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行走在宋代的城市-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氏春秋·季冬纪》有除夕前一日,“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曰傩”的记录。商周至战国时期,上自天子,下至百姓,在腊月及其他时间,都有一系列傩仪,以便驱疫。汉代以后集中在腊八或除夕举行。
《后汉书·礼仪志》载:“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年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子为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有衣毛角。”
宋代以前除夕夜驱傩样式大致如是,除唐代驱傩又称为“打野狐”,傩仪有些微变化,如方相氏由一位增至四位,“子”扩充到了500人外,其余均如《后汉书》中所述。
到了宋代,除夕驱傩为之一变,最显着的变化是方相氏、十二兽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门神、将军、判官、钟馗、小妹、六丁、六甲、五方鬼使、神兵、土地、灶君、神尉之类,多达千余人。他们从宫内鼓吹走出,吵吵闹闹,游行至城外,“埋祟”去……
比较而言,除夕驱傩这一宗教性岁时节日,变化到宋代,是更贴近市民生活了,娱乐成份更强了,宗教祭祀性相对减弱了。这可以方相氏、十二兽来说:
方相氏,是古代逐疫的神,送丧时也用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开路神、险道(先导)神。方相氏的最早起源是黄帝元妃嫘祖死在道上,令次妃嫫母监护于道,因此嫫母为方相氏。嫫母面貌丑陋,便成为逐疫驱鬼的神。
从后世门神像依然可见宋门神模样
十二兽,又通称为十二神,其形象有的为虎首人身,衔蛇操蛇,四蹄长肘;有的有翼能飞,似牛狸尾,尾长曳地,其声如狗,狗头人形,钩爪锯牙……或称穷奇,或称强良,形象丑恶无比,令人作呕害怕。门神等为市民所乐见的形象,代替了方相氏、十二兽,成为驱傩队伍的代表,这是因为市民将宗教性的岁时节日当成了一桩赏心乐事来对待——
据史载,汉代就有门神,从出土汉墓中的壁画和石刻线画中可见。唐代则有寺庙药叉天王之形象,可为门神雏型。至宋代,河北定县静志寺真身舍利塔的塔基内门侧壁画中也出现了门神形象:
东侧画头戴金盔,身披铠甲,全身戎装,手持利剑、宝塔的天王;西侧画的天王,右手执剑,左手舒掌当胸,足下踏有药叉。此图绘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可谓后来秦琼、尉迟恭门神图形之范本。
这个壁画中的形象与太平兴国五年(980)雕版印刷的《大隋求陀罗尼曼陀罗图》中所绘的天王形象吻合,也与宋代《大字妙法莲华经卷首图》、《妙法莲华经卷首图》中的天王形象相像。他们都应被视作门神的一种。《武林旧事》中已有朝天门外竞售“诸般大小门神”的记载,表明当时门神样式已有很多。而且据《繁胜录》可知,有的大门神竟与成人高低相等,这是门神形象愈益迈向平常人间的脚步声的回响……
李嵩《岁朝吉庆图》也表明了这一趋向,图中表现了宋代春节期间市民共饮屠苏酒、主客相拜祝贺和下马投刺等活动,而门楼所贴武门神,院内屋门粘贴的文官像,均与日常生活中的武将文臣无异。这使人想起苏轼借门神之口自嘲的一句话来:“吾辈不肖,傍人门户,何暇争闲气耶。”宋代门神已没有什么神圣之处了,更多的是大众化和观赏性,以其贴近日常生活的形象去驱傩,自然是无拘无束,开怀大畅了……
在驱傩队伍中,颇具观赏性的还有钟馗、小妹之形象。在宋代以前,钟馗多以用指挖鬼眼睛、挟鬼、吃鬼等使人恐怖的模样传播于世。宋代,则将钟馗形象愈益生活化。如在戏剧中,钟馗已是假面长髯,裹绿袍,旁一人用小锣相招,和舞步,作“舞伴”。戏剧中还相继出现了“钟馗嫁妹”等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新内容。
有关除夕驱傩的记载中虽未明言钟馗、小妹是怎样表演的,但从目前藏美国华盛顿费利尔博物馆、宋末龚开所画的描绘钟馗和小妹乘坐舆轿出游的热闹场面的《中山出游图》,可以领略到宋代城市除夕驱傩这一宗教性岁时节日已世俗化了的景象——
钟馗已不再是那种狰狞厉鬼模样,而是像一位胖墩墩的老官吏,端坐舆上,袖手回眸,悠然自得,只是两只巨眼圆睁,鼻孔硕大朝天,仍显露出神威凛凛。小妹及其侍女,则均以墨当作胭脂涂抹面颊,出人意表,妙趣横生。但诙谐之中亦见端庄,只见小妹长裙曳地,高髻朝天,少女老妇,簇拥随后,俨然贵人模样。
二十余个奔走趋行的小鬼,大小胖瘦,高矮不齐,黑白分明,各具神态;或光头,或戴帽,或侧首回顾,或仰面昂首;有架舆的,有肩壶的,有扛宝剑的,有挑行装的,有挎包裹的,有背葫芦罐的。他们多为赤背裸体,与小妹、侍女的丽服靓装互相映照。
在驱傩队伍中,还出现了与市民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品级最低的神只“土地”。宋代有一幅佚名所作《大傩图》,有专家认为这是迎春社火舞队而非驱傩队,其实,驱傩本身就是政府组织的社火舞队形式。笔者倒是觉得,这一《大傩图》更确切地说,应是表现土地神,也就是俗称的“土地老儿”驱傩时的情景:
图中12个人,除一手执响板伴奏者稍为年轻一点,其余均为庄家村老面目。他们所着服饰,所执道具,无一不和土地收成、水产食物有关,有的戴竹笠,有的顶畚箕,有的戴粮斗,有的顶牛角,有的将水瓢、炊帚悬挂腰间,有的用鳖壳装饰膝盖,有的手擎一裂开露出籽实的长瓜,有的袍脚绘满嬉水的龟、蛙、蝌蝌。
12位土地老儿,9人头簪雪蛾、蝴蝶、雀翎、松枝、柳叶、梅花,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只见他们疯疯颠颠,张张狂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呈游龙摆尾之势,驱傩而行。这使我们想到整个驱傩的千人队伍——
他们也都是经过一番化装,戴着面具,穿着绣画杂色衣装,手执金枪、银戟、画木刀剑、五色龙凤旗帜,颇具观赏性。而且驱傩活动,已渗透进了更多的歌舞、百戏、杂剧等艺术样式的因子,娱乐的成份得到了大大的加强。这就使土地、钟馗、小妹、门神等等,这些形象的活泼性和伎艺性更加突出,他们已不再是专司镇妖辟邪的神,而是食人间烟火,有血有肉、有情致有性灵的神,他们更接近于现实中的市民,更符合市民的理想和愿望,这就使驱傩这一宗教性的岁时节日更富赏心乐事的意味。
当我们将目光从宗教性岁时节日再转向宋代城市另一种较频繁的节日——政治性节日时,就会发现这类节日也具有赏心乐事的性质,而且程度也很高。所谓政治性节日,不外是朝廷的庆典、政府的祭祀、皇帝的生日,等等。
以北宋皇帝生日为例,他们的生日就是节日。
太祖二月十六日生,此日为长春节。
太宗十月十七日生,此日为乾明节,后改为寿宁节。
真宗十二月二日生,此日为承天节。
仁宗四月十四日生,此日为乾元节。
英宗正月三日生,此日为寿圣节。
神宗四月十四日生,此日为同天节。
哲宗十月十日生,此日为天宁节。
徽宗十月十日生,此日为天宁节。
钦宗四月十三日生,此日为乾龙节。
皇帝的生日,不仅全国上下都要庆贺,而且百官要入宫“上寿”,并举行盛大宴会。宴会上的伎艺演出,是集中了全国伎艺精粹的大汇演。其中“小儿队舞”尤为有趣,共两百余名十二三岁上下的儿童参加演出,分为十队:
一为柘枝队,穿五色绣罗宽袍,系银带,戴胡帽。
一为剑器队,穿五色绣罗襦,裹交脚幞头,戴红罗绣抹额。
一为婆罗门队,着紫罗僧衣,绯褂子。
一为醉胡腾队,着红锦襦,系银,戴毡帽。
一为诨臣万岁乐队,着绯绿罗宽衫,浑裹簇花幞头。
一为儿童感圣乐队,穿青罗生色衫,系勒帛,总两角。
一为玉兔浑脱队,着四色绣罗襦,系银带,戴玉兔冠。
一为异域朝天队,穿锦袄,系银束带,戴夷冠。
一为儿童解红队,着紫绯绣襦,系银带,戴花砌凤冠,绶带。
一为射雕回鹘队,着盘鹘锦襦,系银,射雕盘(盛箭囊)。
两百多名儿童,红紫银绿,色彩斑斓,绵袄宽衫,着装多样,戴玉冠,裹幞头,舞剑器,执锦杖,捧宝盘,挎雕箭,扮外夷来朝,装异域献宝,亦庄亦谐,亦歌亦舞。如果再对照宋代的《百子嬉春图》来看,那种热闹壮观的场面,无不会使人陶然而醉,乐不能禁,使过生日的皇帝龙颜大悦。
宋代城市惯兴以儿童来祝福、来祈祷、来欢乐的风尚,尤其重大的社会活动都要让儿童来参加以烘托气氛。像北宋熙宁年间东京久旱不雨,皇帝就下令东京的儿童着青衣,围绕着各坊巷贮满水插柳浮蜥蜴的大瓮,呼喊着:“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降雨滂沱,放汝归去!”用儿童寄托吉祥,驱灾降福,即使是久旱不雨,人们也会将此当成赏心乐事。这同北宋美术史家郭若虚所讲“今之画者,但贵其姱丽之容,是取悦于众目”,道理是一样的。一言以蔽之,皇帝生日动用“小儿队舞”表演,就是为了使赏心乐事的氛围更浓……
以此观察,宋代城市中的政治性节日,也将赏心乐事这一观念,像一条鲜明的红线贯穿其中。这也是由于宋代城市中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尚奢华、重游玩的风气的抬头,市民们竞相把节日里的赏心乐事作为表现富足的标志。在宋代城市七十余个大大小小的时序性节日、宗教性节日、政治性节日中,莫不以赏心乐事为指归,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尤其是那些传统的节日,从宋以前看,如寒食、七夕等早已存在,但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均无宋代这样全面、丰富。从宋代以后看,传统节日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均未超过宋代。综观310年来的宋代城市生活,除却战乱、灾害外,传统节日始终被市民当成一种赏心乐事来进行的,而且进行得都是那样雅致,那样井井有条,那样生动,那样入情入理。我们不妨撷取端午这样一个片断来看——
一入五月,市民们便纷纷涌上街头,争相购买鼓、扇、百索。鼓,都是小鼓,有的悬挂架上,有的放置座上。扇,都是小扇,分青、黄、赤、白四种颜色,但或绣或画或缕金或合色,式样不一。百索,是用彩丝线结成纫的“百索纫”。这些端午节物,其源出于夏至阴气萌生,市民恐物不成,故制作鼓、扇、百索,用来避兵鬼,防病瘟。如百索,自汉代传来,每到五月五日,人们用五色朱索装饰门户以防恶气。宋代市民却把“百索”系在胳臂上,以增祝愿成份,正像一首宋词所道:“自结成同心百索,祝愿子更亲自系着。”
市民们都在被称为“端一”的五月初一那天买来百索,准备在“端午”即五月初五那天馈赠至爱好友。端午虽未到,“节物”却要预先备好。城内每家,竭尽所能,弄来菖蒲、生姜、杏梅、李子、紫苏,切得细细如丝,撒上盐曝晒,大做这种名为“百草头”的端午果子,或者将梅用糖蜜渍浸,做酿梅香糖。端午最主要的是食物,则是从春秋战国时传下来唤为“角黍”的粽子。在汉代人们只是用菰叶裹着粘米,用栗枣灰汁煮熟了吃,其含义“取阴阳尚包裹之象”。因为五月初五正当夏至,寒气渐消,热气将临,人们吃凉粘粽子,最适宜强健身体。
端午吃粽子已成为一种必须。宋话本《菩萨蛮》叙述南宋高宗母舅吴七郡王,将粽子送到灵隐寺布施僧侣即是一证。而且城市中的粽子品种已非常多,有角粽、锥粽、菱粽、秤锤粽、九子粽、松粟粽、胡桃粽、姜桂粽、麝香粽,还有一种把粘米放在新竹筒里,用艾灰淋汁煮,其色如金的筒粽。
市民们还把粽子搭成楼阁亭台式和车船形状,以供观赏。有趣的是,临安习俗认为端午这天为马的“本命日”,凡是上乘骏马,鬃毛尾巴,全用五彩线装束修饰起来,并配上奇鞍宝辔。这些高头大马,华美异常,被牵上街,目的是让市民观玩。
最热闹的是,从五月初一到端午,一连数日,从早到晚响彻大街小巷的卖花之声。据统计,仅端午一早,临安城内外的花钱就可以收入一万多贯。因为市民都买桃柳、葵榴、蒲叶,用大盆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