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共无衔军事家-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炳辉总是乐呵呵地;我和他谈话时也感到其乐无穷。他开朗的满月形脸使我想起了弥勒佛不如说;更像北平团城里那座支那玉佛;它和印支人一样;有迷人的眼睛;眼的上沿不是弯的而是成一直线;事实上;罗炳辉是生在和印度支那为邻的云南省;那是中国最美的省份;有森林茂密的高山。就因为这些;罗司令员在西北光秃秃的沙漠黄土高原住了一阵子之后;未免害上点怀乡病。谈起云南的花草和清澈的溪流时;他显得有点闷闷不乐;引用冯玉祥谈起东北时最爱说的一句话还我河山。
罗炳辉喜欢当兵;喜欢谈他打仗的事;谈他本人;兴之所至;无所不谈。三十八年来;他可活得够本儿;在中国走南闯北;到处打仗。他可真称得上中国的一条响当当的硬汉子;在中国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为人们所热爱。他是中国人民热爱的那种关帝型的民族英雄;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物。他往往以智胜敌;敢于给敌人以重创。他所谈的智诱敌军的故事简直就像从三国里摘出来的一样总有一天这些故事本身会成为民间英雄故事的。
海伦兴致勃勃地提出一大堆问题;罗炳辉绘声绘色地予以回答。把他们的问答略为整理;就是一份出色的人生问卷。罗炳辉在此之后写过《我的经历》的自传;非常呆板、严肃和枯燥;缺少那种令人心醉的鲜活和灵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海伦的记叙向世界展示了一位红色将军的坦率、直率和风采。
你是行伍出身;为什么想当兵?
我所以想当兵;主要是想取得自由;好向地主报仇。我起这个念头是因为我看见两个回到我们县的士兵把地主打了一顿;没有引起一点麻烦。
你跟随唐继尧将军时经管数千万元;可以过上豪侈的生活;你却选择了离开?
我跟随唐将军时生活是很奢侈的;可是我不喜欢。从心理上说;我讨厌舒适的生活;喜欢艰苦的军人生活。
你一直是最有名的十个红军司令员之一;你认为哪几个司令员最能干?
彭德怀和1932年在江西东固牺牲的黄公略。
为什么你的作战次数要比其他红军司令员要多?
这是因为我的任务就是要主动向敌人挑衅;借以分散敌军的注意力;以免他们攻击我们的主力部队。三年战斗中;敌人的兵力往往超过我军十至二十倍;我的部队总是一支小小的流动部队。
你身材如此高大;是前线地面上最大的靶子;受过多少次伤?
让我想想。他皱起眉头;停顿了一会;回答说:以前我从来没有算过受伤的次数。我想我受过六次轻伤一次重伤。好几次衣服被子弹打穿了;因为我距敌军阵地往往不过二十米远。有一次;我刚刚离开壕沟;一枚炸弹就落在我刚离开的地点。另一次;我躲在一个岩洞里;一枚空投的炸弹正落在岩洞里;可是没有爆炸。有好多次炸弹溅得我满身泥土;但从来没有被炸伤。
敌人对红军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敌人不管对红军使用什么手段都没有给我们造成很多麻烦。空中轰炸固然可以造成军队的恐惧心理;但是我们很快跟敌军接触;他们就不敢轰炸自己的军队了。例如就在去年;在甘肃南部的漳县;飞机轰炸以掩护敌军退却。红军追了过去;结果飞机反而轰了他们自己的军队。
罗炳辉喜欢谈军事细节;他经常说着说着就顺手拿起一张纸画地图。有一次;他干脆给海伦上起运动战的大课来;被海伦打断。他说话时;往往用手指追踪敌军;然后一下子跳到桌子的另一边;把敌军追回来。谈到得意时;常常用巨掌猛拍桌子;抹一抹眉毛;声音兴奋而嘶哑。
让我们来谈点政治问题吧?
我的脑子有点笨。罗炳辉总是憨厚地一笑;或者干脆说我不知道。
海伦感觉他对政治理论问题兴趣不大;或者有顾虑。
红军为什么比国民党军队优越?你在两种军队中都有很多经验;你应该知道。
首先;我想是因为红军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其次;红军士兵有阶级觉悟;第三;红军的政治工作好;教育好;第四;军中有完全的民主军官与士兵过同样的生活;第五;我们的战术比对方高明;因为它是从我们复杂处境、迫切需要中产生出来的。
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像你这样快活的人。你从来没有疲倦过吗?
红军中所有人都快乐;精力饱满。罗炳辉毫不犹豫地说:因为我们有坚定的目标;而且每个人都知道最后的胜利属于我们。我们衣衫褴褛;有时吃的是猪和马都不肯吃的食物;有时也许只有草鞋穿;但是一年一年过去了;我们从不丧气。
海伦发现罗炳辉十分爱护红小鬼;照了许多与小战士的合影;一边看照片;一边提问。
现在这些红小鬼在哪里?
我带了五个到延安。罗炳辉指着相片上的小鬼说:这是我的警卫员唐子沛;他是一个很聪明的江西小孩;只有十八岁;跟了我五年。长征时期;我有两三百个小鬼;参加了每次行军。许多人甚至跟我参加了乌江战斗。他们大多数都能跟上队伍;也有一些落在后面;失踪了。他们从来不当逃兵;有许多还参加作战;都非常勇敢坚决。我有一个营长;也是小鬼出身;十八岁就阵亡了;他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孩子。
罗炳辉表情逐渐凝重。
你有几个孩子;把他们也带在身边吗?
我的孩子从不带在身边。罗炳辉流露出深深的思念:我有三个孩子;都留在江西;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我还有一个孩子在云南……
罗炳辉没上过学;没进过军校;却以游击专家名噪全军。抗战时期;他别出心裁首创的梅花战术与徐向前等人发明的人山战术并称我军的军事瑰宝;日军称之为罗氏战法。他战前托孤;抱病上阵;在共和国诞生的隆隆炮声中去世。
抗日战争爆发后;罗炳辉奉命前往津浦铁路以西地区开辟淮南抗日根据地;先后担任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和第二师副师长。
到淮南不久;罗炳辉就成为全区瞩目的奇人;当地军民津津乐道他的三件轶事。
一是他的枪法。罗炳辉的枪法出神入化。司令部对面山坡上满是灌木;树丛中一只山獾子入夜吱吱地叫唤;搅得人无法安眠。警卫排下药饵、埋夹子、挖陷阱、用钢锣敲直至用火铳轰;能用的办法都试过了;但这只獾子昼伏夜动;仍然每晚准时吱吱地尖叫。罗炳辉听说这件事后;笑了笑:赶个獾子还费这大劲?到了晚上;罗炳辉端起单打一的汉阳造步枪;来到灌木前;听声辨位。月色朦胧;树木茂密;獾子不停地窜动;叫声游移不定。罗炳辉听着听着;抬手就是一枪;然后对看热闹的参谋说:睡觉去吧。那晚寂静无声。第二天;战士们在山坡竹林中捡到一只山獾;子弹正中脑门。
最为传奇的是罗炳辉打鬼子。一天;他带着警卫班到部队检查工作;经过一座木桥时迎面碰上一队日本鬼子。由于事出突然;警卫班的战士和日本鬼子都来不及做出反应;罗炳辉动作奇快;掏出手枪;信手一点。呯地一声;鬼子倒下了三个;其余的鬼子吓得调头狂奔。警卫班也奇怪:罗司令打了一枪;怎么会倒下三个?一检查;才发现子弹从第一个鬼子心窝穿过;贯穿第二个鬼子喉咙;然后钻入第三个鬼子脑门。第三个鬼子没有死;受了重伤。罗司令一枪打死两个半鬼子的故事很快在二师里传开;全师将士自发地苦练射击技术;涌现了几百名神枪手。战士们还创作了《罗炳辉射击手》的歌曲。歌中唱到:
高高树上一只鸟;
'呯通'一声把它打倒。
谁是这样高妙的神枪手;
罗炳辉是射击的好榜样!
二是他的侠气。津浦路以西的淮宝地区是苏北粮仓;为兵家必争之地。开辟初期时;二师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反动刀会的侵扰。这些刀会的会众主要是受欺骗的群众;他们被会首控制;疯狂地念咒语;吃朱砂;练武术;与新四军为敌;开始还只是偷袭落单的战士;到后来竟然纠集数千人公然进攻新四军正规部队。对于这些受蒙蔽的会众;不开枪不能阻止他们的进攻;但是交起火来;又会造成较大伤亡。二师首长为此伤透了脑筋。罗炳辉琢磨了几天;发现刀会会众崇拜武功高强的头目;这些头目也以刀枪不入炫耀。于是;罗炳辉派人俘获了全区武功最高、名气最大、会众最多的刀会头子;然后放风说;三天后要与刀会头子公开打赌定输赢。风声传出后;小刀会、大刀会和红枪会等组织相互转告;到约定的时间;操场上聚集了一万多人。会场上搭起高台。罗炳辉上台;喝令松绑。战士解下刀会头子身上的绳子。
罗炳辉问:你真有刀枪不入的本事?
刀会头目拍着胸脯;口沫四溅:只要我念咒运气;刀砍一条印;枪打不留痕!
不要唬人!罗炳辉拿话吊他。
刀会头子志得气满地说:牛皮不是吹的;泰山不是堆的;刀枪不入是我苦练的。
好!现在就当着乡亲们的面试试。如果三枪打不死你;我罗炳辉拜你为师!
台下的群众情绪上来了;附和道:试一试!
刀会头子在台上做准备工作;念咒语;喝神砂;鼓气练功;然后点点头;朝台下喊:老少爷们;替我数数;开一枪就数一声!
罗炳辉吩咐战士:开枪吧!
呯的一枪;台下刚数第一枪;那个刀会头子就像稀泥一样地倒在台上;胸口一个酒杯大的枪眼;正汩汩地往外冒黑血。
群众明白真相后;说:什么刀枪不入;原来都是骗人的。经过这场赌局;辅之以政治宣传和军事进攻;刀会组织土崩瓦解。刀会头目自我解嘲:罗司令有神符;有法宝;能破刀会。没办法;只好解散。
三是他的身躯。老百姓惊讶罗炳辉的高大魁梧;称他为金刚罗汉。国民党顽固派则利用这一点;造谣生事;到处说:罗炳辉这样胖;是因为他每天要吃两个小孩。你们都要看紧自己的孩子!一时间;人心惶惶。罗炳辉付之一笑;不言不辩;把主要精力放在打鬼子上。三个月过去了;罗炳辉指挥部队连战连捷;消灭日伪军数千人;根据地的版图和部队的数量成倍增长;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到这时;他召开群众大会;风趣地问大家:有人说我一天要吃两个小孩;特别喜欢吃白白胖胖的童男童女。按照这个说法来算;我到这里已经三个月了;该吃掉一百八十个孩子了。但是;请问你们哪位乡亲家丢了孩子?群众都哄然大笑。罗炳辉不仅不吃孩子;还特别喜爱小孩;每到一地;他的马上、肩上和怀里都扒满了孩子;他开怀的笑声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为当时根据地的一景。
三件轶事;令罗炳辉名声大噪。他成为抗日反顽的一面旗帜;成为胜利的象征。战士们打仗时一听说罗司令来了;格外有精神;仗打得特别漂亮。
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是罗炳辉的老对头;经常趁二师攻打日军之机搞摩擦。一次;他集结一万多人;进攻津浦路以西;叫嚣活捉罗炳辉。二师发出《为击退反共军保卫路西告民众书》。告民众书写道:
同胞们;中心区民众是抗战的民众;为什么要受烧杀的待遇?新四军是抗战最坚决的队伍;为什么要消灭他?罗副师长是全国最有名的抗战将领;是全路西人民的救星;当南京失陷、大军退却之后;皖东是匪伪蠢起的世界;要不是罗副师长率领新四军健儿;在这里打击日伪、剿灭土匪;恐皖东人民已逃难他乡;皖东土地已非中国所有;以这样功在国家的人;反共分子有什么理由要活捉他?在忍让不能使人民与抗战力量避免损失的情形下;我们只有坚决地进行自卫斗争;由反共分子一手所造成的自相残杀局面;那时应由反共分子负完全责任。
皖东人民听说韩德勤要活捉罗炳辉;肺都气炸了。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给二师送粮草;运弹药;抬伤员;侦察情报;而对于韩德勤的部队则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很快;韩德勤大败而回;自己险些当了俘虏;他最后悔的事情就是不该提活捉罗炳辉这句口号。
罗炳辉从未上过军校;文化程度不高;字写得歪歪扭扭;但实战经验丰富;善于琢磨;经常能够创造一些新的战略战术。这一点;令那些从名校毕业的军官自叹不如。
土地革命时期;红军主要在山区活动;形成了一整套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到了抗战时期;抗日武装远伸至华北、华中、华东;这里均为一望无垠的平原和密如蛛网的港汊;原来的游击战术受到限制。中共军事家各出高招;又创造出了许多套新战法。其中尤其以徐向前的人山战术和罗炳辉的梅花战术最为有名。
梅花战术;阵形散而不乱;部队少而不薄;寓兵于民;静以制动;不动时云淡风轻;阵动时疾掠如火;舒卷随心;变化莫测。日本军官对这种战术伤透了脑筋;翻遍中外战术大师的经典著作找不到只言片语;最后只好命名为罗氏战术。
梅花战术集游击战、运动阵与阵地战于一体;主要以伏击、纠缠、阻击、迟滞和侵扰敌军为主要内容;其特点是:
1。部队宿营按三角形的部署;或正三角;或反三角;或斜三角;种类复杂的三角形组成一个内部严谨、外形松散的迷魂阵。遇敌袭击;因其松散;可以免遭集中攻击;使其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不能发挥作用;而且部队可以随时出击;能够对敌迅速实施反包围。
2。部队利用平原地带人口、村落稠密为掩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