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源流-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集体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并获得心理上的安慰。 恐怖组织和民族宗教分离主义势力就是最显著的例子。最后;在政治领域;全球化的动因使得传统的民族国家治理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当代世界政治中越来越多的议题超越了民族国家主权的界限。在跨国和超国家层面上;主权国家处理政治事务时深受诸多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的制约。几乎与国际组织作用不断加强同步;一般民众的政治视野更加开阔;主权国家的政治决策也越来越难以博得大多数国民的支持。在“分合”进程的影响下;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权威结构大受侵蚀;当代世界政治体系正在经历意义深远的变革;这一变革集中体现在全球事务中的权威迁移(relocationofauthority)。
全球治理论者认为;推动权威迁移的因素来自六个方面 。首先是冷战的结束和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竞争的终结去除了两极结构的束缚;使权威迁移的进程在体系层面上成为可能。其次;两极结构的崩解造成了冷战后世界局势的动荡状态(turbulence) ;与此同时;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个世界日益缩小;这些前所未有的态势促使人们去寻找更加有效的政治组织形式。第三;公民的技能革命(skillrevolution)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界定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同时更加容易地参与集体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第四方面的因素来自次团体主义(subgroupism)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分化出大量有组织的实体;它们成为新的权威中心和忠诚目标。第五个因素是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全球化大大削弱了维系商业和金融关系的传统方式。最后;权威迁移的进程被不断出现的全球相互依存事态所加速;这些事态强化了跨国合作的密切形式;例如新近不断高涨的社会运动 。总之;权威迁移的动因来自“分合”世界观下同时展开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进程间的互动。有些情况下;超越国家边界的控制机制得到加强;而在另外的情况下;邻里间心理安慰和种族归属等需要则催生和强化了区域化的控制机制。
尽管当代世界事务大多数仍然是在主权国家管辖的框架内展开的;但是随着国家内部和外部各种新的控制机制的出现;越来越“呼唤全球政治权威甚至治理的新形式。” 罗斯诺把这种“新形式”称作“权威领域(spheresofauthority;SOAs) ”。所谓权威领域;指的是一些可以行使权力的行为体;在各自相应领域里可以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服从。与国家主权权威不同的是;这种服从主要不是依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力获得的;其服从主要来自民众对于它的信任和认可。权威领域往往没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并且常常不具有领土性;它可能是全球性的;也可能是区域性的;同时其影响范围在不断地发生扩大或缩小的变化。
国家主权权威向形形色色的权威领域的迁移是当代世界政治变革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在许多问题上国家也要和其他权威领域一样去争取自己的权力以获得人们的认同。当代世界政治的主轴开始从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统治(governent)向以权威领域为中心的“治理”变革 随着世界政治分合趋势的不断发展和权威迁移的不断加速;国内(domestic)和国外(foreign)之间的分野不断淡化;以前清晰坚固的划分国内和国外的边界(boundary)日益模糊和易渗(porous);以权威领域为基础的治理(governance)则大行其道。特别是;众多全球公共问题的出现使得全球规模的治理成为世界政治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
总之;“治理从头起便须区别于传统的政府统治概念”。
全球治理论对自由主义理论的回归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与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不同;全球治理论大胆地放弃了国家中心论的基本限定;把世界政治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纬度;敏锐地发现了其中最新的发展趋势。在本体论和世界观上;全球治理无疑是自由主义传统和全球主义的融合;然而在方法论上;它一方面没有彻底放弃实证主义的实在论和个体主义;同时也能够吸收诸如建构主义和英国学派国际社会理论的社会建构方法和整体主义;这无疑折射出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精神;为走进新千年的五彩缤纷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增加了一个新的方法和门径;不仅对于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创建富有启迪意义;还为解决当今世界政治面临的困境指明了一条有益的道路。
注 释:
①DavidJ Manning;Liberalism;London:Demt ;1971;pp 14…23
②参见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特别是其中的第3章和第6章。
③MarvinPerry;MyruaChase;JamesR Jacb;MargaretC Jacb;TheodoreH VonLaue;WesternCivilization;HoughtonMifflinCompa ny;p 388
④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⑤李梅:《权利与正义:康德政治哲学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⑥AlfredZimmern;“LecturesontheHarrisfoundation1936”;inQuincyWright;ed ;NeutralityandCollectiveSecurity;TheUniv ofChicagoPress;1936;pp 8…9
⑦伍德罗·威尔逊:“首任总统就职演讲词”;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编:《美国历史文献选集》;北京;1985年;第127页。
⑧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编:《美国历史文献选集》;第134页。
⑨A LeRoyBennett;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PrinciplesandIssues;PrenticeHall;1995;p 22
⑩EdwardH Carr;TheTwentyYears sCrisis;1919…1939: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InternationalRelations;NewYork:Palgrave;2001
11。 KlauseKnorrandJamesN Rosenau;ContendingApproachestoInternationalPolitics;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69;p 12
12。相互依存理论的代表作可参见:RobertKeohaneandJosephNye;PowerandInterdepence:WorldPoliticsinTransition;PrenticeHallInc ;2001;RobertO KeohaneandJosephS Nye;eds ;Transnationalrelationsandworldpolitics;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2;RichardRosecranse;TheRiseoftheTradingStates;BasicBooks;1986
13。HansMorgenthau;PoliticsamongNations:theStruggleforPowerandPeace;NewYork:AlfredA Knopf;Inc ;pp 18…25
14。 RobertKeohaneandJosephNye;PowerandInterdepence:WorldPoliticsinTransition;backcover
15。对regime一词;目前国内学术界有不同的翻译方法;如“机制、规制、制度、规则”等这里采用“规制”一词;参见刘丰、张睿壮:《关于几个重要国际关系术语中文译法的讨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10期。
16。新自由制度主义研究的代表作有:ErnstHass;“OnSystemandInternationalRegimes”;WorldPolitics;Vol 27;No 2;1975;pp 147…174;StephenKrasner;ed ;InternationalRegimes;CornellUniversityPress;1983;RobertKeohane;AfterHegemony:CooperationandDiscordintheWorldPoliticalEconom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84;RobertKeohane;ed ;NeorealismandItsCritics;ColumbiaU niversityPress;OranYoung;“InternationalRegimes:ProblemsofConceptFormation”;WorldPolitics;Vol 32;1979…1980;pp 331…405;JohnRuggie;MultilateralismMatters;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93
17。大卫·A·鲍德温:“新自由主义、新现实主义和世界政治”;大卫·A·鲍德温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11页。
18。StephenCrasner;“StructuralCauseandRegimeConsequences:RegimesAsInterveningVariables;”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Vol 36;1982;p 186
19。BrunoS Frey;“ThePublicChoiceViewof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winter1984;pp 201…202;RolandVaubel;“APublicChoiceViewof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inRolandVaubel&ThomasWillett;eds ;ThePoliticalEconomyofIn ternationalOrganizations:APublicChoiceApproachWestviewPress;1991
20。王杰主编:《国际机制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84页。
21。RobertKeohane;“InternationalInstitution:TwoApproaches”;InternationalStudiesQuarterly;Vol 32;No 4;1988
22。RobertKeohane;AfterHegemony:CooperationandDiscordintheWorldPoliticalEconomy
23。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苏长和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中文版序言;第21…26页。
24。ZeevMaozandBruceRussett;“NormativeandStructuralCausesofDemocraticPeace”;AmericanPoliticalScienceReview;p 624
25。DavidE Spiro;“TheInsignificanceoftheLiberalPeace”;InternationalSecurity;Vol 19;No 2;Fall1994;p 50
26。ImannelKant;PerpetualPeace;Indianapolis:LiberalArtsPress;1957;以及Kant sPoliticalWritings;HansReiss;ed ;H B Nisbet;trans ;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0
27。MichaelW Doyle;“LiberalismandWorldPolitics”;AmericanPolit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