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著这个路走,你就对了,你看到之后,你把它丢掉,你往前面走。所以决定不可以执著,不但不能执著,分别也不可以。佛法难也就难在这个地方,如果你真懂了,真懂它不难,它的确也很容易,只要你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真的放下,自性清净圆明体你就证得。
  在哪里?就在现前,就在当下。所以悟了的人,你问他:性在哪里?他跟你讲: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在当下、没有一法不是。古大德用比喻告诉我们,他用黄金比喻自性,以金器比喻万法,器器皆金,哪一法不是自性!我们今天讲法,有色法、有心法,归为这两大类,色法是物质,心法是精神。精神跟物质是分不开的,精神里面有物质,物质里头有精神,所有物质里头有精神现象,就是有见闻觉知、有受想行识。这个现象是最近这十年,日本江本博士用水实验证明出来了,水是矿物,它真的有见闻觉知、有受想行识;换句话说,它不是死的,现在所谓是有机体,它是活的。佛告诉我们,不但是水有见闻觉知、有受想行识,任何物质,物质讲到最小,现在讲原子、电子、粒子、基本粒子,我们肉眼都看不见,在显微镜之下才看到的,它是物质,物质就有见闻觉知、就有受想行识,无论什么物质都没有例外的。弥勒菩萨讲的,「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质现象,「形皆有识」,识就是精神现象,就是讲的见闻觉知、受想行识,所有一切物质现象统统都有,只要六粗里头都有。
  三细相里面有见闻觉知,没有受想行识,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智相,就是说他没有分别,智相是分别,他没有分别就没有受想行识,有分别就有受想行识。所以在十法界里面,高级的,声闻、缘觉、菩萨、佛,菩萨、佛在十法界里面是高级的,他有没有受想行识?还是有,为什么?他分别的习气没断。十法界里面的菩萨分别断了,分别习气没断;十法界里面的佛分别习气断了,他妄想没断,他还会起心动念,所以他还有智相,很微弱的智相。智相一断,十法界就没有了,真的是觉后空空无大千,十法界也没了。这是什么境界现前?实报庄严土现前,实报庄严土是三细相,极其微细。所以「不可以识识,不可以智知」,这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唯证方知。怎么证法?放下就证得了。我们今天的麻烦是不了解事实真相,没有想到佛在《华严》里面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知道之后,我们於一切法,我们对人、对事、对物不再有执著,不但没有执著,我相信分别也放下了,放下起心动念不容易,那是真的不是假的。
  能够把执著放下,这就证果,不是究竟果,但是真的证果了。果是什么?佛经里面有句话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果。这是梵语的音译,可以翻,不是不能翻,翻经的这些法师他用原文音译,他不翻,是为了什么?尊重不翻。我们学佛想得什么?就得这个,翻成中国意思叫无上正等正觉。这句话里头有三桩事情:正觉、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这三桩事。放下执著,你就证得正觉,正觉的名字有个假名,叫阿罗汉、叫辟支佛,阿罗汉、辟支佛他证得正觉,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证得正觉的人,六道没有了。由此可知,六道从哪里来的?六道从执著来的,只要有执著就有六道。换句话说,六道是自己造的,是自己执著里头变现出来的。我有执著,我有六道;你有执著,你也有六道;他有执著,他也有六道。你我他,我们坐在一起,我们所看到六道的境界叫同分见妄,因为我们都有这个烦恼习气,所以我们看到是一样的,其实各人看到的是各人的境界,并不是真的一样。好比我们这个摄影棚里面,你看有十几盏灯光,现在都开了,光光交流,实际上我们每盏灯的光各各不相同。你要不相信的话,你关掉这一盏,这盏灯它就没有了。他不执著了,这个人证阿罗汉走了,其他的人有,他还在。你再关掉一盏,它的光没有了,各人是各人的。六道,各人是各人的六道,彼此有没有交涉?不能说没有交涉,也不能说有交涉,这很微妙!所以佛讲这个法叫妙法,为什么?基本的原理你要记住,一体二用,二用里头有三遍,这就是有基本的道理在里头,这是基本的原理。
  三遍就是物质现象也好,是精神现象也好,它都有三个特性,第一个特性就是周遍法界,好像我这盏灯照著,周遍这个房间,他的灯也周遍这个房间,每盏灯都是周遍房间。有没有冲突?没有冲突;有没有妨害?没有妨害。为什么没有冲突、没有妨害?因为它是虚妄的,它不是真的,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是第一个特性,周遍法界。第二个特性,出生无尽,那就变化太多了,为什么会有变化?随著你的分别执著它起变化,也就是随著你的六粗起变化,起变化是十法界,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是这么个缘故。你的分别执著很淡薄,这个境界就很清净,就是净土,分别执著很浓就染污了。一般讲十法界里面,四圣法界心清净,可以说是净土;六凡六道里面是染污,是秽土,是染污。
  染污里面就又出现善恶,诸位要晓得,净土里头没有善恶,声闻、缘觉、菩萨、佛里头没有善恶,只有染净,一层比一层清净。阿罗汉是刚刚得清净心,辟支佛的清净心比他深,菩萨的清净心又比辟支佛高一等,最清净的是佛,没见性。这个清净就是讲智相很淡薄,阿罗汉的智相很浓,但是阿罗汉不造业了,业系苦相、起业相他没有了,所以他没有六道。在六道里面,这就是染了,染污,心地染污不清净,这里面有善恶,所以善则感三善道,恶他就感得三恶道。三善道里面,最上面的叫上品十善,第二等的是中品十善,第三等的是我们人间,下品十善。也有人说下品十善是阿修罗、罗刹,人是中品十善,诸天是上品十善,行,也能讲得通。恶也有上中下三品,上品是最恶的,上品恶是地狱,中品恶是饿鬼,下品恶是畜生。千变万化,出生无尽。
  这个道理我们也很难想得通,所以我们就想到小时候玩的万花筒,我讲万花筒,有很多人送了好多万花筒给我。我们把万花筒比作自性,你看里面,你只要动,这个动是什么?就是分别执著,分别执著就是动,你在里面看它,里面变化无量无边。你把它不停的转一年,你看,不会有一个相同的,出生无尽,怎么变都没有超越你的分别执著,出生无尽。第三个很重要,含容空有。物质跟精神都有这三个特性。第二个特性就是惠能大师末后那一句话说,「能生万法」,我们把万花筒比喻作自性,一转,能生万法。万法不离自性,无论是精神、是物质都是含容空有。很微细的一念,一念里面成形,变成物质现象;变成精神现象,形皆有识,也是周遍法界的。
  含容空有,我们佛门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就是这个意思。心包太虚是含空,虚空,要知道虚空是自性变的,不离自性,离了自性没有虚空;容是包容,包容有,有就是量周沙界。你看看,本来的心量是这样的,现在这个心量为什么变成那么小?变成这么小,还不就是分别执著!愈执著,心愈小,愈小你就愈苦。苦从哪里来的?是你自作自受,你忘失了你的自心,忘失了你的本性,你的本性是包虚空法界的。所有一切现象都是幻相,《金刚经》上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就对了。我们要问,诸佛菩萨他是怎么看这个世界、怎么看这个宇宙、怎么看十法界依正庄严?《金刚经》的四句偈就说得很清楚、很明白。所以他对於宇宙万象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著,那就不碍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性相一如,理事不二。这就入如来境界,这就是成正觉,这就是得菩提涅盘了。所以小乘人放下了执著,得少分,菩提涅盘的少分;菩萨能够把分别放下,不分别了,他就得多分;到佛,佛是把起心动念也放下了,他得的是圆满。菩萨得的是正等正觉,佛所得到的是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这首偈里头特别要给你说的,粗的没有,粗的没有就是十法界没有;细的没有,细的没有就是一真法界跟实报庄严土也没有。也许初学的同学说,什么都没有了,那怎么办?什么都没有了,自性现前了。自性是什么?常寂光。我们净土宗里面讲四土,最高的叫常寂光土,常寂光土也叫大光明藏,一片光明,这里头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什么时候能证得?起心动念放下就证得了。所以在《华严经》上,圆教初住菩萨就证得,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他怎么明心的?就是他能够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放下。根利的人,我们讲上上根人,这种人很厉害,他能够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一下放下,那从凡夫立刻就成佛,菩萨五十二个阶级他都不必经历,他一下就到顶头上去了。我们现在天天慢慢放、慢慢放是爬楼梯,一级一级往上去登。
  那个很厉害,有两个代表的人物,其实人物很多。两个最出名的,第一个是释迦牟尼佛,他在三十岁的时候给我们表演一下放下,顿悟、顿超、顿证无上菩提。在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其实禅宗里面,代代祖师哪个不是这样的!惠能特别是因为他不认识字,他没有念过书,一天经都没听过,所以我们用他来做代表。他听到别人念《金刚经》,是偶然的一个时候,经典上记载,他原来是个樵夫,卖柴火的。这个行业现在没有了,抗战时期还有,我们小时候住在城市里面还买柴烧灶,那时候没有这些电,也没有瓦斯,连煤气都没有,所以煮饭的时候是烧柴火。柴火专门有这些苦力的工人,他们上山砍柴,挑到城里面来卖;还有卖水的,没有自来水,有专门挑水卖水的,这都是很辛苦的工作。他一天卖的钱不多,都很少,买一点米、买一点菜过一天日子,所以很辛苦的生活。他柴卖掉,拿到钱离开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念经,他就在窗外面站了一会儿,愈听愈有意思,他就推开门到里面找这个念经的人,向他请教,你念的是什么?念得很好,很好听。这个念经的人也感觉得很惊讶,这个卖柴的人不认识字,他怎么能听得懂《金刚经》?这一听,他就叫听的人把他听的意思讲出来,这个念经的人感觉到非常惊讶,很了不起,那时候惠能二十四岁。
  诸位从这个地方,你细心去想想,所以能大师说,转凡成圣与学不学没关系。他悟了之后,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你念给他听,他就讲给你听,他讲得一点都不错,所以五祖把衣钵传给他。五祖的大弟子神秀跟五祖不少年,五祖教学,神秀担任助教,你看看,衣钵没有传给神秀,传给惠能,这个不认识字的。为什么?他真放下了,神秀没放下。祖师传衣钵,让大家自己把这么多年学习的心得写首偈子来看看,这是考试,这也很公平。神秀的一首偈,他写的也就是他的心得报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们现在想想,妄想分别执著他有没有放下?你看这四句,没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统统在。惠能大师听到这首偈子也非常赞叹,赞叹完之后,他说我也有一首,他又不会写字,请别人帮他写,他怎么的一首?他把神秀大师的偈子改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改掉了,他著相,这个没有了。由此可知,这与学、无学真的不相干,只要你肯放下,放下原来就是。在哪里?就在当下。
  所以无明怎么起来的?这个要知道,无明什么时候起来的?佛在经上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给我们讲无始无明,无始就是没有开始。有开始、有终结,那不就是真的!所以无明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是什么?它是有生有灭,它时间太短,短到你找不到它的生灭。你去想想看,一秒钟它就有一千二百八十兆的生灭,这生灭你能找得出来吗?它太快了,可以说生灭同时,生灭同时就是没有生灭。什么原因起的?没有原因;什么时候起的?没有时候;什么处所起的?没有处所,你都找不到,全是虚妄,这个要了解。
  清凉大师在此地告诉我们,「本觉自然」,所以它不是造作的,起心动念就是造作,本觉自然的。你起心动念,本觉就不觉,就变成不觉了。「悟亦冥符」,冥符就是暗合道妙,悟了,你就明白了,这个事实真相你就完全搞清楚了。所以「智无分别」,智本来就是分别,六粗里头第一个是智相,它就有分别,这告诉你没有分别。到无分别的时候,三细相就没有了,三细相没有了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