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之术 |
|
当前状态:全本 | |
书籍作者:未知 | |
更新时间:2019-07-30 | |
运行平台:MP3/MP4/PSP/手机/电脑IOS | |
关注次数:13 文件大小:15K | |
小说格式:TXT格式 下载 阅读 评论 收藏 |
内容简介

心 斋 心斋为道教斋法的最高层 ( 供斋、节食斋、心斋 ) ,指疏沦其心,摒弃智欲,澡雪精神,除却秽累,掊击其智,断绝思虑。见《云笈七签》卷三十七《说杂斋法》。语出《庄子·人间世》:“唯道虚集。虚者,心斋也。”晋郭象注曰:“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也。”修炼方法以虚为要,从倾听自己的呼吸入手,专心致志地将太虚之气与道相结合,以便进入虚无忘我的境界。其具体步骤,据近人陈撄宁《静功疗养问答》介绍说:意念专一,排除干扰;专注听呼吸之气,因鼻息无声故不以耳听,而用意念听,功夫深入,意念联成一片,无须再着意于听,而是听其自然,听之任之地听,意念归一后,即停止听,渐入混沌境界,心的知觉失去作用,最后不知不觉地进入虚无境界。守 一 守一指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其源于老子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之句,即说守一于道。《庄子·在宥》曰:“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就是说守心一处,而处于身内阴阳二气的和谐之中。《太平经》有“守一明之法”,并称是“长寿之根”,其意思大体上是守人身中的元气,或精气神。其修炼方法李远国《道教炼养法》介绍为:首先要排除外界的干扰,有安静清洁的环境;其次要求专心一意,将苦恼、烦闷、忧愁、喜怒等个人的情绪一概置之度外,尤其要克服名利之心,要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外则行仁施惠为功,不望其报”;修炼时一定要注意身姿的舒适、自然,至于姿势,坐卧均可;由浅而深,循序渐进,一步步做起;修至一百日为小静,二百日为中静,三百日为大静;验证方法主要是通过感光的显示,初炼时,冥目内视无光无色,次而有光感:“守一复久,自生光明”,进而“神明进光,久视电光”,最后光明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