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15-杂病广要-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好酒一大埕,将药用囊盛,悬埕中,浸七日,取出焙干为末,炼蜜丸梧子大,空心酒吞八九十丸。 
其酒听饮,但常使酒气频相接为妙。(同上)(按∶《六要》等重载治痿酒 
剂,概难适用,姑存此方。) 
x调摄法x 天产作阳,浓味发热,先哲格言。但是患痿之人,若不淡薄食味,吾知其必 
不能安全也。(《局方发挥》) 

身体类
〔附〕阴痿
属性:x所因不一x 凡男子阳痿不起,多由命门火衰,精气虚冷,或以七情劳倦,损伤生阳之气,多致此证。 
亦有湿热炽盛,以致宗筋弛纵而为痿弱者,譬以暑热之极,则诸物绵萎,经云壮火食气,亦此谓也。然有火无 
火,脉证可别,但火衰者十居八九,而火盛者仅有之耳。(《景岳》) 
阳动则举,阴静则痿,虽无欲亦然(观小儿子夜 作可知),况有心者乎。然而不举者,则气不从心也。 
其故有六∶一则天禀使然而不可强者,一也;一则有所恐惧而气馁也;一则神摇火飞,气上不下也,此皆 
无病之人也。一则湿热太盛,下注宗筋,弛纵不收也;一则耗散过度,命门火虚也,一则肾水虚衰,热盛,壮 
火食气也(薛立斋所谓如木得露则森立,遇酷暑则萎悴也。盖水火和平则举,有水无火、有火无水及 
水火淫盛为湿热者,亦不举也。参《痿》门自明),此有病之人也。(《医碥》) 
x病由肾虚x(伤肝) 肾开窍于阴,若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萎弱也。诊其脉瞥瞥如羹上 
肥,阳气微。连连如蜘蛛丝,阴气衰。阴阳衰微而风邪入于肾经,故阴不 
起,或引小腹痛也。(《病源论》)(按∶又有阴冷候曰。久不已,则阴痿弱。) 
阴痿皆耗散过度,伤于肝筋所致。经云足厥阴之经,其病伤于内则不起是也。(《纲目》) 
阴痿责之精衰,凿丧太过所致,仲景八味丸特妙,甚者 
加人参、鹿胶、鹿茸,或加苁蓉、锁阳、枸杞。(《六要》) 
阴痿属命门火衰,下焦虚寒,忌下泄、破气、发散、辛寒、苦寒、淡渗、燥、补肾水苦寒药,宜益真阳 
之气、甘温、咸温、甘热、酸敛。(《本草经疏》) 
x病有由郁火湿热x 男子阴痿不起,古方多云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固有之矣。然亦有郁火甚而致痿 
者,经云壮火食气,譬如人在夏暑而倦怠痿弱,遇冬寒而坚强也。予尝亲见一二人,肾经郁火而有此证,令服 
黄柏、知母清火坚肾之药而效,故须审察,不可偏认作火衰也。(《杂着》) 
王节斋曰∶少年人阳痿,有因于失志者,但宜舒郁,不宜补阳。经曰∶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藏精与 
志者也。夫志从士从心,志主决定,心主思维,思维则或迁或改,决定则决定不移,此作强之验也。苟志意不 
遂,则阳气不舒,阳气者即真火也,譬诸极盛之火,置之密器之中,闭闷其气,使不得发越,则火立死而寒 
矣,此非真火衰也,乃闷郁之故也。宣其抑郁,通其志意,则阳气立舒,而其痿自起矣。(《锦囊》) 
邪火内炽,阳事反痿,苦寒泻之,阳事勃然,火与真阳势不两立如此。世人以助火之剂,冀回真阳,非 
徒无益,而又害之。(《一筏》) 
阴茎属肝之经络,盖肝者木也,如木得湛露则森立,遇酷热则萎悴。若因肝经湿热而患者,用龙胆泻肝 
汤以清肝火、导湿热。若因肝经燥热而患者,用六味丸以滋肾水、养肝血而自安。(《杂着》注) 
凡肝肾湿热,以致宗筋弛纵者,亦为阳痿,治宜清火以坚肾,然必有火证火脉内外相符者方是其证,宜 
滋阴八味丸或丹溪大补阴丸、虎潜丸之类主之,(《景岳》) 
x病有由思虑惊恐x 凡思虑焦劳,忧郁太过者,多致阳痿。盖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 
长,此宗筋为精血之孔道,而精血实宗筋之化源。若以忧思太过,抑损心脾,则病及阳明冲脉,而水谷气血之 
海必有所亏,气血亏而阳道斯不振矣。经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及女子不月者,即此之谓。(《景岳》) 
凡惊恐不释者,亦致阳痿,经曰恐伤肾,即此谓也。故凡遇大惊卒恐,能令人遗失小便,即伤肾之验;又 
或于阳旺之时,忽有惊恐,则阳道立痿,亦其验也。余尝治一强壮少年,遭酷吏之恐,病似胀非胀,似热非 
热,绝食而困,众谓痰火,宜清中焦。余诊之曰∶此恐惧内伤,少阳气索而病及心肾,大亏证也。遂峻加温 
补,兼治心脾,一月而起。愈后形气虽健如故,而阳寂不举。余告之曰∶根蒂若斯,肾伤已甚,非少壮所宜之 
兆,速宜培养心肾,庶免他虞。彼反以恐吓为疑,全不知信,未及半载,竟复病而殁。可见恐惧之害,其不小 
者如此。(同上) 
凡因思虑惊恐,以致脾肾亏损而阳道痿者,必须培养心脾,使胃气渐充,则冲任始振而元可复也。宜七福饮 
(用参、地、归、术、甘、枣仁、远志)、归脾汤之类主之。然必大释怀抱,以舒神气,庶能奏效,否则徒 
资药力无益也。其有忧思恐惧太过者,每多损抑阳气,若不益火,终无生意,宜 
七福饮加桂、附、枸杞之类主之。(同上) 
x培元诸方x 治阴痿,精薄而冷方。 
苁蓉 钟乳 蛇床子 远志 续断 薯蓣 鹿茸(各三两) 
上七味治下筛,酒下方寸匕,日二服。(《千金》)《鸡峰》名钟乳姜预汤。 
治阳不起方。 
原蚕蛾未连者一升,阴干去头足毛羽,末之,白蜜丸如梧子,夜卧服一丸。(《千金》) 
梅觉春丸,专治阳事痿弱。 
丁香 木香 朱砂(研各一钱) 黑附子(一个,重半两者,剜去中心,成空瓮子。) 
上将丁香、木香、朱砂等三味同为细末,倾在附子瓮儿内,以荞麦面和如饼剂裹。却用生萝卜一个,径 
四寸,劈作两半,中间剜得可容上件药,置之于内,以竹签子签定,用六一泥固了,约浓半指许。于净地剜 
一坑子,深五寸许,用炭火烧红,去了炭火及灰,令坑内净。用好醋一盏泼在坑子,注定,将药安在坑内, 
四畔用炭火一斤铺盖 之,一时辰为度,去火,用新盆合定,令冷,与后药一处为末。 
舶上茴香(炒) 天台乌药 白茯苓(去皮各一钱) 地龙(去土秤一字)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空心乳汤酒送下。(《御药》) 
鹿茸酒,治阳事虚痿,小便频数,面色无光。用嫩鹿茸一两,去毛切片,山药末一两,绢袋裹,置酒 
坛中,七日开瓶,日饮三盏,将茸焙作丸服。(《本草纲目》引《普济方》) 
阳事痿弱,紫稍花、生龙骨各二钱,麝香少许,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烧酒下。欲解,饮 
生姜甘草汤。(同上引《集简方》) 
阴痿不兴,蜂窠烧研,新汲井水服二钱。(同上引《 嵝神书》) 
x清肝方x 龙胆泻肝汤,治阴痿弱而两丸冷,阴汗如水,小便后有余滴臊气,尻臀并前阴冷,恶寒而 
喜热,膝亦冷,此肝经湿热。(按∶此方原治阴部时复热痒及臊臭,此文系 
固真汤主治,《医通》移之此方,今从之。) 
柴胡梢 泽泻(以上各一钱) 车前子 木通(以上各五分) 生地黄 当归梢 草龙胆(以上各三分)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渣,空心稍热服,便以美膳压之。(《兰室》) 

身体类

属性:轩岐之所谓厥者,热厥则其内热而外证亦热,寒厥则其内寒而外证亦寒;仲景之所谓厥者,其外证则必 
寒,而其内则有寒者、有热者,此其异也。至后世则概卒然昏运诸病名之为厥,抑又异矣。轩岐之厥,鲜能演 
其义者;仲景之厥,前人所说既拈出《伤寒》中,今此所举者,多为后世之厥,而寒热二证固亦所及焉。 
x名义x 厥,逆气从下厥起上行,入心胁也。(《释名》) 
夫厥者逆也,谓阴阳二气卒有衰绝,逆于常度。(《病源论》)(按∶此说欠当。) 
今人又以忽然昏运,不省人事为厥。(《准绳》) 
x总说x 厥逆之证,危证也。盖厥者尽也,逆者乱也,即气血败乱之谓也(按∶此说非是)。故《内 
经》特重而详言之,如云卒厥暴厥者,皆厥逆之总名也。如云寒厥热厥者,分厥逆之阴阳也。如云连经连脏 
者,论厥逆之死生也。再若诸经脏腑之辨,亦既详矣。又近世犹有气厥、血厥、酒厥、脏厥、蛔厥等证,亦 
无非本之经义。观《内经》诸论已极明显,奈何后人犹不能察,凡遇此证,则悉认之为中风,竟不知厥逆 
为何病而通作风治,害孰甚焉。(《景岳》) 
x阳厥阴厥x 骤风暴热,云物飞 ,晨晦暮晴,夜炎昼冷, 
应寒不寒,当雨不雨,水竭土坏。时岁大旱,草木枯悴,江 
河乏涸,此天地之阳厥也。暴壅塞,忽喘促,四肢不收,二腑不利,耳聋目盲,咽干口焦,舌生疮,鼻流 
清涕,颊赤心烦,头昏脑重,只睛似火,一身如烧,素不能者乍能,素不欲者乍欲,登高歌笑,弃衣奔走, 
狂言妄语,不辨亲疏,发躁无度,饮水不休,胸膈膨胀,腹与胁满闷,背疽肉烂,烦溃消中,食不入胃,水 
不穿肠,骤肿暴满,叫呼昏冒,不省人事,疼痛不知去处,此人之阳厥也。阳厥之脉,举按有力者生,绝 
者死。飞霜走雹,朝昏暮霭,云雨飘 ,风露寒冷,当热不热,未寒而寒,时气霖霪,泉生田野,山摧地裂, 
土坏河溢,月晦日昏,此天地之阴厥也。暴哑卒寒,一身拘急,四肢拳挛,唇青面黑,目直口噤,心腹满痛, 
头颔摇鼓,腰脚沉重,语言謇涩,上吐下泻,左右不仁,大小便活,吞吐酸渌,悲忧惨 ,喜怒无常者,此 
人之阴厥也。阴厥之脉,举指弱,按指大者生。举按俱绝者死,一身悉冷,额汗自出者亦死。阴厥之病,过三 
日勿治。(《中藏》)(按∶此所云别是一义,故自为条。) 
x寒热虚实x 经论如此(按∶此上载《厥论》文),虽粗分六经,殊不出寒热二证所因,欲求备治, 
当历明之。寒厥则因多欲而夺其精,故致阳衰阴盛。热厥则因醉饱入房,精虚则热入,故致阴虚阳盛。考 
其厥因,多以不胜乘其所胜,气不得行,遂致于逆。如肾移寒于脾,则水乘于土,水既不行,乃成寒厥。如心 
移热于肾,则火乘于水,火既不行,乃成热厥。六经皆然,可次第论也。所谓得其要者,一言而终矣。(按∶ 
此下论尸厥。录在后。)寒则热,热则寒,闭则通,如经所谓盛则泻,虚则补,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其旨一 
也。经中以数醉为热厥之因,学人不可拘此,盖伤寒温病皆 
有热厥,仲景所谓热深厥深,圣意以酒能发百脉热,故举此 
以为例耳,不可不知。(《三因》) 
厥者逆也。谓阴气乘于阳,阴气居于下,阳气处于上,阳虚则阴实,实则阴盛,阴盛则上乘于阳,卫气为 
之厥逆,失于常度,故寒从背起,手足冷逆,阴盛故也。(《病源论》) 
厥证寒热,亦有阴阳虚实不同,如形气稍实者,宜从子和之法吐下之。虚甚者,惟宜随其所因而调理 
之可也。(《微义》) 
《伤寒》之厥,辨在邪气,故寒厥宜温,热厥可攻也。《内经》之厥,重在元气,故热厥当补阴,寒厥 
当补阳也。二者之治,不可不察。(《景岳》) 
厥有多端,须分阴阳虚实。如未厥前吐泻不渴,身凉蜷卧,及已发而脉迟,口出涎沫者,阴厥也。如未厥 
前便秘溺涩,口渴身热烦躁,及已发而脉数大,口中反干燥者,阳厥也。若厥而口噤牙闭者,实厥也。厥而口 
张自汗者,虚厥也。(《汇补》) 
阳厥即热厥,其证四肢厥逆,身热面赤,唇燥大渴,口干舌苔,目闭或不闭,小便赤涩短少,大便燥结, 
忌升发、补敛、燥热辛温,宜下、清热、甘寒、苦寒、咸寒。阴厥即寒厥,其证四肢厥逆,身冷面青蜷卧,手 
指爪青黯,腹痛大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自利,不渴,不省人事,忌下、破气、苦寒、咸寒、酸寒,宜 
补气、温中、甘温、辛热。(《本草经疏》) 
x病由气闭肝逆x 或曰∶前之论厥有六(按∶所谓六者,系寒、热、痰、气、蛔、血),致厥之因可 
能悉否?答曰∶厥症不止于六者,其常也。致厥之因,因于气闭,而一时诸 
经之脉,内外陡闭不通。何也?营者营于中,卫者卫于外, 
今营气反拒绝于外,卫气反隔闭于中,所以内格外拒,上下不通,故肢体僵卧,手足厥逆,六脉沉伏,厥之大 
义如此。诸厥之为病,虽四肢厥逆,少刻阴退阳回,气脉一通即愈。不若诸虚之症,手足冷厥,脉微欲绝,汗 
出如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