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室会员功能区: 您尚未登录,不能使用书架和书签功能! 您可以选择 『注册』 或 『登录』 来获取此功能!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名著 >> 031203魏晋"神韵"(下)-王 毅
 

031203魏晋"神韵"(下)-王 毅

当前状态:全本
书籍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19-07-30
运行平台:MP3/MP4/PSP/手机/电脑IOS
关注次数:12        文件大小:21K
小说格式:TXT格式  下载  阅读  评论 收藏

 内容简介

031203魏晋
  王 毅,1955年5月生于湖南省湘潭市,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辽宁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有若干学术论文和专著、译著出版,其中《中国民间艺术论》获得第十三界中国图书奖。  内容简介:  魏晋名士的生命情韵、神调,很多时候是他们自己的一种活生生的人生存在。但是同样是这批读书人,他们又在探讨一些哲学的问题。这就是当时在士人中间流行的玄学、玄谈。  《老庄》的争议是什么?五千言的《道德经》讲的道是什么?《庄子》的真义、真味是什么?《周易》里面的那些表述究竟是什么含义?读书人碰到一起,就讨论这个问题,这就形成了当时的玄学、玄谈。魏晋时期,大家会感觉魏晋读书人活得很潇洒,很放荡,很从容,是这样的。但为什么会这样?读书人其实不太愿意这样的。我们中国的读书人,他真正愿意的是想在社会、在政治、在国家民族在这方面做一点事情,很有责任感,很有入世精神的。但是,东汉末年以来,他们发觉做这一点危险太大了,动不动会有杀身之祸,所以大家不敢直截了当地对社会政治,对实际事物发表意见。怎么办?那么他们就来谈宇宙、自然,谈人的生命,谈这么一些很玄东西。他们到“老庄”讨论,《周易》讨论的那些问题中,来找他们的精神寄托。这在当时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个就是散文体的日常对话,另外一种形式就是中国读书人已经成为他们习惯的做诗。做什么诗?刚开始做的就是所谓的玄言诗,在随后玄言诗就导出了山水诗。在这一个时期,描写山水诗最为诚挚、最显本色、最有韵味的就是我们大家知道的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是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他归隐田园,为什么?就是陶渊明深刻地意识到了个体生命之
 

 评论留言

(共有 0 条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