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鍪澜缟隙嗌偃俗陨薄W陨比绻芙饩鑫侍猓湾饶材岱鹪缇徒涛颐亲陨绷耍荒芙饩鑫侍狻N以谠缒杲簿3L岬秸飧鍪虑椋Я朔鹬缶椭谰龆ú荒芩溃裁矗坎凰牢颐遣拍芙饩鑫侍猓饩錾牢侍猓绻懒耍懒司筒坏昧耍涝恫荒芙饩稣飧鑫侍狻I罟迷倏嗷故且氯ィ嬲⒌娇嘧涛叮悄憔陀Ω冒岩磺型庠捣畔拢恍哪罘鹎笊煌粒罡鋈⑺哪辏Ψ蚓统删停侍饩徒饩隽恕U庾虑橛欣砺邸⒂蟹椒ǎ行矶嗲叭烁颐亲龀霭裱恕毒煌潦ハ吐肌贰ⅰ锻罚灰纯聪智埃颐乔籽鬯⑶锥诺哪切┠罘鹜廾牵憧此峭ぶ敝粒簧。藜捕眨迩宄髅靼装祝嫠呶颐牵喊⒚滞臃鹄从游遥业郊质澜缛チ恕U獠皇羌偈拢獠皇亲暗贸隼吹模舛际鞘率怠T缒陚勑槔戏ㄊυ谙愀郏颐墙驳锰嗔耍扛隼佣挤浅8卸耍际俏颐茄暗暮冒裱N颐且露ň鲂模庖簧龆ㄍ质澜缜捉⒚滞臃穑飧鍪兰涞娜擞胧拢幸埠茫挥幸埠茫疾灰旁谛纳希颐钦庖簧驮猜删汀H绻37旁谛纳希龆ú习飧稣习钦娴恼习现氐恼习�
我们离不开三世,离不开十方,所以说成佛要在三大阿僧只劫之外。这是一般学佛人的看法,也不能说错。三大阿僧只劫是很长的时间,说明学佛不容易。我们从大乘圆教里面透出的真实消息,知道宇宙、生命的起源,知道了事实真相。从理上讲,就像长者在此地所说的,凡圣是一念之间,一念觉,凡夫成圣,一念迷,佛就变成凡夫,理论上是一念。在事上,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证明,他把这一念放下他就见性、就成佛了;在中国一千三百年前,六祖惠能大师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也是一念放下,明心见性,圆满成就。这样的人实在讲太少了,所谓是上上根人,他能放得下。实在放不下,用念佛的方法把烦恼习气控制住,让它不起作用,起作用的就是这句佛号,让佛号起作用,不要让分别执著起作用,这叫功夫成片,叫功夫得力,有这个成就就决定往生。这样的成就在我们中国做出示现的那就非常之多,真的是不胜枚举,也带给我们坚定的信心,我们看到他能成就,我们也能成就,换句话说,只要真正放下就能成就。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是真的放下,真的得到究竟圆满,《华严》导归极乐。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二0二七卷) 2009/1/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202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十住品第十五」,李长者的《合论》
我们接著看,「不同三乘权教,约劣解众生,存世间三世之性,说佛果在三僧只之外」,从这个地方看起。李长者特别在这里告诉我们,华严圆教不同於三乘。《华严经》上讲的「行布圆融」,行布是讲次第,从次第上说,这都是佛的方便法,讲有小乘、有中乘、有大乘。说它是方便法,我们非常明显的看出来,果报在方便有余土。净宗讲四土三辈九品,西方极乐世界的方便土上中下三品,上品是菩萨,中品是缘觉,下品是声闻。在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方便土在哪里?在四圣法界。四圣法界是声闻、缘觉、菩萨、佛。把佛、菩萨合称大乘,缘觉是中乘,声闻是小乘,在十法界,没有出离十法界,叫方便有余土。出离十法界之后才叫实报庄严土,那是诸佛如来的报土。如来现身度法身大士,也就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如来慈悲现实报土,帮助这些法身大士再提升到究竟圆满,究竟圆满就是常寂光净土,真的圆满的回归自性了。这一点我们要很留意体会它、理解它,然后我们就很清楚、很明了学佛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佛说得很好,离苦得乐。但是,这句离苦得乐的深度、广度,一般人不知道,认为只离开我们这个见思烦恼就很快乐,有乐的感受,所以说苦尽甘来,烦恼解除,乐就得到了。这不是终极目标,为什么?无明习气没有除尽,你的乐就不圆满;换句话说,你说离苦,你没有离到究竟,得乐没有得到圆满。必须无始无明习气尽了,苦尽甘来,这个时候得的乐是圆满,圆满的明心见性。这个境界确实是在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之上,学佛是为了这个,不是为别的。为别的,错了,为得人天福报,那等於拿一块黄金去买一块糖吃,这什么人干的?小孩干的,无知,拿一块黄金去换一块糖。这样的人很多,六道里面众生,尤其是人天道,所谓得少为足,得一点点他就很满足,不知道往上还有意想不到的境界。这叫一乘,不同三乘,圆教叫一乘法。
约劣解众生。约,用现在话说是「就」,就理解能力很低的这些众生来讲。这些众生,在大乘圆教说这句话那就是指六道众生,甚至於包括到十法界的众生,他们还有过去、现在、未来,有十方三世这种分别;四圣法界有分别没执著,六道里面众生不但有分别,而且有严重的执著。佛随顺众生。佛教人,他的方法,甚至他的态度,多么活泼。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佛的慈悲,你的根性劣,你的智慧浅,佛很有耐心跟你浅说,深说了你不懂。佛帮助众生慢慢向上提升,佛氏门中不舍一人。所以佛的恩德一般人不知道,佛对众生生生世世照顾你,无论你造什么业,无论你沦落到哪一道,他都知道,他都在那里看著你,没有舍弃你,缘成熟了,他就来了,他就示现来了。怎么示现法?就是五十三参举的例子,像我们在生活当中,有的时候遇到善友劝导我们,我们省悟过来;有时候遇到恶知识,看到那些恶事,豁然省悟过来,那都是很巧妙的示现,那都是他教学的方法。所以善人、恶人都是老师,顺境、逆境都是好境界,只要帮助你觉悟。也有人在这些境缘当中不觉悟的,不但不觉悟,他迷得很深。这是什么道理?如果我们把眼光延长,向长远去看,看到佛的妙行。他受苦受难,受苦受难那个程度还不够,他还没觉悟,到他受够了他就觉悟。享福也是如此,这个世间福享尽了,他豁然也觉悟了,他回头了。必须到回头那一天,佛菩萨才示现佛身、菩萨身、声闻身来度他。为什么?他能接受,他能信、能解、能忏悔、能回头、能依教奉行。所以细心观察,没有一个境界不是好境界。我们常讲,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这话不是假的,不是随便说的。在这部经上我们看到五十三参,不就是人人都是善知识吗?这里面有顺境、有逆境、有善缘、有恶缘,可是善财都得利益。我们凡夫,实在讲我们的功夫不够,到达与这个标准相接近,学习的心情就不一样,那个时候才真正理解、真正懂得感恩,自己不断向上提升。
佛为什么说三乘?下面说,「以自心根本无明分别之种,便成不动智佛。以法界体用,以为信进悟入之门」。世出世间一切法不离自心,《华严经》上佛说,宇宙从哪里来的,万法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自心所现,唯识所变。变化无穷是识在起作用,识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妄想是第八识,分别是第六识,执著是第七识。法相宗里面说八个识每个识都有妄想分别执著,为什么单单说第六识是分别、第七识是执著?这是从它作用多分上来说,功能上来讲。第六意识虽然有妄想分别执著,它是分别最严重,分别的力量最强,所以说它做分别,它有妄想分别执著。末那识也三个都有,它执著的能力最强,说它为执著。阿赖耶是妄想,分别执著很薄弱,能力最强的是妄想。从它功能起作用的这一方面来说,都离不开自心,自心就是本性。自心起这种作用是根本无明,根本无明就是妄想。这句话说得好,以自心根本无明分别之种,种是种子,这是根,便成不动智佛,根本无明的种就是真如自性。妄依真起,依真起妄,没有真,妄从哪来?妄不离真,真不离妄,真跟妄没有妨碍,真不碍妄起,因为它是虚妄的,妄不碍真性。
我们还用电视或者是诸位在网路上看的电脑屏幕,我们用屏幕比作自心,屏幕上现的这个音相(音声色相),这就是根本无明分别。从屏幕来讲,这里头的音相有没有妨碍屏幕?没有。所以屏幕是不动的,他说这个分别之种就是屏幕,屏幕称之为不动智佛,任凭里面的音相变化,无量无边的变化,屏幕没有产生丝毫影响。屏幕有没有东西?没有东西,空的。这个音相有没有东西?音相也没有。为什么没有?当它现,发现的时候,它就消灭了。我们懂得电视、电影的原理,你就明白了,色相它的出现是一刹那。电影里面速度是很慢,我们容易理解,看到电影的胶片,胶卷、幻灯片,你看一格一格的,很容易明了,很容易觉悟。电视比较难,因为电视的速度比电影快,它是由点线到面这样构成的画面,速度太快了,我们不知道它是假的。同样一个道理,就是说这是幻相,这相不存在。这个相我们捉捕不到,就是我们的六根没办法捉捕它,不但眼耳鼻舌身没法子,就是连念头想都想不到。我们这一想,它已经过去无数的,我们用电影来说,一格一格的,那无数格都过去了。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我们这一想就是一念,凡夫动这个念头,这一念,这个音相的速度已经是有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这样的速度快速移动。所以相是虚妄的,相不是真的,色相都不是真的。我们今天讲音相,音是音声,色相,都不是真的。
电视跟网路在现代这个社会,大多数的人天天都接触,天天都要看这画面,佛给我们讲宇宙的现象,等於说这是缩小了,你天天在看,但是没觉悟。何以不觉悟?粗心大意!所以事实真相摆在我们眼前,我们就是不知道,迷而不觉,邪而不正,染而不净,这叫凡夫。阿罗汉以上,他们跟我们不一样,他们逐渐觉察到事实真相。到什么时候才完全觉察而得真实受用?那是法身菩萨。这就是说,虽然在十法界里面,没有超过十法界,不错了,声闻、缘觉、菩萨这么高的地位,他能觉察到,不得受用。必须像《还源观》里面所讲的五止、六观,止是放下,观是看破,到那个境界得受用。得受用,十法界没有了,他就入一真法界。所以法界体用,以为信进悟入之门,这个信是真信,进是精进。我们今天的信,在佛法里面给我们一个字,叫正信,正信就不是迷信,我们的信是有理论根据的。虽然有不少的佛门弟子没有文化,也就是说没有读过书,还不认识字,他也信,也算是正信。他依的是什么?佛菩萨不会欺骗人,他相信佛菩萨的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也算是正信。为什么?是佛菩萨的德行感召,虽然对於教理不清楚,他相信佛的人格,佛说的不是假的,这也算是正信。
可是信了之后,要认真学习你才有进步,提升到一定的程度你才能悟入。悟入的时间,可以说每个人长短不一样。在因上讲,过去生中修积的善根福德这是因,这一生当中你遇到的经教、法门、善友这是缘,因缘具足才能悟入。那个根性特别利的,像六祖惠能他是个代表人物,他悟入得快,几乎说是没有多少次的接触,在我们看不到十次,他就大彻大悟,他就能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这很了不起。佛法叫顿悟,顿解顿悟,顿舍无始无明。从大乘教一般的情形来说,六祖不是凡人,是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示现度化我们的。为什么?凡夫不可能在一生当中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断掉,这真不可能,这个习气太深了,染污的时间太久。所以我们看世尊,世尊给我们说得好,他说他这一次到这个世界来示现成佛是第八千次,这就说明他是一真法界的佛菩萨再来的,应化到世间来,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应身来的。像惠能大师,中国过去朝朝代代高僧大德,又何尝不是实报土里面的佛菩萨应化再来的!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事情我们知道了,学佛确实不是一生的,我们在这一生能成就吗?有这种疑问的人很多!人家是无量劫前已经修成,他在这一生能成就,我们这一生能成就吗?可是你得要晓得,从理上讲,只要你能放下你就能成就。我不再执著了,就是阿罗汉;我不再分别了,就是菩萨;我不再起心动念,那我就回归实报土,理上讲。事上可能不可能?可能不可能不能问别人,问自己,你自己肯不肯放下,关键在此地,不在别人,不在外面,你自己肯不肯?果然肯,你这一生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华严经》给我们做的示现,这是最难得的,《华严》有圆满的理论,有周详的方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