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第十八讲 老子智慧与人际交往的境界-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是,他真像老子所说的,最贵重的器物最后制造成,最好的音乐很少奏出声音来。他三年不声不响,却全在那里默察静观,考察调查,研究楚国的国情、政事、官吏、民心,还有整个天下的形势与自己的路线,然后就能一锤定音。这就是老子说的“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言不辩”、“大辩若讷”的境界了。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有时就是这样厉害!现在书法很重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有个常识大家都知道。比如说,你写的是颜体还是柳体啊。“颜体”就是颜真卿所创的一体,“柳体”就是柳公权所创的一体,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大书法家在人际交往中都有“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本领、修养。
  颜真卿(709-785)是个多厉害的人啊,他不仅是个大书法家,也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在政治上就有一种洞察几微的敏感。当初安禄山起兵谋反,才开始露出苗头的时候,颜真卿就警惕了,并且做出了相应的准备。他就在自己的守城,高筑城,深挖沟,收揽丁壮,积储粮草,加以防备。然而不露声色,表面上每天和宾客在河里湖上泛泛舟,饮饮酒,不问时事。颜真卿管理的平原郡是属于安禄山管辖的地方,就在安禄山的眼皮子底下,安禄山当然时时警惕,时常派密探暗察。但是,颜真卿是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啊,密探只看到他的“拙”、他的“愚”,不知道他是“若拙”、“若愚”,更不知道他是“大巧”、“大智”,当然也就不知道他在积极备战,预防着安禄山的谋反。密探屡次回来报告说,没事,一介书生,不用担心。安禄山也就真的放心了。
  喜剧性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谋反,一下子,河朔地方的许多城纷纷被安禄山先后攻下了,只有颜真卿把守的平原城因为早做准备没有被攻下。颜真卿派出一名官员快马奔赴京城报告。有意思的是,京城里的皇帝玄宗被当时安禄山的谋反搞得伤心至极,正对着大臣们叹息;“唉,河北有二十四个郡,难道竟然没有一个忠臣吗?”巧啦,就在这时候,颜真卿派出的一名官员赶到,他的报告使得玄宗皇帝极其兴奋,兴奋得就像给他打了一针兴奋剂。唐玄宗环视左右,半是感慨,半是赞叹地说:“我不知道颜真卿是怎样一个人,而所作所为竟然是这样一个颜真卿!”大家想一想,颜真卿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还有这样的妙用!
  不过生活中也很有趣味,有时大智者也真有糊涂的时候。爱因斯坦一生最后的住所是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有一天研究所办公室的电话响了,电话里有一个人在问:“请问我能否跟主任谈话?”
  当时一位女秘书告诉他,主任不在,那个人又问:“那么你能否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里?”
  秘书说,她不能奉告,因为要尊重爱因斯坦博士的意愿,他不愿意自己的住所受到打扰。
  这时候电话里的声音降得很低很低,说:“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正要回家,可是忘记了自己住在哪里了。”这大约是真的有些糊涂了。这就是大师的“难得糊涂”了。
  大成若缺,上善若水
  有关人生、人际交往,老子还指出这样的境界:“大成若缺”,“上善若水”。
  第一,我们先说“大成若缺”的境界。
  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第45章)这是说,最圆成的就好像有缺损的那样,但是它的作用不会弊败;最冲盈的就好像有空虚的那样,但是它的作用不会穷尽。
  我们来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解读。清代康熙年间有个官员叫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东圃,安徽桐城人,康熙时的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人们也称他为宰相。一天家乡送了一封急信到北京,张英一看,原来是老家的邻居叶家想要侵占张家宅子边上的地皮筑墙,两家争地不休。家里人希望他出面,干预对方的行为。张英真是俗话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了,没有用权势压人,而是给家里寄了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人看到这诗后,就照着做了,当即拆墙退让三尺。对方一看这样子,也深受感动,也后退了三尺为谢。于是,今天安徽桐城西后街便有了个“六尺巷”,至今犹存,一边就是“宰相府”的张氏宅,一边就是邻居叶氏宅。 
  不简单的是张英家出了两个宰相,父子宰相,张英的第三个儿子张廷玉也是宰相。俗称“大小宰相”、“父子宰相”。张廷玉(1672-1755),康熙进士,历经康熙朝、雍正朝、乾隆朝,三朝居官五十年,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保,深受信用,这就很不容易了。张英的其他孩子,如长子张廷瓒、五子张廷瑑都很有出息。
  这就引起我们的兴趣来解读:张家为什么能退让三尺?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人才?为什么父子能相继为宰相?为什么在官场险恶、伴君如伴虎、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文化背景、生存环境下,一个人可以为官三朝五十年而不倒?
  如果我们用老子的智慧来解读,那么他们就像老子说的能够“处下”、“不争”、“淡泊”等等;而再往深层看,他们大约就在努力学习、实践老子所说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的境界了。
  一是,张英做到宰相,当然是“大成”、“大盈”,他儿子做到宰相又是“大成”、“大盈”,其他儿子都很有出息,也是“大成”、“大盈”。这不太招人耳目了吗?我们不是有句话,叫“树大招风”吗?所以他们更要注意“若缺”、“若冲”了,与其被动地招来损失与灾祸,倒不如自己先来个有所“缺”,有所“冲”(虚空)吧。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张家用权势压人,一定要跟邻居争个你死我活的话,那么舆论就可能对张家大不利了,消息传出去,名誉损失就划不来了。
  二是,他们不是口头上说说,而是有实际行动,退让三尺就是行动。我还看到一个很令人佩服的故事,那是到了第三代张廷玉的儿子也很有出息,殿试考得第一甲第三名,这就是探花了。张廷玉很厉害,就跪在雍正皇帝面前要求把自己的儿子降级,雍正开头不同意,说:“此前我并不知道是你的儿子,我是公正选拔人才。”张廷玉接着说了一番很得体、很让人感动的话:“天下人才众多,三年才轮到一次殿试,都希望登上榜首。我已经身居高位了,如今我的儿子再占了这个位子,那就挤塞了天下寒士进阶之位了,心里实在觉得不安。”雍正也被感动了,就同意了,把他的儿子降为三甲第一名。这是多么不容易做到的事!
  三是,正因为“大成若缺”,所以回报的是“其用不弊”;正因为是“大盈若冲”,所以回报的是“其用不穷”。这种交际的理念、技巧、境界传递了下去,坚持了下来,张家不就是在“若缺”、“若冲”中获得了家族生命的张力,动力了吗?所以这个家族会这么兴旺,又这么令人深思。
  四是,他们都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张英先后担任《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的总裁,还著有《周易衷论》等。张廷玉也作出重要的贡献,《明史》就在他任总裁时完成的,还著作《传经堂集》。他们熟悉中国的国情、政情、民情,也熟悉中国的传统典籍,他们的交际的智慧与境界又和这些分不开的。
  第二,我们再说“上善若水”的境界。
  下面我们要转换一下,讲老子的另一个智慧,也是另一种境界。我们讲过人际交往的一条智慧就是要“善”,那么“善”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老子说是“上善若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老子心中有一个重要的意象那就是水,因为水就像“道”那样。老子说:“上善若水。”(第8章)什么叫“上善”?“上善”就是最高级的善,就是最高层次的善、就是最高境界的善。这里其实包括行为和结局,包括原因和结果,你有最高级的行动,最高层次、最高境界的行动,那么你也就会获得由这种行为带来的相应的最高级的成功,最高层次、最高境界的成功。
  老子智慧地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8章)水给万物带来利益,但是它不与万物去争利,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你看,它养活人、动物、庄稼等等,水自己向人、动物、庄稼收取什么好处?没有啊!那么,老子说的水“处众人之所恶”什么意思?就是人人还瞧不起它,以为水处在人人都厌恶的低下潮湿的地方,人人不都说“水往地处流,人往高处走”吗?
  老子把水当做“道”的意象,“道”的象征,实在是非常地形象和深刻!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如果像水那样,那么你就会像水一样滋润别人,有利于他们,又不和别人争名争利。水流到方的容器中就方,水流到圆的容器中就圆;你方我也方,你圆我也圆。这就是得道,得人际交往的大道了。当然这是“上善”之人,又是“上善”的交际境界了。
  如果把这一理念细化了,那么老子又说了“水德”的七种情况,可以用来解读那些“上善”之人的。这“七善”我们在前面的讲座中点了一下,现在再往深里说说。
  一是,要像水那样地善于定位。我们演绎一下,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你要把自己的定位选择好,处于“善地”,选择妥善的地方,选择能成功的地方。那你就想想水吧,不去与其它的相争,别的尽争高处,水就处在低处、下处、别人瞧不起的地方,但是水最后会获取成功!
  二是,要像水那样善于静而深。人际交往要心中善于静默深邃,就像水一样。你看那蓄满水的深渊,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是静默之中,那样地深不可测,水中有潜伏的蛟龙,有深渊中的宝珠。
  三是,要像水那样善于仁与爱。水总是施予的、贡献的,而且它是兼爱的,又是不索取的。不因为你是大树我多给你一点,你是小草就少给你一点,不因为你是可爱的熊猫多给你一点,你是一条凶恶的豺狼就不给你水喝;而且它只是给予你,而不希望索取,水又是无私的。这启发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肯施予,真诚贡献,要兼爱,不自私。
  四是,要像水那样善于言而有信。在人际交往中,讲话一定要守信用,而且还要善于讲话,还包括有时候能善于不讲话。说话,这就要像水一样,有堵有止,有开有流,该怎么样子,就怎么样子,有信用。水该流淌的时候,可以潺潺地诉说;它洋溢的时候,可以涛声挟着风声;但是它静默时,可以一点声音都没有,一言不发。
  五是,要像水那样善于无为与有为。比如善于治理政事,就像水那样清静无为,但是一切处理得滋滋润润。比如像水那样清静无为,却可以荡涤一切污秽而有为。人际交往也可以这样来处理关系,处理各种事务。
  六是,要像水那样善于发挥能力。水最善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它可以滋养生命,它可以滋养植物,它给人们洗涤,发电,运输、航行、生产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水。水的作用真是太大了,人际交往也要向“事善能”的方向努力。 
  七是,要像水那样善于行止有时。大家看啊,水不动时就像一面镜子,那么它会把春花、夏云、秋月、冬雪,四季的变化都默默地收在它的镜子里。水在流动时,那么无论在哪个时间,它都会随顺天时而变化。比如冬天寒冷了就随时而变化结冰吧;到春天暖和了就融化吧,流淌吧,带着那一片片飘来的桃花,流啊流,多诗意啊。又比如水前进中,遇到小凹就填满它,再向前流;遇到有阻止的障碍物就绕过去,遇到断崖就飞瀑下去,遇到峡谷就穿过去,如此等等,这不就是水能“动善时”吗?
  《庄子·天下篇》中就这样评说道家之学:“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司马迁评论道家之学是:“与时迁徙,应物变化。”人在交际中,在人生旅途中,如果也这样,那不是太妙了吗?
  我们再往深里思考,“上善若水”,那么天下的水太多了,若水是像哪种水啊?是绵绵的雨水,还是深沉的井水?是河中的流水,还是溪中的溪流?因为它们也给人们带来利益,也有它的道道在,老子就说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第28章)老子说:知道自己是雄健的,但甘于处于雌弱的地位,做天下的溪涧。做天下的溪涧,那么原来有的德性就不会离散。当然“若水”,更可以是长江之水,是黄河之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