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汝梅解读金瓶梅-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金瓶梅》所作序中,再次提出:“传闻凤洲门人之作”,“或云即凤洲手”
②。可以看出,满文译本序作者并没有承受宋起凤与谢颐的看法,而是明确提出《金瓶梅》的作者是卢柟。他们可以说是同代人,观点却如此相异。看来卢柟一说,和素是有所本的,值得引起研究者的注意。162
第六讲 ︽金瓶梅︾的疑难词语
《金瓶梅词话》疑难词语试释(1)
《金瓶梅词话》虽然是一部白话长篇小说,但是读懂读通并不容易。香港学者马力先生在评梅节点校本《金瓶梅词话》中说到:“大陆研究《金瓶梅》的学者王汝梅也承认《金瓶梅词话》有很多句子、词语尚读不懂、读不通。”(《明报月刊》1988年3月号)他引述的这句话是我本着实事求是精神说的。我深感读《金瓶梅》之难。概言之,读《金瓶梅》之难有三:(一)《金瓶梅词话》运用了大量方言词语。它的基础方言,或曰主导方言、母系方言是冀鲁豫交界地区的方言,又杂有吴语、晋语。汉语发展到近代汉语阶段,在商业繁荣、市民阶层扩大的社会背景下,临清运河码头这一方言区,以一种方言为主,又融入其他地区方言,是正常的现象,山东方言(冀鲁豫交界区)为《金瓶梅词话》的基础方言是铁一般的事实。聊城《水浒》《金瓶梅》研究会的诸同志进行了实地考察,从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解读了词话本中大量疑难词语、句子。在其他方言区的读者看来是不可解的语句,用鲁西方言逐一解通。并纠正了以往词话本校点中的失误。江浙文人(或书商)对词话本进行改写后,刊印了《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崇祯本),使词话本语言上变得较为精炼,把一些方言词语改为通语或删除,便于《金瓶梅》的流传与阅读,应该说是有功劳的;但是改写者不懂山东方言,把通顺的语句往往改得不可解不通顺,或者把山东方言词语改为了吴语词语,使词话本减弱了原有的语言风貌、泥土气息、鲁地市井韵味,这又是改写者的罪过。已出版的词话本的校点本,凡是据崇祯本校改的语句,大半是错误的,今天的读者,山东方言区之外的读者,不易读懂大量方言语句。(二)《金瓶梅词话》表面上写宋,骨子里写明,亦宋亦明。既有小说虚构人物,又有历史人物。历史人物中有宋代人又有明代人。职官称谓也是宋明交错。这就使得作品呈现扑朔迷离,又清晰又朦胧的外貌。如果不是具有较丰富的历史知识,也不易把其中的语句、事物逐一读通并读懂。(三)作者经历过患难穷愁,有愤懑。他怀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如椽之笔写西门家传,以一家写及天下国家,把西门庆家庭作为国家的缩影来写,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具有典型意义。这一作品的产生除了大的文化背景外,尚有具体的直接的政治背景,这一政治背景是直接触发作者创作这一部作品的动因。因为作者之谜,成书之谜尚未解开,对具体的创作过程、作者经历尚不能确指,也障碍着我们对全书的理解接受与对某些语句的读通弄懂。《金瓶梅》作者之谜、成书之谜、政治背景之谜,是一些大问号。一些疑难词语,是众多的小问号。为了读懂读通,为了深入研究,把微观与宏观联系、瓶内与瓶外结合,大问号小问号都需要逐一解决。本着这一目的,我与刘辉、张远芬二同志协助王利器先生,组织联络北京、长春、徐州等地同仁,集体合作编撰了一部《金瓶梅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出版)。遵照王先生意见,把暂时解释不清楚的词语汇集一起曰《待问篇》,有待于广大学者、读者去解决。《待问篇》仅汇录了部分疑难词语。在阅读《金瓶梅》、校点《金瓶梅》时,常常碰到这些“拦路虎”。同仁们也经常谈论到,互相启发,共同探索,力求弄懂。这种探求应该说是既难且巨的,是属于宏观控制下的微观研究,其成果又会给宏观研究以依据、以基础。对疑难词语的试释,参考和吸取了已有研究成果,在方法上试图把释词、校勘、辨析结合起来。有些词语孤立看并无疑难,但在词话本、崇祯本、张评本中出现异形异音或更换,便发生了疑问。如词话本四十八回中的“邸报”与崇祯本同回中的“底报”、张评本同回中的“底本”,有专家学者提出这种改换是否有政治讽喻用意的问题。因之,“邸报”也就成了疑难词语。《试释》中的错误在所难免,敬希读者和专家批评。打閛閛:江浙市语,指同性恋淫娈童的行为。词话本第五十四回:“伯爵瞧着道:痴客劝主人,也罢,那贱小淫妇(按谑指玳安)惯打閛閛的,怎的把壶子都放在碗内了!看你一千年,我二爷也不撺掇你讨老婆哩。”五十四回为原本少五回中之一,沈德符指出为“陋儒补以入刻”,“时作吴语”。崇祯本五十四回与词话本五十四回情节文字相异,“打閛閛”一词未见。《石点头》卷十四《潘文子契合鸳鸯冢》:“将男作女一般样交欢淫乐……若各处乡语又是不同,北边人叫炒茹茹,南方人叫打蓬蓬,徽州人叫塌豆腐,江西人叫铸火盆,宁波人叫善善,龙游人叫弄苦葱,慈溪人叫戏虾蟆,苏州人叫竭先生,大明律上唤做以阳物插入粪门淫戏,话虽不同,光景则一至。”打閛閛与打蓬蓬为同一词语。《张生煮海》第三折曰:“不如我收拾了这几件东西,一径回到寺里,寻那小行者打閛閛去也。”闯寡门:市语,花钱逛妓院未达到目的,逛妓院不肯花钱而未达到目的,在妓院中鬼混而未能嫖,对妓女不中意不肯嫖,都叫闯寡门。《金陵六院市语》:“闯寡门者,空谈而去。”词话本十一回:“孙天化,绰号孙寡咀,年纪五十余岁,专在院中闯寡门,与小娘传书寄柬,勾引子弟,讨风流钱过日子。”《石点头》十:“若是嫖的,不消说要到此地,就是没有钱钞不去嫖的,也要到此闯寡门,吃空茶。”《连城壁》十:“妓女甚至有出了嫖钱,陪了东道,吕哉生托故推辞,不肯留宿,只闯得一次寡门,做了个乘兴而来,尽兴而返的,不知多少。”“吕哉生眼力最高,一百个之中,没有一两个中意,大率寡门闯得多,实事做得少。”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王利器等编《金瓶梅词典》对此词解释,均较片面,不确。词话本十一回此段交代西门庆结识十友做弟兄。崇祯本十一回删此段,“闯寡门”一词未见。卫主:明代军政建立卫所制度,各地卫所分属五军都督府管辖,本卫所规属的都督府长官即为卫主,明代不设太尉。北宋徽宗时,把太尉定位为武官阶的最高一级。崇祯本六十九回:“东京蔡太师是他干爷,朱太尉是他卫主,翟管家是他亲家,巡抚巡按都与他相交,知府、知县是不消说。”卫主,词话本原作“旧主”,崇祯本、张评本改为“卫主”。“旧主”,老交情、主子之义,与前句“干爷”相衬,合于口语风格。改作“卫主”、把明官制与宋官制“太尉”混为一起,且与西门庆官阶不符。戴鸿森校点词话本、梅节校点词话本均据崇祯本改底本“旧主”为“卫主”,不妥。词话本校点仍应作“旧主”。
《金瓶梅词话》疑难词语试释(2)
柴炭、豆儿:指柴炭与米粮。词话本九十三回:“你拿去务要做上了小买卖,卖些柴炭、豆儿、瓜子儿,也过了日子,强似这等讨吃。”崇祯本、张评本文字同。戴校本、梅节校本标点为“卖些柴炭豆儿、瓜子儿,也过了日子,强似这等讨吃。”易误“柴炭豆儿”为一事物,“柴炭”后少一顿号。《崇祯遗录》(王世德著、全一卷):“京师旧有佥商之例,凡供用库香蜡、惜薪司柴炭、御马仓草豆、兵部柴炭、光禄寺猪果、大通桥粮车,皆报富商户采办,办已给值,限满别佥,力不能者,日受鞭箠,负缧绁身死产绝后己。”柴炭、草豆分列。大扠步:即大踏步。踏,鲁西、鲁南读zha或cha,借字作“蹅”、“扠”。张评本九十九回:“这刘二哪里依听,大扠步撞入后边韩道国屋里,一手把门帘扯去半边,看见何官人正和王六儿并肩饮酒,心中大怒,便骂何官人……”词话本、崇祯本(北大本、内阁本、首图本、清抄本)均误刻(抄)作“大拔步”。戴校词话本、梅节校词话本相沿而误,未校。唯张评康熙原刊本作“大扠步”,是。说明张竹坡熟悉山东方言。词话本九回:“武二听了此言,方才放了手,大扠步云飞奔到狮子街来。”此处,崇本、张本与词话本同,均作“大扠步”。邸报:我国古代官府用以传知朝政和有关政治信息的文书抄本,又称“邸抄”、“朝报”、“杂报”、“京报”等,内容多为皇帝谕旨、臣僚奏章、宫廷动态以及有关的政治情报。词话本四十八回:“夏提刑道:‘今朝县中李大人到学生那里,如此这般,说大巡新近有参本上东京,长官与学生俱在参例。学生令人抄了个邸报在此,与长官看。’西门庆听了,大惊失色,急接过邸报来,灯下观看。”前一个“邸报”,崇祯本作“底本”,后一个“邸报”作“底报。”张评康熙本均作“底本”。崇祯本十七回:“西门庆叫了吴主管来,与他五两银子,教他连夜往县中承行房里(词话本、张评作“孔目房里”)抄录一张东京行下来的文书邸报来看。”“底”为“邸”的借字,音近义同。关于此处,魏子云先生认为有深意存焉。魏先生云:“但到了二十卷本,竟把‘邸报’二字改了。改为“底本”,改为‘底报’矣!读至此,能不令人疑而问之:‘为啥要改呢?’此一问题,稍谙明史者,必知万历间内阁的文书,较之前朝而‘邸报’四方者普遍,是以今日有《万历邸报》一书传世,明代其他各朝均无之(无邸报成书传世)。基乎此,我们当能知其改‘邸’为‘底’的因子矣!实无他,有恐‘投鼠忌器’也……总之,二十卷本的此一改写,决非手民之误,亦非抄者误书。深恐关系上政治讽喻吧!”(《金瓶梅的幽隐探照》,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10月初版104
魏先生忽略了一点:同一部崇祯本(二十卷本)的第十七回出现“邸报”一词,说明崇本并不避讳“邸报”,四十八回中出现的“底报”不是作者出于政治上考虑而有意作的改动。风流清子弟:子弟,在此指嫖客。《水浒传》第二回有“浮浪破落户子弟”,浮浪,是不务正业、帮闲混饭的意思。破落户指地痞流氓,“风流清”疑为“风流情”之误。词话本第四回:“若遇风流轻子弟,等闲战斗不开言。”崇本、张本作:“若遇风流轻俊子,等闲战斗不开言。”此为二首打油歌中的两句,两首打油歌,又见蒲松龄俚曲抄本《琴瑟乐》。词话本:“喜便吐舌开口笑,困便随力贴股眠。”崇本改作:“喜时吐舌开颜笑,困便随身贴股眠。”张本同。《琴瑟乐》引二打油歌文字同崇本。张评康熙本评刻在康熙三十四年(1695)。日本学者藤田佑贤介绍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藏俚曲抄本《琴瑟乐》为蒲松龄三十五岁作,即康熙十三年(甲寅、1670,参见盛伟《聊斋佚文辑注》)。此时张评本尚未刊行,《琴瑟乐》引两首打油歌据崇本引录,说明康熙初年,崇本尚较流行。邓浆砖:即澄浆砖,鲁南苏北方言,邓、澄同音,澄,有时又写作“登”。词话本六十一回:“都是用绢罗打,用脚跐过泥,才烧造这个物儿,与苏州邓浆砖一个样儿做法,如今那里寻去!”齐云:齐云社,园社的球会组织。元代陈元靓《事林广记》戊集卷二“园社摸场”条:“四海齐云社,当场蹴气球。”词话本十五回:“王孙争看,小栏下蹴鞠齐云;仕女相携,高楼上妖娆衒色。”崇祯本、张评本作“齐眉”,误“云”为“眉”。枣胡:枣核,核,鲁西南方言读hú。词话本六十七回:“我的儿,你肚子里枣胡解板儿,能有几句儿!”二十五回:“枣胡儿生的,也有个仁儿。”崇本、张本改“枣胡”为“枣核”。青刀马:市语,青年之妓女。《切口大词典·娼妓类》:“青马:青年之妓女也。”《江湖通用切口摘要》:“刀曰青子。”《江湖切要·娼优类》:“妓女:青马、青细。”词话本三十二回:“我实和你说,小淫妇儿,时光有限了,不久,青刀马过递了酒罢,我等不的了。”跑踍跳跃:咆哮跳跃。“跑踍跳跃”四字,刻写时,复词偏旁弄齐、“咆哮”因“跳跃”而刻成“跑踍”。词话本六十八回:“一面牵出大白马来,搭上替子,兜上嚼环、着马台,望上一骟、打了一鞭,那马跑踍跳跃,一直去了。”崇祯本据词话本刻为“跑踍跳跃”,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