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界现代后期文学史-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立后,他担任了领导职务,长期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并出版了《新华颂》、
《蔡文姬》、《武则天》等诗文和著作。1951年,获“加强国际和平”斯大
林国际奖。
郭沫若于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他不仅是现代中国杰出的诗
人、作家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是继鲁迅
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①
(2)《女神》及其他
郭沫若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很高,其中新诗和历史剧的创作尤为突出,对
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创造性的巨大贡献。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
郭沫若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集中体现,成为中国新诗走向成熟的里程碑。
《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除《序诗》外,共收诗歌56首,包括1916
年至1921年的诗作。《女神》共分三部分,每部分都受到外国诗人的不同影
响。第一辑收三首诗剧,受歌德影响较多;第二辑是《女神》精华所在,受
惠特曼影响很大;第三辑受泰戈尔影响。其中惠特曼对郭沫若产生的巨大魅
力,就在于他确立了不受传统格律束缚的自由诗的地位,表现出把一切的旧
套都摆脱干净的诗风,这与我国“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精神正好合拍。
《草叶集》雄浑、豪放的气势振撼着郭沫若的心灵,以致使他开了闸的作诗
欲又受到暴风雨般的煽动,几乎每天都能感到诗兴的猛袭。“五四”运动的
爆发,使郭沫若找到了抒发个人和民族愤恨的机会,他看到了中国的前途和
希望,便将自己的爱国热情抒发出来,融入到“五四”运动的大洪流中去。
于是,《女神》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爱国主义。郭沫若说:“五四
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象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心的姑娘,她简直就和
我的爱人一样。” (《创造十年》)。在《炉中煤》中,诗人自喻为正在炉
中燃烧的煤,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他怀着“火一样的心肠”,为他
心爱的“年青女郎”勾勒新颜,描绘理想,为她尽情歌唱,即使变成灰烬也
在所不惜。同时,他把养育他的地球当作母亲,无限深情地向她倾诉衷肠:
地球,我的母亲!
我过去,现在,未来,
食的是你,衣的是你,住的是你,
我要怎么样才能够报答你的深恩?
(《地球,我的母亲!》)
《凤凰涅磐》和《女神之再生》是《女神》中的代表作。《凤凰涅槃》
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为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
① 《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134 页,唐彛鞅啵嗣裎难С霭嫔纭!
… Page 71…
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女神之
再生》取村于中国的神话传说,揭示的主题便是要创造一个新的宇宙、新的
世界,表达了诗人对旧社会的批判、揭露,对新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是《女
神》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女神》中的诗作,处处通过抒情来表现鲜明的自
我特色,有一些诗篇,更是直接唱出了自我的颂歌。如在《天狗》中,诗人
把自我比作“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如大海一样地狂叫”,“如电气一样
地飞跑”,称自我“是全宇宙的能底总量”。在《梅花树下的醉歌》篇中,
诗人公开宣称“我是个偶像破坏者哟”“便是天上的太阳也在向我低头”,
透露出强烈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当然,诗人所歌唱的自我不是那种忧伤颓废、
孤芳自赏的自我,而是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解放要求的自我。
《女神》中还有许多诗是对劳动、对劳动群众的景仰和歌颂以及对大自
然的赞美。如《三个泛神论者》和《光海》、《梅花树下的醉歌》等等。在
《地球,我的母亲!》里,诗人认为“田地里的农人”是“全人类的保母”,
“炭坑里的工人”是“全人类的普罗美修斯”。在《光海》中,他讴歌自然,
赞美自然,能够在“无限的大自然”里感受到“生命的光波”和“新鲜的情
调”。对劳动者的歌颂、对大自然的赞美使郭沫若的诗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气势雄浑豪迈的自由体诗,是《女神》中最具特色的篇章。它没有固定
的格律和形式,连韵脚也不押,但诗的内在旋律和诗人的感情节拍是一致的,
那些重叠反复的诗行表达了诗人澎湃的激情和丰富的想象,使读者受到感
染。除自由体诗外,《女神》中还有一部分谨严的格律诗。如五言诗形式的
诗剧《棠棣之花》等等。
《女神》所显示出来的鲜明的时代特色,奇特的艺术构思,丰富的想象,
激昂的旋律,使之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精神,开创了中国新诗的一代新风。
发表于1923年的《星空》和1928年的《前茅》也是郭沫若的两部重要
诗集。
《星空》中所收诗歌均为1921至1922年在日本和上海所作。此时国内
政局混乱,诗人的思想感情也处在极端矛盾之中,诗中便常常流露出虚无主
义情绪,希望在大自然里或者在超现实的空幻境界里逃避。《星空》缺少《女
神》中那种热烈奔放的诗情,但在反对旧世界、赞美英雄的精神上和《女神》
是一致的。
《前茅》共收诗歌23首,多数写于1923年。此时诗人的思想发生了显
著变化,力图摆脱泛神论思想的影响,重新正视坎坷的现实。《前茅》中的
诗,大部分是抒写革命情怀的,诗人已经辞别了《星空》中的苦闷和徘徊,
对革命前途充满了乐观。在艺术技巧方面,《前茅》中有些诗内容空泛,过
于概念化。
郭沫若于“五四”运动后开始了历史剧的创作。他力求用话剧这一艺术
形式对历史做出新的解释,以起到为现实斗争服务的作用。历史剧《卓文君》
(1923)、《王昭君》(1923)、《聂嫈》(1925)都是描写叛逆女性的作
品。《卓文君》通过文君之口“我不相信男子能再娶,女子不能再嫁”,表
现出作者反对封建社会的夫权思想,符合“五四”时期青年个性解放的要求。
《王昭君》突出昭君藐视帝王王权的反抗强暴的性格,表现出维护人格尊严
的思想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五四”思潮的
特色。 《聂嫈》取材于战国时代聂政助严遂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着重写聂
… Page 72…
嫈、聂政姐弟舍己为人,意在号召大家联合起来、对付我们的共同敌人。
抗战爆发后,反动政府的法西斯统治,促使作家们借古喻今,用隐晦曲
折的形式暴露黑暗现实。从1941年12月到1943年4月,郭沫若先后创作了
五幕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四幕剧《孔雀胆》
及五幕剧《南冠草》。这些剧作,通过不同的历史人物和曲折的故事情节,
表现了反对侵略、反对暴政、主张爱国爱民、团结抗日的主题。鞭挞了贪婪
狡诈、卑鄙自私的丑恶灵魂,歌颂了见义勇为、忠贞刚直的高尚品德,在当
时的社会中起到了教育与鼓舞的作用。其中 《屈原》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
代表作。
《屈原》借用屈原的时代来象征当时的时代,塑造了光明磊落、忧国忧
民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形象。通过屈原的斗争和遭遇,来表现作者对黑暗
世界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憧憬。屈原朗诵的《桔颂》,展现出他的人生抱
负:“在这战乱的年代,一个人的气节很要紧……我们生要生得光明,死要
死得磊落。”《桔颂》作为全剧的主旋律,强调了剧本的主题——“不挠不
屈,为真理斗到尽头!”
郭沫若的历史剧,以豪放、热烈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构成了他独特
的艺术风格。他注重历史剧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效果,善于将自己的情感融
入到艺术形象之中,从而表现出他的主观倾向性。
4。茅盾
(1)生平与创作
茅盾 (1896—1981),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父亲沈永锡是位思想开明的医生,
母亲陈爱珠知书达理,对茅盾管教甚严,在茅盾幼年时即教给他许多文学、
地理和历史方面的知识。家庭的熏陶培养了茅盾对文学的兴趣。茅盾说:“我
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我走过的道路》)。
茅盾幼年时读过家塾、私塾,学过《三字经》,1907年进入乌镇植材高
等小学读书,接触了修身教科书和历史教科书以及《礼记》、《古文观止》
等文章,并对绘画发生了兴趣。1909年,他考入浙江湖州第三中学堂,1911
年转入嘉兴中学堂。辛亥革命爆发后,因抨击学监而被学校除名,后转入杭
州安定中学校学习。那时,茅盾所读的书都是中国古籍,除了正统的经史子
集外,还博览了小说、戏曲、弹词,尤其是对小说有特别强烈的兴趣,以至
于写作文都有点小说的味道。
1913年茅盾中学毕业以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8月,进入上海商
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开始在《学生杂志》、《学灯》等刊物上发表文章。
1916至1926年,是茅盾文学活动的第一个时期。主要从事了三方面的
工作:其一是从事文学理论的建设。他一方面正面宣传、倡导写实主义,认
为“文学是表现人生的东西;不论它是客观的描写事物,或是主观的描写理
①
想,总须以人生为对象”, 另一方面他对旧的文学观点“文以载道”进行批
评,同时反对把文学当做游戏,当做消遣品。阐述这些观点的文章很多,如
《文学与人生》、《“大转变时期”何时到来呢?》、《社会背景与创作》、
① 《中国文学不发达的原因》,载《文学旬刊》第1 号,1921。5。10 署名玄珠。
… Page 73…
《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等等。这些文章表达了他的文学观点:文学应
反映人生、表现社会,文学创作应充分揭示出社会背景,文学应担负起唤起
民众的重大力量的重任。他的文学观点对新文学理论的建设,对于批判封建
复古派起到了重大作用,对新文学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二是他组织文学
社团活动。1921年1月,茅盾和郑振铎、叶绍钧、王统照等12人在北京成
立了“文学研究会”,接编并全部改革了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1921
年5月,与陈大悲、柯一岭等在上海成立民众戏剧社,创办《戏剧》月刊。
其三是茅盾从开始文学活动时起,就致力于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工作。在
他主编《小说月报》时,就倾重于介绍俄国文学、苏联文学和东欧、北欧等
被压迫民族的文学。曾出版 《俄国文学研究》(第十二卷号外)和《被损害
民族的文学号》(第十二卷第十号)。对于为什么和怎样介绍外国文学的问
题上,茅盾说,他之所以这样做,一半是为了介绍外国的文艺创作,另一半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中国反帝反封的思想要求民主运
动,介绍外国作品也要为中国民主活动服务。
在从事文学活动的同时,茅盾还积极进行革命工作。1920年底,茅盾为
中国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共产党》撰写稿件,参加“马克思主义研
究会”的活动。1921年2、3月间,由李汉俊介绍,茅盾加入共产主义小组,
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同年在共产党办的第一所学校——平
民女校任教,为党培养干部。他还参加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