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15-杂病广要-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凡痛而胀闭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痛而喜寒者多实热,喜热者多虚寒。饱而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
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小者多虚。新病壮年者多实,久病年衰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按∶此二
句原无,据《必读》补。)愈攻愈剧者多虚。痛在经者脉弦大,痛在脏者脉沉微。兼脉症以参之,而虚实
自辨。是以治表虚痛者,阳不足也,非温经不可,里虚痛者,阴不足也,非养营不可。上虚而痛者,心脾受
伤也,非补中不可;下虚而痛者,脱泄亡阴也,非速救脾肾、温补命门不可。凡属诸痛之虚者,不可以不补
也。有曰通则不痛,又曰痛随利减,人皆以为不易之法,不知此为治实痛者言也。故王海藏解痛利二字,不
可以利为下,宜作通字训(按∶此出《续医说》,以为海藏者误矣。《类经》引王荆公亦误),
此说甚善。明哲如丹溪,徒曰诸痛不可补气,则失矣。(《质疑录》)
x治有宜补x 或曰∶诸痛与瘦黑人,及阴虚火动,参、 在所当禁,今用之顾效谓何?曰∶药无
常性,以血药引之则从血,以气药引之则从气,佐之以热则热,佐之以寒则寒,在人善用之耳。况人参不
特补气,亦能补血,故曰气血弱,当从长沙而用人参是也。所谓诸痛禁用参、 者,以暴病形实
者言耳。若年高气血衰弱,不用补法,气何由行,痛何由止,
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是也。(《类案》)(按∶此本出《石山居士传》。)
其人本体原弱,或大病后气血两虚,不可拘于诸痛不可用参、 之语,急投温补重剂,四君子、理中
加顺气药。(《司命》)
凡治心腹痛证,已经攻击涤荡,愈而复作,或再三用之而愈作愈甚,或脉反浮弦虚大者,皆为中虚之候。
此当酌其虚实,而或兼治邪气,或专补正气。若用补无碍,则当渐进,切不可杂乱妄投,以自掣其肘。但当纯
用补药,使脾胃气强,得以营运,则邪气自不能犯,又何疼痛之有。(《景岳》)
虚痛虽有气血寒热之分,然皆主于气郁滞,气不滞则痛无由生。气虚则气行迟,迟则郁滞而痛,血虚
则气行疾,疾则前气未行而后气又至,亦令郁滞而痛。故气虚补气,血虚补血,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及
其漏下二刻,一周循环之常,痛自愈也。(《医津一筏》)
x治有宜开郁降火x 凡治心腹疼痛,但是新病,须问曾服何饮食,因何伤感,有无积滞,便与和中消导
之药。若日数已多,曾多服辛温燥热之药,呕吐不纳,胸膈饱闷,口舌干燥,大小便涩难,则内有郁热矣。或
原有旧病,因感而发,绵延日久,见证如前者,俱用开郁行气、降火润燥之药,如川芎、香附、炒山栀、黄
连、姜汁之类,甚者再加芒硝。但治心腹久痛,须于温散药内,加苦寒、咸寒之药,温治其标,寒治
其本也。(《杂着》)(按∶此说本于丹溪,见《心痛》中。又《会元》有说,欠核不录。)
x温中诸方x 治久寒疾,胸腹中痛,时下痢,当归汤方。
当归(二两) 甘草 柑皮(各二两) 附子(一两) 干姜(四两)
上五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日三。
(《千金》)又治久寒宿疾,胸腹中痛,短气,时滞下痢,当归汤,于本方去甘草、柑皮,加桂心。
治卒心腹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高良姜汤方。
高良姜(五两) 浓朴(二两) 当归 桂心(各三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一升八合,分三服,日二。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须更服。若
强人为二服,劣人分三服。(同上)
小建中汤,治腹中切痛。尝有人患心腹切痛不可忍,累用良医治之皆不效,灸十余处亦不瘥。士人陈
承善医,投一药遂定。问之,乃小建中汤也。此药偏治腹中虚寒,补血,尤主腹痛。常人见其药性温平,未必
信之。古人补虚止用此体面药,不须附子、硫黄。承用此药治腹痛如神。(苏沈)或吐或泻,状如霍乱,及冒涉
湿寒,贼风入腹,拘急切痛,加附子三分,名附子建中汤。(《易简》)
理中汤,内虚腹痛,加桂枝、甘草(炙)、芍药、生姜、大枣、胶饴,名二中汤。加者是小建中汤方,
故名。(《会解》)(按∶此方本出《阴证略例》,宜参《伤寒·太阴病》。)
一壮年男子,寒月入水网鱼,饥甚,遇凉粥食之,腹大痛,二昼夜不止。一医先与大黄丸,不通,又与
大承气汤,下粪水而痛愈甚。召予治。诊其六脉皆沉伏而实,面青黑色。予曰∶此大寒证,及下焦有燥屎作
痛。先与丁附治中汤一帖,又与灸气海穴二十一壮,痛减半。继以江子加陈皮、木香作
丸,如绿豆大,生姜汁送下五粒,五、七次平安。(《正传》)
或日虽久,凉剂不应,脉虽洪大,按之不鼓,亦属伏阴,理中汤加熟附子一片,浸冷服。(《六要》)
戴复庵云∶腹内诸般冷痛,一个枳实理中汤加减,作无限用。(《要诀》)
集香散,治心脾疼。(边学谕传。)
白术(三两) 茯苓(六两去皮) 人参(半两去芦) 丁香(半两) 木香(三两) 甘草(半两炙)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生姜一片,沸汤调服。(《叶氏》)
浓朴温中汤,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
浓朴(姜制) 橘皮(去白各一两) 甘草(炙) 草豆蔻仁 茯苓(去皮) 木香(各五钱) 干姜(七分)
上为粗散,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前,忌一切冷物。(《内外伤辨》)
沙随先生在泰兴时,有乳妪因食冷肉,心脾发痛,不可堪忍。知县钱仁老名寿之,以药与之,一服痛止,
再服即无他。其药以陈茱萸五、六十粒,水一大盏,煎取汁去滓,入官局平胃散三钱,再煎热服。(《游宦纪闻》)
心腹疼痛,服诸药不效。
生料五积散,加艾、生姜煎服。(《澹寮》)(按∶《得效》亦用之,既见上。)心脾痛,以炮过
附子数片,同五积散煎服。(《事林广记》)
鸡舌香散,安胃思食,止心腹痛,调冷热,定泄泻,老少通用。
丁香(一百个) 甘草(半两) 良姜(一两) 白芍药(二两)
上末,陈米饮调下方寸匕,空心食前煎生用。(《纪用经》)
二香散,治心脾痛。
赤芍药(半两) 姜黄(一分) 木香(二钱) 丁香(四十九粒)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一盏,发时热服,忌冷。(《吴氏》)
烧脾散,治脾胃虚弱,久寒积冷,心气脾痛,及疗妇人血气攻刺,腹胁撮痛。
赤芍药 干姜(炮各六钱半) 良姜(十两油炒) 甘草(炙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白汤点下,不拘时候。(《和剂》)
安中散,治远年日近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
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又治妇人血气刺痛,小腹连腰攻疰重痛,并能治之。
甘草(一十两炒) 玄胡索(去皮) 良姜(炒) 干姜(炮) 茴香(炒) 肉桂(各五两) 牡
蛎(四两 )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如不饮酒者,用盐汤点下,并不拘时。(同上)
蟠葱散,治男子妇人脾胃虚冷,攻筑心腹,连胁肋刺痛,胸膈痞闷,背膊连项拘急疼痛,不思饮食,
时或呕逆,霍乱转筋,腹冷泄泻,膀胱气刺,小肠及外肾肿痛。
苍术(米泔浸去皮焙) 甘草( 各半斤) 玄胡索(三两) 肉桂(去粗皮) 干姜(炮各二两) 三
棱(炮) 青皮(去白) 茯苓(白者去皮) 蓬术(各六两) 缩砂(去皮) 丁香皮 槟榔(各四两)
上捣罗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连根葱白一茎,煎七分,空心食前稍热服。(同上)冷证。蟠
葱散加茱萸、木香煎,亦效。(《得效》)
接真汤,治阴病,手足厥冷,脐腹疼痛,真气不足,虚惫欲绝者。
沉香 丁香(各二钱) 麝香(一钱) 附子(四钱炮去皮脐)
上切一剂,姜、枣煎,或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百代医宗》)
治冷气攻心腹痛,久不瘥,面色青黄,四肢多冷,阿魏丸方。
阿魏(一两) 桂心(一两) 干姜(一两) 附子(一两) 吴茱萸(半两) 当归(一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用阿魏膏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
椒附丸,治脐下极冷,痛楚异常,手足亦冷,不任冷水冷食,面黄肌瘦,按之痛稍止者。
绵附(一个十二钱者) 胡椒(一百粒)
上为末,姜汗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或盐汤空心吞下。(《得效》)
x破气诸方x 治冷气攻心腹 痛,少思饮食,槟榔散方。
槟榔(三分) 当归(一两) 蓬莪术(三分) 吴茱萸(一分) 阿魏(一分) 木香(三分)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
《举痛论》云∶寒客于夹脊之脉,则按之不能及,故按之无益。夹脊乃膂脉之所行,其脉当
尺泽沉而击,宜行其肾经,以去其寒
乌药(一分) 芎 当归 京三棱 蓬莪术 延胡索(各一分) 木香 鳖甲(各四铢) 甘草(炙三铢)
上为细末,空心,水一盏,煎三钱服。(《史载之》)
沉麝丸,治一切气痛不可忍。
没药 辰砂 血竭(各一两) 木香(半两) 麝香(一钱) 沉香(一两)
上皆生用,银瓷器熬生甘草膏为丸,皂荚子大,姜盐汤送下,血气醋汤嚼下。松滋令万君拟宝此药,妇
人血痛不可忍者,只一丸。万君神秘之,每有人病,止肯与半丸,往往亦瘥。(《苏沈》)
沉香大丸,治男子妇人脾气虚弱,腹胀满闷,脐下刺痛。
沉香(一分细锉) 木香 川楝子肉(炒) 茴香(炒) 肉桂(去粗皮) 附子(炮去皮脐) 青橘
皮(去白) 砂(别研) 雄黄(光明者别研八味各半两)
上件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每一两作十丸,朱砂为衣,
每服一丸细嚼,热酒或盐汤送下。妇人脐下刺痛,烧绵灰酒送下食空。(《杨氏》)
行气香苏散,风寒外感,饮食内伤,七情恼怒过度,肚腹疼痛初起者。(《保元》)
x通壅诸方x(清热) 《集验》疗痰 心腹痛兼冷方。
鳖甲(炙) 柴胡 赤芍药(各八分) 甘草(炙) 枳实(炙) 生姜 白术(各六分) 槟榔(七个)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七味,取二升半,去滓,内槟榔末,分服八合,当利。(《外台》)
四逆散,治热郁腹痛。(《汇补》)
芍药甘草汤,治腹痛。(《纲目》)《选要》治四时腹痛,姜五片,水煎。
芍药黄芩汤,治腹痛,脉洪数。(《纲目》引海)(即黄芩汤去大枣,亦出《微义》。)
治肚腹痛如锥剜,(胡云阁传。)
白芍 黄连 甘草(各三钱)
上锉一剂,金华酒一钟,水一钟,煎服立瘥。(《济世全书》)
散火汤,治热痛。
黄连 芍药 栀子(各炒) 枳壳 陈皮 香附 浓朴(去皮) 抚芎(各二钱) 木香(另研) 砂
仁茴香(各五分) 甘草(三分)
痛甚不止,加玄胡索、乳香。
上剂,姜一片,煎服。(《回春》)
神仙珍珠散,治心脾气疼。
生朱砂(一钱) 真麝香(半钱) 白矾(半两) 真珠(七粒未穿者尤佳)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百沸白汤一口许,调匀服之,大有神效,不可乱传。(《经验秘方》)(按∶《
易简方论》白金散,治忽然腹痛之极,用生白矾三钱研末,以百滚水一钟,冷水一钟,冲矾末服。服后
听其吐泻,吐泻通利,其痛即止。此方或效,但无类可隶,姑附于斯,更宜参《心痛》收涩诸方。)
x荡结方法x 治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温脾汤方。
当归 干姜(各三两) 附子 人参 芒硝(各二两) 大黄(五两) 甘草(二两)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日三。(《千金》)(宜与《滞下》门等参。)《圣
济》治腹痛 刺,除寒冷,温脾,人参汤。于本方去芒消。
《极要方》备急丸,疗忽然心腹胀满,急痛气绝,大小便不通方。
大黄(五两) 干姜(二两) 巴豆(三两去心熬) 芒硝(三两)
上蜜丸,平晓饮服四丸,不利更加一、二丸,取得四、五度利。利如不止,取醋饭止之。(《医心》)
感应丸,治心腹痛甚而大便秘者,至于厥冷,或面青口噤,或六脉沉伏者,痛使之然,非虚脱也。当先以
苏合香丸灌下,次投此利之,其效甚速。(《易简》)腹痛作呕,欲利大便,诸
药皆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