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家 安顿-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告诉我她终于离开了那个“伤心的地方”,现在她是另一家酒楼的经理,收入依然很好,家庭婚姻还是老样子。我问她:“你就不想再试着改变一下你和你丈夫的关系吗?比如你们可以谈谈……”她在她一贯的爽朗笑声中打断我:“算了,随它去吧!”
第六章 好的婚姻也有点孤独
采访时间:1998年7月18日1:30PM
采访地点:舒澜家
姓
名:舒澜
性
别:女
年龄:31岁
北京某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在某医院
担任住院医生,现为某合资药品公司
销售代表。
舒澜是一个11岁女孩子的后妈,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一个“非常态”的婚姻,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她获得一份真实、深厚的爱情,令她难过的只是在有了对婚姻的信心之后,当她准备去承担更加具体的家庭责任时,她没有得到相应的信任和帮助。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后妈几乎很少有相对光彩的形象。
这是一个标志着距离和隔阂的概念。在这一点上,女人不外乎可以分成善良和不善良两种,但是对后一种的过多渲染也给原本属于前一种的女人的生活带来了难度。
再婚的夫妻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面临着新的生活伴侣和过去婚姻留下的孩子如何相处的问题,对孩子负责还是对自己负责?对一方带来的孩子和自己亲生的孩子能不能公平对待?
孩子在他还仅仅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生活的,父母的选择就是孩子的选择,一个负责任的婚姻理当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婚姻负责。道理讲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困难往往出人意料。
1998年7月的一天,我在家里接到舒澜的电话的时候非常惊喜,我们已经有大约9年没有联系了。她说:“我是因为看了你写的书,才找到你的,费了好大劲儿呢。”
舒澜曾经是我的一个不远不近的朋友,那要追溯到我上大学的时候,她是我的一位老师的女朋友。9年前的舒澜是一个显得非常纯情的女孩子,在老师的宿舍,我们讨论一些专业上的问题,她静静地坐在一旁。她比我大,当时大学已经快要毕业了。我们也曾在一些无所事事的晚上一起去逛街、买一些不太贵又显得很时髦的衣服,当然也是和我的老师一起。
直到她打电话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依然是当年对她的印象。我想,她应该已经是我的师母了,而且或者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于是我很自然地问她,我的那个年轻滞洒的老师他还好吗?舒澜在电话中笑了:“他去了英国,不回来了。我没有跟他结婚。我现在是一个11岁女孩儿的后妈。”
我真的吃了一惊。大概沉默了有半分钟,我问:“你觉得好吗?”听得出她还在笑:“怎么跟你说呢?也好也不好,咱们见见面吧。”7月18日是一个星期六,舒澜说她的丈夫和女儿不在家,我可以到她的家里去“看看”,顺便,她会告诉我她“过得好不好”。
大门打开的时候,我又看见了那个沉静、文雅的舒澜,跟9年前居然没有太大的分别,岁月好像对她格外优厚似的,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什么痕迹。微胖了一点儿,家居陈设有些显旧,但是很清洁,一副称心如意的样子。
舒澜的家不大,装修和家具都显得有些老式,是倒推回几年以前流行的样子。
客厅很整洁,卧室的门关着。我在客厅的一只三人沙发里坐下,面对着一字排开的各种电器,以及墙壁上悬挂的大大小小的照片——都是舒澜一个人的,不同的衣着、相近的幸福表情。在这个家里,至少是在这间小客厅里,看不出有人和她共同生活。她,就是这个无论由几个人组成的家庭的中心和灵魂。
舒澜把冰冻的咖啡摆在我面前的玻璃茶几上,自己拉过一只带轴辗的小沙发,很舒服地坐在我的斜对面。
看你的书的时候,我老有一种冲动,就是想跟你说说我自己的生活。好像你从来没有碰到过一对幸福的夫妻和一个幸福的家庭,好像所有的婚姻都危机四伏。这跟我的状态不一样,我的婚姻可以说是没有危机的……也不是,就是没有那种外来的威胁,我们都非常稳定……就是那种很自觉的向后转,把脸对着这个家,我们的问题来自自己,来自内部。你明白吗?
我肯定是不明白的。从舒澜的面容到她的从容的生活,我感受不到任何不如意,甚至我以为她将会给我讲述一个圆满的婚姻故事,尽管她在电话里已经告诉我她的婚姻是“非常态的”。但是这并不影响她过着相对满意的日子。她的所谓“非常态”,也无非就是指她现在的丈夫在她之前曾经有过婚姻,而且那个婚姻留下了一个已经11岁的女孩子。
舒澜在说话的时候语调平缓、表情宁静。她的样子使我想起我曾经采访过的一个未婚女孩子说的那种家庭稳定的女人,她们表情淡然,从容不迫,略带憔悴,总体上给人感觉日子不错,略有不如意也是暂时的、无碍大局。
我把这种感觉告诉舒澜,她笑了一下,也是那种比较舒心的笑容,而且从此这种笑容就凝固在脸上。
你觉得我是这样的吗?好多人都这么说。如果从物质生活或者夫妻感情方面来讲,我应该算是比较如意的,但是确实就像老话说的那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这本经就更是特别难念。有时候我自己也不明白,我当年怎么就那么义无返顾地跟吴平结婚了呢?假如我没有嫁给他,我的命运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还记得王缤吧?
我说我上然记得,那是教过我的老师中最帅气、最有性格的一位。舒澜微笑着听我回忆当年的女学生因为能跟王缤老师一起面对面吃饭都会感到兴奋。
别人也奇怪,我怎么会跟他分手。可是我就是觉得我们不合适,老好像缺点儿什么似的。我跟吴平结婚以后才有些明白了,大概是因为王缤是我的同龄人,在我的感觉里,同龄人是不能给我任何生活上的帮助的,他就像我一样不成熟,他不能成为我的生活支柱,我们俩要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安全感。,吴平比我大12岁,现在相隔5年就算一代人,我们俩差了两代人还要多,他足够成为我的父兄加朋友加丈夫了。
我没有恋父情结,我的父亲没有什么可恋的。但是我喜欢有一个人能够给我出主意、拿主意,像对待孩子一样呵护我,所以现在我们家也是有两个孩子,一个是我、一个是他女儿。我经历了两次和我家的大冲突,一次是因为离开王缤;一次是因为要跟吴平结婚。后一次最严重。其实离开王缤是必然的,我不想作那种什么留守女士,他是一定要到英国读博士的。
我妈说我傻,王缤一个人先出去,之后我就可以跟他走,不管怎么说,他是文化人,而且他又非常在意我,先苦后甜吧。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想找的那种男人首先是很有主见的,而且能够承担我的精神。我这么说你可能不大容易理解。
就是……这么说吧,我的丈夫我首先要对他有一种爱慕,爱,当然不用解释;慕,就很复杂。比如我需要能在心理上依靠他,在生存能力方面佩服他,我很难想象,一个女人,对自己的丈夫就像对一个根本靠不住的同事或者一般朋友,这个女人会多么没有安全感。我和王缤就是这样的。比如我毕业分配的时候,问他的意见,他说“你看着办吧,只要你觉得好我就觉得好。”这叫什么话?我觉得一个男人必须能够也愿意设计他所爱的那个女人,他才能很投入地跟你一起共同生活。王缤不是。他最喜欢说的话就是“我随便你”、“怎么着都成”。可是我没法跟我妈说这些。她说我幼稚,精神上的东西迟早会淹没在物质化的内容当中,她说:“我和你爸,一辈子都没说过谁爱谁,不是也过得挺好的?”从我妈我也能感觉到,人和人真的是不一样。
婚姻理想是很难用一句话、两句话说清楚的,总之我和王缤就这么分手了。我妈说我早晚会后悔的,可是到今天我也没有后悔。
舒澜捧起浓浓的咖啡,喝了一小口儿。表情里竟有了几分得意。我问她,既然是不悔为什么还会作关于嫁给王缤的假设,她摇摇头。
那仅仅就是一种假设啊!现在让我重新选择,在王缤和吴平之间,我还是会选吴平。而且,我的恋爱经历非常简单,只有这么两个人,对吴平有些不满意的时候,能想起来的男人,也只有一个王缤了。也就是想想而已,我和吴平是不会分开的,我们一起经历了那么多事情。而且我对吴平还有一种责任感,他已经失败过一次,我应该给他一个比较圆满的结局。
我从第一次见到吴平就可以说是爱上他了。那时候我已经26岁了。吴平带着他的女儿来看病,小孩儿得了阑尾炎,住院。我当时是值班医生。看得出来,他很爱他的女儿,好几天,他几乎寸步不离。夜里他就在楼道的椅子上坐着看书。这样我们就认识了。我很奇怪,小孩儿的妈妈怎么不来。他非常直接地告诉我,他们离婚了,孩子归他抚养。我也不明白我怎么会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些高兴,当然也觉得孩子很可怜。我对他们父女特别好。
我们很快就熟悉了,吴平给我讲了一些他的事情。他的前妻是因为觉得他不够有钱才离婚的,有外遇,外遇当然比吴平有钱。而且后来她再嫁的那个人也是个“小款”吧,听吴平过去的同事说,她现在逢人就说她结婚的当天是住在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套房里。女人离婚不要孩子,在我看来是挺不正常的,吴平说他离婚的时候问他的前妻要什么,她说:“除了孩子我什么都要。”
小孩儿出院以后我和吴平还有联系,他经常给我打电话,后来就开始来陪我上夜班。吴平是那种看上去很沉稳的男人,我跟他在一起觉得很可靠,我什么也不用操心,他就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我们一边交往他就一边装修房子,等到房子装修好了,他问我愿不愿意跟他在一起,我说我当然愿意。那天他说了很多具体问题,比如,虽然他的女儿现在住在爷爷奶奶家,但将来会跟我们一起生活。按照离婚协议,他的前妻和孩子仍会有来往,一个月接上孩子两三次等等。说实话,在他说这些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我的婚姻将会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我甚至都忽略了我的这个男朋友是一个离婚、带着孩子的男人。而且我真的很喜欢他,我觉得只要我们真心相爱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我说我会对他的孩子好,我会是一个很好的后妈。
接下来就是说服我的父母。那实在太难了。我妈一听我说他的情况急得眼泪都下来了,一边哭一边骂我不争气,好好的一个大闺女怎么非要找一个离婚的男人。我爸每天连话都不跟我说。我有一种众叛亲离的感觉。而且,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我妈逼着我追问,我是不是已经跟他“生米做成熟饭”,说这种男人最懂得怎么对付我这样的年轻姑娘。那时候我真的想放弃了。我跟吴平说过一次,他不说话。过了好半天,他说。
“我也希望我的各个方面都非常好,让你家里人说不出什么,可是现在我做不到了。我只能保证以后我会用半辈子的时间好好对你。本来我也不是很相信婚姻的,但是你让我特别想从头再来一次。”
我想我是离不开吴平的,现在想想,还是离不开他。
舒澜起身给自己加一些冰水。她半低下身子使我无法看清她的神态。然而她说离不开吴平时的样子非常打动我,也使我忍不住猜想这个已经40多岁的男人是什么样子。
舒澜重新落座,把一杯凉凉的水捧在手里,杯子底在手心上轻轻地摩擦着。
最后还是我赢了,我跟我妈说,好不好都是我一个人担当,而且我相信会好,因为一个曾经受过很深的伤害的男人重新开始婚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胆量。
因为他绝对不愿意再次经历离婚。那时候我说服我妈其实也是在说服我自己,确实是这样,像吴平这样的男人,一次离婚已经很失败了,现在他说是由子女方的问题,别人会相信他。
但是如果他第二次又离婚,那么就连第一次的问题也会算在他的头上了,再说,他怎么面对他的女儿?
现在想一想,当时我妈可能特别伤心。我们家是那种非常本分、要面子的家庭,我的这种选择就算是很出轨的。但是我没有办法,我没办法让我妈接纳我的想法,我们根本就不是一代人,也不是一个类型的人,我只能是用行动告诉他们,我没有看错人,我过得很好。所以,这些年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对我的父母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