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4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如果真懂得,哪有不放下的道理?这个标准我们学佛的同修一定要把它抓到,那就是我没做到,说明什么?我没懂;我要真懂,没有放不下的。这个话是五十八年前章嘉大师告诉我的,决定不要产生误会,强不知以为知,自己以为懂得,其实没懂。为什么?不懂的以为懂得,你就不会进步,你就往上提不起来。知道自己不懂,还会往上提升,我还要求,还要认真努力,前面有路走;如果以为自己懂得,你路走到尽头没路了。是不是懂得?我有没有做到。佛家讲的解行不二,解在行中,行在解中,这是真智慧。能说不能行,那不是真智慧,他真的没懂。没懂,他为什么能说?说得不好听叫道听涂说,他是听人家这么讲的,那是儒家所讲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他听得很多,他读得很多,他记得很多,全是别人的,不是自己心性里流出来的,我们一般讲不是你悟出来的,是你在外面学来的,所以你做不到。真正悟得的,那就做到,你要不做到你就不会开悟,你真正悟得,可见得你已经契入境界。
在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都讲悟处,讲悟性。老师看学生,看这个学生将来有没有成就?从小看他的悟性。而不是看他的记性,记得再多不开悟是死的,现在讲是知识,知识渊博是记性。智慧呢?智慧是悟性,不一样,这个我们总得要搞清楚,要晓得从哪里下手。所以我常常提醒同学们,修行求智慧跟求知识不一样,求智慧决定要化解自己内心深处对立,这桩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跟一切人对立。一切人,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哪个族群的人,不同文化的人,不同信仰的人,都不能对立,为什么?对立是错误的,自性里头没有对立。我们想求明心见性,如果有对立你永远就不能见性,所以对立要化解。不能对一切事对立,不能对一切万物对立,不能对一切不同维次空间对立,这讲天地鬼神,没有对立,没有对立就是一团和谐。自性是和谐的,宇宙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宇宙是和谐的,大自然是和谐的。细细观察,对立从哪里来的?对立是妄想分别执著里面产生的,自性里头没有;这是烦恼的根,我们要真正想断烦恼,得从这里下手。如果这个根拔掉,你会感到非常快乐,你慢慢的把真我就会找回来,你得的是自在、是安乐、是法喜充满。我们常常讲「爱心遍法界,善意满人间」,你真是这样子。你之所以做不到,就是你有身见、有边见。
俗是讲六道里面的,真是讲四法界,四圣法界,四圣法界里头还有身边二见吗?有,跟我们凡夫完全不一样,习气!他真的身边二见断掉,但是还免不了有一点习气在。就像我们现在看五十三参一样,无始无明都断了,无始无明的习气在。我们知道无始无明好断,习气不好断,习气没法子断,这些道理前面都讲了很多。这两种见断掉,你看这底下讲的「令大智境界得自在」,得自在当然就「破不自在障」。大智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这个智慧现前,这种智慧就是大乘经上佛说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寂,无所不知是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是一不是二,你看它里头没有对立。所以在民国初年,我们佛门有位大德的居士欧阳竟无大师,他说「佛教不是宗教、不是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为什么不是哲学?哲学是对立的,有能有所,能所对立。佛法也讲能、讲所,但是它不是对立的,它是一不是二,所以哲学不能包括它。这是我们真正想回归自性,把自性里面本具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显示出来,那就得大用处,这就是法身菩萨应化在世间。像《华严》末后这五十三位佛菩萨,做出这个样子来给我们看,那是大智大觉的生活榜样。他的示现里面,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全都有,我以前记得五十三参里面出家人有五个,他们现在仔细查了一查,有六个出家人,其余全是在家人,为我们做出榜样。
下面他举例子,「如善财见解脱长者,即入三昧,名普摄一切佛刹无边陀罗尼,十方各现十佛刹微尘数佛国土海清净庄严,总在身中,即明一切众生身,总含无边佛刹,体相无碍」。这个境界不可思议,尤其是末后这几句话,说得太好了,不是我们没分,我们有分,只是我们完全不知道,迷失了自性。这种无比殊胜庄严的现象,居然我们是一无所知,就在面前!是一无所知。这是善财童子参访见到解脱长者,因为长者修定,他也修定,这个定叫「普摄一切佛刹无边陀罗尼」。实在讲这个定的名称都从作用上讲的,三昧之体是一个,都是清净心,清净心起用出生无尽遍,在三遍里面第二个讲的出生无尽。像万花筒一样,你要看什么境界都能显示出来,这看什么?看佛刹。遍法界虚空界里面佛刹无量无边,无有穷尽,为什么?它决定跟性德相应。自性没有边际,其广无边,其深无底,所以它现的相跟性德当然是相同的,不可能有例外的。所以它现的相,相就是世界,就是从一体起二用,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就像这个经上所讲的,十方各现十佛刹微尘数佛国土,海是形容词,像大海一样,十方无处不现。现多少?这数字是无法计算的。
一个佛刹,其实佛刹大小也不一样,佛在经上一般给我们说的,一个佛刹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域,这叫一个佛刹,也叫做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土,一尊佛的教化区。在「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里面,我们看到,一尊佛的教化区有大有小。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佛在往昔修菩萨行的时候,发的愿大小不一样。像阿弥陀佛在因地上发的愿太稀有,真的是不多见,所以阿弥陀佛的成就就不可思议。我们不要看别的成就,单单看他老人家跟华藏世界的关系,你就能体会到。华藏世界海,毗卢遮那是法身如来,这是表自性的,毗卢遮那是梵语,这个名号里面的意思叫遍一切处,它没有形相,它是法性,称法性身,没有形相,所以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现在有很多高级宗教他们都崇拜一个真神,他说那个真神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没有形相的,跟佛法讲的法身如来很接近。他能现相,他现的相就称为报身佛,卢舍那佛,卢舍那是报身佛。像释迦牟尼佛,这是在每个地区去示现成佛的这叫应化身,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经上告诉我们,三身是一身,一而三,三而一。卢舍那佛是智慧身,卢舍那是智慧的意思,报身是智慧身;应化身,应化身是办事的。
所以在我们这个阶段,阶段是从时间上讲,我们这个区域,就这个大千世界、这个地区性来讲,他的德号叫释迦牟尼。实际上佛哪有名称,佛菩萨没有名字的,他的名字是他在此时此处教化众生的宗旨,这就他的名称。宗旨从哪里定?是从这个地区的学生,他需要什么。释迦的意思是能仁、仁慈,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地区里面的众生缺乏的是仁慈,我们中国人讲仁爱,缺乏这个东西;再讲得通俗一点,缺乏爱心。仁,中国的文字是两个人,人字边一个二,二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起心动念常常想到别人,这个世间缺乏这个,有这种人太少了,大多数的人起心动念都想到自己,没有想到别人,所谓是利己就损害别人,这就所谓是自私自利。能起心动念想别人不想自己,这叫仁爱,就缺乏这个。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此时此处教化这些众生,教他们要懂得仁爱,这是对人。对自己呢?对自己也成了问题,牟尼,牟尼的意思是寂静,也就是清净心,这个地区的众生心不清净,所以用牟尼。可见得这就是佛法教学的宗旨,释迦牟尼。我们学佛,对於老师的宗旨不可以不知道,老师的宗旨就在名号里头。我们天天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念这个佛号就是念老师教学的宗旨,我们常常念到,对人要仁慈、要仁爱,对自己要清净。什么叫清净?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清净,就是牟尼;以大慈大悲心去帮助一切众生,这就是释迦。
用什么方法帮助?性德里面所讲的四条,用这个就真的是仁慈、能仁。第一个是「随缘妙用」。所以佛法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善巧方便帮助一切众生,著重在身教,言教是辅助,身教是正行。你看它头一条是讲原则,随缘妙用,妙这个字意思很深。随缘那一定是著相,妙用是离一切相,即一切相、离一切相这叫妙用,不著相,所以首先把原则说出来,教化众生的原则。怎么教法?「威仪有则」,威仪是行住坐卧,佛家讲四威仪。则是什么?则是规矩、好样子,站有站的样子,坐有坐的样子,行有行的样子,行住坐卧都有最好的榜样给人看。也就是我们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给这个地区的众生做最好的榜样,这总的说法。细说呢?细说就是佛家所讲的戒律,儒家所讲的礼,所讲的规范,规矩、典范。我们这些年来学习儒家的《弟子规》,学习道家的《太上感应篇》,学习佛的十善业道、三皈五戒、沙弥律仪,这些都是属於威仪有则,是要做出来给人看,这不是讲的,是要把它做出来,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做出个好样子,这个重要。
虽然做出来,还要注意摄受人心,让一切众生看到、听到、接触到欢喜接受。那要怎么样?要「柔和质直」,这是四德第三条讲的,态度要柔和,心地要真诚。真诚你才能感动人,表现在外面柔和,我们中国人讲的谦虚有礼,让人家接触你的时候,会生欢喜心、生尊重心,尊重你、敬爱你,愿意向你学习,这个很重要。最后一条那是愿心,你永远不能退心,「代众生苦」,是不是真代众生苦?这些法身菩萨他老人家已经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他哪有苦乐!他没有苦乐,没有苦乐要做出这些样子出来,这不是像演戏一样吗?所以叫游戏神通。舞台表演,做得很逼真,给观众看的,他们都是在舞台表演;自己叫妙用,没有一样他当真的。所以他的心清净一尘不染,连染净的念头都没有,更没有善恶,所以他在表演,他在做给我们看。为什么这么做?众生有感,他自然有应,所以这个道理很深。
你看他所示现的,示现的是「十方各现十佛刹微尘数佛国土海清净庄严」,末后这句很重要,示现的是清净庄严,清净是妙用,庄严是随缘,人家看了欢喜,清净是别人见到尊重。「总在身中」,这句话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从我心做起,从我身做起,从我家做起,从我们这个会做起,慢慢再扩大,扩大影响,最后要扩大到遍法界虚空界。那个根呢?根从我心做起,真干!就是清净庄严总在身中,是这个意思。这是讲的解脱长者,佛菩萨示现在人间,是他们的事情,底下这句说自他不二,也正是大经前面多次说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就是自他不二,所以「即明一切众生身」,他是来做代表的。「总含无边佛刹,体相无碍」,体是自性清净圆明体,相就是依正庄严,依报就是上面所说的无边佛刹,十方无量无边的佛刹是依报;正报呢?正报是自己。无量无边佛刹跟自己是一体,不二!这是从一体起二用。惠能大师没有讲二用,惠能大师只讲一句话,「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就是依正庄严,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是依报,正报是自己,他在一句话里头。依正是一不是二,性相是一不是二,佛法里头没有二分法,它是统一的。理事是一,性相是一,身土是一,找不到二的,这叫见性,这叫圆满。圆明体,圆满光明,光明是智慧,就生智慧。
我们现在不生智慧生烦恼,什么原因?我们有二,落在二里头去。二是什么?二是前面讲的边见,二边,边见生烦恼,身见生傲慢。你有身见就有傲慢,你有边见肯定就有分别执著,所以生烦恼。为什么这些菩萨不生烦恼?他没有身见、他没有边见,所以他不生烦恼,他生智慧。智慧「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苦厄就是烦恼,他没有烦恼,所以他能够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说明一切众生身跟诸佛如来身,是一身不是二身,是一不是二。这一点我们不懂,我们真的是不懂,因为我们不知道真相,真相是什么?真相是周遍法界。在物质现象里面,正报的一毛端,依报里面的一微尘,小到不能再小,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它的性质是什么?性质周遍法界。每个毛端、每粒微尘统统都是周遍法界,它怎么周遍法?它没有自体,所以它才周遍;它要有体,它就不能周遍。我们现在看到好像是有体,其实你看错了,没有体,它要是真的有个物体就不能周遍。一毛端,我们看到是个毛端,它怎么会周遍?不但是性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