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0104 |
|
当前状态:全本 | |
书籍作者:未知 | |
更新时间:2019-07-30 | |
运行平台:MP3/MP4/PSP/手机/电脑IOS | |
关注次数:3 文件大小:93K | |
小说格式:TXT格式 下载 阅读 评论 收藏 |
内容简介

Author :Issue : 总第 3期Provenance :长江日报Date :1981.4.2Nation :Translator : 抄功,就是读书时摘抄的功夫。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天资再高,要长久记住自己读过的书是困难的,非借助抄书不可。所以,有人主张“有志于学者,抄书之功断不可省”。可见,一个人读书,除了眼勤、脑勤、口勤外,还要手勤,有选择、有目的地抄录一些资料。可是,有人认为抄功太低级不屑做,这是偏见。梁启超在《治国学杂话》中说:“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书或笔记。……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足见,读书时认真摘抄一些资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如何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二、全抄,就是把一本或一篇、一章全部抄录下来。这是在经济困难、缺乏图书资料的情况下,寻找知识的一种好方法。东晋葛洪,少年丧父,家境贫苦,无钱买书,全靠借书、抄书获得知识,而且几乎是全抄。他一生“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伎、杂事三百一十卷,金贵药方100卷,肘后要急方4卷”,后来,终于成为我国古代有名的化学家和医学家。清初顾炎武也是一样,他全靠抄别人的藏书来达到“遍观群书”的目的,而使自己成了一名大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