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617-古今医统大全-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之,非其治也。(伤寒法以十一日愈,十二日不愈者再传,所谓过经是也。)
【解】有潮热者,实也,先与小柴胡汤以解外,后服柴胡加芒硝。太阳过经十余日,
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在,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微烦为未解,大柴胡汤。
【下】伤寒十三日,过经不解,谵语,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内实者,调胃承气
汤。太阳过经十余日,心下欲吐,胸痛,大便反溏,腹微满,微烦。若不经吐下者,当
与柴胡汤。若曾经吐下者,则邪气乘虚入胃为实,调胃承气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汗后不解
属性:汗后而病不解,寒热如旧,或表邪未尽,或邪传里,或邪气乘虚内客,宜各因其证
而治之。
【汗】曾服麻黄桂枝,若脉洪大,形为疟状,再发汗必解,麻黄汤。
【表里兼解】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下利,大柴胡汤。
【清】服桂枝大汗出,大渴,烦不解,脉洪大,白虎加人参汤。
【下】发汗后不恶寒,但恶热,及蒸蒸发热者,实也,调胃承气汤。发汗后不可更行
桂枝,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分利】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燥,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令胃气
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五苓散。发汗已,脉洪数烦渴,五苓散。
【和中】汗后腹胀满,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汗过多,心下悸,欲得发颤,
桂枝甘草汤。
【温经】发汗后病不解反恶寒者,表虚也,芍药甘草附子汤,脉细身倦者方
可服。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发热,心中悸,身 动,振欲擗地,真武汤。发汗后
身疼痛,脉沉者,桂枝加芍药人参汤。太阳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拘
急,难以屈伸,桂枝加附子汤。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下利恶寒,四逆
汤。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下后不解
属性:身热不去,利不止,胸腹满,渴烦。《活人》∶去伤寒之邪,不过汗吐下之三法也。
三法得当,病势易衰则愈矣。倘三法失宜,加以病势危恶,则传变不已,诚可虑也。况发
汗吐下后,邪气乘虚而未解,或壅窒而未尽,则当量其虚实以治之。先贤谓知邪气之虚
实,发汗吐下之不瘥,温补针灸之适当,则十全之功可自得矣。
【吐】伤寒五六日,大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下后心烦
腹满,卧起不安,栀子浓朴汤。
【清热】太阳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喘而汗出者,葛根黄
连黄芩汤。
【下】阳明下之,心下懊 而烦,栀子豉汤。有燥屎者,大承气汤。
【温】太阳下后脉促胸满,桂枝去芍药汤。微寒,去芍药加附子。丸药下之,身热
不去,微烦,栀子干姜汤。
【解错离之邪】六七日大下后,寸沉而迟,手足厥逆,下利,脉不至,咽喉不
利,唾脓血,泻利不止为难治,麻黄升麻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下后热
属性:下后有热,血气虚也,太阳阳明之故也。仲景云∶大发其汗,使阳气微,又下之,使
阴气弱,其人亡血,病当寒后乃发热无休止,阴阳既虚,气血俱弱,故其热不可止息。所
用葶苈、栀子,亦酸苦涌泄之义也。
【吐】阳明下之,仍发热,心下懊 ,饥不能食,头汗出,栀子豉汤。
【利】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无汗,翕翕发热,心下满,微痛,小便不
利,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壮阴】大下后则伤血,故脉涩,葶苈苦酒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汗后恶寒
属性:汗后恶寒,但表解未尽,则为轻证,法当再汗之。若阳微于外,寒积于内,厥逆自
利,则用四逆汤。若阳微于外,热伏于内,大便实者,下之。若汗后脉不为汗衰,比前躁
疾者,此名阴阳交,交者死。(此篇可与不得汗及前恶寒兼看。)
【发表】汗后恶寒,表未解者,汗之,麻黄汤。
【两解】汗后热不退,大便宜,微恶寒者,先解表,表解后用大柴胡汤、小承气汤。
【温】汗后阳微恶寒,大便不实者,芍药附子甘草汤。汗后恶寒自利厥逆者,四逆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汗吐下不解
属性:三法俱用之后而病不愈者,其有虚实之故也。若非余邪未尽,必是阴阳两虚。于斯时
也,当斟酌审之,或可泻则泻,可补则补,庶不杀人也。
【和】五六日已发汗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
寒热,心烦,为未解,柴胡桂姜汤。太阳汗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旋复代赭石汤。
【解】太阳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则知病在外,当须解外,桂枝汤。
【清】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烦饮水者,
白虎加人参汤。
【温】汗下之后病仍不解,躁烦不得眠,茯苓四逆汤。大汗若大利而厥者,四逆汤。
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干姜附
子汤。下后复发汗,脉微细而振寒者,此内外俱虚也。吐下之后,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
黄芩人参汤。
【吐】发汗吐下后,虚烦不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发汗若下之,烦
热胸中窒,栀子豉汤。
【下】吐下后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日晡发潮热,不恶寒,独误如见鬼,循衣
摸床,脉弦者生,涩者死;但发热谵语,大承气汤。吐下后腹胀者,邪热入胃也,调胃承
气汤。太阳吐下后微烦,小便数,大便硬,小承气汤。
【和经益阳】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茯
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急下急温
属性:夫伤寒急下急温者,病势已迫将有变也,故称急者,非若他证尚可缓也。少阴属肾主
水,口燥咽干,乃热
邪内炎,肾水将竭,故当急下。如腹胀不大便,土胜水也,亦当急下。阳明属胃土,汗多
热盛,急下以存津液。腹满痛为土实,急当下之。热病目不明,热不已者死。今目睛不
和,证亦危矣,须急下。少阴急温二证,内寒已甚,急温无疑也。
【下】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大承气场。少阴病自利纯清水,心
下必痛,口燥咽干者,急下之。(方同上)。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急下之。(方
同上。)阳明发热汗多者,急下之。(方同上)。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
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急下之。(方同上。)发热不解,腹满痛,急下之。(方同上。)
【温】少阴脉沉,急温之,四逆汤。少阴膈上有寒饮,干呕,不可吐,急温之,
四逆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伤寒见风
属性:外证是伤寒,诊其脉是伤风,脉浮而缓也,故曰伤寒见风,见风脉也。外证寒多热
少,不烦,手足微厥是也。
【解表】伤寒见风,风则伤卫,寒则伤荣。卫伤者桂枝汤,荣伤者麻黄汤,荣卫俱伤,
大青龙汤。(烦躁者用。)不烦躁者,桂枝麻黄各半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伤风见寒
属性:外证是伤风,诊其脉则是伤寒,脉浮而紧者是也。其证恶风发热多烦,或手足微温。
【解表】伤风见寒,脉似桂枝而无汗,病似麻黄而反烦躁是也,大青龙汤。脉若缓而
有汗者,桂枝汤。脉紧不烦躁者,麻黄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类伤寒四证(痰证、食积、虚烦、香港脚)
属性:【痰证】似伤寒证,憎寒壮热,恶风自汗,胸满,气上冲咽不得息,此中脘有痰,
但头不痛项不强为异。
若痰涎盛者,亦隐隐头疼,寸口脉浮,若有脉伏,以意参之,二陈汤、柴胡半夏
汤、大半夏汤、金沸草汤。气上冲者,瓜蒂散。
【食积】似伤寒发热恶寒,吐逆头疼,但身不痛为异。左手脉平和,右手脉紧
盛,是以知其伤食也。食在上脘,胸满呕吐者,宜吐之,瓜蒂散。心腹满痛,大柴胡汤
下之,或用治中汤,五积散,吞下木香槟榔丸。
【虚烦】惟烦热与伤寒相似,不恶寒不头痛不身疼为异。此烦热者,盖虚也。表既虚,
不可汗;里不实,不可下;若攻之者多死,惟宜竹叶石膏汤。虚烦不止者,栀子升麻汤、
白虎汤。呕吐者,大半夏加陈皮汤。内寒外热者,阴旦汤。惊悸痰盛虚烦者,温胆汤。伤寒
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者,栀子豉汤。上盛下虚,虚烦自利者,竹叶汤去石膏加附子,若既
济汤。妇人挟血虚而烦者,四物汤加人参、麦门冬、竹叶、甘草。
【香港脚】似伤寒头痛身热,大便秘,肢节痛,呕,但兼脚弱为异。或始因足肿疼痹,或
缓弱,小腹不仁,或心悸转筋,食则吐,胸满,此病多因寒湿伤足,毒邪冲心,发则类伤
寒,足膝必难动便。寒伤三阳,所患必冷,越婢汤、小续命入姜汁;暑中三阴,所患必热,
小续命汤去附加桂。脚肿者,木瓜散、槟榔散。大便秘者,脾约丸。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三阳合病
属性:伤寒合病者,或两经三经齐病不传者为合病。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中不
仁,谵语遗尿,皆不可汗下。
【清热和表里】白虎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合病
属性:【太阳阳明合病】脉浮而长,大便硬,小便利,其脾为约,脾约丸。恶寒者,升麻葛
根根。不恶寒反恶热,
大便不秘者,白虎汤。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或谵语者,调胃承气汤。喘而胸满者
不可下,麻黄汤。但呕而不下利,葛根加半夏汤。
【太阳少阳合病】脉浮而弦,胁下硬满,往来寒热,及有余证者,并与小柴胡
汤。自下利者,黄芩汤。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少阳阳明合病】脉弦而长,因发汗,因利小便,已而胃中燥实,大便难也,调胃
承气汤。脉长自利者为顺,脉滑而数者为负,负者克贼。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大承气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并病
属性:伤寒并病者,一经先病,又过一经之传者为并病。又始初二阳合病,后则一阳气盛,
一阳病衰,归并于一经也,故曰并病。
【太阳阳明并病】太阳病发汗,汗出不彻,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面色
怫郁,痛无常处,是阳明复并回太阳,当再汗之愈,麻黄汤。太阳证未罢,桂枝麻黄各半
汤,微汗之。太阳证罢,但阳明证者,下之,宜大承气汤。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痞而眩,少阳也;颈项,太阳也。若头痛眩冒,时结胸,心下痞
硬,当刺肺俞、肝俞、大椎,慎勿下。
太阳不胜,阳明不负,木相克为顺,负者失也。
少阳脉胜,阳明脉负,是鬼贼相克为逆。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热病
属性:夏月伤寒是为热病,发热头痛,肢体重痛,恶寒恶热,其脉洪盛。用药不可太温,
如桂枝麻黄青龙,其性
颇热,须加芩连凉剂,不然则有黄斑之变也,惟九味羌活汤最当。凡热病,脉三日后仍
数,邪充在经,宜用桂枝石膏汤。或值淫雨,或病患有湿,苍术白虎汤。夏至后谓之脱
发,栀子升麻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温病
属性:发于春三月及夏至以前是也。发热咳嗽,头痛身痛口渴,脉来浮数,温病当分治。
【解肌】热甚者,升麻葛根汤、解肌汤。
【和】不渴者,小柴胡汤加桂。咳者,小柴胡加五味子。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人参。
虚烦者,竹叶石膏汤。
【下】发渴烦躁大便秘,大柴胡汤利之。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温疟
属性:重感于寒,变为温疟。脉尺寸俱盛,兼弦而数。
【和解】先热后寒,小柴胡汤,或白虎加桂汤。
【清热】但热不寒,止用白虎汤。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温毒
属性:阴脉实大,阳脉洪数,发热发斑隐疹,咳兼心闷。
【清热】玄参升麻汤。
【凉血】黑膏。
卷之十四伤寒门(下)
风温
属性:【发汗】败毒散、独活汤,许氏用续命汤减麻黄附子。
【解肌】柴胡桂枝汤、白术汤。
【清热】汗后发热,无下证,知母石膏汤。
【疏风】头目昏眩,四肢烦痛,荆芥散、金匮引风汤。
湿温
其人伤湿,因而中暑,名曰湿温。发热头疼,胸间多汗,两胫冷,妄言,脉阳濡而
弱,阴小而急,病类伤寒。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