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方文学简史(日本部分)-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共算来,他的作家生活不过12年时间。

  芥川天生厌弃自然主义作家那般忠实的告白自我。他的文学起步,在题材上选择了与己生活无关的过去的世界。《鼻子》、《孤独地狱》、《忠义》、《芋粥》、《奉教人之死》、《枯野抄》、《戏作三昧》、《地狱图》等等,都是颇具代表性的历史小说。这些历史小说大多取材于日本的古代历史与传说,也有一些取材于中国、印度或俄国。不同的是,森鸥外的历史小说尊重历史真实,芥川龙之介却并不在乎这一点。他以自身的近代式理性精神自由随意地解释历史,或者披着历史的外衣描写现实性主题。因此,芥川龙之介的历史小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文学,而是卢卡契所谓的“历史的现代化”或“历史的假托”。

  中期小说《秋天》、《手推车》、《一块土》等,则是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遗憾的是,这类作品没有获得充分发展。30多岁的芥川,已经在精神上、生活上感觉到沉重的倦怠。他患了梅毒以及多种疾病,十分痛苦。与此同时,《播种人》创刊 (1921)及以后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更使他感觉到精神上颇受压抑。因为《播种人》将芥川之类的重要作家,统称为资产阶级作家,并开始诉诸严厉的批判。菊池宽为了与之对抗,1923年创办了《文艺春秋》杂志。但芥川龙之介却态度不明,左右摇摆。他认为,未来大概是属于社会主义的,因而刊文“无产阶级文艺是与非”,肯定无产阶级文学的存在理由。与此同时,他又将阶级斗争与个人的“精神自由”对立起来,认为比较而言,后者更加重要。他说:“我所期望的不论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应失去精神的自由”。这种期望合乎人类本性。

  但时代的骚动与不安,却使芥川那过于敏感的神经开始怀疑自己作品的艺术价值。菊池宽、久米正雄逃向通俗小说的领地。而过份清高的芥川却做不到这样。临终之前,他不改文学初衷,完成了《河童》、《一个呆子的一生》、《西方人》等小说创作。1927年7月24日,芥川在家中服毒自杀。

  时年三十五岁。芥川的自杀对当时的日本文坛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他所完成的文学业绩对日本的现代文学,发生着里程碑似的重要作用。同时,芥川自杀亦被看作日本现代文学的起始。为了纪念芥川龙之介,《文艺春秋》杂志于 1935年设立“芥川文学奖”,每年评选两次,以奖励那些创作上有才气、有成就的新秀作家。对于新人作家,获得“芥川奖”是极大的荣誉,标志着纯文学专业作家生涯的真正开始。

  菊池宽(1888~1948)是芥川的同学、文友。他们共同创办了第三、第四次《新思潮》杂志。早期,菊池主要从事戏曲创作。代表作有《屋上的狂人》、《海上勇者》以及《父归》等。创作中,菊池曾受英国剧作家的影响。1918年,小说《无名作家日记》和《忠直卿行状记》的发表,则使他成为引人注目的新进作家;1920年的《珍珠夫人》,又转向了通俗小说的世界。菊池宽的小说作品很多,仅长篇小说就有30多部。从类型上讲大致分为三类:以现代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以自我体验为中心的所谓纯艺术性“私小说”;以及《忠直卿行状记》之类的历史、传记文学。菊池小说、戏剧的主要特征是主题鲜明,因而有“主题小说”之谓。在他的作品中,作家的主观解释占有重要地位。他说:“小说是作家处理人生的报导,或是应当如何对待人生的意见书。”当然,他同时也强调小说的趣味性。而与自然主义文学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然主义作家主张描写人生真实,且表现之中不能掺杂作者的主观。这显然迥异于菊池的艺术观,此外,菊池宽与芥川龙之介恰好相反,他主张“人生第一而艺术第二。”对他而言,为读者服务是贯彻始终的职业信条。因此,他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通俗易懂且追求雅俗共赏。其作品主题,亦统统属于公众所共同关心的人性问题。

  例如,1917年刊载于第四次《新思潮》杂志的剧作《父归》公演后,引起很大轰动。作家江口涣曾经这样描述过当时的情景:“幕落之后,电灯骤亮。看看邻座的芥川兄,正在用手绢拭擦眼睛。久米正雄脸上也不断地流淌眼泪……回头一看后面座位上的菊池宽,顿时一种新的感动向我袭来。真是出乎意料,连作者菊池也在哭泣。”(引自江口涣《我的文学半生记》)

  由此可见,菊池宽的文学的确掌握了打动人心的奥秘。《父归》一作的剧情,描写20年前携情妇私奔的父亲,年老后返回家中。母亲和弟弟、妹妹们都很高兴,但长子贤一郎却容不下父亲,对父表现出强烈的怨恨。因为在他们最最需要父亲的时候,他却抛弃了他们,致使全家在贫困的生活中挣扎。父亲自惭形秽,自言自语道,“死在野地里,还要家作什么?”剧尾,贤一郎和弟弟疯狂地冲出家门,寻找再度出走的老父归来。很显然,贤一郎对父亲的态度中包含了两种要素。开始的拒斥,体现出新时代的个人主义、合理主义精神;而剧终的接受,则又体现了作者的人道精神,表现出超越理性的骨肉情感。作品中并没有什么深奥的哲理,而是人人皆知的健康的伦理感觉。不难看出,菊池宽从一开始就具备通俗文学作家的素质,1920刊出著名的新闻小说《珍珠夫人》,使他成为近、现代通俗报刊文学的先驱。

  1923年,菊池宽创刊了《文艺春秋》杂志,继而形成“文艺春秋派”这一重要的作家群体。菊池则是领袖一般的人物。川端康成、横光利一等众多年轻作家,都是在这一群体中成长起来。菊池病故后(60岁),参加葬礼者竟有7000余人,足见其空前的文坛影响与名望。“新现实主义”文学中值得一提的作家尚有山本有三等人。山本有三(1887年出生)也是“东京帝大”文科毕业,与芥川、菊池等共同创办了第三次《新思潮》杂志。山本有三的作品主要有剧作《杀婴》( 1920)和长篇小说《女人的一生》 (1923~1933)等。他的作品,与芥川、菊池一样包含着理性精神。作品主题主要体现人道主义、理想主义的破灭,或理想与现实的对立。

  此外,丰岛与志雄(1890出生)运用完全不同于“私小说”的创作方法,表现了知识阶层的生活境况。代表作有《荒野》(1923)、《丑角》等。佐藤春夫 (1892)则是别具特色的作家,兼具谷崎润一郎和芥川龙之介两人的文学要责。佐藤春夫的著名作品是短篇小说《田园的忧郁》(1918)和姊妹篇中篇小说 《都市的忧郁》(1922)。《田园的忧郁》几乎没有情节,从近代人心理病态的视点上,细致地剖析了一个身居田园的文化人,描绘出人物内在精神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这部作品,既是佐藤春夫的初期代表作,也是象征大正时代的一部名作。因为它是第一部通过近代人颓废感觉观察并描写自然的小说。此外,作品中的人物几乎没有表现主观意志的愿望,这种形象却恰恰可以称作大正时代文化人的一种典型。主人公身处田园并不能彻底地逃离都市的孤独或忧郁。遗憾的是,佐藤春夫并未在此类问题上加以深究,他一味以孤独、忧郁作为文化人的华丽装饰。

  佐藤春夫1964年逝世。除了小说,他还写评论、随笔和诗歌。他的著名诗作有《秋刀鱼之歌》(1921)等。

  总而言之,“新现实主义”文学具有承前启后的性质,许多大作家对日本现代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现  代

  无产阶级的文学:小林多喜二、德永直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蓬勃兴起,是日本现代文学初期阶段最为突出的文坛现象。1922年创刊的《播种人》杂志,则被称作无产阶级文学的大本营。然而,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使《播种人》中断了发行。

  1924年,作为后继的《文艺战线》创刊。《文艺战线》的主要同人作家有小牧近江、金子洋文、平林初之辅和青野季吉等。其中青野季吉是无产阶级文学的理论家,处于核心地位。1926年9月,他在《文艺战线》上发表著名的理论文章“论自然生长与目的意识”。这篇文章的史学意义在于指出日后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种种实质问题。他在文章中指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是一种集体活动,也就是说,已经明确目的的无产阶级艺术家亦即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艺术家,必须使自然生长的艺术家,也具备同样的目的意识或社会主义意识。运动的意义正在于此,运动的必然正在于此。”

  从创作上看,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叶山嘉树。叶山的代表作有《卖淫妇》(1925)、《生活在海上的人们》(1926)等。黑岛传治则是具有工作体验的作家。代表作有《两分铜币》(1926)、《风雪西伯利亚》(1927)和《撬》(1927)等。此外,无产阶级文学的重要作品尚有里村欣三《苦力头的表情》(1926)、平林泰子的《治疗室》(1927)等。此期作品的特色在于体现工人阶级的觉醒。

  无产阶级文学中最为成功的作品,是小林多喜二的《蟹丁船》(1929)和德永直《没有太阳的街》(1929)。两部作品综合了叶山嘉树的小说及“新感觉派”文学这两种新时代不同文体的长处。不过,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总体特征表现在,此前的文学尽管文体上略显平滞,但比较重视人的内在心理与心情,兴隆期的无产阶级文学,真正重视的却不是人,而是物质的运动规律。人物仅在有效的时间中活动。因而,日 本的无产阶级的文学中亦有很多表面类型化的作品,原因在于过份拘泥于斗争、事件以及种种观念性。

  无产阶级文学在大正末年、昭和之初(本世纪20年代),一度有统治文坛之势。它本质上必然地反映了世纪初席卷全球的无产阶级革命。但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在文学观念和实际创作中,时时忽略艺术创作的规律,文学运动中也产生了各种矛盾与问题。因此,传之后世的佳作并不多。同时,战争时期法西斯当局的残酷镇压,更使无产阶级文学趋于衰退。战后,一些领袖般的代表人物如中野重治、藏原椎人等,亦因种种原因失去了绝对正确的光环。

  无产阶级文学的另一位理论家藏原椎人曾在《战旗》创刊号上,力倡“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而创作中,忠实运用这一方法的作家只有小林多喜二 (1903~1933)。小林多喜二先后加入过工农艺术家联盟、前卫艺术家同盟和“纳普”(全日本无产者艺术联盟)等无产阶级艺术团体。 1929年,“纳普”中的文学家分离出来,独立组成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纳尔普”)。小林多喜二被选为中央委员。此间他在《战旗》上发表了《蟹工船》,又在《中央公论》刊出《在外地主》。两部作品一发表,他所供职的银行便解雇了他。

  中篇小说《蟹工船》(1929),描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同时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所谓蟹工船,实际上是在帝国海军保护下,贪婪谋取暴利的一所海上移动蟹肉罐头加工厂。在这里做工的有矿工、渔夫和其他种种职业劳动者。他们在监工浅川的役使下,从事着无法形容的沉重体力劳动。最后,他们终于觉醒了,团结起来与资方进行斗争。监工浅川被工人群众坚强的团结吓破了胆,只好应允给予满意的答复。然而所谓“满意的答复”,竟是引来帝国海军的驱逐舰。号称“人民军队”的帝国海军,剑拔弩张地带走了9位工人代表。激荡人心的工潮运动悲惨地失败了。但通过这次挫折,渔民们却认清了真正的敌人。他们决心重新团结起来斗争。这部作品不仅在描写上自然、真实,素材来源也十分可靠。小林多喜二十分重视描述对象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也在作品中包含了自身的革命愿望与激情。小说中,并没有特定的主人公,毋宁说主人公是作为群体的工人阶级。不管怎么说,从思想高度、主题积极性及方法的明确性等诸多方面看,《蟹工船》都是当时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最高杰作。

  1929年“战旗”社出版《蟹工船》中,尚收有1928年发表的另一部中篇小说《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这一年的3月15日,日本反动当局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疯狂镇压。作品通过真实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悲壮的场面。镇压中,众多革命志士被捕入狱且遭到严刑拷打。拘留所的墙壁上写着:“永远记住这一天——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