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周末043-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南方周末 2004…05…06 12:41:25
□复旦大学教授 陈思和 口述
□本报驻沪记者 张英 记录整理
我是不赞成“红色经典”这个提法的,因为这个概念不科学。
什么是“经典”?过去我们习惯说的“经”是经文,比如圣经、四书五经,它是一个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文献。“典”是典范,是从意境到文字都非常完美的文本。所以“经典”是被历史所证明它代表着人类整个文化传统的根本的一些文本,只有经过漫长时间的考验,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才能够称为“经典”。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传统源远流长的国家,如果要找经典作品,只能是从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作品。而所谓当代文学史发展到现在也才五十多年。“红色经典”,这个概念本身对“经典”这个词是一种嘲讽和解构。
有些被改编成为电视剧的所谓“红色经典”,连几十年的时间考验也没有过,如果不是出于商业动机炒作的话,早就被人们遗忘了。有些作品只留在1950年代成长起来的读者的记忆当中,脑子里只剩下那么模模糊糊的一点痕迹。今天的青年读者还有没有人因为兴趣或者喜欢还在读、公开谈论这些作品?我想是很少有人读的。
如果不是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对自己已经失去的青春年华带有一种自恋情结的话,这些作品大多都被遗忘了。“红色经典”这个概念本来很模糊,尤其是当有人把样板戏纳入“红色经典”这里头来,这已经把“红色经典”的意义给颠覆掉了。样板戏严格说来是极左的文艺路线导致出现的文艺上的怪胎,强调政治宣传意识、强调政治功能和作用到了破坏文艺规律的地步,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是根本上背道而驰的。对这样的作品,我们在今天还要把它当成是“红色经典”,特别是把它当成是一种不可动摇、不可改变的圣经一样的作品,我觉得是非常可笑的,这与我们今天时代的主导思想理论也是相违背的。
这个思潮本身是一批自恋的创作人员、评论家和文化市场的从业人员的不正常心态造成的,也包括那些没把这些道理看清楚的人,一起造出来一个“红色经典”的概念来。我不否认有些作品与样板戏不一样,它们在某一个时代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我们真正判断文学作品的文学史地位,并不看它当时引起的社会反响的。因为在任何一个时代,流行歌曲、通俗文学往往是产生很大影响,是不是这样的作品都应该进入文学史?当然不是。这些东西都存在一个时代的人们的记忆当中,过了这个时代也就被人遗忘了,不可能一代代地吸引读者。我们现在来看1950年代,在一个文化需求没有更多选择的情况下,人们只能读这些政治上被肯定的作品。但这些作品无论是从艺术价值来看,还是从当时的意识形态来看,都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在今天可以供学者去研究那个时代的一些问题,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解剖的文本、研究的对象。但是没有必要把它放在文化市场上去炒作。
在今天这样一个市场环境当中,我们把这些所谓的“红色经典”进行改编和包装,看起来这些电视剧好像有一定的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取决于编创人员按照今天的市场趣味去改编演绎当年的这些作品,比如让杨子荣扮酷,让他有了情人,它吸取了很多今天通俗文化里的因素,迎合了流行文化里的趣味和需求。这里既有作品本身的民间艺术因素,也有今天所添加的市场意识的追求。我们回过头来看,当年这些文学作品之所以会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并不是它们有着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当年它们留在读者记忆中的,是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因素,我把它们称作为隐形结构。为什么这些意识形态强烈的作品能够被一般老百姓所接受?一个原因是当时的人们没有选择的可能性,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作品在创作中吸取了很多民间文化里的因素,当时的这些作家,都是来自民间社会、生活底层,他们没有接受国外的东西,但是接受了相当丰富的民间文化、传统文化里的东西(比如赵树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他们在创造过程当中,融入了很多民间喜闻乐见的因素,隐藏在这些作品的审美内涵中。人们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唤起了他们原来的阅读知识和审美修养。其实这样的民间因素很早就有了,延安时期对秧歌、平剧的改造就是这样开始的,把民间文化艺术用来为政治路线服务。比如《林海雪原》,说到底是一个剿匪的故事,它里面有一个传奇性的民间因素在里面,延续了《水浒》、《七侠五义》这样的旧小说传统,这些传统,如武侠小说,在解放以后慢慢被边缘化了,或者转移到香港的文化市场去发展,或者就作为隐形结构隐藏在现代小说里秘密发挥作用。比如《铁道游击队》里的老洪飞车夺机枪、《烈火金刚》里肖飞买药、《林海雪原》里杨子荣打虎上山等,这些描写说起来都是武侠小说里的段子。特别合适说书人去演播、改编,这样的东西是生活在民间里的,他们是把老百姓喜欢的创作因素添加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框架里。《林海雪原》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从老百姓的眼光来看,它表达了一些他们喜欢的审美趣味。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旧小说里的“五虎将加谋士”的人物配置结构,在当代小说里曾经多次出现。传统小说《三国演义》首设“五虎将”模式,这模式就成了小说英雄人物常有的基本模式,《林海雪原》的人物性格也套用了这“五虎将”的结构,分别担任了威猛、智勇、粗鲁、刻苦、陪衬五种角色。其他像《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里面也有类似的人物性格配置。五个猛将一个军师,这样的组合在过去的很多小说里出现过,老百姓在读的时候感到非常熟悉和亲切。这样一个隐形的审美结构放在当代文学作品里显得很生动,很有特色,人物太多不好,太少了也不好,刚好五个加一个的搭配,符合长篇小说的结构需要。
另外这些作品里往往有很多草莽英雄,如果没有那些大碗吃肉大口喝酒的土匪或者草莽英雄的形象,这样的小说肯定不好看。民间隐形结构里还有许多这样的模式,像文人戏中才子佳人模式,比如少剑波身边一定要有个小白鸽,丁尚武身边一定会有个女医生的形象,就是一个才子佳人的模式在里面起作用。我要说的是,尽管这些作品中民间审美因素在起作用,但市场炒作并没有起作用。当时这些作品创作出版时还没有市场观念,作家可能只想着让老百姓喜欢读,但不一定与自己的利益挂钩。所以民间因素在这里显现了它健康明朗的一面,同时一定程度上还稀释了过于泛滥的政治意识形态的灌输。但现在的市场炒作就不一样了。比如说性爱问题,在民间文化里可能是很自然很开放的,尤其是文明程度不高的环境下,他们对性爱抱有一种很健康的看法,比如我喜欢你我爱你,那我就跟你上床了,是一种很自然生命力的开始,显现了民间人的生命欲望和力量。在民间这个表达可能很健康。可是到了现代的商业市场上,它就成为挑逗情色的一种趣味,是为了迎合这个市场的庸俗口味需要。这个时候,它就开始夸大这个东西。所以,民间文化因素与市场的通俗因素,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把民间文化里纯粹美好的有艺术魅力的民间因素,根据市场趣味,夸大、突出,渲染,本身就违反了民间自在的原则。所以这里有个悖论,当时这些作品被那么多人接受和喜爱,可能是基于隐藏的民间文化因素,但如果你今天在改编电视剧的时候,把这些都抽掉的话,这些电视剧肯定就没有人要看的,但如果加以夸大和渲染,也违背了民间文化的原则。
今天对这些作品进行改编就碰到这个悖论。在今天改编1950年代的一些所谓“红色经典”,当然不可能在它原有的政治情节上加以发挥,那只能在民间趣味上添加想象力,但它增加的不是一种民间的因素,而是一种通俗的市场趣味。这种改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原来的过于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它同时也消解了原来的民间文化因素。因为民间文化是不合适市场化的,一进入市场以后,就变味了。我不明白的是,那些导演既然掌握了市场规律,为什么自己不发挥想象力,去编创一个全新的故事呢?
创建时间:2005…3…17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