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001-1200集-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东西不踏实。好像农夫一样,章嘉大师教我去开垦、去种植,我明白了;我在李老师会下,得到这些树苗;然后遇到韩馆长,韩馆长三十年帮助我培育,这个树才生根,茁壮,开花结果,统统是善缘,这些人少一个都不行。韩馆长走了之后,又来了几个护法,他们全心全力来协助,把这个成果能够遍布到不同的国家地区,真正帮助这个世间化解冲突,促进和平。我们自己有心有愿,牺牲奉献,但是你要有助缘,没有这些缘,那就是心有余而缘不足,你会有这个遗憾。所以,所有的助缘都是善缘。
  网路的开启,现在卫星的传播,这都是韩馆长之后。我们离开台湾来到南洋,走向多元文化。来到澳洲,有缘参与联合国的和平活动,把修学的成果奉献、供养给整个社会,供养给一切众生。诸佛菩萨的安排,不是我们自己想像怎么做的,那是做不到的。凡事因缘聚会,这个因缘聚会是诸佛菩萨所加持,龙天善神的拥护,我们的心、愿不退,才能够感得。谚语当中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事不能忍,你怎么会成就大业!修行是大事,不是小事。为什么?你修行的目标是要在这一生当中脱离三界六道,往生净土作佛,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的大事。你就要晓得,第一等的大事就要有第一等的耐性,要有第一等的忍辱,你才能达到目的。小小挫折就退转,这人还能有成就?不要说大事不能成就,你的世间小事业都不能成就。
  所以要拓开心量,要能包容一切。一切善能包容,不嫉妒,决定没有嫉妒心,看到别人的好事,就是自己的好事;别人造作一切不善,绝对不生瞋恚,这是练自己的功。真正功夫是在一切境缘当中,保持自己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就是在一切不同的境界、人事环境当中练成的!讲堂给你讲,就像我刚才的比喻一样,我从李老师那里得来很多树苗种子。人事上历练、磨练是你的种植,你真干了,否则的话,你拿到这个树苗几天枯死了,你不知道怎么种,不知道怎么样培植。真正修行,《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叫真正修行。真正修行是什么?清凉大师科判上他所判的,历事炼心!你要经历一切人事环境、一切物质环境,无论是顺、是逆,是善、是恶,统统要经历。在这里头练什么?你把所学到的通过这个试验,才是你真正的学问,你真实的功德。在这里头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就练这个。
  佛菩萨,我以真诚心对待他;造作五逆十恶堕地狱的人,我也用真诚心对待他,就练这功夫。诸佛菩萨,大善!我亲近他、恭敬他,向他学习,我没有染污,我对他不生贪恋,心清净。对待造作极恶业的众生,无恶不作的,我也是用清净心对他,我不被他染污;就是对待他的时候,决定不生烦恼,生烦恼心染污了。清净心要在境界里头练,那叫真清净,在境界里头练,才叫真平等。我对佛是什么心?对蚊虫蚂蚁是什么心?对树木花草是什么心?要平等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真心!大乘佛法里面讲的大菩提心,那就是佛心,我们有,各个人都有。但是你现在迷失了,真诚变成了虚伪,迷了就是虚伪;清净,本来清净,迷了就变成染污。顺心,顺著自己,贪爱;不顺心,怨恨,这染污了,心不清净;平等心变成了傲慢心,嫉妒、傲慢;正觉心变成了愚痴;慈悲心变成了自私自利,迷了就成这个样子。
  现在我们道理明白了,在经典上读到,佛给我们开示,我们晓得,我们真的有没有得到?没有得到,我们所得到的叫解悟。我明白了,要怎么样变成事实?落实在自己生活里头,落实在自己思想里头,那就变成自己的。这要通过考验的,这叫真修,在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所以你要记住,善财童子修学只有一个人,善财没有同参道友。为什么?有个同参道友,他就不能成就。你跟我同学,我们两个差不多,他就迷了。善财怎么成就的?所有一切人事物都是菩萨示现的,凡夫就是我一个。善人是菩萨示现的,恶人也是菩萨示现的,做种种示现,看我能不能受得了!我在这里头是不是还能真正保持著「清净平等觉」!在一切境界当中,依旧是清净平等觉,成功了。菩提道上只有一个人,你会吗! 
  你看看五十三参,这不很明显吗?那五十三个是代表,代表什么?代表我们现前社会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善财眼睛里面都是佛、都是菩萨;大人是菩萨,小孩也是菩萨,积功累德的是菩萨,造作五逆十恶的也是菩萨。所以他一生圆满成就,他不要三大阿僧只劫,一生就成功了。什么原因?他会!我们在《华严经》学会这个本事就了不起,你的大乘法真就学到家了,那恭喜你,你一生肯定成就。尤其是遇到净土法门,善财童子也是净土法门,也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五十三参就是日常生活,从早到晚,你所接触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你看看他是怎么样过日子?他怎么样、用什么样的心来对待?完全用智慧,不生烦恼。平等的恭敬,清净的恭敬;平等的慈悲,清净的慈悲,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永远不退转。这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参访一个,自己境界就提升一层,最后参访到文殊、弥勒、普贤,他就圆满成佛。我们在这里头要能看到他的成功的秘诀,这应当学习。
  一个人一生当中,修行成功失败的关键是在开始,开始,根要扎得稳,要扎得牢。所以第一个关键,老师,你要遇到真正好老师。可是现在难了,现在没有真正好老师,师道没有了,孝道没有了,所以现在要靠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决定不舍善知识,善知识在哪里?善知识是经本,天天读诵,天天依照经本去学习。经本不是念的、不是讲的、不是研究讨论的,是要把它做到,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变成自己的生活行为,这叫真修。课诵那些仪式,你要晓得,那是度众生的,那是舞台表演,舞台表演是给别人看的,是给人种善根的,所以也重要。净业三福最后一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种种仪规是劝进行者。世尊在经教里面常常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这一切仪规是为人演说,做出来,表演给人看的,你要懂这个意思。仪规是舞台表演,日常生活当中,「演说」的效果绝不亚於舞台,问题你真正要懂如来真实义,你真正要落实如来真实义。
  如来真实义是什么?是你自己的性德流露,如来是自性,如来真实义就是自性的自然流露,法尔如是。所以,你要不能够契入,你就做不到;你要契入,就要长时薰修。长时薰修要有很大的耐性,要有恒心,要坚持不变。现在人一般讲起来总得十年二十年,你才有成绩表现。你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去锻炼,你就不是真的。真是要锻炼,锻炼什么?是把自己的烦恼习气淘汰掉,像炼钢一样,像打铁一样,千锤百炼,把渣子炼掉,渣子就是烦恼习气。我刚才举的例子,虚伪要把它炼掉,这是渣子;染污、不平、愚痴,自私自利,这都是渣子,千锤百炼,把那淘汰尽了,纯钢炼出来了。所以,没有十年二十年,你怎么能成功!这是真正「不退法」,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净宗法门圆证三不退,无比的殊胜,不退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一三八卷)  2003/11/1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12…17…1138
  诸位同学,请看四圣谛品,邻次十界第六段,饶益世界,最后一段苦灭道圣谛第六句看起:
  【或名能尽有。】
  这是道谛里头的名称,这个名称大家看到之后都会生欢喜心,为什么?应有尽有,不应有也尽有,『尽有』里头包括能不能。为什么我们看到这个名称会生欢喜心?这就是谚语里面常讲,「欲海难填」,众生的欲望,欲望像大海一样无量无边,永远填不尽!但是在大乘教里面,真的得到究竟圆满。道谛是因,因是究竟圆满的,果当然也是究竟圆满的,因果不二。所以,宗门里头有一句话讲,「识得一,万事毕」,这句话的意思很深很广。
  如果我们要想真正得到大圆满,这在世间法里面,大家都晓得,那是一个愿望,永远达不到的愿望。譬如,哪个人不是希求得到无量无边无尽的智慧?无量无边无尽的才艺?无量无边无尽的相好?相好是福报;永恒无量的寿命,长生不老。这些都包括在这一句里头,「能尽有」,这是事实,不是假的,确确实实你能够得到,能满你的所愿。这就是大乘教,一乘圆教。初学的人听到,不但是初学,这里头包括许许多多老修,你要跟他讲,他摇头:这是佛经上讲的,这不是事实!我们听了,觉得他有道理,为什么?眼前事实是如是!无量无边的缺陷,哪来的圆满?哪里能够称心如意?可是我们要知道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决定没有妄语。《华严经》上教导我们的,都是诸佛如来,都是法身菩萨,没有一句一字是虚假的,句句真实,字字真实,我们称为真经。所以,只要随顺佛菩萨的教诲,随顺经论学习,「能尽有」是毕业了的境界,如来果地上的境界,因圆果满,因果同时,果因不二。
  「能尽有」修学到什么样的层次落实了?教下讲,圆教初住菩萨,落实了。在九法界里面,虽然不能够真正落实,但是相似的境界确确实实可以得到,这个相似的境界就是所谓的解悟;落实是证悟,可是证悟之前,一定是解悟。信、解、行、证,解悟之后要行。行是什么?行是历事炼心。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说在人事环境里面去落实、去磨练,在物质环境里面历练,在虚空法界不同维次空间境界里面去历练,历事练心。练什么?练你解悟,把解悟真正变成证悟,你就成功了,这叫真修行。
  世尊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从来没有休息过。《华严经》上讲的,尘说刹说,永无休止的在说,我们在这个经前面读过。诸位同学,你还能记得吗?你能懂得这个意思吗?学没有止尽,修没有止尽,证没有止尽。从凡夫到如来果地,经上常讲无量劫;从破一品无明到证得究竟圆满,三个阿僧只劫。所以,人不能不学,学不能没有智慧。没有智慧,你没有能力辨别,虽然你很勤奋,很用功,你得不到真实法,这也是佛经里面所说的「可怜悯者」。你遇到的是正法,你遇到的是真善知识,你也遇到是很好的修学环境,为什么得不到佛法殊胜的受用?这是你没有智慧!你在听讲、你在读诵,就是古人所讲的,你曲解如来真实义,我们今天讲解读,你解读错误。你的修学很容易钻牛角尖,读书人所谓是「食而不化」,你得不到受用。你接受教诲,就像吃东西,天天接收,但是吃了怎么样?没有消化,你完全没有得到法味的滋润。吃了之后,消化了,你就吸收它的养分,你的身体健康;吃了很多东西下去,不消化,不消化反而成了病,得不到它的滋养,还受它的害!这是一类不善学的,这世间有,不是没有。
  世尊在世,我们说:你没有遇到好老师,这个好老师没有好好教你。释迦牟尼佛是好老师,释迦牟尼佛教学的方法极高明,无人能跟他相比。他的学生当中,怎么样?有没有曲解佛意、曲解教义、食而不化反而变成毛病的?有。哪些人?提婆达多,六群比丘,这些都是,人数不少!这种示现,说明老师没有过失,教学的内容没有过失,教学的方法没有过失。过失在哪边?过失在学的人不会!这时候怎么办?佛没有停止教他,还是天天讲经说法,佛的做法有他的目标,给他在阿赖耶里面种善根。虽然食而不化,善根种下去了,这个善根变成金刚种子,来生后世遇到缘,也许它就起作用了,起现行了。教化众生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生生世世。
  现前成熟的那些学生,一闻千悟,一悟他就落实。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佛这部经还没有讲完,听众里面就有证果的、有开悟的,我们很羡慕,称这类的人上根利智。他怎么开悟的?怎么能证果的?过去生中,生生世世薰习的善根厚,这一生缘成熟,一接触他就通,就这么个道理。尤其是在娑婆世界,文殊菩萨为我们拣选根性,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娑婆世界众生耳根最利。因此诸佛菩萨在这个世界示现,不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统统都是用讲经说法为第一个手段。
  释迦如来示现讲经教学用言语,没有文字,没有教科书。孔老夫子当时在中国教学,也没有教科书,也没有文字,也都是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5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