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058-史载之方-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非吐之不可,风气未极,痰涎未并,为害未深者,当制之以缓,先顺其气而后治其涎也,
此亦治涎之大约也,然风涎之候,又有冷热之不同,或有寒风所中,冷涎所聚,其人必先于
半年或数月前,吃食减少,身体沉重,筋脉痿弱,才见肉味,便觉恶心,非时口中一两点冷
涎出,身不自觉,冷涎所并,忽闷倒不知人事,良久复苏,即生麻痹,或生 曳,或失音不
语,冷涎所积,少有上并,多聚中焦,盈溢胸中,包裹心络,能使人狂言妄语,神识不定,
非特不觉,手臂忽自举动,如此为冷涎之所中也。
治之法,先以温暖之药,散其冷毒之气,急以热药,发其腠理,然后以治涎之药,取下
其涎,虽且暂安,而寒风所中于人,亦甚不久,何则、热风中人,如天地春夏之风,长含生
气,以养万物,其人虽病难死,此古人所谓风所以能养人也,寒风所中于人,如天地秋冬之
风,长含杀气,以肃杀万物,其人所中,非久必死,此古人所谓风所以能害人也,其二曰热
涎,若今有取性之丈夫,多餐荤腻,好食咸酸,以色为心,恣贪补药,忽因醉酒房室,劳伤
其精,丹元髓海,虽以空虚,而脏腑骨 ,虚热转盛,其涎所积,隔在中焦,因其肾脏之虚
寒,邪气与热涎相交,发为疼痛,重则不移时而倾人性命,医者治之,不过曰,此肝肾之气
,是不知热涎乃病之根本,然京三棱,蓬莪术,非能治气,而世人用而不验者,不识其病之
源流也,善为医者,临事制宜,随机应变,审当轻重,涎多者吐之,涎少者下之,所用之药
,偏取肝家之风毒,又何患乎人之不安哉,三曰冷涎者,若今人之肝脏有余,脾气不足,忽
因使性,长怀淤怒,伤损肝心正气,此冷涎之所以积也,脾气不足,复因肝气所乘,伏而不
动,停水滞谷,久而不化,肝心长怀淤怒,则其气滞涩而不行,此冷涎之所以积也,然肝
生风,性之不定,忽时而作,肝主怒,怒则气逆,此冷涎所以随气而上,而生人之大病也,
证其候而言之,则其病必先闻心前溃乱不快,相次闻有一物,随气而上,触至咽喉,即闷倒
不知人事,手足肌肉,渐次寒冷,逡巡复平愈,治之之法,当以吐药取之,得其所取之涎,
其清如水,其冷如雪,取涎之后,更审其脏气,随其所病而调和之,亦无患乎药之不验也,
四曰病涎,其人必好食坚硬之物,伤损脾气,忽因淤怒,伤损心肝正气,忽因寒邪热毒之伤
,忽因大病之后,余毒客在脏腑,其气结涩昏滞,不能宣畅,是以痰涎因而聚积,涎与滞气
相交,往往发为疼痛,此名之为病涎者也。
明其病证,在心前痛,轻则连年累月,痛无暂停,重则倾人性命,速如反掌,重轻之殊
,涎之多少也,治之之法,当在量其病势轻重,以利药取之,轻则其涎如油,重则其凝如白
胶,取涎之后,然后使药清其藏气,益其正气,使之平复如故也,五曰虚涎,其人必因受气
之虚,忽因大病之后生冷所伤,忽因疾病之间,淫欲不节,致令脏腑之气,空虚羸乏,而骨
之间,虚热上蒸,上气镇长有余,下气但常不足,阴阳之气,不相交际,不顺之气,隔在
中焦,是以虚涎因而积聚,风热一攻,即其涎并上,初发作时,先觉清涎满口,渐闻心前有
一物,上触咽喉,即喉中急促,闷倒不觉,两手相乱把拽,风气极上,即头上痒,忽皮脐间
痛,逡巡风气顺下,乃遂平复,治之之法,当以临发时使五分利药取之,以其胃气不足,不
可十分利吐也,若利吐不出,非时以坏风涎药搅之,候分数少减,即于气海上安之一灸,引
其涎下入于胃,然后使药调其脏气,酌量其脏腑之虚实,有余者泻,不足者补,令上下之气
相等,可庶几其全安也,若脉气微细,大府虚冷,减其肝气,益其胃气斯可矣,若小儿得病
者,全是胃气之虚,气海上安灸,补暖脾胃,以愈斯痰,仍不辄吃取风涎药也,六曰毒涎,
若今人之患阳毒伤寒,肝心脾肺受其疫毒之气,因其毒涎相积聚在中,候其证,即使人大府
秘热,小便黄涩,面色黯赤,浑身发热,昏昏如醉,狂言妄语,不知人事,如此之候,悉皆
是涎,诊其脉气,又却沉伏,重手取之,骨间乃得。
此乃疫毒之涎,盈溢心胸,伏其脉气,非脉气之与病相反者也,此所谓毒涎者矣,治之
之法,急以疏转之药,取其毒瓦斯,荡下其涎所下之药,须心肝脾肺四脏俱治,然当以肝脏为
主,偏下肝脏之药为要也,虽然,涎之为病,千变万化,其状不一,是今之所举数端,止其
大略而已,后之学人,类而推之,加以识见之明,而诊疗无差,亦无患乎涎为人之大患者矣
卷下
治涎诸方
内容:(凡人得只有此方内一件一句病证,皆可吃此药。)
治一切丈夫妇人风涎所积,非时急饥,见食即饱,心中呕逆,一切饮食,都不闻味,口
中涎溢,唾如浓胶,急即吐逆,食不住腹,面色青黑,肌肉干燥唇皮焦赤,忽时黑色,两胁
下气跳忽冲,胁下跳战,转入背脾痛遍身肌肉,忽时跳战,两臂沉重,忽如有物压着,夜间
都睡不着,忽如有物上触咽喉,即昏闷不醒须臾仍却无事,忽时如有物缠系腰背,忽时有物
横在背上,腰背疼痛,忽满口生疮,忽时下赤粪,忽时泄泻不定,顶上躁热,小便赤色,通
身发热,眼色劲急,忽时心躁,热上攻胸,额发汗如水,忽时项上皮肉间疼痛不可忍,忽时
心前胁下迸重,如悬一片物,忽闻重处非时麻痹,忽身上肌肉结块连缀,疼痛不安,忽时头
面小腹两脚都肿,若是妇人,连阴门肿,忽起两眼迸痛视物不明,若有此候,月水不行,通
得月水,方为安校,忽时闻在两胁下起,冲入胃管,上筑咽喉,昏闷不安须是开口仰项吐气
,方得稍快,忽时如有乱虫咬心肝,不可眠卧,忽时闻气在手指足指甲起,相次聚入胃管,
即便大发热,昏绝,不醒人事,须吐气千百声,良久方苏,如此是脏腑有积毒风涎之所致也
,凡人不安,有此内一件病证,皆可进服此药,但论轻重,加减服饵,吃此药后,四肢八节
,肌肉毛发,俱轧轧然有声,即药之验也,此凉药也,吃后,大府反热,即取病之证也,此
病有根,受之太深,此药不辍进服,徐徐减病根,若病势浓者,急灸肝俞减其风气,若是大
府结涩,更添下面药数味吃安校,若是太岁过六壬,丁卯、己亥之年,常有此候,己巳、己
亥年,其病尤甚,若遇己上年辰,虽无病之人,亦可吃此药免得生病。
卷下
治风气取涎方
内容:荆芥穗 麻黄(去根) 薄荷 羌活
丝,各三分) 牵牛(半两)
以上细捣为末,每服二钱,食后,煎生姜,薄荷汤调下,和滓服,若是大府秘热,胶痰
满口,喉中咽药不快,只请去滓吃,候风气少利,即和滓吃也。若是大府秘不出后,即用大
黄一分,半夏三铢,牵牛一两半,共三味,捣罗为末,作一处,每服用上面药末三钱,牵牛
等末三钱,共计六钱,滴熟水,丸如梧子大,为一服,巳午时,葱汤下,大府尚不通,忽谷
道中通粪不下,即用皂角、牵牛二味,捣罗为细末,笔管盛,纳于谷道中,吹之,剪去指甲
,用指头谷道中拨取干粪下也。
卷下
痢论
内容:夫痢之为病,世人所患者多,然方册所载者,未尝有必验之方,古人所谈者,未尝有卓
然之论,服饵之间,世人夭横者,莫知其数,此圣人名方为大奇,后之学人,不能思而自得
之也。若今有人得一名方,自以为神传圣惠,应效不测,然有一人服之而减,未可图其必然
之验也,此愚以方册所载者,未尝有必验之方也,以赤为热,以白为冷,医者之辞,万口一
说,此愚以为古人所谈,未尝有卓然之论也,何则,以赤为热,以白为冷,赤白为冷热不和
,独知大纲,而痢之有变化重轻之别,得其粗而不得其详,知其一不知其二者矣,夫痢之为
痢,一名而具八种,一曰白痢,二曰赤痢,三曰赤白痢,四曰水谷痢,五曰血痢,六曰疫毒
痢,七曰休息痢,八曰小儿疳痢,此皆受之不同,治之不得不异,索其详而论之,则其痢之
为病,虽变化重轻之不同,然一归之脾气之虚而已。
万物非土不生,五行非土不载,五脏非脾不养,脾者,中州之土,能化腐水谷,设滋味
于肌肤,行糟粕于大肠,脾脏温和,而诸脏之有冷热不调,即自生他病,不为之痢也,是故
赤痢虽热,本因脾肾之虚,赤白相杂,虽为冷热不和,而又有重轻之别,若今人之下赤痢,
先转数行,而后有赤痢之变,若以赤痢为热,何乃有先转之说欤,以赤白为冷热不和,而复
有赤少白多,赤多白少,能无重轻之别乎,此病有变化之不同,予得以命其祖而言之也,一
曰白痢者,五脏伤冷,脾胃极虚之所成也,其得之重,出后如鸡卵清、如鱼脑浆者,肾有所
伤也,急以补脾肾药以暖之,加以舶上硫黄丸,无问多少,空心即服,以止为度,盖病势之
重,治之不可后时也,二曰赤痢者,三焦之热血有余,而脾肾感寒之所成也,夫肝心积热之
人,多食生冷,爱吃凉水,口之所纳,都聚于脾肾,寒温之气所伤,而肝心气变,血损于中
,此肝心之血,乘脾之虚,渗入大肠而赤痢者也,先服解寒气药,次吃暖脾药,其治之如反
掌尔,三曰赤白痢者,心肝血损,而脾之与胃,脏腑皆虚之所成也,脾气之虚,则肝气相乘
,胃气之虚,则停水滞谷,凝而为涕,肝气乘脾气,则肝心之热血,乘脾之虚,渗入于大肠
,与胃中之涕,相杂而下,此所以为赤白也,忽有赤少而白多,忽有赤多而白少,忽有赤白
相等,此受病有浅深,下药有轻重,当在临时度宜,随机应变,不可差之分毫也。愚初以谓
赤多而白少者,清利肝气,而轻暖脾胃也,白多而赤少者,微清肝心之气,而甚暖脾胃也,
赤白相等者,微利肝心,平益脾胃气而自愈,但发寒热为最重,方见痢方中,四曰水谷痢,
其人多饮凉水,忽餐生冷之所成也。所下之痢,悉皆黄色,忽时下白沫,治之之法,补暖脾
胃,而其疾自愈,五曰血痢,其人多淤怒,因更相殴击忽因焦热极,骤食生冷,脾胃损虚之
成也,所下之痢,多黯赤色,无寒热者,清其肝心之气,而疾自去矣,六曰疫毒痢者,毒瓦斯
所传,一坊一境,家家户户,更相染易,无有不病,凡下痢之时,忽先发寒热,忽先转数行
,忽生冷所伤,因而下痢,所下之利浑是赤色,浓如脓涕,忽时半盏下浓血,腹中刺痛,忽
心中烦躁,三焦痞隔,全不思食,此名为疫毒痢也。然则疫毒所主五脏,从何而得,经言,
春若伤阳,夏必人多泻痢,此疫毒之根,先受之于肝也。
夫春气本和,而反伤于热,此阳气所胜,肝家受热,而其气有余者也,经言五行受病,
必先传其所胜,则肝之得病,必先传之与脾,而世人于夏月之间,多食生冷,伤损脾气,脾
气虚,肝邪得以乘之,而脾受肝邪,伏而不动,莫能消水化谷,此疫毒之痢,必先转数行,
而后有赤痢之变也,先转数行者,脾受邪而脾已生病也,后有赤痢之变者,肝之血热乘脾之
虚,渗入大肠,而为赤痢也,中间忽有赤白相等者,此肝之毒血,杂胃中之寒涕也,若发寒
热,方见痢方中,有白少而赤多;或有白多而赤少,肝之邪毒,有轻重之不等也,七曰休息
痢者,盖患痢之人,其治痢之时,不能解肝邪,而肝家余毒之所成也,脾脏久受肝邪,则不
能强健消化水谷,是毒痢之所下,缠绵久远而不较,此所以为休息也,八曰小儿痢者,盖小
儿肝受热,而相刑于脾之所成也,肝之刑脾,则所下之痢,全是赤色,或赤白相杂,至脾之
自受疳气,则骨肉消瘦,所下之痢,多黄涕白沫,少有赤色相杂也,如此数端,亦治痢之大
略而已,至于医道之渊微,愚不能知其妙。
卷下
治痢诸方
内容:治脾胃虚冷,停水滞气,凝而成涕,所下之痢,浑是白涕,宜吃此方,初得痢时,并无
壮热头痛,方可吃此药。
舶上硫黄一两,细研如尘。
上以白面一分,锅内炒令熟,放冷,于乳钵内,与舶上硫黄末同研令匀,滴熟汤,丸如
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以止为度,空心,温米汤下,若初得痢时,即不可吃此药。
治脾胃气冷,相刑于肾,土水相攻,寒湿交争,所下之痢,全是清涎,有如鸡卵清之类
,宜吃此方,将舶上丸相间服。
石斛(去根) 白术 吴茱萸 续断
风(各一分) 诃黎勒(逐个面裹,火炮热,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