不宁、耽于自省——善于思考,却毫无作用。有时候,尽管这些小说的意图是求“真实”,但小说中的人物却具有隐喻的性质——对现实世界的许多方面他们都没有作出任何反应——读者也只能认为这些人物所要表现的是另外什么意义。
大部分写文艺性小说的作家都会否认他们的创作是为了对什么作出反应或故意反什么道而行之:行家自己会认为,他们所写的人物是代表现实生活中的人。如果作家通过小说或通过评论坚持认为他们小说中的人物代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或者读者不能领会这些人物的比喻意义;这就会引起思想意识的斗争。
到现在为止,这场斗争基本上算是结束了。这场战争打了一个平局,但是,像在所有的战争中一样,战争的参加者发生了变化。各种形式的传统的科幻小说——从根斯巴克到坎贝尔到鲍彻到戈尔德——在书市上与文艺性科幻小说共存。新浪潮所探索的题材和写作技巧的创新,为较为传统的作家所接受,并运用到他们的小说中去。那些较为极端的写作实验则消失了,那些较为极端的作家回到了较为通常的题材和形式。例如,在最近几年,汤姆·迪斯克写出了《歌声飞扬》,J·G·巴拉德写出了《幻梦公司》,吉恩·沃尔夫写出了《新太阳》丛书。
有些作家,像巴拉德和埃利森,离开了科幻小说领域,或突然脱离了科幻小说领域;有些作家,像西尔弗伯格和马尔兹伯格,宣布告别科幻小说,后来却又改变了主意,重操旧业。而像约翰·瓦利和格里戈里·本福特这样的新作家为旧传统提供了新内容。
换句话说,像以往一样,科幻小说在不断变化中;也像以往一样,科幻小说展望着更辉煌的未来!
(郭建中 译)
目录
中文版前言 '美' 詹姆斯·冈恩
关于詹姆斯·冈恩和他的《科幻之路》郭建中
英文版前言 '美' 詹姆斯·冈恩
来自技巧和报酬
《父母的结晶》'美' 理查德·马西森 著
黑暗之心?
《丹福的最幸运者》'美' C·M·考恩布鲁斯 著
象征的冲突
《共同时间》'美' 詹姆斯·布利希 著
文字魔力
《我的男友叫杰罗》'美' 阿夫拉姆·戴维森 著
50年代的颂歌
《第一首颂歌》'美' 沃尔特·米勒 著
科幻小说:天然的磁石
《无人烦扰格斯》'美' 阿尔吉斯·布德里斯 著
自卑情结
《献给阿尔杰农的花》'美' 丹尼尔·凯斯 著
身份问题
《月亮飞蛾》'美' 杰克·万斯 著
科幻小说界外的观点
《巴别图书馆》'阿根廷' 乔治·路易斯·博尔赫斯 著
安东尼·凯鲁甘 英译
心系外层空间
《沙丘》(节选)'美' 弗兰克·赫伯特 著
传统科幻小说的活力
《昔日之光》'英' 鲍勃·肖 著
模棱两可与不可知性
《第一次旅行》(上):特鲁尔的电子诗人 '波兰' 斯坦尼斯拉夫·莱姆 著
熵与世界观
《宇宙的热寂》'美' 帕米拉·佐林 著
科幻小说断想
《设计者》'美' 凯特·威尔赫姆 著
异星人的异化
《变幻者和兰个朋友的波舞》 '美' 特里·卡尔 著
迂回叙述的优越性
《艾恩博听的最后飞行》'美' 小詹姆斯·蒂普特里 著
激进的敏感性
《暗无天日的地方》'美' 加德纳·多索伊斯 著
为逃避现实而阅读
《死亡医生之岛和其它故事》'美' 吉恩·沃尔夫 著
了解读者的反应
《安古莱姆》'美' 托巴斯·M·迪斯克 著
战后的一代
《采撷蓝色玫瑰》'美' 帕梅拉·萨金特 著
星际旅行综合症
《找寻自我》'美' 戴维·盖罗尔德 著
现实与超现实
《捉刀人》'美' 乔治·亚历克·埃芬戈 著
男人、女人和社会
《雾蛇、草蛇和沙蛇》'美' 冯达·麦金太尔 著
新星和其他明星
《空中袭击》'美' 约翰·瓦利 著
科幻小说、离异和变化
《离异》'美' 巴里·马尔兹伯格 著
外星寓言
《劣种番茄》'美' 迈克尔·毕晓普 著
劳动节集团
《灰烬之塔》'美' 乔治·R·R·马丁 著
小说与科学
《粒子理论》'美' 爱德华·布赖恩特 著
未来的人类学
《高天景观》'美' 琼·D·文戈 著
形式与内容
《言语清扫工》 '美' 乔治·泽布劳斯基 著
历史与超越的对立统一
《2080年的世界科幻小说大会》'英' 伊恩·沃森 著
远离生活
《雪人》 '美' 卡罗尔·埃姆什威勒 著
科学与小说
《底片》'美' 格里戈里·本福特 著
《施劳丁格的猫咪》'美' 乔治·亚历克·埃芬戈 著
来自技巧与报酬
在《星云奖小说选》第八集的前言中,艾萨克·阿西莫夫这样写道:“一个好的科幻小说作家,只要他愿意,可以写他所喜欢的其他任何类型的文学作品(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报酬)。许多科幻作家都这样做了。结果是,科幻小说界失去了一些好作家。”阿西莫夫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其他这样的作家有弗雷德里克·布朗、约翰·D·麦克唐纳、哈伦·埃利森、罗伯特·布洛克、西奥多·斯特金和理查德·马西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偶尔还写些科幻小说,但大部分精力都转到写其它类型的文学作品了。
马西森(1926- )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艾伦代尔。二次大战在部队服役后,于1949年在密苏里大学获新闻学学听。一年之后,他的第一篇小说《父母的结晶》发表在《幻想小说和科幻小说杂志》。后又写了几篇科幻短篇小说和三部侦探小说。1954年,他的第一部科幻长篇小说《我是传说》发表了。他把第二部科幻长篇小说《缩小的人》(1956)的电影版权卖给了“环球公司”,其条件是,其续集《了不起的缩小的人》(1957)的电影脚本由他自己写。
此后,马西森又写小说,又写电影脚本,电影剧本报酬高,故大部分时间他都写电影剧本,包括《门房的房子》(1960)、《地狱与钟摆》(1961)、《世界之主》(由1905年凡尔纳的小说改编)。另一部电影《征服者鲁布》(1961)大部分内容则取自凡尔纳更早的(1886年)小说。《恐怖故事》(1962)、《乌鸦座》(1963)、《地球上最后一个人》——改编自《我是传说》,也以《Ω人》(1963)为电影名发行。《死吧!死吧!我亲爱的》(1965)、《魔鬼的新娘》(1968)、《年轻的战听》(1968)、《地狱屋的传说》(1973)——改编自自己的长篇小说;他也写了不少电视剧,其中包括《微明区》、《星际旅行》和《夜间画廊》等;其它电影剧本有《决斗》(1971)、《夜间追踪者》(1972)、《夜间抢杀者》(1973)和《火星纪事》(1980)。
马西森的长篇小说有《回音颤动》(1958)、《没有胡子的战听》(1960)、《地狱屋》(1971)、《让时间倒退》(1977)和《会有什么梦》(1978)。他的短篇小说收集在《父母的结晶》(又名《太阳的第三颗行星》(1954)、《空间岸》(1957)、《冲击》(1961)、《冲击Ⅱ》(1964)、《冲击Ⅲ》(1966)、《冲击波》(1970)和《理查德·马西森短篇小说集》(1989)中。
许多评论家认为马西森主要是写恐怖小说的作家,其主要主题是偏执狂,其典型作品有《决斗》和《我是传说》。《科幻小说百科全书》说,马西森原来是把《父母的结晶》写成一篇恐怖小说的;后来大家把这篇小说看作科幻小说,他才转而写起科幻小说来。其实这篇小说既可作为恐怖小说来读,也可作为科幻小说来读,主要看读者自己的反应。
作为恐怖小说,《父母的结晶》像《弗兰肯斯坦》一样,源于哥特式小说。如果把其中的科学因素抽掉的话,读者对怪物及其破坏力会产生恐惧感,犹如对弗兰肯斯坦创造的怪物的反应(像大家对《弗兰肯斯坦》各种版本的电影所产生的反应那样)。但马西森的这篇小说在科幻小说界也赢得了反响,就像《弗兰肯斯坦》中如果没有科学家和科学因素,小说的意义就大为逊色了。同样,《幻想小说和科幻小说杂志》中的幻想小说从科幻小说中获得反响,科幻小说也从幻想小说中汲取文学的营养。
马西森的小说投到《幻想小说和科幻小说杂志》时,该杂志创刊还不到一年——马西森也许是受了1949年秋季出版的创刊号的吸引把自己的第一篇小说投给该杂志的。当时,该杂志的编辑已确立了杂志的编辑方针。安东尼·鲍彻和丁·弗兰西斯·麦科马斯需要的是文学性较强的小说,而《父母的结晶》尽管叙述者是个文L盲,却是一篇文学性相当强的小说。
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不少小说写到“突变”的问题;一般认为,“突变”是原子战争或核事故造成的。刘易斯·帕吉特以《风笛手的儿子》(1945)开始的鲍迪系列小说就是一例;此外,还有波尔‘安德森和F·N·沃尔德罗普的《明天的儿童》(1947)、威尔马·H·夏伊拉斯的《躲藏》(1948)和朱迪斯·梅里尔的《徒有慈母心》(1948)。《父母的结晶》用词简单,平铺直叙,其隐含意义是,生出这样的怪物是自然的,而不是科学实验的结果或超自然的现象。
马西森这篇小说的特点是观点的运用。故事是从怪物的角度来叙述的;其用词的幼稚,与《弗兰肯斯坦》中那怪物谈及自己的经历和思想的片断所产生的效果一样。在《父母的结晶》中,读者接受的只是怪物的思想;父母对怪物的行为和反应读者只能从怪物的叙述中得知。正因为故事讲述的是怪物的观点,所以读者同情怪物的处境;在某种程度上,读者在阅读《弗兰肯斯坦》时,也被期望同情弗兰肯斯坦所创造的怪物。读者会想象,成为怪物是多么可怕啊!更可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