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中世纪艺术史-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处所,同时也有商业活动。寺院内设有“戏场”,戏场里除乐舞外,还有“俗 

讲’歌舞小戏、杂技幻术等。敦煌莫高窟保存的大量乐舞壁画和文书,为研 

究唐代音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隋唐时代,东方舞蹈艺术汇聚于中国,发展得颇为丰富多彩。异域乐舞 

的输入,给传统的乐舞以新的刺激,吸收酝酿,创造出民族舞的新成果。就 

是过去传统的民间舞,至此也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发展,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 Page 87…

唐代最著名的舞曲《霓裳羽衣舞》就是在西凉《婆罗门曲》基础上加工创作 

的。而周隋时期流传地方的舞剧如《兰陵王》、《踏谣娘》等舞,在唐代更 

加充实,重现新的特色。由中亚、新疆传入的《胡旋舞》、《胡腾舞》、《柘 

枝舞》、 《泼寒胡舞》等,亦曾风靡中原。唐代的舞艺百花齐放,在吸收外 

来,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 


… Page 88…

                     十一、中国五代两宋时期的艺术 



     唐末藩镇割据,国家走向分裂,相继出现五代十国,五代时期绘画盛行 

的地区,主要是在中原、两蜀和南唐所辖地。西蜀和南唐都建立了画院,山 

水、花鸟画科成熟,出现了一批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画家。北宋统一后,绘 

画得到进一步发展,画院兴盛,文人画兴起。这一时期传世的作品也较多。 

由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对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都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建筑风格由唐代的雄伟质朴变为秀美多姿;各种供人玩赏的小型 

雕塑得到蓬勃发展;工艺美术则向商品化平民化方向发展。五代两宋是中国 

美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时期。 



                            1。五代两宋人物画 



     五代时期的人物画创作,仍以描绘贵族生活的题材为主,特别是宫廷画 

院的画家,需要为皇室贵族传神写照,表现他们奢华的生活,显示他们的富 

贵身份。绘画的风格也由唐人的概括雍容转向繁丽精细。南唐画院的周文矩 

和顾闳中等人就是以画贵族人物肖像著称。 

     周文矩,建康句容 (今江苏句容)人。生卒年不详。南唐中主后主时任 

画院的翰林待诏。他的人物仕女画效法周昉而有所变,画风更加纤丽秀润。 

在衣纹描绘上又吸收了李煜书法的“行笔瘦硬战掣”(称“战笔描”)即颤 

抖的笔法。作品有《宫中图》、《重屏会棋图》。《宫中图》全图分12段, 

共81人,从不同侧面表现了宫廷妇女优裕闲适的生活,包括奏乐、簪花、扑 

蝶、戏婴、梳洗、调犬、画像等,人物情态生动传神,反映了周文矩师法周 

昉的艺术特征。《重屏会棋图》描绘的是南唐中主李璟和他的三个兄弟弈棋, 

在弈棋的高雅生活中流露着友爱气氛。李璟坐在正中,具有肖像画性质,神 

情逼真;衣纹作战笔,是其画法特点。背景是一架屏风,内容系表现白居易 

 《偶眠》诗意,故名《重屏会棋图》。 

     顾闳中与周文矩同时为南唐画院待诏。他也以画人物肖像著称,曾为后 

主李煜画过肖像。《韩熙载夜宴图》是他唯一存世作品。表现的是南唐大臣 

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韩熙载是北方人,颇有抱负,投入南唐政权历经 

三朝而没有受到重用,感到失望而沉郁。后主时国势衰微,失败已成定局, 

此时后主李煜有意要授他为相,他却感到“世事日非”,无意为官,并以声 

色自乐来”避国家入相之命”。李煜为了解他的生活状况,派顾闳中潜其府 

第观察,目识心记,创作了这一画卷。全画以长卷形式分为听乐、观舞、休 

息、清吹、送别等五个场面。画中韩熙载的形象刻划的十分成功,画家不但 

画出了他的外貌特征,而且比较深入地表现了这一人物的特殊心理状态,揭 

示出韩熙载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画中其余人物也各有特色,生动传神,该画 

线描的工整精细、严谨有法,设色的绚丽清雅、丰富协调,都达到这一时期 

的最高水平。 

     变形人物画在五代时开始出现,虽属个别现象,却是史无前例的。西蜀 

名僧贯休 (公元832年—912年),俗姓姜,婺州 (今浙江金华)兰陵人, 

入蜀后被封为禅月大师。他的《十六罗汉像》共十六幅,每幅一像,均取坐 

姿。罗汉形象奇异,或庞眉深目,或隆鼻突颚,是根据当时本已流行的“胡 

貌梵相”而益加夸张变形的,显然是要突出罗汉的法力无边,以造成浓厚的 


… Page 89…

宗教神秘感。贯休在中国画史上第一次开创了夸张变形的风格。 

     宋代人物画一方面继承了五代院画传统和吴道子的画风,还开创了水墨 

写意人物画。武宗元(?—1050年)是北宋重要宗教画家。他善画佛道人物, 

能包孕曹(仲达)吴(道子)两家之长,尤得吴道子之妙,被称为“宋之吴 

生”。曾在开封、洛阳等地画了大量寺观壁画,为时人所称誉。《朝元仙仗 

图》传为他所画。这是一卷壁画粉本小样,描绘南极帝君、东华帝君与扶桑 

大帝率众前往朝见元始天尊的仪仗行列。作者以有力而舒缓的线描勾绘了和 

风吹拂中的87位神仙,其中的帝君庄严丰满,女仙端丽多姿、男仙安详肃穆, 

神将威猛狰狞,行进的行列通过不同人物和身份、服饰、身姿顾盼及高低疏 

密的间隔,于统一中而有变化。全画以莼菜条线描勾出,不施彩色,线条转 

折流动而有变化。仙乐一段衣袂飘舞,气氛欢快,体现了“天衣飞扬,满壁 

风动”的吴家样特色。朝元图是唐代发展起来的道教壁画题材,并为后世明 

清寺观壁画所沿袭。 

     南宋画院待诏梁楷(1201年—1204年),人物、山水、花鸟无所不能, 

在人物画上则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笔减神完的面貌,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 

的先河。《李白行吟图》以寥寥数笔,粗犷而有变化的笔势,浓淡干湿的墨 

色,把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豪爽、洒脱和傲岸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跃然 

纸上。 《泼墨仙人图》则用酣畅的泼墨画法,绘出仙人步履蹒跚的醉态。在 

这件作品中梁楷已彻底摆脱了线条的局限,在一片淋漓酣畅的墨迹中辉映出 

仙人的浪漫风姿,使形象与笔墨融为一体,也使传神与写意相互为用了。 



                                   2。画院 



     画院的设立,开始于五代后蜀。后蜀主孟昶明德二年(公元935年)创 

 “翰林图画院”,这是中国画史上有正式画院之始,院中设有待诏、祇侯等 

职。 《益州名画录》载,蜀主孟昶还授黄筌为“翰林待诏,权院事,赐紫金 

袋”。西蜀画院的画家,除上述黄筌外,较有名的还有赵忠义、蒲师训、黄 

居寀、徐德昌等。而南唐中主李璟,也采取了西蜀的办法,在宫廷设立了翰 

林图画院。各地画家闻讯后,有不少来到南唐。当时南唐画院中的画家如周 

文矩、顾闳中、王齐翰、董源、卫贤等,都知名于大江南北。 

     画院至宋代发展到极盛。北宋建国之初,即承袭南唐、西蜀旧制,设立 

了翰林图画院,罗致四散在各地的画家及前代画院画家,所以北宋初年的画 

院,一开始就有了雄厚的实力。画家进入画院需经过考试,按其水平分别授 

以画学正、待诏、祇侯、艺学、画学生等职位,特别恩宠者赐“绯紫”和“佩 

鱼”,有的还授以朝官衔。画院画家的创作,主要为宫廷服务,受皇帝支配 

控制,因此画院的盛衰,与帝王的爱好与否关系密切。宋徽宗赵佶(1082年 

—1135年)在位期间,是两宋画院最为发达的时期,也是古代宫廷绘画最为 

繁盛的时期。此时设立了称为“画学”的皇家美术学院,不但把绘画分为六 

科: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和屋木,以培养人材,而且还开设 《说 

文》、《尔雅》等课程,以提高学员的文化修养。同时,还把画院的入院考 

试与院画家的考绩升迁纳入了科举制的轨道,从而造成了画院创作的多姿多 

彩。考试常以诗句命题,如“嫩绿丛中红一点”、“乱山藏古寺”、“落日 

楼头一笛风”、“踏花归去马蹄香”、“竹锁桥边卖酒家”等,名列前茅者 

都是构思巧妙,不落俗套的。这也说明,北宋中期文人画兴起后,“诗中有 


… Page 90…

画,画中有诗”的主张也涉及到了画院的创作,初步改变了画院专尚形似的 

风气。宋代有名的画院画家有高文进、燕文贵、崔白、郭熙、王希孟、张择 

端、苏汉臣、李迪、林椿、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李嵩、梁楷、陈居 

中等。这些画家各有专长,他们的作品也有不少流传至今,可代表画院各个 

时期绘画的各种风貌。 

     宋徽宗赵佶本人也是出色的画家,善画花鸟和山水。《四禽图》、《雪 

江归棹图》、《芙蓉锦鸡图》、 《听琴图》等作品,被认为是他的亲笔。画 

法工细,设色浓丽,技巧精熟,富丽典雅。他还擅长书法,创有“瘦金体”。 

赵佶自己是画家,他的喜好与他对绘画的某些见解,对画院创作风格有着支 

配作用。他还命臣下整理记录了当时宫廷的古今书画收藏。编辑成《宣和画 

谱》、《宣和书谱》。这些都为今天研究宋代御府收藏及古代文化艺术提供 

了重要资料。 



                            3。五代两宋山水画 



     五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重要时期。画家深入自然,创造了真实生动的 

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形成了南北两大画派。荆浩、关仝是北方 

山水画派的代表;董源、巨然则代表了南方山水画派。 

     荆浩,号活谷子,活动于唐末至后梁时期(公元10世纪)。他长期隐居 

太行山,潜心研究山水画。他笔下的山水都是北方地区的崇山峻岭,层峦叠 

嶂,气势雄伟壮观。传为荆浩所作的《匡庐图》,是一幅全景式山水画,描 

绘的是庐山景色。画中挺立的山峰充满欲升之势,既高又深远,既雄伟又秀 

拔峻峭。山间有瀑布、亭屋、桥梁、林木,曲折掩映。全画以水墨画出,不 

施色,皴染结合,法度严谨,在技巧上较唐代有了明显提高。荆浩还曾著《笔 

法记》一文,总结了唐以来山水画的经验,提出“六要”、“图真”、“搜 

妙创真”等见解,在中国绘画史和美学史上占一定地位。五代是中国山水画 

走向成熟的端始,荆浩则承前启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被视为北 

方山水画派之祖。 

     关仝是荆浩的追随者。他是长安人,活跃于五代末及宋初。山水学荆浩 

又超出荆浩之上,得出蓝之誉。他的山水多描写关中一带风景,所绘山河用 

笔简练而气势壮丽,石体坚凝,山峰峭拔,杂木丰茂,有枝无干,被认为“笔 

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传为关仝作品的有《关山行旅图》、《山 

溪待渡图》,画的都是北方景色,北方深山中幽僻荒寒的气氛跃然纸上。尤 

其是前一幅,用笔粗壮雄健,境界宏大,山峰高耸,山腰云气缭绕,山下板 

桥枯树。荒村野店,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荆浩和关仝对表现大自然雄伟之美开创了新风格,把山水画的思想内容 

提到了新高度。 

     江南山水画派的代表是南唐中主时的北苑副使董源和他的学生巨然和 

尚。董源,字叔达,钟陵(今江苏南京)人。他善画江南风景,结景平远, 

山峦浑厚,林木清幽,烟雾溟濛,带有秀美抒情的意趣。董源山水画有水墨 

和青绿二体,更擅水墨山水。传世作品《潇湘图》是一幅典型的江南山水, 

水墨淡着色,表现了平静的江水、连绵起伏的山峦、葱笼的草木,云雾显晦, 

空蒙幽深。《龙宿郊民图》则以青绿赋色画出金陵山势,山上山下,林木华 

茂,天高水清,风光绮丽而雄壮。山村张灯结彩,水中联舟作舞,岸边亦有 


… Page 91…

击鼓作乐者,画面充满欢悦热烈的气氛,董源的传世作品还有《夏山图》、 

 《夏景山口待渡图》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