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那些事全集-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战局离开了王化贞的掌控,走上了熊廷弼的轨道。

 

从王化贞到熊廷弼,从掌控到轨道,这是一个有趣的变化。

 

变化的前后有很多不同点,也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错误的。

 

虽然敌情十分紧急,城池空虚,但此时明军主力尚存,若坚定守住,估计也没什么问题。可是熊先生来了牛脾气,不由分说,宁远也不守了,把辽东的几十万军民全部撤回关(山海关)内,放弃了所有据点。

熊大人没有意识到,他已经做到了无数敌人、无数汉奸、无数叛徒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因为事实上,他已放弃整个辽东。

 

自明朝开国以来,稳固统治两百余年的辽东,就这么丢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熊廷弼都没有理由、没有借口、没有道理这样做。

 

但是他做了。

 

我认为,他是为了一口气。

 

当初不听我的话,现在看你怎么办?

 

就是这口气,最后要了他的命。

 

率领几十万军民,成功撤退的两位仁兄终于回京了,明朝政府对他们俩的处理,是相当一视同仁的——撤职查办。

 

无论谁对谁错,你们把朝廷在辽东的本钱丢得精光,还有脸回来?这个黑锅你们不背,谁背?

 

当然,最后处理结果还是略有不同,熊大人因为脾气不好,得罪人多,三年后(天启五年)就被干掉了。

 

相对而言,王大人由于关系硬,人缘好,又多活了七年,崇祯五年才正式注销户口。

 

对于此事,许多史书都说,王化贞死得该,熊廷弼死得冤。

 

前者我同意,后者,我保留意见。

 

事实上,直到王化贞逃走后的第三天,努尔哈赤才向广宁进发,他没有想到,明军竟然真的不战而逃,而且以他的兵力,并不足以占据辽东。

 

然而当他到达广宁,接受孙得功投降之时,才发现,整个辽东,已经没有敌人。

 

因为慷慨的熊蛮子,已把这片广阔的土地毫无保留地交给了他。

 

白给的东西不能不要,于是在大肆抢掠之后,他率军向新的目标前进——山海关。

 

可是走到半路,他发现自己的算盘打错了。

 

因为熊蛮子交给他的,不是辽东,而是一个空白的辽东。

 

为保证不让敌人抢走一粒粮,熊先生干得相当彻底,房子烧掉,水井埋掉,百姓撤走,基本上保证了千里无鸡鸣,万里无人烟。

 

要这么玩,努尔哈赤先生就不干了,他辛苦奔波,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抢东西,您把东西都搬走了,我还去干嘛?

 

而且从广宁到山海关,几百里路空无一人,很多坚固的据点都无人看守,别说抢劫,连打仗的机会都没有。

 

于是,当军队行进到一个明军据点附近时,努尔哈赤决定:无论这些地方有多广袤,无论这些据点有多重要,都不要了,撤退。

 

努尔哈赤离开了这里,踏上了归途,但他不会想到,自己已经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因为四年之后,他将再次回到这里,并为争夺这个他曾轻易放弃的小地方,失去所有的一切。

 

这个他半途折返的地点,叫做宁远。

堪与匹敌者,此人也

 

自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起兵以来,短短三年时间,抚顺、铁岭、开原、辽阳、沈阳,直至整个辽东,全部陷落。

 

从杨镐、刘綎到袁应泰、王化贞、熊廷弼,不能打的完了,能打的也完了,熊人死了,牛人也死了。

 

辽东的局势,说差,那是不恰当的,应该说,是差得不能再差,差到官位摆在眼前,都没人要。

 

比如总兵,是明军的高级将领,全国不过二十人左右,用今天话说,是军区司令员。要想混到这个职务,不挤破头是不大可能的。

 

一般说来,这个职务相当安全,平日也就是看看地图,指手划脚而已。然而这几年情况不同了,辽东打仗,明朝陆续派去了十四位总兵,竟然全部阵亡,无一幸免。

 

总兵越来越少,而且还在不断减少,因为没人干,某些在任总兵甚至主动辞职,宁可回家种田,也不干这份工作。

 

但公认最差的职业,还不是总兵,是辽东经略。

 

总兵可以有几十个,辽东经略只有一个。总兵可以不干,辽东经略不能不干。

 

可是连傻子都知道,辽东都没了,人都撤回山海关了,没兵没地没百姓,还经略个啥?

 

大家不是傻子,大家都不去。

 

接替辽东经略的第一人选,是兵部尚书张鹤鸣,天启为了给他鼓劲,先升他为太子太保(从一品),又给他尚方宝剑,还亲自送行。

 

张尚书没说的,屁股一拍,走了。

 

走是走了,只是走得有点慢,从京城到山海关,他走了十七天。

 

这条路线上星期我走过,坐车三个钟头。

 

张大人虽说没车,马总是有的,就两百多公里,爬也爬过去了。

 

这还不算,去了没多久,这位大人又说自己年老力衰,主动辞职回家了。

 

没种就没种,装什么蒜?

 

相比而言,接替他的宣府巡抚就好得多了。

 

这位巡抚大人接到任命后,连上三道公文,明白跟皇帝讲:我不去。

 

天启先生虽说是个木匠,也还有点脾气,马上下达谕令:不去,就滚(革职为民,永不叙用)。

 

不想去也好,不愿去也好,替死鬼总得有人当,于是,兵部侍郎王在晋出场了
王在晋,字明初,江苏太仓人。万历二十年进士。这位仁兄从没打过仗,之所以让他去,是因为他不能不去。

 

张尚书跑路的时候,他是兵部副部长,代理部长(署部事),换句话说,轮也轮到他了。

 

史书上对于这位仁兄的评价大都比较一致:什么废物、愚蠢,不一而同。

 

对此,我都同意,但我认为,他至少是个勇敢的人。

 

明知是黑锅,依然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去背,难道不勇敢吗?

 

而他之所以失败,实在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

 

因为他面对的敌人,是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明朝最可怕的敌人,战场应变极快,骑兵战术使用精湛,他的军事能力,可与大明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名将相媲美。

 

毫无疑问,他是这个时代最为强悍、最具天赋的军事将领,之一

 

他或许很好,很强大,却绝非没有对手。

 

事实上,他宿命的克星已然出现,就在他的眼前——不只一个。

 

王在晋到达辽东后,非常努力,非常勤奋,他日夜不停地勘查地形,考量兵力部署,经过几天几夜的刻苦专研,终于想出了一个防御方案。

 

具体方案是这样的,王在晋认为,光守山海关是不够的,为了保证防御纵深,他决定再修一座新城,用来保卫山海关,而这座新城就在山海关外八里的八里铺。

 

王在晋做事十分认真,他不但选好了位置,还拟好了预算,兵力等等,然后一并上交皇帝。

 

天启皇帝看后大为高兴,立即批复同意,还从国库中拨出了工程款。

 

应该说,王在晋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态度是值得尊重的,创意是值得鼓励的,而全盘的计划,是值得唾弃的。

 

光守山海关是不够的,因为一旦山海关被攻破,京城就将毫无防卫,唾手可得,虽说山海关沿线很坚固,很结实,但毕竟是砖墙,不是高压电网,如果努尔哈赤玩一根筋,拼死往城墙上堆人,就是用嘴啃,估计也啃穿了。

 

在这一点上,王在晋的看法是正确的。

 

但这也是他唯一正确的地方,除此之外,都是胡闹。

 

哪里胡闹,我就不说了,等一会有人说。

 

总之,如按此方案执行,山海关破矣,京城丢矣,大明亡矣。

 

对于这一结果,王在晋不知道,天启自然也不知道,而更多的人,是知道了也不说。

 

就在一切几乎无可挽回的时候,一封群众来信,彻底改变了这个悲惨的命运
这封信是王在晋的部下写的,并通过朝廷渠道,直接送到了叶向高的手中,文章的主题思想只有一条:王在晋的方案是错误的。

 

这下叶大人头疼了,他干政治是老手,干军事却是菜鸟,想来想去,这个主意拿不了,于是他跑去找皇帝。

 

可是皇帝大人除了做木匠是把好手,基本都是抓瞎,他也吃不准,于是,他又去找了另一个人。

 

天惊地动,力挽狂澜,由此开始。

 

“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

 

这句话,来自于一个人的传记。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以此人的才能,恢复失去的江山,未必容易,但如果信任他,将权力交给他,稳定固守现有的国土,是可以的。

 

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

 

因为这句话,出自于《明史》。说这句话的人,是清代的史官。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认定,在清代,这是一句相当反动的话。

 

因为它的隐含意思是:

 

如果此人一直在任,大清是无法取得天下的。

 

在清朝统治下,捧着清朝饭碗,说这样的话,是要掉脑袋的。

 

可是他们说了,他们不但说了,还写了下来,并且流传千古,却没有一个人,因此受到任何惩罚。

 

因为他们所说的,是铁一般的事实,是清朝统治者无法否认的事实。

 

与此同时,他们还用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人的崇敬。

 

在长达二百二十卷、记载近千人事迹的明史传记中,无数为后人熟知的英雄人物,都要和别人挤成一团。

 

而在这个人的传记里,只有他自己和他的子孙。

 

这个人不是徐达,徐达的传记里,有常遇春。

 

不是刘伯温,刘伯温的传记里,有宋濂、叶琛、章溢。

 

不是王守仁,王守仁的传记里,还搭配了他的门人冀元亨。

 

也不是张居正,张大人和他的老师徐阶、老对头高拱在一个传记里。

 

当然,更不是袁崇焕,袁将军住得相当挤,他的传记里,还有十个人。

 

这个人是孙承宗。

 

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努尔哈赤父子的克星,京城的保卫者,皇帝的老师,忠贞的爱国者。

 

举世无双,独一无二。

 

在获得上述头衔之前,他是一个不用功的学生,一个讨生活的教师,一个十六年都没有考上举人的落魄秀才。

嘉靖四十二年(1563),孙承宗出生在北直隶保定府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

 

生在这个地方,不是个好事。

 

作为明朝四大防御要地,蓟州防线的一部分,孙承宗基本是在前线长大的。

 

这个地方不好,或者说是太好,蒙古人强大的时候,经常来,女真人强大的时候,经常来,后来改叫金国,也常来,来抢。

 

来一次,抢一次,打一次。

 

这实在不是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别的小孩都怕,可孙承宗不怕。

 

非但不怕,还过得特别滋润。

 

他喜欢战争,喜欢研究战争,从小,别人读四书,他读兵书。成人后,别人往内地跑,他往边境跑,不为别的,就想看看边界。

 

万历六年(1578),保定府秀才孙承宗做出了一个决定——外出游学。这一年,他十六岁。在此后十余年的时间里,孙秀才游历四方,努力向学,练就了一身保国的本领。

 

当然,这是史料里正式的说法。

 

实际上,这位仁兄在这十几年来,大都是游而不学,要知道,他当年之所以考秀才,不是为了报国,说到底,是混口饭吃,游学?不用吃饭啊?

 

还好,孙秀才找到了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老师,从此,他开始在教育战线上奋斗,而且越奋斗越好,好到名声传到了京城。

 

万历二十年(1592),在兵部某位官员的邀请下,孙秀才来到京城,成为了一位优秀的私人教师。

 

但是慢慢地,孙秀才有思想活动了,他发现,光教别人孩子是不够的,能找别人教自己的孩子,才是正道。

 

于是第二年(1593),他进入了国子监,刻苦读书,再一年后(1594),他终于考中了举人,这一年,他三十二岁。

 

一般说来,考上举人,要么去考进士,要么去混个官,可让人费解的是,孙举人却依然安心当他的老师,具体原因无人知晓,估计他的工资比较高。

 

但事实证明,正是这个奇怪的决定,导致了他奇特的人生。

 

万历二十七年(1599),孙承宗的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