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佛祖纲目-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对机应物。度越格量。天下宗师之。寿八十余。无疾而化。

  (癸亥)义存师备说法王宫

  天复癸亥。闽王王审知请义存师备入内。问佛祖究竟修何因果乃得成佛。曰须是见性方得成佛。曰争得见性。曰悟即刹那间。不悟尘沙劫。此事未可造次。山僧各有千百人众。并二三十年。密用此事。未有一二人承当。得况大王为俗天子日。为万民判断山河。争构得此真实法门。愿大王且为佛法主宰。救护生灵。王大悦○瑞恭。住天台瑞龙。癸亥十二月日。命声钟。顾左右曰去。遂跏趺而化。寿八十四。腊六十二。

  佛祖纲目卷第三十三


  佛祖纲目卷第三十四(腾字号)


  甲子(唐昭宗天祐元年起)乙丑(帝祝元年)丁卯(五代○梁太祖开平元年)辛未(梁改乾化)乙亥(梁改贞明)辛巳(梁改龙德)癸未(后唐庄宗同光元年)丙戌(唐明宗天成元年)庚寅(唐改长兴)甲午(唐废帝清泰元年)丙申(后晋高祖天福元年)丁未(后汉高祖仍称天福)戊申(汉隐帝乾祐元年)辛亥(周太祖广顺元年)甲寅(周世宗显德元年)庚申(宋太祖建隆元年)癸亥(宋太祖乾德元年止)

  五代 梁(朱)后唐(李)后晋(石)后汉(刘)周(郭)。
  宋(赵) 北宋。起太祖建隆庚申。止钦宗靖康丙午。九主。共一百六十七年 南宋。起高宗建炎丁未。止末帝祥兴己卯。十主。共一百五十二年。南北宋。共三百十九年 附吴越王(钱)。

  (甲子)布袋和尚示现明州

  布袋和尚。未详氏族。自称名契。(此云迹)常以杖荷一布囊并破席。凡供身之具。尽贮囊中。入市见物则乞。或醯醢鱼菹。才接入口。分少许投囊中。时号长汀子布袋和尚。一僧在前行。师拊其背一下。僧回头。师曰。乞我一文钱。曰道得即与你一文。师放下布袋。乂手而立。白鹿和尚问。如何是布袋。师便放下布袋。问如何是布袋下事。师便负之而去。常在街立。有僧问。和尚在这里作么。曰等个人。曰来也。曰汝不是这个人。曰如何是这个人。曰乞我一文钱。师尝有歌曰。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非圣非凡复若乎。不强分别圣情孤。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携锡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又偈。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柰我何。宽却肚肠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又曰。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我有三宝堂。里空无色相。不高亦不低。无遮亦无障。学者体不如。来者难得样。智慧解安排。千中无一匠。四门四果生。十方尽供养。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不塑亦不装。不雕亦不刻。无一滴灰泥。无一点彩色。人画画不成。贼偷偷不得。体相本自然。清净非拂拭。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又曰。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光涌禅师住石亭

  光涌。自承慧寂记莂。秘重大法。天祐元年。南昌帅南平王钟傅。遣使迎涌至府。使至不起。州牧县尹至不起。道俗顿集亦不起。乃共诉曰。师不起。贻郡县之咎。涌不得已从之。遂嗣石亭法席。学者归之如云。僧问。文殊是七佛之师。文殊还有师否。曰遇缘即有。曰如何是文殊师。涌竖起拂子。僧曰。莫只这便是么。涌放下拂子叉手。问如何是妙用一句。曰水到渠成。问真佛在何处。曰言下无相。也不在别处。

  (乙丑)常通禅师入寂(长沙岑法嗣)

  常通。住雪窦。郁然盛化。天祐乙丑七月。集众焚香。付嘱讫。合掌而逝。

  (丙寅)幼璋禅师住瑞龙

  幼璋。姓夏侯。受白水心印。尝见腾腾和尚。语曰。汝往天台。寻静而栖。遇安而止。又见憨憨和尚。语曰。汝后四十年。有巾子山下菩萨。王于江南。于是吾法乃昌。璋至天台。果住静安乡福唐院。浙东饥疫。璋于温台明三郡。收瘗遗骸数千。时谓悲增大士。乾宁中。雪峰授以棕榈拂子。天祐三年。钱王建瑞龙寺。请璋住持○闽王王审知问义存师备曰。朕今造寺修福。布施度僧。遏恶行善。此去还得成佛否。曰未得成佛。但是有作之心。皆是轮回。又问。将何为道。作何修行。曰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愿大王识取实相。自然成佛。一日又求示心法。答曰。幻化空身。是大王法身。已知见了。总是本源自性天真佛。心心如木石。观心无心。从妄想起。我心自空。即悟实相。百千三昧。俱在大王心。既知本性。一时放下。不得别生丝发许也。又曰。念念常空寂。日用但布施。广作利益。并为助道之门。不拘有无之见。一切自在。问真心本无生灭。今此一身。从何而有。曰此本源真性。自遍周法界。为妄想故。有一点识性。从父母妄缘而生。便即传命。受千般若。身有轮回。佛者觉也。既知觉了。不落恶趣。但频省妄念。归真合道○天祐三年。泉州刺史王延彬。请慧棱住招庆。开堂日。彬朝服趋侍曰。请师说法。曰还闻么。彬设拜。棱曰。虽然如此。恐有人不肯。一日棱谓彬曰。雪峰竖拂子示僧。其僧便出去。若据此僧。合唤转痛与一顿。彬曰。是甚么心行。棱曰。泊合放过。一日彬入招庆佛殿。指钵盂。问殿主曰。这个是甚么钵。曰药师钵。彬曰。只闻有降龙钵。曰待有龙即降。彬曰。忽遇拏云艧浪来时作么生。曰他亦不顾。彬曰。话堕也。一日入招庆煎茶。朗上座与德谦把铫。忽翻茶铫。彬问。茶炉下是什么。朗曰。捧炉神。曰既是捧炉神。为什么翻却茶铫。朗曰。仕官千日。失在一朝。彬拂袖便出。谦曰。朗上座吃招庆饭。却向外边打野榸。朗曰。上座作么生。谦曰。非人得其便。一日谦在招庆。因普请。至彬宅。取木佛。彬问大众曰。忽遇丹霞。又作么生。众无语。谦提起向顶上曰。也要分付著人。一日彬入院。见方丈门闭。问演侍者曰。有人敢道。大师在否。演曰。有人敢道。大师不在否。僧问。如何是正法眼。棱曰。有愿不撒沙○文邃。住钦山。巨良来参。问一镞破三关时如何。曰放出关中主看。曰恁么则知过必改。曰更待何时。曰好只箭放不著所在。便出。邃曰。且来阇黎。良回首。邃下禅床擒住曰。一镞破三关即且置。试为钦山发箭看。良拟议。邃打七棒曰。且听个乱统汉。疑三十年。

  (丁卯)德谦禅师住明招

  德谦。受罗山印记。不滞一隅。激扬玄旨。诸老宿皆畏其敏捷。后学鲜敢当其锋者。尝到招庆。指壁画。问僧。那个是甚么神。曰护法善神。曰会昌沙汰时。向甚么处去来。僧无对。乃令僧问演侍者。演曰。汝甚么劫中遭此难来。僧回举似谦。谦曰。直绕演上座。他后聚一千众。有甚么用处。僧礼拜。请别语。谦曰。甚么处去也。次到坦长老处。坦曰。夫参学一人所在亦须到。半人所在亦须到。谦便问。一人所在即不问。作么生是半人所在。坦无对。后令小师问谦。谦曰。汝欲识半人所在么。也只是弄泥团汉。又到双岩。岩问。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且道此经是何人说。谦曰。说与不说。拈向一边。只如和尚决定。唤甚么作此经。岩无对。谦又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则以无为法为极则。凭何而有差别。只如差别。是过不是过。若是过。一切贤圣悉皆是过。若不是过。决定唤甚么作差别。岩亦无语。谦曰。雪峰道底。自是道声遐播。众请居婺州明招山。开法上堂。全锋敌胜。罕遇知音。同死同生。万中无一。寻言逐句。其数河沙。举古举今。灭胡种族。向上一路。啐啄犹乖。儒士相逢。握鞭回首。沙门所见。诚实苦哉。抛却真金。随队撮土。报诸稚子。莫谩波波。解得他玄。犹兼瓦砾。不如一掷。腾空太虚。只这灵锋。阿谁敢近。任君来箭。方称丈夫。拟欲吞声。不消一攫。僧问。师子未出窟时如何。曰俊鹞趁不及。曰出窟后如何。曰万里正纷纷。曰欲出未出时如何。曰险。曰向去事如何。曰札。问如何是透法身外一句子。曰北斗后翻身。问十二时中如何趣向。曰抛向金刚地上著。问文殊与维摩对谈何事。曰葛巾纱帽已拈向这边著也。有僧住庵。一年后。却来礼拜曰。古人道。三日不相见。莫作旧时看。谦拨开胸曰。汝道我有几茎盖胆毛。僧无语。谦乃喝出○道怤。永嘉陈氏子。六岁不茹荤血。出家游方。谒义存。存问。甚处人。曰温州。曰恁么则与一宿觉是乡人也。曰只如一宿觉是甚处人。曰好吃一顿棒且放过。一日怤问。只如古德。岂不是以心传心。曰兼不立文字。曰只如不立文字。师如何传。存良久。怤礼谢。存曰。更问我一转岂不好。曰就和尚请一转问头。曰只恁么。为别有商量。曰和尚恁么即得。曰于汝作么生。曰孤负杀人。一日普请。存举沩山道见色便见心汝道还有过也无。曰古人为甚么事。曰虽然如此。要共汝商量。曰恁么则不如道怤锄地去。怤再参。存问。甚处来。曰岭外来。曰甚么处逢达磨。曰更在甚么处。曰未信汝在。曰和尚莫粘'貝*貳'好。存便休。住镜清。学者奔凑○行修。泉南陈氏子。号性真。唐景福元年正月六日。母梦吞日。惊窹而生。长耳垂肩。异香满室。七岁不言。或问曰。汝非哑乎。忽应声曰。不遇作家徒。撞破烟楼耳。人益奇之。比长读书。过目成诵。旁及内典。遍阅三藏。忽幡然欲游方外。蹑屐名山。至金陵瓦棺寺。祝发受具。参义存。得受心印。再游天台国清。日憩岩畔。猛兽巨蛇。往来左右。驯扰不去。后梁开平间。至四明。独栖松下。天花纷雨。又趺坐龙尾岩。结茅为盖。百鸟衔花。飞绕经岁。以为常。所坐盘石。当膝处成'土*幻'。

  (戊辰)雪峰义存禅师示寂(德山鉴法嗣)

  义存。住雪峰。四十余年。学者常盈千五百众。将示寂。自制塔铭并叙曰。夫从缘有者。始终而成坏。非从缘得者。历劫而常坚。坚之则在。坏之则捐。虽然离散未至。何妨预置者哉。所以叠石结室。剪木成函。搬土积块。为龛诸事已备。头南脚北。横山而卧。惟愿至时。同道者莫违我意。知心者不易我志。深嘱再嘱。幸勉励焉。纵然他日邪造显扬。岂如当今正眼密弘。善思之。审思之。铭曰。兄弟横十字。同心著一仪。土主曰松山。卵塔号难提。更有胡家曲。汝等切须知。我唱泥牛吼。汝和木马嘶。但看五六月。冰片满长街。薪尽火灭后。密室烂如泥。梁开平戊辰三月。示疾。闽王命医诊视。存曰。吾非疾也。竟不服药。遗偈付法。五月二日。朝游蓝田。暮归澡身。中夜入灭。寿八十七。腊五十九。师备为丧主。三朝集众。煎茶次。备于灵前。拈起一只盏云。问大众。先师在日从你道。如今作么生道。若道得。先师无过。道不得。过在先师。还有人道得么。如是三问。众皆无对。备遂扑破盏子归院。后问中塔。作么生会。塔云。先师有甚么过。备便面壁。塔便出去。备复召塔。塔回首。备问。你作么生会。塔便面壁。备休去○太原孚上座。初在扬州光孝寺。讲涅槃经。有禅者阻雪。因往听讲。至三因佛性三德法身。广谈法身妙理。禅者失笑。孚讲罢。请禅者吃茶。白曰。某甲素志狭劣。依文解义。适蒙见笑。且望见教。禅者曰。实笑座主不识法身。曰如此解说何处不是。曰请座主更说一遍。曰法身之理。犹若太虚。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二义。随缘赴感。靡不周遍。曰不道座主说不是。只是说得法身量边事。实未识法身在。曰既然如是。禅德当为代说。曰座主还信否。曰焉敢不信。曰若如是。座主辍讲旬日。于室内端然静虑。收心摄念。善恶诸缘。一时放却。孚一依所教。从初夜至五更。闻鼓角声。忽然契悟。便去扣门。禅者曰阿谁。曰某甲。禅者咄曰。教汝传持大教代佛说法。夜来为甚么醉酒卧街。曰禅德。自来讲经。将生身父母鼻孔扭捏。从今已去。更不敢如是。禅者曰。且去。来日相见。孚遂罢讲。遍历诸方。尝游浙中。登径山法会。一日于大佛殿前。有僧问。上座曾到五台否。曰曾到。曰还见文殊么。曰见。曰甚么处见。曰径山佛殿前见。僧后举似义存。存曰。何不教伊入岭来。孚闻。乃趣装入岭。初至雪峰。廨院憩息。因分柑子与僧。慧棱问。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