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知人事。可以常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上下、谓天运之环转于上下。以应人之
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表里、中外也。即所谓根于中而运于外也。雌雄、阴阳之相合也。言明乎阴阳之道。则上知
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垂永久。以教众庶。合于医道论篇。可传于后世。以为保命养生之大宝。)雷公曰。请
受道。讽诵用解。(意言非生知之圣。必讽诵讲解。而后能明此道。)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曰。不知。(乃上古传论阴
阳之书。)曰。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三阳者。至阳也。至阳者。天之阳也。富有之谓业。
言天之大而无外也。上下无常。天行健也。合而病至者。以天之阴阳不和。合于人之病至。则有阴阳偏害之大患矣。此
言天为阳。地为阴。在上为阳。泉下为阴。日为阳。夜为阴。一昼一夜。天道绕地一周。阴阳相贯。上下气交。昼夜环
转之不息。而人亦应之。气为阳。血为阴。火为阳。水为阴。亦昼夜环转之不息也。一阴一阳。雌雄相应。少阴与太阳
相合。太阴与阳明相合。厥阴与少阳相合。故气从太阴出注阳明。阳明行于太阳。太阳合于少阴。少阴行于少阳。少阳
合于厥阴。厥阴复出于太阴。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若三阳并至则为偏害之患。)雷公曰。三阳莫当。请闻其解。(莫当
者。言人之阴气。不能当三阳之并至。)帝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泄。(独至者。
三阳合并而为一阳也。天之风气为阳。雨水为阴。三阳并至。则阳气上行而为巅疾。下行而为漏泄。犹天之阳气独盛。
而在下之泉水竭也。)外无期。内无正。不中经纪。诊无上下以书别。(阴阳离合论曰。阳予之正。阴为之主。阴阳离合。
不相失也。言三阳并至。外无阴阳出入之可期。内无生阳之阴正。不中经脉之纪纲。故不能以脉经上下编之书别。盖言
此在气并。而不形于血脉之诊也。玉师曰。不形于诊。是以大奇篇之肠 下血。阳甚而脉反沉小滑涩。)雷公曰。臣治疏
愈。说意而已。(治、理数也。言于天地阴阳之理甚疏。止可闻其大意而已。)帝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
起疾风。至如 砺。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 。(至阳者。谓阳之至盛而无极。
有如天之疾风。若 砺之雷火骤至。阳盛则为惊也。九窍为水注之气。使九窍之水气皆竭。而阳气溢于窍中。夫肺属天
而主气。与肾水上下交通。阳独盛而水液竭。故使嗌干喉塞也。并于阴。则使阴气之上下无常。搏于阴液。则为肠 下
痢。盖阳甚而血液将绝。即所谓下为漏泄也。)此谓三阳直心。坐不得起卧者。便身全三阳之病。(三阳者。太阳也。太
阳者。巨阳也。为诸阳主气。而与少阴标本相合。故心为阳中之太阳。是太阳之气。在表而合于天之气。在上而合于君
火之阳。直、当也。谓三阳并至。正当于心。是三阳之合并于太阳也。夫三阳之离合也。合则为一。离则有三。太阳为
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起者。太阳之主开也。卧者。阳明之主阖也。坐者。不起不卧。少阳中枢之象也。盖言三阳
之气合。则正当于心。分出于形身。则为坐不得起卧之象。便身全三阳之病矣。此申明三阳者。乃二阳合并于太阳。有
离而有合也。上节论三阳之气。滂溢于外窍。而内薄于阴。此言太阳之气。正当于心。而分出于形身之外。)且以知天下。
何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天下者。谓人居天之下。何以别阴阳。以应天之四时。合地之五行。闵士先曰。此乃
承上启下之文。)雷公曰。阳言不别。阴言不理。请起受解。以为至道。(此言知天之道。而后能理别阴阳。至道。即所
谓至诚无息之道。)帝曰。子若受传。不知合至道。以惑师教。语子至道之要。病伤五脏。筋骨以消。子言不明不别。是
世主学尽矣。(合至道者。谓人合天地之道也。人之阴阳。合天之四时水火。人之五脏。合天之五方五行。五脏之气。外
合于皮肉筋骨。如病伤五脏。则在外之筋骨以消。是以不明别阴阳之气。五脏所合之皮肉筋骨。则传世之主学尽矣。盖
言阴阳五行。各有分别。此论阴阳水火之气。而不病五脏之有形。如所谓肾且绝。是肾之水液。阴气并绝。非脏伤之骨
消也。莫子瑜曰。人有病气而不病形者。有病形而不病气者。有形气之兼病者。此二篇论病阴阳水火之气。故当以明别
之。)肾且绝。惋惋日暮。从容不出。人事不殷。(夫天一生水。在上为天。在下为泉。天包乎地。水通乎天。阴阳相贯。
上下循环。在人则太阳在上。精水在下。如三阳并至。并于阴而上下无常。薄为肠 。则肾之精气且绝矣。惋惋、惊叹
貌。殷、盛也。古者日中为市。人事正殷。至日暮阳尽而阴受气。则万民皆卧。盖言在天之道。阳气为阳。精水为阴。
昼为阳。夜为阴。在人之道。三阳为阳。精液为阴。昼出为阳。夜入为阴。盖以比天之阴阳。昼出夜卧。阴阳和平。可
常保其天年。若能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亦可寿敝天地。如有阳无阴。有阴无阳。且毙在旦夕。又焉能如天之常。地之
久乎。是以天下万民应天之道。至阳尽而阴受气之时。惊叹其日暮。则从容不出。人事不殷。盖以天之阴阳。比类人之
阴阳。绝者绝而生者生。在天之道。不过阴阳亢极。岂至于有阳无阴。有昼无夜哉。灵枢经曰。日暮阳尽而阴受气。万
民皆卧。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朱永年曰。肾且绝三字当节断。)
卷九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属性:得天之道。出于自然。不待勉强。即孔氏之所谓从容中道。圣人也。故示以从容之道。因以名篇。
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者。若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五脏六腑。胆
胃大小肠。脾胞膀胱。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矣。子务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
为世所怨。(此篇论精水并至而阳气伤也。上章论阳气盛而精水绝。此篇论精水盛而阳气伤。阴阳水火之不可偏盛者也。
夫五脏主藏精者也。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故曰肾且绝。肾虽藏精而为水脏。然津液之生原。出于胃腑水谷之
精微。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与肾脏雌雄相合。通于脑髓。出于上窍。而为
涕唾哭泣。此人之津水所从行。亦如天之精水在泉。而上通于天也。胆主藏津汁。通于廉泉玉英。廉泉玉英者。津液之
道也。胞者。水之所由泄也。悲哀者。谓心悲志悲。故泣出也。此言肾液之又上通于心。而出于上窍也。闵士先曰。论
阳气则曰坐明堂。论阴气则曰燕坐。史臣绪述。亦有意存。)雷公曰。臣请诵脉经上下编。甚众多矣。则无比类。犹未能
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帝曰。子别试通五脏之过。六腑之所不和。针石之败。毒药所宜。汤液滋味。具言其状。悉言
以对。请问不知。(雷公止知经脉之道。而不知天之阴阳。故帝即于有形之脏腑形骸而问之。殊不知有形之中。有无形之
气也。莫子瑜曰。针石治脉肉筋骨之有形。汤液毒药。治在内之脏。)雷公曰。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当投毒
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帝曰。公何年之长而问之少。余真问以自谬也。吾问子窈冥。子言上下编
以对。何也。(三脏之经脉。外络于形身。上贯于心膈。故皆令人体重烦冤。然雷公止知经脉脏腑形骸。而不知人合于天
之道。故责其年长而尚未知。子以余真问脏腑肠胃之有形。因以自谬耶。然吾问子者。窈冥也。窈冥者。天之道也。子
何以经脉之上下编以对耶。)夫脾虚浮似肺。肾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肾。此皆工之所时乱也。然从容得之。若夫三脏土
木水参居。此童子之所知。问之何也。(此言三脏之有气也。肝肾脾者。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也。脾虚浮似肺者。太阴之
为开也。肾小浮似脾者。少阴之为枢也。肝急沉散似肾。厥阴之为阖也。盖因气而见于脉。此皆工之所时乱。而不能知
其因也。然须从容得之。从容者。天之道也。天道者。阴阳之道也。五脏者。应地之五行也。此言天道而不论地之五行。
若夫以五脏之五行。而木火土参居于下。此童子之所知。又何问之有。闵士先曰。开于外故曰虚浮。枢在中故曰小浮。)
雷公曰。于此有人。头痛筋挛。骨重。怯然少气。哕噫腹满。时惊。不嗜卧。此何脏之发也。脉浮而弦。切之石坚。不
知其解。复问所以三脏者。以知其比类也。(厥阴根起于大敦。其经气与督脉上会于巅顶而主筋。头痛筋挛。厥阴经气之
为病也。少阴根起于涌泉。为生气之原而主骨。骨重少气。少阴经气之为病也。太阴根起于隐白。与胃以膜相连。哕噫
腹满时惊。不嗜卧。太阴经气之为病也。是以脉浮。开脉也。弦者。枢脉也。石坚、阖脉也。雷公不解其因。故复问以
三脏之脉证。以知其比类于窈冥焉。)帝曰。夫从容之谓也。夫年长则求之于腑。年少则求之于经。年壮则求之于脏。(此
言经脉之当求之于气也。夫从容者。气之谓也。三阴者。长女中女少女也。太阴为长女。故当求之于腑。腑阳而主开也。
少阴为少女。故当求之于经。经气内连脏腑。外络形身。主外内出入之枢也。厥阴处于两阴中之交尽。故为中女。是以
求之于脏。脏阴而主阖也。此因三阴之气。而见于证之头痛筋挛。脉之浮弦而石。故当求之于三阴气之开阖枢。若只论
其脉证。非从容之谓也。)今子所言。皆失八风菀热。五脏消铄。传邪相受。夫浮而弦者。是肾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肾
气内着也。怯然少气者。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一人之气。病在一脏也。若言三脏俱
行。不在法也。(此言三阴之气离则为三。合则为一。一者。精水之少阴也。夫三阳之气。合并于太阳者。天之阳也。是
以三阴之气。合并于少阴。少阴者。在下之精水也。盖合而为一阴一阳者。天之道也。离则为三阴三阳者。人之道也。
人道通于天道。皆可分而可合者也。八风菀热。人之阳气。行于上下四旁也。五脏消铄。传邪相受。谓五行之气。运于
天地之中。有相生而有胜克也。夫浮而弦者。此肾气之出于肝脾。而肾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肝脾之气。下归于肾。主
肾气内着也。太在泉之水。随气而营运于天表。是以怯然少气者。乃水道不行。故使形气之消索也。咳嗽烦冤者。是肾
气之上逆于心肺也。此五脏之三阴。总归于一气。一气而复贯通于五脏者也。知天道之气交。阴阳之离合。而后能从容
中道。若言肝脾肾三脏俱行。不在阴阳离合之法也。闵士先曰。消铄、形容水火之偏盛。传邪相受、谓肾气之传于肝脾
心肺。肝脾之气。归着于肾。而肾受之也。莫子瑜曰。五脏之三阴。根起于肝肾脾。而合于手经之心肺。故先言五脏而
后言三脏。)雷公曰。于此有人。四肢懈惰。喘咳血泄。而愚诊之。以为伤肺。切脉浮大而紧。愚不敢治。粗工下砭石。
病愈。多出血。血止身轻。此何物也。帝曰。子所能治。知亦众多。与此病失矣。譬以鸿飞。亦冲于天。夫圣人之治病。
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此承上文复申明肾之精水。贯乎地中。而上通于天也。夫地居
人之下。大气举之。无所凭根据。而水天运转于地之外。然复通贯于地之中。上与天气相交。而为云为雨。是以风胜则地
动。湿胜则地泥。于此有人者。言即于此肾脏。而有人病四肢懈惰诸证也。此何物者。言如此之病。当以何物比类也。
夫四肢懈惰。脾土病也。喘咳者。水气并于阳明也。血泄者。脉急。血无所行也。粗工之所用砭石而病愈者。治在经脉
也。故子之所能。亦多知治经脉之法。若夫一脏之精气。贯通于中土。上乘于肺金。则子与此病之大义失之矣。是以圣
人之治病。循阴阳之法度。引物比类。譬以鸿飞。亦冲于天。盖鸿乃水鸟。或渐于干。或渐于陆。而冲于天。是鸿之有
序而渐进于上。犹在下之精水。通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