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1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么程度?这经上讲的「法界微尘无不入」。一一微尘里面都有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有无量无边诸佛以及菩萨大众围绕。我们凡夫怎么会知道?依报里面讲微尘,正报里面讲毛孔、讲毛端,这个才叫微细,「无微不至」,我们才懂得这句成语里面的含义,实实在在不可思议。菩萨要普度这里面的众生,菩萨用什么去度众生?普贤菩萨在这部大经里面,展现给我们看的是无尽的大愿,末后归纳为十条,十大愿王;以无尽的大行,文殊菩萨所表的十波罗蜜。
十愿十行,这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总纲领,我们不能不知道,十愿十行展开就是全部《大方广佛华严》。愿行用什么方法落实到一切众生?大家千万不能够疏忽四摄法,没有四摄法,诸佛菩萨的愿行决定不能落实到一切众生。所以我们修菩萨行,行菩萨道,行什么?四摄而已。四摄里面的内容就是十愿、十波罗蜜,我们初学要从这里下手,这样下手有点像了。能不能契入华严境界?不能。要怎样契入?「住於三昧实境中」,这就契入。住於三昧实境中,而广度一切众生。
净宗与华严的关系最为密切,净宗学会成立之初,我们提出行门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是修学净土,志求往生,决定要遵守的;念念不忘,行行不离,你这叫真修净土,你是真正在学佛,做佛的弟子。五个科目里面,第一个科目就是三福,净业三福。第二个科目是六和敬,无论在什么场合,别人跟我不和,我要跟他和,要懂这个道理。他为什么不跟我和?他没有学佛,他还在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我们今天学佛了,发心皈依做佛的弟子;三皈依,佛就是传授我们觉正净,三皈叫「翻邪三皈」,觉正净对面是邪,迷邪染。我们从迷邪染反过来依觉正净,依觉正净,哪有不和合的道理?
「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这是我们处众必须要遵守的原则。能够遵守六和,这个团体就叫做僧团,僧团决定为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你在家里头,你一家四个人能够修六和敬,你的家庭就是僧团,你这个家庭就得一切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佛在经论里头讲得很多,我们求佛菩萨保佑是要用行动来祈求,不是口头上;口头上不算数,要用行动,这个行动就是三福六和。第三个科目是三学,戒定慧三学,这是佛法总纲领。第四个科目是六度。第五个科目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五个科目。六度最后般若波罗蜜展开就具足「方便、愿、力、智」波罗蜜,就是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这个是净宗学人行门所依的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这里面包括普贤的十愿,文殊的十波罗蜜。然后这个样子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决定得生;真的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会漏失的。没有行门不行,如果没有行门,心行不相应,即使你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念二十万声佛号,能不能往生?不能。古大德说得好,「喊破喉咙也枉然」。为什么?「口念弥陀心散乱」。你的心不像佛,你的行为不像佛,口念佛有什么用?一定要心是佛心,愿是佛愿,行是佛行,言是佛言,这个人上上品往生。
「言是佛言」,就是说法度生,底下一首偈就赞叹了。所以此地「赞度生」是赞叹菩萨的弘愿。我们在这首偈里面,看见菩萨不分彼此,决定是清净平等的,没有分此处他方。这个地方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乡,我要度这些众生;那个地方是别人国家,与我不相干的,我为什么要度他?那你就错了。这个地方是跟我是同族的,那个地方是异族,跟我不同族的;这个地方的人都是信佛的,我们同一个信仰的,那些人信基督教、信伊斯兰教的。你看看;普贤菩萨不分,普度!
『众生大海咸济度』,「咸」是统统,统统都慈悲救济,都度他们。「度」字用现代话来讲就是帮助、协助,帮助他们断恶修善,这就是帮助他们不堕恶道;再帮助他们破迷开悟,就是帮助他们转凡成圣。普贤菩萨还有一个特别法门,你看到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帮助一切众生当生成佛,真正不思议的法门。密宗里头有即身成佛,华严跟净土里头也不例外,而且华严、净土里面成的佛是究竟圆满佛,真正不可思议!这个才叫做究竟圆满度脱一切众生。记住!帮助一切众生,一定要善用四摄法,目的才能达到,我们必须要学习。
帮助众生,成就众生,在世法里面讲由近及远,也就是先帮助自己的家亲眷属,然后再帮助邻里乡党,慢慢再扩大,扩大到虚空法界,这是世法里头说的。佛法里面呢?佛法也不例外,但是佛法另有个说法,佛法是缘成熟的人先度,缘没有成熟帮助他成熟。没有缘的呢?没有缘跟他结法缘。通常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根熟」,根熟就是缘成熟了。根熟,这一生一定要帮助他超越六道十法界,帮助他往生净土,根熟的。根没有熟,没有熟就是他对这个法门不相信,他不能接受,你以善巧方便把他的根增长。他对净宗信心若有若无,意愿不定;想生极乐世界,也想生天,又想到这个世间还不错,还不想离开,希望来生最好还能得人天福报,这样的人很多很多。所以你要帮助他,把他的善根要不断向上提升。还有一等没有善根的人,根本就不相信,你很难劝导他,这个给他种善根。完全不能接受,你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听进去了,虽然他不信、不接受,他听进去了,这个已经落在他的阿赖耶识里面去了;也就是说,他心里头有这么一句佛号了,这个佛号就是将来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种子。没有善根的人跟他种善根种子,这个善根种子是见阿弥陀佛的像,闻阿弥陀佛的名,见像闻名,他就种了善根。这都是度众生,他将来一定会得度。
现在我给他种善根,这个善根将来会成熟。他今天为什么不能接受?是因为他有业障。慢慢他的业障消除,他的善根就起作用,就现前了。我们也不例外,我们过去生中没有善根,人家劝我们,我们也不能接受、也不相信,为什么这一生相信了?这一生我们的业障消除一些,过去生中的善根起作用了,我如是,别人也不例外。所以没有善根的人,我们明了懂得他跟我过去多生多劫以前一样,我们不能够舍弃他。
所以早年我讲经教学,看到街头有些年轻人穿的T恤,前后印的那些花纹都是妖魔鬼怪,我们看了很难过,这个不正常!我从这一点触动,所以我也做了不少这些T恤,我把前后都印南无阿弥陀佛,现在也很流行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衣服穿在身上造不造业?这个我们没有忌讳,我们的用意是为一切众生种阿弥陀佛的种子。我们穿出去,人家看了一眼,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有时候他还念一声,念一声善根就现行了,比不念强得多。我们学佛的同修,无论在家出家,出家人更明显,穿的出家衣服,走到哪里去,人家都会有个佛的印象,这是佛教,口里不说,心里头早有了。所以穿这身衣服外面走一走,就给许许多多众生种了善根,很不可思议!拿一串念珠念阿弥陀佛,念佛最好出声,为什么?让周边人都能听见。他听见了,「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又看见,又听见了,没有别的用意,希望这个佛种子加强,有力量,念念不忘帮助众生,念念不忘济度众生,用意在此地。
现在我还看到有一些同学衣服上印的有佛像,绣的有佛像,有人就怀疑这是不是对佛不恭敬?对佛恭敬不恭敬不在形式,是在心。假如我们把衣服上印了佛像,绣了佛像,认为这个很美观,这是不恭敬;认为我穿这个衣服佛会保佑我,这也不恭敬;如果我这样做,是让所有看到我的人都能种善根,这个可以。这是什么?这是做广告,替佛宣传。佛也会点头,也同意你这个做法。这个世间人,佛法的种子愈多愈好,人人都有善根种子,就会带给这个社会安定和平,众生幸福。所以看我们用什么心去做,这一点非常重要。怎么个度法?下面三首,六、七、八三首非常具体。请看经文第六首:
【入於法界一切尘,其身无尽无差别,譬如虚空悉周遍,演说如来广大法。】
这首偈是赞叹普贤菩萨「常演大法」,演说,演是表演,说是解说。帮助一切众生用什么方法?教学。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用的方法就是教学演说。他一生日常生活做给我们看的,他那种生活方式,显示出无贪无瞋无痴,显示出诸佛菩萨三昧的生活,正常的生活。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清净平等,大慈大悲,都是做给我们看的,极不平的境界里面,他老人家平等。
这个文里面我们特别要注意的『入於法界一切尘』,因为一一尘中有法界,这叫无微不至。『其身无尽无差别』,「无尽」是说他身的数量跟法界一切微尘,微尘里面又现一切法界,无尽是跟尘界相等的,这是无尽。「无差别」,无差别是随类现身,在人法界现人法界的身,跟人法界没有差别;在天法界里面现天身,跟天法界没有差别;在畜生法界里面现畜生身,跟畜生没有差别;在饿鬼法界现饿鬼身,跟饿鬼没有差别。无差别是这个意思,跟一切众生现同类身。
『譬如虚空悉周遍』,这是用比喻虚空周遍一切,哪里没有虚空?普贤菩萨周遍法界广度众生,他的身就像虚空一样,无处不现,无处不在。现身做什么?现身目的在哪里?最后这句非常重要,『演说如来广大法』。如来广大法就是「大方广佛华严」,这是如来广大法,如来圆满法。如果我们就纲领上来讲,那就是普贤菩萨的十愿、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要把十愿、十波罗蜜表演出来,我们今天讲做出样子来给众生看。众生看了之后一定有所感动,感动之后他一定要来向你请教,要来跟你学习,你要做出来给他看。
众生一定有贪心,贪爱五欲六尘,我们中国世间人讲七情五欲,哪个众生不贪爱七情五欲?菩萨做给他看,你们所贪爱的,舍不得的,我能放下,我能布施。佛在大小乘经论里面常常跟我们讲,世间人贪财,财从哪里来的?不是你贪就能贪得到的。我也想贪,贪不到。如果贪得到,佛也不会反对,佛也赞成,佛也会劝你去贪。贪不到!你冤枉用了心,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神,你得不到,所以佛才劝你不要有贪心。怎样才能得财富?你要懂得修行。得财富是果报,凡是得都是果报,果必有因。佛讲了,你想发财,你要修财布施;得财富是果,修财布施是因。你修因,哪有不得果报的道理!今天我们看世间有很多发大财的人,他发财不是偶然的,前世修财布施修得多,他这一生当中果报现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他种得多,收成当然多,这是一定的道理。我们晓得这个道理,我也想发财,发的财比他还多,行不行?行!你多修财布施,你修的财布施超过他,将来你得的财富一定在他之上。
也许同修说,我没有钱,我拿什么布施?你们去看看《了凡四训》,现在《了凡四训》电视剧的光碟已经流通,多看几遍你就觉悟,你就知道修大财富,修圆满的财富。原来佛门当中讲修行是论心不论事,如果论事,贫穷人就不能种福,只有富贵人才能种福,这个讲不通,天理讲不通。修福的机缘人人平等,这是真话。你看《了凡四训》里面讲的,了凡先生举的例子。他说有一个贫穷的女孩子到寺庙里面烧香,身上只有两文钱;两文钱很少,像现在我们讲两分钱;两文钱,一分还不到。我小的时候用铜板,一个铜板上写了十文,一个铜板是十文,三个铜板才是一分钱,十分才一毛。两文钱,她把两文钱拿来供养佛,寺庙里头住持老和尚看到了,看到这个女孩子非常虔诚,供养两文钱,老和尚给她回向,给她诵经回向,祝福她。
后来这个女孩子进宫做了王妃,富贵起来了。有一次又经过这个寺庙,想想从前年轻贫穷的时候在这里烧过香,这次做了王妃,大富大贵了,带了一千两黄金到寺庙里面来供佛,摆的架子就很大了。方丈和尚看见,吩咐小徒弟诵经给她回向。她觉得非常诧异,找老和尚:「多少年前我很贫穷的时候,我只布施两文钱,老和尚你亲自替我回向。今天我供养黄金千两,你怎么叫小徒弟给我回向?」老和尚就说了:「以前两文钱,你心地真诚,我不给你回向,对不起你。你今天供养的黄金虽然多,你真诚心没有了,我徒弟给你回向足够了。」所以那个时候两文钱,她的福报是圆满的;现在供养黄金千两,她的福报抵不过两文钱。我们要晓得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