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058-史载之方-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安,今有人患痢,其脉微小,再三寻之,又沉而涩此之一候,若下白痢,其势虽重,庶几
可治,若是下血,切忌发热,通身发热者死,热见七日死,以上所陈,虽未足以达痢之渊源
,亦足以明其粗迹议者谓,如子所言,自甲子至于癸亥,每六十年中,未尝有一年不生痢疾
,今世人患痢疾,于数年中间,忽止有一年,其故何也,答曰,六十年中,未尝有一年无水
土相攻,未尝无土火相郁,未尝无水火相犯,但五运之政,譬如权衡,一年间五行气数更相
承制,得其平等,则其疾自然不作,忽若一气大过,一藏有余,痢疾之生,应不旋踵,予故
备陈其粗,以开后学之未悟,庶几诊疗之间,无差悟之过者矣,但毒痢伤人不一,惟水邪犯
心为重,世人初患痢时,先发寒热,投药治之,其势不退,发热太甚,食则呕逆,下痢不止
,心热如火,只要入凉处,只思吃冷水,狂走,浑身肌肉疼痛,着手不得,此候,十难治其
三四也,治疫痢方,须是子细首尾读此方论令分明,识病根源然后吃药,但毒痢初得时,先
发寒热,忽头痛,忽壮热,忽转数行便下,赤白相杂,忽止下白痢,忽先下白痢,后变成赤
痢,忽先下赤痢,后却变成白痢,宜吃此方,但初下痢时,先发寒热头痛,即是寒邪犯心,
寒气犯心,水火相战,故初得病先发寒热,水火相犯,血变于中,所以多下赤痢,如紫草水
,如苋菜水,无色泽者,寒邪犯心之重也,先发寒热,而所下之痢止白色者,寒邪犯心之未
重也,先下白痢,而后有赤痢之变者,寒邪犯心,其势渐加也,先下赤痢,而后变成白痢者
,寒邪犯心,其势渐减也。赤白相等者,□水火相犯其气相等,寒湿之气相搏而成也,忽有
赤少而白少,此寒邪之势有多少,毒痢之病有轻重,以白多为轻,以赤多为重,治之之法,
先夺其寒,则所下之药一也,以太岁分之,则丙子、丙午、甲子、甲午、庚子、庚午、丙寅
、丙申年、甲寅甲申年,庚寅、庚申并辰戌之年,运过丙申及庚运所临,其害尤甚,及丑未
之年,宜有此候,又更无问太岁,盖天地变化,其候多端,难可穷尽,今立此方,但世人亦
不必椿定太岁,但看一年中春夏之内,多有寒肃之化,阳光少见,忽寒热二气更相交争,忽
于夏月多寒湿之化,寒邪犯心,所受之痢,先发寒热,忽头痛忽先转数行,后有赤痢,忽赤
白相杂,忽止下白痢,并宜吃此通神散,吃后取壮热减退,若两三盏后,壮热不退,更不吃
此方,自别有论方在下。
麻黄(去根节) 官桂(去粗皮,各三分) 甘草(各一分,炙) 大芎
两) 细辛(八铢) 独活 桔梗
(四铢,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非时,热汤调下,和滓热吃,若吃三两盏后,寒热不退,更勿吃
,自别有方论在下,若吃此药后,寒热已退,赤痢已消减,便修合第二、第三方药,吃之取
安校,若寒热已退,赤痢未消减,更服三两盏,然不可多吃,一日只两盏,候赤痢消减,忽
变成白痢,渐次修合第二方吃,候出后。
度数减少,便修合第三方,吃取平安也,但六甲之年,六庚之岁,春夏之内,时气多寒
,人得痢疾,此药通神,若是六甲之年,丑未之岁,湿化偏多,人得痢疾,先发寒热,即于
方内添草豆蔻一两修合也,又,不问太岁,但一年间,春夏之内多寒,人有痢疾,先发寒热
,并宜吃此方,治毒痢初得时,先发寒热,吃前方,寒热已退,赤痢已消减,宜进此方,还
真散,若吃前方药,寒热未退,赤痢未消减,更勿进此药,但天地变化,其候非常,痢疾证
候多端,此不得不尽子细故尔。
诃子(五个,用面裹,火炮熟,不要生,不要焦,得所去面,不使,就热,咬诃子破,
去核不用,只使皮焙干。)
上细捣罗为末,每服二钱,以米汤一盏半,同药炼取一盏吃,若吐出一两口涎,便住,
如此吃经数盏,大府渐安,出后减少,便修合第三方药吃,以牢固大肠,若吃前方药,壮热
未退,血痢未减,不请进此药。
治疫毒痢,吃前两方药,病势已减,所下之痢,止余些小,忽青粪,忽如鸭粪,忽如茶
汤,如浊油,忽只余些小浅深红色,宜吃此方,以牢固大肠,还复真气,舶上硫黄丸。
舶上硫黄(一两,去沙石,细研,如飞尘。)
上以薏苡仁二两,炒熟,捣为末,与舶上硫黄相和匀,滴水相和,丸如梧子大,空心,
以米汤下五十丸。
治毒痢,初得时,先发寒热,服前面毒痢方通神散三两盏,一日,忽隔一夜,寒热不退
,下痢不减分数,通身发热,所下之痢,多是浓涕,如桃花色,如红米胶,每一次忽下一盏
半盏已来。吃此药二盏三盏,经一日,忽一夜,寒热不退,下痢不减分数,更不进此药,若
依法进药两盏,壮热便退,下痢少减分数,即请渐渐进此药,每日只两盏,候赤痢稍减,忽
变成白痢,却修合上面还真散,吃取平安,且痢之有寒热,其证一也,前方以暖药解之,此
方以凉药投之,其说何也。答曰,水邪犯心,身能发热,土湿郁火,身亦发热,肝热刑脾,
身亦发热,惟至精者,识其秋毫之变,切恐世人未能通其妙旨,予因设此两方,以救其失,
然毒痢之伤人,惟水邪犯心最为极重,但患痢疾之人,有增寒壮热,先吃上面通神散两三服
,寒热不退,下痢不止,然后进此药,以太岁分之,惟六壬、六戊、寅申、巳亥之年,宜有
此候,而六戊之年,尚有差变,盖火盛之年,必有寒湿相犯,故然,以六气推迁不定,又不
可局定年辰,但一年之间,春夏之内,热气偏多,湿化不举,人有痢疾,肝脉弦,心脉洪,
然后吃此药,若吃两盏后,不见效验,更勿进服,盖痢之所起,切忌水之犯心,不可妄投凉
药,故此方两盏后无验,更不可服。
荆芥穗 牡丹皮(去心) 木香 白头翁
连(蜜浸一宿,火上炙干,使三分) 牵牛(炒,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一二沸急泻出,食后温和吃之,此药少见效验,更可
进服,以安为期,然不可多吃,一日只两盏,痢才住,便得止。
治毒痢,初得时,发寒热,微有小寒,热忽止,腹痛,出后时,粪后有少胶涎,与赤痢
相杂,却自误吃凉药,渐渐下痢极多,从早至暮,但只思睡,早朝即颜色枯瘁,身体稍凉,
近晚至夜即面色赤,颜色光润,下痢极多,皆是清涎与赤痢相杂,通身发热,不思饮食,浑
身肌肉着床则痛。据此候,宜当吃此药,但身体大热如火,与人相近,则热气逼人,其脉轻
微,轻手取之,散满指下,不分部位,全无骨力,指下如风如气,重手取之,指下全无,急
用诃子五个炮制如下面法,掏罗为末,为一服先用热米汤调,和滓热服,吐出涎,脉气方生
可进下面方
白术(半两) 白芷 芍药 大芎(各一分) 甘草(四铢,炙) 诃子(五个,面裹
炮熟,
上细捣罗为末,每服三钱,热陈米汤调下和滓吃。
治毒痢初得病时,并无寒热,所下之痢,全是浓血,忽黯血,左右三部脉气,皆微细,
宜吃此方。
桑寄生(一两) 防风 芎 (各一分) 甘草(四铢,炙)
上捣罗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八分,空心和滓吃。
治赤白痢,初得时,并无寒热,忽患赤白痢,经久未较,别无增寒壮热,宜此方。
淡豉(十个) 黄连(四十九枚,每枚长一粒饭许)
上件,用新 瓶一个,安药在内,以新片瓦盖瓶口,大火 通赤后,烟绝取出,就热,
研如飞尘,每服二钱,热盐米汤调下,和滓服,应是赤白痢,无问赤多白少,但身体无增寒
壮热者,皆可吃此方。
治赤痢,或赤白相杂,初得时,并无增寒壮热,经及数日,身体不热,只闻小腹内躁热
,下血不止,或止血便暖药不见验效,宜服此方,寅申、己亥年,六壬之年,宜有此候,但
吃两盏后不见效,更不请吃此药,但唇皮赤,忽肿,黯色,小便黄白,身体凉,夜间则发热
,如此,即肝热刑脾之证也。
荆芥穗 牡丹皮(去心) 白头翁 地榆
牵牛(炒熟,三铢) 木香(三铢)
上捣罗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两沸,食后,和滓温服。须是一年之间,春夏之
内,风热太甚,分明识其痢疾,定是伏热,方可进此药。
治下赤痢,身体并无增寒壮热,此名肝心变 。
黄连(一两,蜜浸一宿,炙令香熟) 木香(三铢)
上为细末,浓煎,陈米汤调下二钱,食后,和滓服。
治赤痢不止,其脉反微小沉而又涩,其身热者死,热七日死,此候极危困,但吃上面通
神散一两盏,发热便退,亦庶几可治,便修合上面还真散,舶上黄丸,吃取安校,若吃通神
散后,发热不退,难治之也。
治患赤痢赤白,忽因先寒疟,后变成痢,忽因患痢后,却变成寒疟,但疾痢时,无问赤
白,若有增寒壮热,并宜吃上面通神散,吃了,热壮已退,便修合还真散,舶上黄丸,吃取
安校,缘此证候,乃水邪犯心,治之不可轻也。
桑寄生(半两) 地榆 芎 防风(各一两)
木香(各三铢)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取八分,和滓热服,经数日外,仍修合暖益脾药吃。
此方。
使君子(半两,蒸三度) 诃子(一两,面裹炮,去核使肉) 白芜荑 萆
榔肉豆蔻 木香(各一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半,空心,仓米汤调下,量儿大小服之。
治小儿肝受疳气,相刑于脾,所下之痢,多是鲜血,忽是脓血,忽赤白相杂,宜此方。
防风 地榆 芎 白蒺藜(去刺,各一分)
草(各三铢,炙) 黄连(四铢,二十四铢为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半,非时或食后任意,煎点冷吃。 治痰嗽,益真丸。
人参 黄 吴白术(各半两) 木香(一分)
归(去苗) 白芍药
枳实(一钱,炒)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非时,清汤下三十丸,一日两服。
治气弱腹结。
白术(半两) 人参(一钱) 大芎 甘草(炙)
苓(三分)
钱,炮)
上为细末,空心,水一盏,姜三片,枣二个,破之,同煎七分,去滓服。
治心气动,肝脉亏。
桑寄生(一分) 茯苓 防风 独活
(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磨沉香少许,煎七分。
治精血皆虚,鹿茸丸。
血茸(半两,用酥微炙) 五味子 山药(各一两,以上三件为末) 青盐(三钱,令
研
上炼蜜和作一块,收瓷合中,临时丸,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下。
治肝肾气虚,外应目不荣,宜服此足精丸。
好熟干地黄(须是蒸九遍,用酒制造者) 当归(去苗) 白芍药 人参 山药(各
半两) 茄茸(酥炙,去皮,七钱) 五味子(六钱)
活甘菊(各三钱)
大芎 肉苁蓉(各四铢)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空心,浓煎,糯米汤入盐少许,下五十丸。
又服洗肝散。
天麻(半两,酒浸一宿,湿纸裹煨) 白僵蚕(去口,去丝) 天南星(炮,各一分)
(二钱) 黄 薏苡仁 白芍药(各半两) 白蒺藜 (去刺,四分)
(炙) 人参(各三分) 木香(一钱半)
上为细末,水一盏,薄荷二叶,磨沉香少许,同煎药之时,取七分,去滓服,日进二三
服,每服二钱。
补心气人参散。
人参(七钱) 伏神 山药(各半两) 白芍药
分半) 甘草(一分,炙)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枣少许,煎七分。
司业六脉满而不实,寸口倍于人迎尺脉。
血浊而气浮,宜清血,抑肺气,如此,即隔通而气归于下,不可服燥烈之药,第一方。
人参(七钱,好者) 陈橘皮(去白,一分半) 白茯苓 麦门冬(去心,三钱)
梗紫菀 防风(各一分) 黄
刺)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非时或食后少时,水一盏,磨沉香少许,生姜一片,同煎八分,
初服三四服,觉膈快,便不须服,却只常服丸子,候三两日间,觉似壅,即进一服,此散子
不常服。
又方。
天麻(面裹炮) 肉苁蓉(酒浸一宿) 熟干地黄(好者) 菟丝子(酒浸一宿)
药柏子仁(各半两) 萆 茯苓
钱) 枳实(一分,面炒过)
上为细末,捣薏苡仁为粉,煮作稀糊,丸如梧子大,阴干,每日空心,浓煎,糯米汤入
盐,下五十丸,治小儿腹中有气不散,而脏腑微涩,夜有盗汗。
使君子(三钱) 京三棱 萆 白茯苓
活(二分)
上为细末,非时,水半盏,煎二钱,炼取三分,去滓服,觉气散,则已之,不可多服。
治小儿泻,本因伤水。
诃子 白术 白芍药(各一分) 甘草(炙)
连(半分,炒)
上为粗末,煎一钱许,去滓服,水七分,煎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