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二战风云-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克里姆林宫卫队硬干。局势走到这一步,对于反对派来说显然已经没有回头路,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下,无论他们要嘛放开手脚背水一搏,要嘛就只能坐以待毙。倘若楚思南闻讯返回莫斯科,只要他的身影一出现在卫戍军区的机场上,那么无须什么克里姆林宫的调令,整个卫戍军区的二十余万部队,就会立刻开进莫斯科,其最终结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反对派将自己的目标转向了莫斯科卫戍军区,毫无疑问,如果能够在楚思南回来之前,拿下卫戍军区,那么莫斯科的大局也能暂时稳定下来。同时,利用军队拿下安全委员会更是不在话下。尤为重要地是,原卫戍军区的司令巴季茨基以及他的三个主要将领,目前都已经被控制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对卫戍军区动手,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
就这样。二十四日上午,金吉坦耶夫中将奉政治局、临时统帅部的任命。前往莫斯科卫戍军区驻地,准备接掌整个莫斯科卫戍军区。与此同时,他身上携带的,还有对卫戍军区军队的调动命令,很简单,科涅夫需要自己这位亲信,将卫戍军区的部队调入莫斯科对付安全委员会地“叛乱”。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他这一去,正好落进了吉尔尼洛娃的陷阱当中。
在莫斯科卫戍军区内,金吉坦耶夫还没有来得及坐稳屁股,就看到了一直以来都让各处军方大员们心存忌惮地吉尔尼洛娃,这位陆军中将以及他的卫兵根本就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抵抗,就直接缴械投降了。对于金吉坦耶夫来说,如果楚思南出现他的面前,他也许还敢于亮出政治局以及临时统帅部对他的任命。然后据理争执一番,但是面对眼前这位素来杀人不眨眼但是却偏偏又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女人,金吉坦耶夫却是连一句多余的话也不敢说。有人说:“千恩不如一怕,”这句话说地着实不错。
直到被吉尔尼洛娃缴了械,金吉坦耶夫才知道,莫斯科市内所发生的一切。原来全都在人家的掌握之中。如果这个女人要想无所顾忌的搞掉科涅夫叛乱,早就可以任由巴季茨基调动军队将莫斯科戒严了,而她之所以没有那样做,就是不希望通过这次的事件,给巴季茨基带来严重的影响。要知道,在没有得到政治局、统帅部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带兵进入莫斯科,那就是叛国罪,巴季茨基如果这么干了,那么最后无论谁输谁赢。他巴季茨基也无可避免的要担负责任。即便是楚思南找出种种借口来庇护他。他地军旅前途也玩完了。
所以,在经过一番筹划之后。吉尔尼洛娃和巴季茨基等人定下了一条连环的策略。无论从哪方面说,巴季茨基的被软禁,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以科涅夫为首的反对派的顾虑,从而让他们肆无忌惮的去对付安全委员会。而后地一切显然水到渠成,经过吉尔尼洛娃长时间打理的安全委员会,早就被她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泼水不入,作为一个规模庞大、权势熏天并且完全独立于党政军机构之外的特殊部门,科涅夫等人要想拿下它,那真是难比登天。而鉴于安全委员会的重要性,科涅夫又不可能不急于去拿下它,那最后会如何呢?毫无疑问,动用军队绝对是最好的办法,于是……吉尔尼洛娃需要的一切手续齐备了,卫戍军区的部队将会进入莫斯科市区,当然,为此次事件负责的人,将会是科涅夫以及他的同伙。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五时三十分,装备了坦克装甲车地莫斯科卫戍军区两大整编师浩浩荡荡地开进了莫斯科,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士兵,很快控制了市区内地主要行政机构以及莫斯科红场外围地区。
下午六点,卫戍部队将莫斯科市内的克里姆林宫卫队、警察部队全部缴械,至此,以科涅夫为首的反对派才知道自己上了当,但是为时已晚。夜里八时,吉尔尼洛娃开始通过广播向莫斯科全市发表讲话,她宣布,在莫斯科市内,有一批为数众多伪布尔什维克份子、托洛茨基残余份子图谋不轨,这些人企图破坏刚刚挽救了国家命运的苏维埃政权,并在莫斯科市内大肆破坏,并攻击了保证国家安全的安全委员会。为了捍卫伟大、光荣的苏维埃、保卫工人阶级政权,保障莫斯科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她将以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二书记的身份,宣布从即日起对莫斯科全市实施戒严,并采取宵禁政策。
就这样,吉尔尼洛娃几乎在一夜之间,便全盘扭转了整个莫斯科的局面。从二十五日开始,大批秘密警察、安全委员会特工,开始在军队的协助下,对以科涅夫为首的反楚思南势力成员实施大规模的逮捕。只要是该势力团伙的成员,不管你是军中的将领还是政治局的常委、最高苏维埃的委员,一律先抓起来再说。
与此同时,从二十五日开始,全苏各大媒体展开宣传攻势,他们将这一事件定名为“3·20”事件,其定义为:叛国动乱。
动乱一起,风云变色。
从二十五日戒严开始,一直到楚思南返回,并主持召开苏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以及随后的最高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内,包括莫斯科在内,全苏党政军三界实施的大规模清捕行动中,共有数千人被秘密逮捕。随后,经过审查判决,再加上楚思南的特赦,也仅仅只有不到两百人得以重见天日,其余的不是被枪决,就是落了个失踪的惨淡下场。
尽管在全国范围内的清捕行动都是秘密进行的,除了莫斯科之外,其他地方受到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通过这突如其来的“3·20”事件,很多人还是敏感的察觉到……苏联变天了,从这一刻起,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楚氏时代”正式揭开了帷幕。
第十二章 不在乎再打几年
对于在莫斯科发生的一切,远在德黑兰的楚思南知道的一清二楚,毕竟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瞒住人的,即便是那些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情报组织,相信也知道了那边发生的一切。
毫无疑问,从二十号开始,全世界的目光都盯在了莫斯科,像苏联这样一个国家,如果爆发政变的话,那可不是一件小事,它直接关系到了整个国际大局的走向。对于美英来说,莫斯科正在发生的一切,他们所抱持的态度,那就是有七分的期盼,三分的忐忑。
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显,楚思南毫无疑问是一个相当铁血的人,如果由他掌握苏联的大权,那么,至少在今后几年的时间内,苏联的对外政策,将一改以往那种近乎闭关锁国的政策,转而开始大举对西方世界反击,甚至进而谋取霸权。因此,从这方面考虑,美英绝对希望莫斯科的这场政变能够成功,因为只有那样,才能避免让楚思南这个军人出身的强势人物掌握苏联大权。
但是话说回来,一场政变绝不是那么简单的,无论是哪个国家,一场政变之后所要面对的,往往就是持久的内战,而在目前,苏联作为抗德的主力,是绝对不能出现动乱的,否则,那对于整个欧洲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不可否认,在长达近三年的战争中,德国人已经消耗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他们仍旧拥有数百万的军队。而如此庞大规模地陆军,除了苏联人能够去对付之外,单单依靠英美联军,那是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战争的。而一旦苏联出现变故,希特勒会怎么做?毫无疑问,只要他还有些头脑,他就一定会从东线撤出更多的兵力来应对英美盟军。到时候整个战争将何去何从,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就在这种忐忑中。美英拖延了会议的进程安排,他们希望等到莫斯科的局面稳定下来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安排。不过同美英的决策者们比起来,身处漩涡之中地楚思南本人,却一点也不担心,就好像那完全是别人的事情而与他本人无关一般。
好在,到二十五号。一切拨云见日、水落石出,对于莫斯科地一切,身在德黑兰的楚思南,甚至连过问一句的兴趣都欠奉,那边的一切就全部尘埃落定了。这说明什么?毫无疑问,这只能说明他楚思南在苏联国内势力的根深蒂固,至少在目前,苏联国内还找不出一个人来同他相抗衡。随后苏联所发生的事情。更是让所有人都认识到了这位“红色战神”在那片土地上所拥有的绝对威望。一场令全世界都为止瞩目地莫斯科事变,竟然在苏联国内没有掀起丝毫的波澜,苏联的老百姓显然对这种事情丝毫不关心,而在军方,军方对这一事件则保持了绝对的缄默,没有半个人出来做任何表态。那气氛感觉起来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不过,苏联国内没有对此事做出反应,不表示国外的某些媒体不会做出反应。从莫斯科的动乱一开始,美英等国的媒体就开始盯着东边不放,而当那边大幕落下之后,各个媒体就更加疯狂了,什么“类似于法西斯的**”,什么“没有任何民主可言地暴*”等等,一大堆的帽子扣到了苏联的脑袋上。而楚思南呢,也从当初那个家喻户晓的“红色战神”。一转身成为了与希特勒、墨索里尼并驾齐驱的大**者。大野心家。
老实说,楚思南对英美国内这些媒体上连篇累牍的宣传报道感觉很不爽。他要发脾气……
在巴列维皇宫地金色大厅里,楚思南一脸怒容的倚坐在一把豪华的墨绿色软椅里,目光炯炯的盯着对面的几个家伙,一名出身安全委员会的翻译,局促的坐在他身后,正将刚才对面那两个家伙所说的一番话翻译给他听。
而在楚思南的对面,隔着宽敞的王宫大厅,行动不便地罗斯福与行动更加“不便”地丘吉尔也各自坐在一把相同的软椅上,后者叼着地那根大雪茄,兀自冒着缕缕的青烟。
今天是德黑兰会议正式召开的第四天,按照议程安排,今天应该就战后德国以及战后日本的处理问题达成各方的认同。但是出乎罗斯福与丘吉尔意料之外的是,他们对面这个眼看即将要成为苏联第一人的年轻军人,竟然在会议召开之前来了个节外生枝,他要求在各方达成协议之前,先解决一个同盟内部的问题。
当然,会议嘛,本身就是为了通过协商,解决各国彼此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既然是协商,那么就要大家一起来商量着办,所以呢,楚思南提出问题来,本身无可厚非。可现在主要的问题是,他提出来的要求,让罗斯福、丘吉尔这两位领导人颇感为难,而且这个问题从本质上来说,同此次的德黑兰会议没有任何关系。那楚思南提出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呢,很简单,他以目前苏美英同属于反法西斯同盟阵营为由,要求两国政府平息其国内报刊对苏联政府的各种诋毁。
很显然,楚思南提出的这个要求,并不是那么容易在罗斯福、丘吉尔那里通过的,一方面来说,美英的体制同苏联不同,那些本身就是大财团的报业、电台,即便是总统、首相也不可能没有理由的强行压制他们的言论。另一方面,对苏联的负面宣传,也是这两位以及两国政府的高层所希望看到的,对于他们来说,苏联的红色政权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他们的**输出更是危险至极。这样类似的负面报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国内的“红色运动”高涨趋势。所以,一直扮演着黑脸地丘吉尔。便以无权干涉言论自由以及此为本国内政为由,拒绝了楚思南的提议。
“哼,”听完了翻译的说明,楚思南冷哼一声,他斜眼瞅了瞅对面的两头老狐狸,漫不经心的从口袋里取出一支香烟,放进嘴里。身后的翻译立刻起身为他点上。
“首相先生,政府无权干涉新闻言论的自由。哈,你说地未免也太冠冕堂皇了吧?”喷出一口袅袅的青烟,楚思南不紧不慢地说道,“据我所知,好像不久前首相先生以及您的内阁,才刚刚干涉了一次您所说的新闻言论自由吧?”
丘吉尔那臃肿的身子蜷缩在软椅里,当翻译将这番话告诉他之后。他皱了皱眉头,却没有说什么。
“怎么,要不要我给您提个醒?”楚思南带着一丝冷笑,飒然说道,“就在六个月前,贵国政府在南中国的缅甸,做了一件很无耻、很下作的事情,无巧不巧的是。贵国《泰晤士报》一位名叫埃尔姆地随军记者,在不经意间了解了那起肮脏事件的全部经过。啊,这位记者先生是何等的正义,他洋洋洒洒的写就了一篇长达一万两千字的新闻稿,并打算将这篇稿件在他所服务的《泰晤士报》上发表。这可是一篇很有分量的稿子,如果能够发表出来。我想全世界都将为之震惊了,毫无疑问,那样的话,贵国政府将会颜面丧尽,而首相先生您,哦,还有总统先生您,在世人面前那种坚定地、毫不畏惧的反法西斯形象,恐怕都会受到沉重的打击吧?于是呢,在那个夜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贵国的特工悄悄的潜入了埃尔姆先生地住所。哈,第二天。可怜的埃尔姆先生,就在他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