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失误-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架用于日本方向,而日本只有2400架。1941年,美国的造舰能力是日本的
4倍,如果开足马力,这种能力能超过日本的5倍。日军大本营估计,到1943
年, 日本的海军实力仅为美国的一半,而到1944年这个比例还会下降到 30
%。在空军实力方面情况大体如此,只是美国的优势会更突出一点。时间对日本绝
对不利,日本不能再迟疑不决了。如果现在就与美国作战,日本还有取胜的机会,
但过了1941年,那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因此,当罗斯福政府使用“拖”字术
来与日本周旋时,日本作出了加快战争步伐的决定。这在美国人眼中绝对是不可思
议的。在他们看来,既然战争没有希望取胜,那就根本不直言战,唯一可取的就是
坐下来老老实实谈判。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大和民族的国家观念和美利坚民族是
完全不同的。在美国,国家和民族利益是等同的,而在日本,“联即国家”,维持
天皇统治是第一位的。当时美国的贸易禁运已经使日本的国民经济陷入困境,国内
矛盾已经十分尖锐。有一位海军将领说,如果美国继续对日本保持贸易禁运,日本
只得一枪不发,向美国屈服。换一个民族,这种结局很可能出现,但是在大和民族,
这种局面出现的可能性就太小了。尽管美国的强硬措施让日本政府十分难受,但是,
他们却决不想在美日纠纷问题上作出让步。在他们看来,美国提出的条件太苛刻了,
比方说贸易禁运,冻结资产,这些措施格住了日本的脖子,而让日本从中国东北撤
军,更是把日本几代人的殖民努力一笔勾消。这样,即使美国同意暂时取消对日本
的经济封锁,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经济命脉还是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他想什么时候
让日本投降都成。这是决策者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而且,如果不发动新的对外战
争,天皇政权很可能被推翻,而这对日本统治者来说,也是不可能接受的。尽管日
本在侵华战争中已经失去取胜的希望,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仗更是螳臂当车,
但是,只要能保住统治体制安泰,哪怕是国家化为焦土,统治者也不惜一战。尽管
日本内部也有头脑清醒的人士,看到美国和日本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他们最后还
是支持发动一场新的对外战争。如东条英机的幕僚佐藤少将就认为,立即与美国发
生战争,实属下策,即使卧薪尝胆也不能真正解决日本面临的问题,因为它既不能
解决中国战场的危机,也不能解决日本和美国之间存在的问题。不过,如果没有胜
利的可能性,那么,这条路虽差,但不能不走。“作为真正有打胜的前景,我当然
主战;如果连胜利的希望都没有,那么发动战争就是胡闹了。”在11月初上台组
阁的东条英机也曾反对发动战争。但是,当东条面临一系列无法克服的问题时,他
的态度就发生了变化。他说:“当我想到美国在西南太平洋日益增加的力量,想到
至今尚未了结的支那事件和其他问题时,我觉得烦恼就没个尽头。我们都可以在国
内高谈‘卧薪尝胆’,但是国民能忍受几个月?”如果日本再不采取行动,那么,
用不了两三年,日本就会变成一个三等国,这是日本无论如何无法忍受的。东条说,
“事情已经发展到这种地步,日本要想维持帝国的生存,必须开始同美国、大不列
颠和荷兰作战。”至于说这场战争的成败,那就顾不上了,反正,如果不打仗,那
就只能听凭美国佬宰割,而冒险开战,则还有一线战胜的机会。而且,由于目前还
储备了一些物资,随着时间的拖延,这些物资迟早会消耗完毕,时间对日本不利,
迟打不如早打。军令部长永野代表海军发表意见说:“立即开战!日后再不会有开
战的良机了!”这个时候开战,日本已经有所准备,而美国还是一个麻痹大意的国
家,如果在这个时候通过突然袭击,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那么战争还有胜利的希
望。再过几年,这种指望就一点都没有了。而这在绝大多数美国人看来,是绝对不
可理解的。日本人毕竟属于另外一个民族,它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原则同美利坚民族
完全不同。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美国人对大和民族都全无了解。日后我们了解到,在战争
爆发之前,美国也有一位先知先觉的人士,他要求华盛顿正确理解日本人,同时又
向国内报告,日军可能偷袭珍珠港。他就是美国驻日本大使格鲁。格鲁在美日谈判
的关键时刻,曾发回电报,提醒华盛顿注意日本独特的民族性和思维方式。
    他在电报中说:“如果这些努力都失败,本大使预料日本将转回原来的甚至超
过原来的立场。这样将会导致一次本大使曾称之为全力的、破釜沉舟的尝试,实际
上是宁愿冒民族剖腹自杀的危险,使日本不受外国的经济封锁,而不愿屈服外国压
力。了解日本民族性格和日本的日常心理状态的观察家们都明白,无疑这种突发事
件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很可能的……”格鲁说:“本大使的意图只在于,使美国
不要因错误理解了日本对美国发动突然的自杀性战争的能力,从而卷入战争。民族
理智决定了不能采取这种行动,但我们不能用美国的逻辑标准去衡量……日本的明
智,日本的行动,可能使美国和日本之间的武装冲突成为不可避免,还会采用危险
的戏剧性的突然袭击。”
    格鲁想起了一位日本友人对他说过的话。这位日本人说:“你们盎格鲁一萨克
逊人的麻烦,在于你们把日本人看作成人,并按成人对待,但实际上,日本人还是
孩子,应该像孩子那样对待他。”可是,华盛顿听进去了多少呢?当格鲁的报告发
到国务院时,大家都设为他是小题大作,他们认为,格鲁是个可敬的但过于守旧的
人,容易轻信,而且,他在日本呆的时间长了,对大和民族大概产生了同情,这种
同情心使得他的任何报告都打上了亲日的烙印。谁也没有把他的警告放在心上。至
于说突然袭击的警告,海军情报部早就有过判断,因此不值得一提。它认为,日军
已经陷在中国战场,无力开辟新战线;日本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尤其在飞机
制造方面更是如此,要想扩大战争已是力不从心;日本忙于建设
    “大东亚共荣圈”,在消化战利品之前,它不会再行扩张。这些估计,从某种
意义上讲都是正确的。如果按照常理看问题,日本不仅不应进一步扩张,而且应该
收缩战线才对。但根据日本人的思维逻辑,情况完全不是如此。正因为日军陷于中
国战场,它才要另外开辟战线以恢复国民“信心”;正因为日本的制造能力已经趋
于极限,它才要进一步扩张以寻求新的原料供应地;也正是因为建设“大东亚共荣
圈”,它才向印度支那扩张,因为这些地区都是“大东亚共荣圈”的组成部分。占
领这些地区,对美国的资源是一个沉重打击。“我们将建立起一道铜墙铁壁,凭借
它,我们能将敌人—一击败,同时,也能打败美国和英国!”陆军参谋次长如是说。
在他的影响下,原先反对发动战争的将军们一个个改变态度,日本终于下定了开战
的决心。
    明明是自己疏于防范,明明是自己玩忽职守,
    可是,事发后,金梅尔和肖特却把自己打扮成替罪
    羊,从而在美国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马歇办曾对罗斯福总统说,夏威夷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敌人的航空母舰、
护卫舰和运输舰大约在750英里之外就会遭到太平洋舰队的空中打击,到200
英里范围内,敌人将遭到各种类型火炮的打击、也许珍珠港的守军真有如此打击能
力,但马歇尔没有意识到,美军的打击能力是建立在正确预警的基础上。如果太平
洋舰队不能发现敌人的踪影,它何以能发挥自己巨大的战斗力?可悲的是,珍珠港
事件前的太平洋舰队,恰好处于这种境地。
    尽管奇袭珍珠港已经成为“常识”,海军部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加强珍珠港
的防御,令人惊异的是,日本特遣舰队还是真的完成了对珍珠港的偷袭。由于损失
太大,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在相当长时间内,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对日本海
军只能退避三舍。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政府都会追查事故的直接责任人。这一次,
罗斯福政府抓住了金梅尔和肖特。12月18日,罗斯福下令成立以罗伯兹为首的
调查委员会,调查珍珠港事件的原因。委员会抽调了大量的证人,阅读了大量的卷
宗,结果认为: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陆军部长史汀生。海军部长诺克斯以及作战部
长斯塔克,都曾以充裕的时间向珍珠港的陆海军将领发出过防止偷袭的警告,他们
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珍珠港事件的直接责任在于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和夏威夷基
地的最高指挥官肖特中将,他们玩忽职守,虽然接到大量警告,但没有采取任何措
施加强警戒。因此,金梅尔和肖特将军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后都被解除军职,强迫退
休,并接二连三地接受国会调查。这种待遇令人很不服气。很多人认为,金梅尔和
肖特充当了珍珠港事件的替罪羊,是“罗斯福阴谋”的牺牲品。他们自己,也在各
种场合为自己呜冤叫屈。他们问:华盛顿既然已经了解日本即将偷袭珍珠港,那为
什么不把这一重要情报通知夏威夷?出事后,为什么不让他们申辩,而把他们撤职
了事?他们甚至说,愿意接受军法审判,以便在法庭上把事实真相讲B来,从而可
以不当替罪羊。
    在某种程度上,金梅尔和肖特确实是政府随手抓出来的替罪羊。一个再明显不
过的事实是,在珍珠港遭到毁灭性的打击9小时后,麦克阿瑟在菲律宾也遭到了日
军的突然袭击。但是,我们注意到,麦克阿瑟毫发无损,没有人来追究他的责任,
也没有人指责他失职。如果麦克阿瑟都可以原谅,那么金梅尔和肖特难道不更应该
得到原谅吗?尤其是在战争期间,麦克阿瑟成了远东美军的统帅,官至五星上将,
金梅尔和肖特这种替罪羊的感觉就更强烈了。同样的突然袭击,为什么麦克阿瑟升
官,而他们却不得不提前退休,离开自己一辈子效力的军队?谁能给他们解释清楚?
金梅尔和肖特一直愤愤不平。
    不过,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这件事必须有人来承担责任。
这个责任人,只能是金梅尔,而不能是别的什么人。麦克阿瑟的升官与金梅尔等人
的解职之间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不能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当然,你可以认为,
罗斯福政府对金梅尔和肖特是不公平的,但同样不容否认的是,他们是罪有应得。
至于说麦克阿瑟升官,只能从麦克阿瑟的个人资历、菲律宾守军当时的状况以及麦
克阿瑟的官运亨通来解释了。要知道,30年代时,麦克阿瑟就是美国的陆军参谋
长了,马歇尔当时还是他手下的一个中校,而战争爆发前金梅尔只不过是一个普普
通通的海军少将,肖特也只是一个陆军中将。像麦克阿瑟这样的帅才,在美国屈指
可数,而像金梅尔、肖特这样的将官,在美国可以随手抓出一把。千军易得,一将
难求,这个道理谁都懂得。再说,珍珠港的灾难,如果不是由于金梅尔和肖特的失
职,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而菲律宾的情况是,麦克阿瑟的警惕性再高,他的几
架破飞机也不可能挡住强大的日本航空兵的突击。菲律宾是否遭到突然袭击,结果
没有什么两样。这也许就是麦克阿瑟和金梅尔同病不同命的缘故。
    当然, 金梅尔和肖特对美日谈判的详细情况不甚了解, 他们也没有得到全部
“魔术”情报,但是,他们并不是对美日关系出现急剧变化的情况一无所知。即使
华盛顿没有把详细情况通报给他们,但只要看看报纸,任何一个稍具常识的人都能
嗅出当时弥漫在华盛顿和东京之间的紧张气氛。华盛顿也不是没有向夏威夷发过警
告。早在1940年6月,日本进占印度支那时,陆军部就命令夏威夷和巴拿马的
美军基地保持必要的戒备状态。1941年2月,华盛顿又提醒太平洋舰队注意日
本偷袭珍珠港的可能性。10月16日,美国获悉日本近卫内阁已经总辞职,接替
近卫的可能是东条英机。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立即电令美国海军各大舰队,要求它
们进入戒备状态:“日本内阁总辞职可能会使事态严重起来。下届内阁可能由一些
强烈反美的国家主义者组成……日本似乎认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