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63-幼科类萃-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名:幼科类萃
作者:王銮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属性:医之为科也十有三而最难者莫如小儿盖小儿筋骨未坚脉息未完神气未全问之而弗能言诊 
之而 
未易决是故谓之哑科书曰若保赤子言保之之难也老子曰圣人皆孩之言孩之之不易也黄帝曰吾 
不能察其幼小者言幼小之难察也慨自颅囟经亡而童孺之夭者多矣世之称小儿医者曰 
钱仲阳陈文中李柽董汲栖真子汉东王氏皆有显名于一时然未免囿于准绳尺度之中而乏超然自 
得之见求其推移变化卒与法合譬如珠之走盘而不出于盘惟钱仲阳一人而已夷考仲阳当宋神宗 
时为太医丞素难奥旨无所不窥乃创建五脏之方各随所宜用之谓肝有相火则有泻而无补肾为真 
水 
则有补而无泻可谓抽金匮玉函之秘而得内经之髓者矣惜其遗书散亡出于门人阎孝忠之所裒辑 
者非仲阳之本意也幼科类萃不着纂者姓名观其引用诸家之说盖近时医工为之者治河大中丞松 
石刘公谓是书有保婴活幼之功乃命开封郡守南宫白侠刊而布马宪副HT 山胡君实力赞之昔程伯 
子有言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斯刻也其诸利民惠物之心形于疏浚之余者欤 
x嘉靖十三年甲午冬十一月朔嵩渚李濂书x 

卷之一
论小儿受胎禀赋浓薄不同
属性:千金论曰儿在母腹中受其精气一月胚二月胎三月血脉四月形体成五月能动六月筋骨成七 
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神入胃十月百神备而生 
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笑语识人百日任脉生能反复一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独立二百一十日掌骨成 
能匍匐三百日髌骨成能独倚三百六十日为一期滕骨成乃能移步此是常足之法不如此者身不平 
尔又云才生下有身破裂者必死阴囊白者必死阴不起者必死无粪门者必死股间无生肉者必死忽 
如鸦声者必死其周岁之间颅囟间解齿发未生手足挛缩膝如鹤即身体瘦瘠或四五岁不能行立 
此皆受胎气之不足者也若筋实则多力骨实则卑行血实则形瘦多发肉实则少病精实则伶利多语 
笑 
不怕寒暑气实则少发而体肥此皆受胎气之充足者也大抵禀赋得中道为纯粹阴阳得所则柔兼济 
气血相和百脉相顺精备神全脏腑充实形体壮健其未周之时颅囟坚合睛黑神清口方背浓骨粗臀 
满脐深肚软茎小卵大齿细发润声洪稳睡此皆受胎气之得中和者也以故听其声观其形则可以知 
其虚实寿夭矣 

卷之一
论妊妇不守禁忌生儿多疾之戒
属性:全幼心鉴云常见富贵之家怀妊妇人居于奥室饥则辛酸无所不食饱则恣意坐卧不劳力不运 
动是 
以胎气微弱生子必软而多疾若夫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使神全气和受胎常安生子必伟而少疾丹溪 
云往 
往胎孕致病患多玩忽医所不知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母 
之饮食起居可不慎哉姑陈一二以为规戒一子二岁满头有疮一日疮忽自平遂患痰喘询其母孕时 
所喜何物曰辛辣热物是其所喜知其为胎毒也慎勿与解利药因口授一方用人参连翘川芎黄连甘 
草陈皮芍药木通浓煎沸汤入竹沥与之数日而安或曰何以知之曰见其子精神昏倦病受得深决无 
外感非胎毒而何又一妇人形瘦性急体本无热怀孕三月适当夏暑口渴思水时发小热遂教以四物 
汤 
此亦胎毒也疮若再作病必自安已而果然若于孕时确守前方何病之有又一女得痫遇阴雨则作遇 
惊亦作口吐涎沫声如羊鸣此胎受惊也其病深痼调治半年病亦可安仍须淡味以助药功与烧丹丸继 
以四物汤入黄连随时令加减果半年而安三者是皆胎妇调适乖常饮酒嗜欲忿怒惊扑母有所感胎必 
受之或外挟风邪有伤于胎子乘母气生下多疾病患至此诚不能慎密之故也 

卷之一
论服下部热药求子遗患之误
属性:丹溪云郑宪使子年十六生七个月后得淋病五七日必一作其发则大痛水道下如漆和粟者 
一盏方 
定脉之轻则涩重则弦视其形瘦而长青而苍意其父必因服下部药遗热在胎留于子之命门而 
然遂以紫雪和黄柏末丸梧子大晒极干热汤下百丸半日又下二百丸食物压之又半日痛大作连腰 
腹 
水道乃行下漆和粟者碗许痛减十之八后张子中与陈皮一两桔梗木通各半两又下合许而安父得 
燥热尚能病子况母得之者乎书此以证红丝瘤之事东垣云李叔和问中年以来得一子一岁之后身 
生红丝瘤不救后四子皆病瘤而死何缘致此疾翌日思之谓曰汝乃肾中伏火精气多有红丝以气相 
传生子故有此疾俗名胎瘤是也汝试观之果如其言遂以滋肾丸数服以泻肾中火邪补真阴之不足 
忌酒辛热之物其妻以六味地黄丸以养阴受胎五月之后以黄芩白术作散与五七服后生子三岁前 
证不复作今已壮噫合观以上所论则知其警戒深矣 

卷之一
护养论
属性:小儿生长必欲人襁褓之襁褓之道必须得宜如春夏之月乃万物生长之时宜教令地卧使之不 
逆生 
长之气如秋冬之月乃万物收藏之时宜就温暖之处使之不逆收藏之气然后血凝气和则百病无自 
而入矣大抵衣不可太暖暖则汗出表虚风邪易入乳不可太饱饱则胃弱而易伤积滞难化格致余论 
云童子不衣裘帛下体主阴得寒凉则阴易长得温暖则阴暗消是以下体不与帛绢夹浓之服恐妨阴 
气又小儿血气俱盛食物易消肠胃尚脆而窄若稠粘干硬酸咸辛辣一切鱼肉水果湿面烧炙煨炒但 
是发热难化之物皆亦禁绝妇人无知畏其啼哭无所不与积成痼疾虽悔何及所以富贵骄养有子多 
疾何者盖富贵之家久藏于帏帐之内重 叠被令儿筋骨缓弱譬如阴地草木不见风日少有坚实者 
也诚非保育之法而田舍婴儿未尝爱护终日暴露或饥或寒绝无他病者此皆见风日着地气之力也 
岂贵贱之理有异哉明乎此则护养之道得矣 

卷之一
乳哺论
属性:初生芽儿藉乳为命乳哺之法不可不慎夫乳者荣血之所化也至于乳子之母尤宜谨节饮食下 
咽乳 
汁便通情欲动中乳汁便应病气到乳汁必凝滞儿得此乳疾病立至不吐则泻不疮则热或为口糜或 
为惊搐或为夜啼或为腹痛病之初来其溺必甚少便须询问随证调治母安则子安可消患于未形也 
故哺乳夏不欲热热则致吐逆冬不欲寒寒则致咳痢母不欲怒怒则上气颠狂母不欲醉醉则令 
身热 
腹痛母方吐下而乳则致虚羸母有积热而乳则变黄不能食新房而乳则瘦瘠交胫不能行新浴而乳 
则发吐 神困伤热乳则泻黄伤冷乳则泻青冷热不调停积胸膈结为痰饮遂成壮热吐热不已乃 
作 
惊痫儿啼未定遽以乳哺气逆不消因成乳癖怀妊而乳致令黄瘦腹大脚弱名曰魅病大胝乳哺不可 
太过故彦云婴儿常病伤于饱也又云忍三分饥吃七分饱亦至论也 

卷之一
下胎毒论
属性:东垣云儿在母腹中十月之间随母呼吸呼吸者阳气也而生动作益滋精气神饥则饮母血渴则 
饮母 
血儿随日长皮肉血脉筋骨形气俱足十月降生口中尚有恶血啼声一发随吸而下此恶血复归命门 
胞 
中僻于一隅伏而不发直至因内伤乳食湿热之气下流逆于肉理乃发为疮疹也故方书皆云俟其分 
娩啼声未发之时急用绵裹指拭去口中恶汁固是良法而仓卒之际或有不及者故有黄连法朱寮法 
甘草法用之殊佳但今之人比古者之人起居摄养大有不同窃恐禀受怯弱之儿不能禁此寒冷之剂 
若与服之必生异证或呕乳粪青或痰嗽喘急或腹胀或惊悸如有里证郁结壅闭不通欲下胎毒者只 
须用淡豆豉煎浓汁与三五口其毒自下又能助养脾气也 

卷之一
论小儿轻易服药戒
属性:罗谦甫曰一小儿五月间因食伤冷粉腹中作痛遂于市药铺中赎得神芎丸服之脐腹渐加冷疼 
时发 
时止逾七八年不已因思古人云寒者热之治寒以热良医不能废其绳墨而更其道也据所伤之物寒 
也所攻之药亦寒也重寒伤胃其为冷痛可知矣凡人之脾胃喜温而恶冷况小儿血气尚弱不任其寒 
故阳气潜伏寒毒留连久而不除也治病必先其本当用和中养气之药以救前失服之月余方愈呜呼 
康子馈药孔子拜而受之以未达不敢尝此保生之重者也奈何常人拱默而令切脉以谓能知病否且 
脉者人之血气附行经络之间热胜则脉疾寒胜则脉迟实则有力虚则无力至于所伤何物岂能别其 
形象乎医者不可不审其病源而主家亦不可不说其病源且此子之父不以病源告医而求药于市铺 
中发药者亦不审病源而以药付之以致七八年之病皆昧此理也孙真人云未诊先问最为有准东垣 
云只图愈疾不欲困医二公之语其有功于世大矣 

卷之一
慎择乳母
属性:凡乳母禀赋之浓薄情性之缓急骨相之坚脆德行之善恶儿能速肖亢为关系殊不知渐染既久 
识性皆同犹接木之造化也故不可不择也 

卷之一
芽儿戒灸
属性:小儿初生世人多于头额前发际穴灸之盖取其可以截风路也殊不知地有南北之分其河洛土 
地多 
寒儿生三日灸囟以防惊风固宜也今者东南土地多湿气禀薄弱岂堪灸 若执以关中地寒为论自 
取危困耳 

卷之二
小儿脉证总说
属性:汤氏曰凡看小儿疾病先观形证神色而切脉次之欲别五脏各有所主须看禀受盈亏胎气虚实 
阴阳 
冷热之证补过泻多当究其失五脏六腑表里各有相应配对若能明其标本则神圣功巧自然得矣 

卷之二
论五脏虚实所主
属性:钱氏曰心主惊实则叫哭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困卧悸动不安心病多叫手足动摇惊悸心气热则 
心胸 
亦热欲言不能而有就凉之意故合面卧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睡及上窜摇头切牙皆心热也 
导赤散主之心实则气上下涩合卧则气不通故喜仰卧则气得上下通也泻心汤主之 
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烦闷虚则切牙多欠气热则外生气温则内生肝热手寻衣领及 
乱捻 
物肝有风目连札不搐得心热则搐治肝泻青丸治心导赤散肝热甚身反张直不搐治与有风同凡病 
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止于头目连札也若热入目牵其筋脉两 俱紧不能转视故目直也若得 
心热则搐以其子母俱有实热风火相搏故也 
洁古曰肝主谋勇热则寻衣捻物目连札直视不能转视或极则身反强直折皆风热也目者肝之 
窍肝属木木性急故如此也 
钱氏曰脾主困病则困睡泄泻不思乳饮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虚则吐泻生风 
钱氏曰肺主喘实则闷乱喘促有饮水者有不饮水者虚则硬气长出气肺热手掐眉目鼻面肺盛 
复 
有风冷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热后散风冷肺只伤寒则不胸满肺虚热唇深红色治之散 
虚热肺脏怯唇白色当补若闷乱气粗喘促哽气者难治肺虚损故也脾肺病久则虚而唇白脾者肺之 
母也母子皆虚不能相营故名曰怯肺主唇唇白而泽者吉白如枯骨者死 
洁古曰肺主气燥热则壮热饮水喘闷鼻干燥手扪眉面泻白散主之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皆 
是肺气有余复感风邪之所伤谓之微邪先泻而后发散之 
钱氏曰肾主虚无实也惟疮疹肾实则黑陷肾虚儿本虚怯由胎气不成则神不足目中白睛多其 
颅即 
解自开也面色 白此皆难养不过八八之数若恣色欲多不及四旬而亡或有因病而致肾虚者非也 
又肾气不足则下窜盖骨重惟欲坠下而缩身也肾水阴也肾虚则畏明宜补之 
洁古曰下窜者肾气不足两足热不喜衣覆足然此者脐以下皆肾之所主缘心气下行于肾部也 
此乃肾不足而心有余宜地黄丸主之 

卷之二
论五脏相胜虚实之邪
属性:钱氏曰肝脏病见秋木旺肝强胜肺也宜补肺泻肝轻者肝病退重者唇白而死 
肺病见春金旺肺强胜肝当泻肺轻者肺病退重者必发惊更有赤者当搐为肝怯当目淡青色也 
心病见冬火旺心强胜肾当补肾治心轻者心病退重者下窜不语肾怯虚也 
肾病见夏水胜火肾胜心也当泻肾轻者肾病退重者悸动当搐也 
脾病见四傍皆仿此治之顺者易治逆者难治脾怯面目赤黄五脏相反随证治之 
如肺病又见肝证切牙多呵欠者易治肝虚不胜肺故也若目直大叫哭项急烦闷者难治盖肺病 
久则虚冷肝强实而反胜肺也视病之邪久虚实虚则补母实则泻子 
洁古曰肝胜肺则肝病。肝病发搐又见肺虚喘而气短病见于申酉戌时是者异强也内经云受所制 
而不能制谓之真强法当补脾肺而泻肝导赤散泻黄散主之 
按刘宗浓云此皆五脏相胜病机不离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者盖小儿初生襁褓未有七情六欲只 
是形 
体脆弱血气未定脏腑精神未完所以有脏气虚实胜乘之病但世俗不审此理往往遇是率指为外感 
内伤而用药致枉死者多矣悲夫矧钱氏论脱略幸而洁古补之今特参附诚所谓无穷之惠也 

卷之二
论五脏子母虚实鬼贼微正
属性:洁古曰在前者为实邪子能令母实拒贼伤于母其子又引母所克者妻来相助故曰实邪也在后 
者为虚邪母引子之鬼贼至由母能使子虚也内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