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 作者:何新-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7、两种对立与两种矛盾

  记者:我有一个问题。你刚才曾谈到关于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这个规律毛泽东认为是宇宙的普遍规律,也是辩证法的唯一规律。但是,所谓对立统一规律,究竟是什么意思?

  何新:对立统一规律,是黑格尔最早提出来的。在他的辩证逻辑学中这一规律被认为是宇宙的一个普遍性规律。是一个本体论规律,也是一个逻辑学规律。 但是,就〃对立〃这个概念而言,过去的哲学家就没有搞懂黑格尔的真实意涵。例如我们读艾思奇、杨献珍关于辨证法的书,可以发现这些哲学家所讲的对立,只是现实中一些对立物的反对关系。例如阴电与阳电,男与女,以及东与西、南与北那种对立(列宁也是这样讲的)。但这种对立面,并不是逻辑的对立,也不是黑格尔逻辑中所意指的那种对立。

  记者:黑格尔讲的对立是什么对立?

  何新:是逻辑关系的对立,也是变异形态下的自我对立。

  记者:什么是〃变异形态下的自我对立〃?

  何新:举个例子吧。一只鸡蛋,孵化变成一只小鸡。蛋和鸡,在逻辑关系上是两个不同的、对立关系中的概念。从形式逻辑的立场看,蛋不是鸡,鸡不是蛋。但从黑格尔逻辑的观点看,鸡正是蛋的动态变相。 这一组对立的概念不仅兼容而且具有同一性关系。 这就是所谓对立形态以及对立概念的同一性关系,就是黑格尔所谓〃对立统一/同一规律〃。黑格尔所以提出这样一个规律,所直接针对的就是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A=A)。

  记者:你对于对立关系和同一关系的这种解释确实有新意。

  何新:有意思的是,对于这两种对立的差异,中国古人,特别是古代《易经》的一些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康熙皇帝在其御著的《周易折中》中说: 〃一阴一阳,兼对立与迭运二义。对立者,天地,日月之类是也,即前所谓刚柔也。迭运者,寒暑往来之类是也,即前所谓变化也。〃 康熙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帝王,而且是一位高超的智者。他已意识到两种对立观念的不同。一种是并列、对峙而存在的对立。另一种是在时间流中通过演化和自我更迭而生成的自我多相的对立。 这是两种不同的对立性关系。前者是空间中并存的对立,后者是时间中保持着同一性,即连续性的对立。其实只有后者才是逻辑性的真对立。 应该说,康熙皇帝对对立问题的看法,是颇为深刻的。比我们现代的一些哲学家还要深刻得多!

  记者:有两种逻辑对立,那么,是否也有两种矛盾?

  何新:正如对立这个辞有歧义一样,矛盾这个辞也是有歧义的。两种矛盾,一种是逻辑矛盾,概念的自相矛盾。这是黑格尔讲的矛盾。另一种是现实矛盾,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讲的矛盾都是现实矛盾。例如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和富有者是两个对立面,它们本身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哲学的贫困》) 但是黑格尔讲的矛盾,不是这种现实中的矛盾,而是存在物自身分裂为两个概念(实在概念与潜在概念)而形成的自我矛盾。对于这一对范畴意义的矛盾,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已经提出,即〃潜能〃(隐德来希)与〃现实〃。这两种矛盾在逻辑意义上是完全不同的。

  8、黑格尔逻辑学的来源

  记者:你说到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的建立者是他。但是,难道他也懂得辩证法吗?

  何新: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实际上,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秘密,过去从没有人指出来,实际是没有被人发现。你知道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辩证逻辑思想的来源在哪里?

  记者:您的看法……?

  何新:黑格尔逻辑思想的来源,包括他关于矛盾和对立同一规律的思想的来源,并不是从天上突然地掉下来的。实际是来自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逻辑思想中。

  记者:人们通常只说亚里士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创立者。

  何新: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指出,亚氏也是古希腊辩证法、思辩逻辑的创立者。黑格尔给予他以极高的推崇;但他又指出,亚氏哲学遭到了千年误解: 〃亚里士多德乃是从来最多才最渊博(最深刻)的科学天才之一,他是一个在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人。当他把科学这样地分成为一定概念的一系列理智范畴的时候,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同时也包含着最深刻的思辩的概念。没有人像他那样渊博而富于思辩。他许多世纪以来乃是一切哲学家的老师,但却从没有一个哲学家曾被完全没有思想的传统这样多地歪曲过,人们把与他的哲学完全相反的观点归之于他。〃(《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269…270页。) 对亚里士多德的重大误解之一就是:人们只知道亚里士多德建立了形式逻辑,不知道他还有一种〃思辩〃(辩证)的逻辑。只知道他提出了同一律为基础的思维/存在三规律。不知道他还提出了对立同一的规律。

  记者: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对立同一规律?

  何新:是的。亚氏是在对〃运动〃的分析中发现了这一规律。所谓运动,有两种。一种是空间中的运动,人们通常所了解的可以直观的物理运动。还有一种是时间中的运动,这就是〃变化〃、〃变易〃的运动,〃对象自身的运动〃(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不仅包括位移的两个位置,而且包括〃生成〃和〃毁灭〃这两个实体的特征,〃增长〃和〃减少〃的两个尺度(量变),变化的两个性质(质变)。运动是〃潜在东西本身的现实化〃。就是说,如果有某种东西,它现实地是X而潜在地是Y,那么运动就是使这个东西的Y性质变成现实的。(②ARISTOTLE,BY Willi am David Ross;Mothuen Co。Lid 1960,P。82。) 亚里士多德在对变易性运动的分析中,极其深刻地阐述了作为本体论的辩证逻辑(客观辩证法)。他指出: 〃运动的一部分实质恰恰就是潜在之物尚未完全丧失其潜能并且尚未变成现实;这是运动和实现之间的区别。在实现的每一时刻,潜能完全消除并被转变成现实性;在运动中,这种转变直到运动终止才能完成。运动是未完成的实现,实现是完成的运动。运动不能绝对地分成潜能或实现。它是一种现实化,但是这种现实化蕴含其自身的未完成性和潜能的持续出现。〃②对这一过程的概念性分析则导致辩证逻辑。

  亚里士多德认为: 〃变化总是在对立物之间,或一对立物和一中介(后者则代表另一对立物)之间,或矛盾物之间。 因此,运动本身必然是: (1)从一肯定语词到一肯定语词(其反对), (2)从一肯定语词到其矛盾, (3)从一否定语词到其矛盾,或者 (4)从一否定语词到一否定语词。〃(ARISTOTLE,BY Willi am David Ross;Mothuen Co。Lid 1960,P。82。) 在这里我们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分析由客观辩证法直接转向于辩证思维、辩证逻辑。 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三种运动: (1)关于性质(质变) (2)关于数量(量变) (3)关于位置(A→B,有→无) 在这三种运动中,都要有对立物。(ARISTOTLE,BY Willi am David Ross;Mothuen Co。Lid 1960,P。83。)

  记者:这样看来,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确实蕴涵了黑格尔逻辑的雏型。

  何新:正是如此。但是,正如亚里士多德传记的作者WD罗斯所指出的: 〃尽管亚里士多德指出这些关系,他却从未尝试把一种变化化归为另一种变化;范畴的差异不允许做任何这样的尝试。〃

  9、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记者:同一性的意义是什么?

  何新:同一性在传统逻辑中就是同一律、以及传统逻辑讲的〃××是××〃这种关系。现代逻辑称之为所谓蕴涵关系。 黑格尔认为,存在本身是处在绝对运动中的。运动的本质是〃一切都是从一种存在物产生这就是同一性〃。(《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第293页。)这种运动的过程,就是主体的自我矛盾思维和论辩。因此,如果以存在物(同一性)为主词,则由于其运动,对它来说,矛盾的述词不可避免。这种矛盾论辩的原理,即古希腊人、也即黑格尔所说的矛盾论辩方式辩证法。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对上述思想极为赞赏,并以下列图式作了概括性的表述: 辩证法是什么:=(等于) 概念的相互依赖 一切概念的毫无例外的相互依赖 一个概念及另一个要素的转化 概念之间对立的相对性 概念之间对立性的同一

  记者:这几个命题很难懂。

  何新:你在大学时是否学过形式逻辑?

  记者:学过一点。

  何新:形式逻辑提出三大思维规律:1同一律(A=A);2不矛盾律(A≠非A);3排中律(A或非A)。 同一律和不矛盾律,就是认为在思维和论辩中,概念和判断(命题)必须坚持同一性,不能自相矛盾。如果发生自相矛盾的说词和命题,就意味着发生了逻辑谬误。排中律又称作〃对立律〃。这个规律认为,在两个相反的概念或判断之间,正确的选择只能是其中一个,不可能同时选择两个。这就叫排中。 传统逻辑认为,这三大规律是一切思维和论辩必须遵守的基本逻辑规律。其基础是来自事物存在自身的确定性,不矛盾性和排他性。因此逻辑规律既是思维的规则,也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本体论)规律。 承认思维规律、逻辑规律也是现实规律、存在的规律,这就是相信思想与本体,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记者: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在哲学上一直也是存在争论的。

  何新: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包涵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层意义是思维性与存在性,在本体上是否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宇宙存在的过程,是否就是某种理念的思维性过程。 黑格尔在分析亚里士多德哲学时指出:亚氏哲学的根本点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思维与思维对象的同一,客观的东西和思维(潜能)乃是同一个东西。〃(《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第299页。亚里士多德认为,有两种理性,主动的理性与被动的理性。前者是神即大自然,后者是人。) 这种观点,意味着理念主义的本体论,一种唯心主义。第二层意义是思维能否把握存在?即在思维中,能否逻辑地同时也是现实地认知存在?

  记者:您的看法如何?

  何新:我赞成黑格尔的观点,也就是说,思维与存在在本质上是同一性的。

  10、逻辑理性主义更见深刻

  记者: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哲学是〃头朝下〃的理论,必须颠倒过来。这是什么意思?

  何新:黑格尔认为概念、理性乃是宇宙的本体,现实是在概念、理性中存在的。 马克思则认为,概念乃是现实世界在人类头脑、理性中的反映、映象。因此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认识论颠倒了这一观点。 马克思认为,必须把黑格尔的哲学颠倒过来。

  记者:您怎样看?

  何新:我认为在本体论问题上,实际是黑格尔的观点更见深刻。因为人类面对的现实本身并非绝对的。人类并非生活在固定的物质中,而是生活在流态的宇宙中。 历史是一系列的事件,事件的载体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万物。而人类与万物作为事件并非实体(或〃实在〃),而只是形态(或〃现象〃)。而形态(现象)是处在不断蜕变过程中的。 万物所留下的,人生所留下的,最终只是信息,而信息也就是抽象性的〃概念〃,理念。宇宙在本原和终极意义上,是、也仅是一系列有组织联系的〃信息〃或理念。所谓〃Idea〃。 因此,事实上绝对真实的现实只在理念和理性的意义中存在。这个宇宙的存在之流,仿佛是以光及影为符号在时空结构中的源源不断的一种陈述。 谁是陈述者、即陈述的主体呢?那就是宇宙本身。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在只是言说。这是他比较深刻的一个观点。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说宇宙的本质是〃逻格斯〃(即言说)。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黑格尔称之为〃宇宙的辩证法〃,其意义其实都差不多。 黑格尔的辩证法不仅是思维逻辑,而且包括了关于存在本体自身的演化进程的陈述逻辑。这种逻辑学与古典逻辑的不同点,主要是黑格尔引入了动态的时序观念,是一种从发生和流变的状态中,观察和陈述存在形态的逻辑。 在这种逻辑中,存在的连续性表现为流动、多元和融合的大同一性。这种同一性,也可以称作多元的统一性,因此对一个处在变异中的主体,它是可以兼容矛盾的概念和陈述(命题)的。这种多元的统一性,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对立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