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孙膑兵法-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螅胂挛闹裟妗⒃瞥隆①╨ei雷)渭、皮傅、错行等,疑皆阵名。(7)御,抵御。裹,包围。(8)山胠(qu驱),与下文之逶迤、杂管、篷错、曲次等,疑皆阵名。(9)传(zhuan撰),符信。节,符节。意谓夜间巡逻以传节为凭证。(10)猋凡振陈,疑当读为飙风振尘。(11)钓战,引诱敌人出战。(12)简练,训练选拔。剽(piao漂)便,指骁勇敏捷的士卒。(13)聭,西汉前期文字多用作“恥”,此处疑借为“饵”。意谓故意丢失一些财物引诱敌军。
上编 '强兵'
'强兵'此篇题为编者所加。本篇从内容、文例和字体看,不象是孙膑兵法的本文,但它记述了齐威王与孙膑之间关于富国强兵的问答,内容重要,故列为上编之末。估计本篇可能是后人抄附在《孙膑兵法》书后的。威王问孙子曰:“……齐士教寡人强兵者,皆不同道。……'有'教寡人以政教者,有教寡人以……'有教'寡人以散粮者,有教寡人以静者,……之教□□行之教奚……'孙子曰':“……皆非强兵之急者也。”威'王'……孙子曰:“富国。”威王日:“富国……厚,威王、宣王以胜诸侯(1),至于……***……将胜之,此齐之所以大败燕(2)…………众乃知之,此齐之所以大败楚人(3)反…………大败赵(4)…………人于齧桑而擒氾皋也(5)。……擒唐□也(6)。……擒□病1)《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威王、宣王用孙子(膑)、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可参考。(2)齐败燕,当指公元前三一四年齐宣王伐燕事。(3)齐败楚,疑指齐与韩、魏等国伐楚取重丘之战(参看注(6))。事在公元前三○一年齐湣(min民)王初立时。(4)据《竹书纪年》,魏惠王后元十年(齐威王三十二年,公元前三二五年)齐败赵于平邑,俘赵将韩举。(5)“人”上一字尚余残画,似是“宋”字。据史书记载,齐湣王十五年宋为齐所灭。此处所记可能是灭宋以前的某次战役。齧(nie镍)桑,今江苏沛县。(6)“唐□”疑即唐昧。《史记·楚世家》记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三○一年)“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昧,取我重丘而去。”唐昧,他书或作唐蔑。如果“唐□”确系唐昧,则此简与上文“大败楚人”一简所记当为一事。
下编 十阵
十阵本篇论述十种阵法的特点和作用。十阵(1)凡阵有十:有方阵,有圆阵,有疏阵(2),有数阵(3),有锥行之阵(4),有雁行之阵(5),有钩行之阵(6),有玄襄之阵(7),有火阵,有水阵。此皆有所利。方阵者,所以剸(8)也。圆阵者,所以槫(9)也。疏阵者,所以{口犬}也。数阵者,为不可掇(10)。锥行之阵者,所以决绝(11)也。雁行之阵者,所以接射(12)也。钩行之阵者,所以变质易虑也(13)。玄{羽襄}之阵(14)者,所以疑众难故也。火阵者,所以拔也。水阵者,所以伥固也。方阵之法,必薄中厚方(15),居阵在后。中之薄也,将以{口犬}也。重□其□,将以剸也。居阵在后,所以……'圆阵之法'……(16)'疏阵之法',其甲寡而人之少也,是故坚之。武者在旌旗,是人者在兵(17)。故必疏钜间(18),多其旌旗羽旄,砥刃以为旁。疏而不可蹙(19),数而不可军(20)者,在于慎。车毋驰,徒人毋趋(21)。凡疏阵之法,在为数丑(22),或进或退,或击或{豕页}(23),或与之佂,或要其衰(24)。然则疏可以取锐矣(25)。数阵之法,毋疏钜间,戚而行首积刃而信之,前后相保,变□□□,甲恐则坐(26),以声坐□,往者弗送,来者弗止,或击其迂,或辱其锐(27),笲之而无间,{车反}山而退。然则数不可掇也。锥行之阵,卑(28)之若剑,末不锐则不入(29),刃不薄则不剸,本(30)不厚则不可以列阵。是故末必锐,刃必薄,本必鸿(31)。然则锥行之阵可以决绝矣。'雁行之阵',……中,此谓雁阵之任(32)。前列著{有雍}(33),后列若貍(34),三……阙罗而自存,此之谓雁阵之任。钩行之阵,前列必方,左右之和(35)必钩。三声(36)既全,五彩(37)必具,辨吾号声(38),知五旗。无前无后,无……玄{羽襄}之阵,必多旌旗羽旄,鼓{羽非}{羽非}庄,甲乱则坐,车乱则行,已治者□,槪龢}啐啐(39),若从天下,若从地出,徒来面不屈(40),终日不拙。此之谓玄{羽襄}之阵。火战之法(41),沟垒已成,重为沟堑,五步积薪,必均疏数,从役有数,令之为属枇,必轻必利,风辟……火既自覆,与之战弗克,坐行而北。火战之法,下面衍以{艹外},三军之士无所出泄(42)。若此,则可火也。陵猋蒋{艹外},薪荛(43)既积,营窟未谨(44)。如此者,可火也。以火乱之,以矢雨之,鼓譟敦兵(45),以势助之。火战之法。水战之法,必众其徒而寡其车,令之为钩楷蓯柤贰辑□绛皆具。进则必遂,退则不蹙,方蹙从流,以敌之人为招(46)。水战之法,便舟以为旗,驰舟以为使,敌往则遂,敌来则蹙,推攘因慎而饬之,移而革之,阵而□(47)之,规(48)而离之。故兵有误车有御徒,必察其众少,击舟{豕页}(49),示民徒来。水战之法也。七百八十七(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2)疏,稀疏。(3)数,密集。(4)锥行之阵,前尖如锥的阵形。(5)雁行之阵,横列展开的阵形。(6)钩行之阵,左右翼弯曲如钩的阵形。(7)玄襄之陈,掘后文所述当是一种疑阵。(8)剸(zhuan专),截断。(9)槫(tuan团),借为团,结聚。(10)掇(duo多),疑借为剟(duo多),割取。(11)决绝,突破而切断之。(12)接射,疑指用弓矢交战。(13)虑,计谋,图谋,指作战的方针、计划。此句之意疑谓钩行之阵宜在改变作战计划时使用。(14)玄{羽襄}之阵,即玄襄之阵。(15)方,疑借为旁。薄中厚旁,意谓方阵中心人少,周围人多。(16)据上文,此处当有论圆阵的简文。“圆阵之法”四字据本篇文例增补。(17)是,疑借为示。以上二句意谓用旌旗和兵器以显示威武。(18)钜,借为距。疏距间,加大阵列的间隔距离。(19)蹙(cu促),迫促。(20)军,包围。(21)徒人,步卒。趋,疾走。(22)丑,类,群。数丑,几个小群,指几个小型的战斗单位。(23){豕页},意义不详。银雀山所出其他竹简中或用作刚毅之毅,疑即《说文》毅字异体。(24)要,通“邀”。参看《陈忌问垒》注(10)。(25)意谓疏阵可以用来袭取敌人的精锐部队。(26)坐,指军阵稳定不动。(27)辱,借为衂(nu女去声),挫折。(28)卑,借为譬。(29)未,指剑端。不入,不能突破。(30)本,指剑身。(31)鸿,大。(32)任,作用。(33){有雍},疑借为{豸雍}(yong雍),兽类,形似猿。(34)貍,野猫。(35)左右之和,指军阵的左右两翼。(36)三声,指军中金鼓笳铎的声音。(37)五彩,指各种颜色的军旗。(38)号声,号令之声。(39)槪龢}(ke磕)啐啐(zu卒),疑指士卒鼓譟之声。(40)徒,步兵。屈,穷尽。“徒来”之语见《孙子·行军》:“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41)此节文字分前后两段,自此以下至“坐行而北”为一段,说明防御火攻的方法。“火战之法,下而衍以{艹外}”以下为另一段,说明火攻敌军的方法。下文“水战之法”也分两段,前一段似说明防御敌人自水上进攻之法,后一段似说明自水上进攻敌人之法。(42)无所出泄,无处逃脱。(43)薪荛(rao饶),柴草。(44)营地整治不周密。(45)敦,劝勉。意谓鸣鼓喧譟,以激励士卒的斗志。(46)招,箭靶。(47)此字有残损,可能是“歹”宇,也可能是“支”宇或“丈”宇。(48)规,疑借为窥。(49)津,渡口。
下编 十问
十问本篇用问答形式就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各种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击敌方法。本篇共十组问答,除第一组和第十组的位置可以肯定以外,其它各组的前后顺序是整理者编次的。十问(1)兵问曰:交和而舍(2),粮食均足,人兵敌衡(3),客主(4)两惧。敌人圆阵以胥(5),因以为固,击'之奈何?曰':击此者,三军之众分而为四五,或傅(6)而佯北,而示之惧。彼见我惧,则遂分而不顾。因以乱毁其固。驷鼓同举,五遂(7)俱傅。五遂俱至,三军同利。此击圆之道也。交和而舍,敌富我贫,敌众我少,敌强我弱,其来有方,击之奈何?日:击此者,□阵而□(8)之,规而离之,合而佯北,杀将其后,匆令知之。此击方之道也。交和而舍,敌人既众以强,劲捷以刚,锐阵以胥,击之奈何?击此者,必三而离之,一者延而衡(9),二者□□□□□恐而下惑,下上既乱,三军大北。此击锐之道也。交和而舍,敌既众以强,延阵以衡,我阵而待之,人少不能,击之奈何?击此者,必将三分我兵,练我死士,二者延阵张翼,一者材士练兵(10),期其中极(11)。此杀将击衡之道也。交和而舍,我人兵则众,车骑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当保险带隘(12),慎避广易(13)。故易则利车,险则利徒。此击车之道也。交和而舍,我车骑则众,人兵则少,敌人十倍,击之奈何?击此者,慎避险阻,决而导之,抵诸易(14)。敌虽十倍,便我车骑,三军可击。此击徒人(15)之道也。交和而舍,粮食不属(16),人兵不足俧(17),绝根而攻,敌人十倍,击之奈何?曰:击此者,敌人既□而守阻,我……反而害其虚。此击争□之道也。交和而舍,敌将勇而难惧,兵强人众自固,三军之士皆勇而无虑,其将则威,其兵则武,而理强梁偼(18),诸侯莫之或待(19)。击之奈何?曰:击此者,告之不敢,示之不能,坐拙而待之,以骄其意,以惰其志,使敌弗识,因击其不□,攻其不御,压其骀(20),攻其疑。彼既贵既武,三军徙舍,前后不相睹,故中而击之,若有徒与。此击强众之道也。交和而舍,敌人保山而带阻,我远则不接,近则无所(21),击之奈何?击此者,彼敛阻移□□□□□则危之,攻其所必救(22),使离其固,以揆其虑(23),施伏设援,击其移庶(24)。此击保固之道也。交和而舍,客主两阵,敌人形箕(25),计敌所愿,欲我陷覆,击之奈何?击此者,渴者不饮,饥者不食,三分用其二,期于中极,彼既□□,村士练兵,击其两翼,□彼□喜□□三军大北。此击箕之道也。七百一十九(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2)和,军队左右垒门。舍,扎营。意谓两军相对,准备交战。(3)敌,相当。意谓双方人力和武器相当。(4)客指进攻的一方,主指守御的一方。(5)胥,等待。(6)傅,借为薄,迫近,接触。(7)遂,借为队。(8)参看《十阵》注(47)(9)延而衡,与下文“延阵以衡”同意,指把军阵延长,横着摆开。(10)材士,材力之士。练兵,精选的士卒。(11)中极,要害。意谓务期攻敌要害。下文“期于中极”与此同意。(12)意谓凭据险阻隘塞之地,恃以为固。(13)意谓要避开平敞开阔的地形。(14)抵,挤,推。意谓把敌人压迫到平坦的地带。(15)徒人,步卒。(16)属,连续。意谓粮食接济不上。(17)俧,疑借为恃。(18)理强梁偼,疑当读为“吏强粮接”,吏指军吏。(19)待,抵御。意谓其它诸侯国都不能抵御。(20)骀(tai台),疑借为怠。(21)以上二句意谓我离敌太远则打不到敌人,离敌过近则无立足之地。(22)“攻其所必救”之语见《孙子,虚实》。(23)揆(kui葵),揣度。意谓揣度敌人的行动意图。(24)庶,众。移庶,移动中的敌众。(25)意谓敌人把军队布置成簸箕形的阵势。
下编 略甲
略甲本篇简文残缺,无法看出主要内容。除首简以外,各简次序不能确定,释文一律提行,不连写。本篇字体与《十阵》、《十问》相近,不易区分,现将可能属于这三篇的残简一并附于本篇之后。略甲(1)略甲之法,敌之人方阵□□无…………欲击之,其势不可,夫若此者,下之…………以国章,欲战若狂,夫若此者,少阵…………反,夫若此者,以众卒从之,篡(2)中因之,必将…………篡卒因之,必……***……左右旁伐以相趋,此谓{钅畟}钩击。……之气不藏于心,三军之众□循之知不…………将分□军以脩□□□□寡而民…………威□□其难将之□也。分其众,乱其…………阵不厉,故列不…………远揄之,敌倦以远…………治,孤其将,荡其心,击…………其将勇,其卒众…………彼大众将之…………卒之道……(1)此是篇题,写在本篇第一简简背。(2)篡,借为选。
下编 客主人分
客主人分本篇指出,作战时人众、粮多、武器精良都不足恃,只有掌握战争规律,明了敌我双方情况,善于利用有利形势和良好地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