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希涫翟诠ぷ魃希涫翟诖κ麓私游铮飧鋈私衅障推腥H缓竽憔拖胂耄馑母銎腥遣皇且桓銎腥恳患词嵌啵嗉词且唬欢嗖欢C挥邢群螅挥幸浴�
杜顺、云华、贤首、清凉再加上宗密,这是华严五祖。杜顺、云华讲《华严经》,说十玄门,好,玄妙!这十个意思你能懂,你通达,你能入华严境界。可是千经万论,诸佛菩萨所说一切经教,给诸位说,总的来讲不出四个字,「看破放下」,这是佛法的总纲领。你必须放下,你就看破,看破是明了,自性智慧现前,通达明了;你不放下,你看不破。科学家虽然能讲到这个地方,还是没有看破,他没有放下,不得其用。这就是真正奥妙的地方还没有看到,他没有看到夸克里头有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一样,他没有看到。他放下,放下就看到。所以千经万论没有别的,教我们放下而已。整个宇宙是一体,整个宇宙是自己。你执著这一点,其他的你都得不到受用。我们要把这个原理原则搞清楚。
现在我们看看这个波动现象,就是「超弦与多维空间」,我们节录的这几句话,这科学家说的,给我们做个参考。「超弦理论认为,不存在粒子」,你看看到最后,粒子是什么?是基本的物质,所有物质现象是它变出来的,这个东西没有了,物质就没有了。这跟佛家讲的万法皆空,《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是不是这个情形?真的,物质不存在,物质是幻相。后面说「各种不同的粒子只不过是弦的不同振动模式而已」。他把什么?他把那个琴,琴不是有弹琴的弦吗?你弹的时候振动。他说粒子从振动里头产生出来的。他想像,这是幻想,想到有个弦。佛告诉你,弦都没有了,心动!六祖大师当年到法性寺,就是现在的光孝寺,听印宗法师讲《涅盘经》。他看到有两个听众,外面风吹著幡,两个人在争论,一个人说,你看幡动;不是的,风动,那个讲幡动,他们两个在争论,争论不休。六祖走上前去跟他们两个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风也没动,幡也没动,是你心在动。这才把现象的根源说出来了。印宗法师经讲完之后下来跟他交谈,佩服得五体投地。
「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相互作用,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可以用弦的分裂和结合来解释」,他是假设有个弦,说「最奇特的是,弦并不是在平常的三维空间运动,而是在我们无法想像的高维空间运动。我们过去关於空间的观念都是错误的,空间正在以一种陌生得令人惊讶的方式活动著」,这是科学家讲的。下面他说「物质是由原子组成,原子(是最小的物质)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组成。夸克和电子似乎是没有内部结构的点粒子」,称为基本粒子,那也就是佛法里面所讲的极微之微,「因此把它们称为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是一切物质的基本单元,就像英语里面的字母一样。已知的基本粒子并不仅仅是夸克和电子两种,而是多达数百种。而且每一种基本粒子都有它的反粒子。电子像地球那样,既公转也自转,永远以固定不变的速率在旋转,称为内禀自旋。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有与电子相同的自旋」。
这段话说明宇宙间这些森罗万象,在佛法里面讲的自性能生万法,怎么生?波动现象。你看佛说的「迷唯一念」,那个一念就是波动,只要一动,遍法界虚空界里面的现象就生了。它有没有次第?是有次第,太快了,我们没法子观察到。它的次第在《唯识论》里面讲得很清楚,一念不觉,这一念不觉就叫做无明,无明就是不觉,不觉就叫无明。这一念不觉怎么样?大光明藏见不到了。不动的时候,心里没有念头不动的时候是光明的,自性是光明的、是圆满的,宇宙是大光明。而且这个光不刺眼睛,非常柔和,这是自性的光;不像我们现在这个世间灯光或者是阳光,它刺眼睛。所以性德的光是柔和的,这个磁场非常之好。可是你心一动,这就失掉,你就见不到了,这个光明就变成黑暗,所以叫无明,明没有了。本来是明的,你心一动就变成无明;心不动的时候,无明就没有了。所以无明不觉生三细,无明里面有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业就是动,就是此地讲的它不断的在动,从来也不停。但是你要晓得,它那个动就像我们电影的放映机一样,确实这个动不是连续的,它是刹那刹那,像闪光一样,一闪一闪的,它闪得太快了,我们看到好像是连到,其实它是一念一念的。所以你一念觉,无明就没有了,觉也是一念,迷也是一念。我们现在这个现象就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它全是迷,念念都没有觉悟过,都在迷,它都在动,不动就觉了,极其微细的还是在动。纵然到真不动,习气还在动,所以有习气才有实报庄严土,如果习气没有了,实报庄严土就没有了。我们也不容易,总算把这个东西搞清楚了。有习气没有现行,所以他确实没有什么重大的障碍,没什么大的障碍。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跟究竟圆满的妙觉位,这四十二个位次,可以说是智慧功德都同等的,都没有差别。这前面清凉大师跟我们说过,李长者说得也很清楚,真的是平等的。
不平等我们就明白了,不平等从哪产生?从分别执著产生,那不平等。分别就不平等,执著就不清净,你想想对不对?没有执著,清净心现前;没有分别,平等心现前;不起心、不动念,觉了。然后回头我们看看《无量寿经》,那就妙不可言。《无量寿经》教我们修什么?修清净、修平等、修觉,你看看它三个次第,不能颠倒的。为什么叫你先修清净心?先放下执著,清净心现前;再放下分别,平等心现前;最后再叫你放下起心动念,觉了,清净平等觉。到这个时候你入法界,入什么法界?入一切诸佛法身菩萨的报土,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是什么样子?大乘、无量寿、庄严,你看经题上,都在经题上。大乘是智慧,究竟圆满的智慧,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相。《华严.出现品》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可见得大乘无量寿庄严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外来的。现在没有是隐秩序,你要是真的得到清净平等觉,那就变成显秩序,你真得受用。
这个东西搞通、搞明白了,叫看破。看破是什么?帮助你放下,你看你要不要放下?放下得受用,放下你真的得到大乘无量寿庄严;你要是不放下,得不到,你只是解悟,不是证悟。像科学家,科学家是解悟,解悟不透彻,没有佛法的解悟透彻。这个原因,修学佛法的人当然都在放下,放下太少了,每天只放下一点点,但是那一点点比完全没有放下的人高明多了。你懂得愈多,你愈肯放下,你欢喜放下。你不懂的时候放下很困难,劝你放下,不知道为什么要放下,给你说放下多么好,你也不晓得到底是什么好处。所以做得总是不彻底,总在拖泥带水,不干净。
这桩事情,这是六道里面的众生绝大多数都是这一类,就是中根;上上根人一说他懂,他真干;下愚你跟他讲,他虽然不知道,他也肯干。所以古人常常叹息,唯上智与下愚不疑,这两种人很容易得度,遇到圣教没有不成就的,一生决定成就。上上根人他一听他懂,他真放下,真成就了。下愚的人虽然不懂,他老实,他没有怀疑,他不想知道,你叫我念佛我就念佛,念了几年佛真往生了,瑞相稀有,很容易成就。最难的是当中,当中总是占百分之九十几,绝大多数。那就得劳累世尊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为谁讲?为当中这一撮人讲的。所以我们对佛要感恩戴德。如果不是这么长的时间薰修,怎么会知道?怎么可能真放下?
我学佛真的是第一天向老师请教第一个问题,那是听到方先生给我介绍佛法殊胜,我听到了,见到章嘉大师头一句话说,我已经晓得佛法是无比的殊胜,有没有方法叫我很快契入?我提了这么个问题。他老人家教给我,看得破、放得下。我做了今年五十七年,真的放下放了五十七年,天天学放下,月月学放下,是有一点效果。如果没有一点效果,这个经体会不到,讲不出来。体会到了,下面再放下,不够彻底,真放下那么就契入了!入,当然我们还是入第一个阶层,得清净心,平等心还得不到,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不能不知道。科学也说出了宇宙是一体,这个不容易,但是他得不到一体的受用。《华严》真的是一体受用,所以整部《华严经》讲什么?开经的时候我就跟大家说过,讲我们自己,《华严经》字字句句说的是我们自己。
末后这一段说,「所以唯约觉树会者」。这个觉树就是菩提树。第一会佛在哪里讲?在菩提场,就在菩提树下。那我们知道,《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示现初成佛道,他在菩提树下打坐,定中所讲的。听众能入佛的定中,那也不是普通人,法身菩萨,不是法身菩萨不能到别人定中。他定中所现的境界你能够看到,你能够去赴会,参与这个法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此地讲的是唯约觉树会者,约,我们现在的白话「就」,只就菩提树下这一会来说。为什么?「此为本故,得佛处故」。他在这成佛的。这部《华严经》就在菩提树下,他讲升忉利天,现在三会升忉利天,菩提树底下这一会在,忉利天宫那一会也在,同时现前。主伴都一样,你在菩提树下看到这一会是这样的,忉利天宫看的时候也是这样。就好像我们现在电视一样,菩提树下是现场,忉利天宫好像那边在接收,那个地方大屏幕在接收,完全相同。第四会在夜摩天,第五会在兜率天,第六会在化乐天,第七会在他化自在天。释迦牟尼佛,我们在菩提树下看,他还在那里,就像电视传播一样,每个地方都现这种现象,跟菩提树下无二无别。所以我们举这个科学家最新的发现,全息照片,我们从这个地方来体会比较容易懂得,并没有离开菩提树。
不但是这几个天宫,再是真正有缘的像法身菩萨,他们的能力遍法界虚空界,没有来去,释迦牟尼佛讲《华严经》在哪里讲?就在我们面前。菩提树道场遍虚空遍法界,不需要用这些机器传播,机器传播受很多限制。他是用什么传播的?意念,没有限制的,跟现场完全相同,完全逼真,跟现场无二无别。你要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向佛当面请教。你跟会场诸菩萨们,与会的大众,都可以去打招呼,无比的亲切。这是事实真相,你要问为什么?宇宙是一体,生佛不二,众生跟佛是一不是二,性相不二,理事不二,因果不二。
「理实第二,亦同此遍」。这个第二就是第二会,这是第三会,二会遍,这一会也遍。这下面说,「若同时遍」,这没有时间,那就没有先后。但是,「何有九会前后」。佛给我们讲的时候,《华严》是九会,确实有次第,初会、二会、三会、四会,也有这个次第,同时都遍法界虚空界,哪来的九会?「若有前后,何名同时」,这就提问,九会有前后,怎么可以叫同时?这是疑问。下面大师给我们解答。「应云,即用之体,同时顿遍,即体之用,不坏前后」。清凉这二十个字的答覆好,妙极了!你看人家的语言多简单,说得多清楚。体用是一不是二,有体当然有用,有用当然有体,体是能现、能变,用是所现、所变,就跟金跟器一样,它同时的。所以即用之体,同时顿遍,这个顿,没有先后、没有次第,遍法界虚空界。这就是作用从它体上讲,体遍,用也遍。即体之用,不坏前后,前后即是无前后,为什么?前后不二,这很不好懂。为什么不好懂?我们没有证得体,我们是完全从作用上看。所以现在科学家搞这太空物理,宏观世界;搞量子力学,微观世界,对佛经上所讲的,确实可以用它来印证,它不是佛法,为什么?宏观跟微观对立,它不能统一,而且物理跟心理对立,不能统一,所以它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欧阳竟无先生讲,佛法不是宗教、不是哲学。为什么不是宗教?它不是迷信,它不是讲有个主宰神。为什么不是哲学?哲学是有能有所,能所对立,佛法没有对立。尤其是六祖惠能,那讲得非常妙。你看法性寺他们头一天见面,跟印宗见面,印宗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大概是印宗平时讲经对这个问题有疑惑,讲不清楚。禅定、解脱,这他提的,他说你既然亲近过五祖,五祖对禅定、解脱怎么讲法?我们在《坛经》里面去看,惠能大师在五祖会下住了八个月,从来没有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