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3)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601-800集-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讲的沧海桑田,这就是讲的无常,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
  你要了解事实真相,古人讲借假修真,我们今天的身,我们的心,心是妄想,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妄念念念都在变化,这个心不是真的,是妄心。我们居住的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无常的幻境。你要真正把它看清楚看明白了,你才会放得下。看破之后自然就放下了,你为什么放不下?你没有看破。看破放下了,借假修真,我要修真常。也就是说在这个多变境界当中,我要去找不变的,不变是真的。什么是不变?真心不变,真性不变。在佛法里面称之为法性、佛性,这是不变的。
  佛法修行最后的目标是什么?明心见性。明心是真心;见性,本性、自性不变,那是真的,我们务必在这一生当中把不变的心性找到,问题解决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至少分证佛,那么六道十法界,六道十法界都是属於变化的,变化土。到你见了性的时候,法性土现前了,那个时候是「常乐我净」,常就不变,变是无常,世间无常,到那个时候世间真常。所以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是真常,极乐世界、华藏世界的人是法性身住法性土,常乐我净,跟我们现在这个境界完全不一样。
  法性身跟我们这个身,法性土跟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差别在哪里?三乘法里面,佛所讲的跟《华严》所讲的不一样,《华严》是对法身菩萨讲的,所以是如来亲证的境界,是如来现量境界,完全讲真的。三乘根性的大众,没有契入如来境界,你要跟他讲真的,他茫然不觉;不觉还不要紧,怕他在这里头生疑惑,疑惑就产生障碍了。所以佛对三乘人讲往往是恒顺众生,俗谛讲得多,真谛讲得少。偶尔是透露一下,这样是什么?大家生欢喜心,会接受,佛讲的我马上有受用,义趣不同,《华严》是唯一真实。
  所以说佛的净土跟我们这个净土不在一起,西方极乐世界距离我们这边十万亿佛国土,给我们说这个话。华严会上讲的不一样,法性土跟业报土,业报土就是法相土混在一起,前面讲「重重无尽的法界」,虽然混合在一起,它一点都不乱,一点都不杂,不思议境界。证得法性的人,他的身就是法性身,他住的土就是法性土;三乘人有成住坏空,他没有成住坏空,境界不一样,不思议境界。怎么知道他不坏?如果我们前面读的经文要稍稍能够体会到它的意思,这个事情我们就不会疑惑了,为什么?
  微尘里面,每一粒微尘里面,譬如这个地球,太阳系爆炸了,这个银河系也爆炸了,消失了。试问问它有没有微尘存在?有,每一个微尘里面圆圆满满的含摄著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刹土众生。这怎么能坏得了?世界不会坏的。真正知道毛端里面有诸佛世界,微尘里头有诸佛世界,诸佛世界怎么会坏?由此可知,会坏的没有入这个境界,入这个境界不会坏,入这个境界没有生灭。《中观》里面讲的「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我们虽然没有证得,我们相信,我们对佛的说法不会怀疑。最要紧的我们要求证,怎么样证得?一定要依教奉行,佛教你的方法,你要不依照这个方法去做,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依什么方法?总的纲领戒定慧三学,总纲领。戒定慧三学,定是枢纽,所以这个经文里面讲清净智不可思议。清凉大师讲「清净智者,离所知障碍,决断分明」,这叫清净智。清净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平等智是什么?离烦恼障,平等智现前,离所知障,清净智现前了。换句话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日常生活就是练功,真正觉悟的人,生活就是修行,修行就是生活;工作就是修行,修行就是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应酬就是修行,修行就是应酬。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外面境界哪一样不是在修行,修什么?修清净心,修平等心。
  《无量寿经》的经题好,把修行的纲领都列在上面了,「清净、平等、觉」。你看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经题会集得好!经题没有一个字是自己拟定的,「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那是果报,就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的境界,是果。后面这一句是因,「清净平等觉」,要修清净平等觉的因,你才能证得大乘无量寿庄严。无量寿就是不生不灭,才能叫无量寿。庄严,永离成住坏空,永离生老病死,永离生住异灭,那才叫庄严。否则的话,庄严是假的,为什么?无常,那不是真庄严,无常。真常能不能证得?佛没有妄语,佛告诉我们确实可以证得,为什么证得?真常是本有的,无常是本无的。我们迷了,把真常变成了无常;要是觉悟了,把无常又恢复了真常。这个里头很有味道,这里面是大学问。
  所以在这句经文里头,前面给我们说出一切世界成坏。你怎么能知一切世界成坏?因为他有清净智,他离所知障,离烦恼障,所以他清楚,他明了,他的智慧没有障碍,无碍智。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世界,佛没有不知道的,没有不明了的。即使众生的世界,成住坏空,佛也清楚也明白。菩萨代我们问,说老实话,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众生,成就我们众生,所以多半都是偏在众生境界里头说世界成住坏空。
  由此可知,今天我们科学家怎么样去观察?藉了许多科学工具来探测太空,能不能得到事实真相?很难!难在哪里?难在烦恼障没破,所知障没有破。所以用许许多多的时间精力,一代一代累积这个知识经验,都没有看到宇宙的真相,难在这里。要想真正了解宇宙的真相,了解众生的真相,宇宙真相就是佛讲的器世间,众生真相就是有情世间,要真实智慧,不断烦恼、不破所知,哪来的智慧?
  这桩事情是真难,真不容易,我们要想在一生当中能成就,能获得,几乎是不可能。那要怎么办?我的老师教我,不得已而求其次。其次怎么个求?妄想分别执著要淡一点,希望一年比一年看得淡,不要去计较,不要去分别,不要去执著。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只有一个标准:广利有情。就这个标准!绝对不要想自己的利益,想到自己利益,又堕落到妄想分别执著里面去了。换句话说,增长烦恼障,增长所知障,这个二障不但没有破、没有断,你天天还在加重,这就大错特错了。这是大乘法里头修行的秘诀。
  历代祖师大德们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所以他一生有相当的成就。凡夫不如是,凡夫做一桩事情,一定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利益众生的事情他放在第二、放在第三,往往真实功德他一生错过了。这种妄想执著的习气很深很深,我们自己又何尝不如是!怎么能够把这种分别执著淡个一、两分?我自己的经验,天天读经,天天讲经,我讲了四十四年,天天在讲台上劝别人,劝久了自己不知不觉就转过来了。
  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的念头对这个社会,对一切众生,对整个佛法,有没有好处?好处从什么地方去区别?从影响。这个事情是正面的影响,影响的时间长,影响的面很大,好事!一定要做。如果是时间很短,很短也值得,只要它影响的时间长,影响的面大,不论时节因缘,这样看就有智慧了。千万不要想一桩事情千年万世,哪有这个道理!世间确确实实是刹那变化。尤其是近代,人心失去了依归,没有依靠,妄念纷飞,所以感得的果报,变化就特别大。
  我今天早晨看到以前陈老居士的柜子,上面放了几个硬币,我拿出来看看,我就很感慨,从这个地方看出什么?看出无常,看出变化。我小的时候铜钱已经不用了,满清时候用的货币,铜钱,当中有个方洞的,有个方孔,现在古董店还能看到。但是那个时候很多,每个人家都有,但是都不用了,用铜板。铜板是民国的货币,一个铜板上面写十文,从前的一个铜钱是一文钱,一个铜板等於十文钱。民国的货币一个铜板,等於满清那时候的钱币是十个,一个铜板是十个,一比十兑换。
  我小时候上小学念书的时候,母亲会给我们两个铜板,通常是两个,有的时候给三个,上学去买油条烧饼馒头,早餐就够了,喝一碗豆浆上学,两个铜板。三个铜板,三个铜板等於三十文,三个铜板是一分钱。一毛钱就很大了,一毛钱可以四个人上馆子吃一餐,一毛钱。一块钱那是银元,清朝的时候一块钱银元很多人看过,很值钱,很管用。你看从货币,变到现在的钞票。
  我们这次到韩国、日本去旅行,他们那个票面是一万块,一张是一万。韩国一万块钱是多少?我听说合美金,大概只是六、七块钱。日本的货币,钞票一万块大概合美金好像是十几块钱的样子,我听说合新加坡币是一百五十块钱,一万块是一百五十块。我们看看这许多货币的变化,短短几十年间产生这样大的变化,这个无常我们亲眼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一桩事如此,你再仔细去观察,哪一样事不是这样?你愈看清楚了,你才晓得这个世间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的,你要去计较,你要去分别,很累,你不是自找苦吃?
  所以诸佛菩萨、圣贤都叫我们放下,正确,一点都不错!放下才真正把你自己的本来面目找到,一定要把你的清净智慧、平等智慧找回来;要把你的烦恼障、所知障舍掉。清凉在此地诉我们清净智是贯下面十句的,每句都有,也是省略,只是第一句说,后面都省掉了,就像「诸佛世尊」这四个字也是贯下面每一句的,也都省掉了。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六八0卷)  2002/4/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0680
  诸位同学,请看「世界成就品」,牒问许说,世界海十问,第二句:
  【知一切众生业海智不可思议。】
  这个句子有省略,从前面句子看起来,我们应当知道,完整的句子应该是这样念法,『诸佛世尊,知一切众生业海清净智不可思议』,这一句就完整。往下每一句都是这个意思,他把「诸佛世尊」、「清净智」省略了。世界,前面跟诸位说过了,一定要具足真实智慧;换句话说,如果不能够把烦恼障所知障断掉,智慧就不能现前;没有真实智慧,菩萨所问的这些问题都没有办法解答。我们生活在世间,许许多多的疑惑,一生都没有办法获得满意的解释。什么原因?没有智慧。如果知道世界数量是那么多,境界是那么样的深广微细,重重无尽,世界如此,我们这个人身也如此。人身的复杂,身心的复杂,跟大宇宙无量无边完全相等,所以每一句后面说不可思议,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夸张。
  『知一切众生业海』,九法界众生,九法界的差别从哪里来的?实在说我们讲九法界是归纳,无量无边的法界归纳为这九大类,每一类里头的境界差别悬殊都很大。这个现象是怎么来的?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众生业力变现的。众生行业不相同,於是境界当然不一样。众生所造的业有共业、有别业;共业里面有不共业,不共业里面有共业,这里头很复杂。这一句就是讲众生果报类别的等差。业就是讲善恶业因很多,归纳起来,佛在经上常说的,总不外善恶染净。染净是一对,染业里面又有善业、有恶业,还有无记业。
  清凉说,「从此别义,观中开为二句,而因果虽殊,同是所化众生。故此及问,并与智中,并合为一」。在这一句里头我们不能不注意「造业」,「业」通常我们跟「事」连起来,事业。正在造作的时候叫做事,你做什么事,事造完之后,它的果报就是业,结果就是业。最普遍的,换句话说,业是事的成绩,是事的结果。学生在学校念书,你看他平常功课的练习都叫做作业。他正在学习的时候是事,学习完了之后的成绩,成绩就是业。课程学完了,这个课程结束,结业了。小学六年念完了,毕业,那个六年所造作的是事,最后的结果成绩拿到了,毕业了。佛法里面常讲,「众生畏果,菩萨畏因」。业报现前了,你怕;害怕没有用处,你必须要承受,你不能够逃避,逃不了的。谚语里头说得很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业力在牵引著你。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起心动念,平常言语造作要小心要谨慎,决定不能造恶业。不要以为起心动念,动个恶念没有关系,动个恶念都有果报。
  《地藏经》上说得好,阎浮提众生,就是讲我们这个地球,我们这个世界,「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这个话细细去想想,说得并不过分,真的是这样。为什么说无不是罪?罪哪有那么多?念头起来,只要想自己就是罪。为什么?这个只有佛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