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当代世界文学名著鉴赏词典-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人已被虚假的正义所欺骗、所蒙蔽,甚至已被其所同化。他们对命运逆来
顺受,如同养在鱼缸中的鱼。“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江河湖海是鱼
儿自由自在生活的世界,离开了大海,鱼儿便被剥夺了自由翱翔的天地。它
们被幽禁在狭小的鱼缸之中,让人喂养,供人观赏,优哉游哉,逆来顺受,
任人宰割,米沃什在诗中对鱼的描写,会使我们联想到中国古代著名田园诗
人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陶渊明在诗中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
得返自然。”陶诗以受羁络的鱼鸟为自况,抒发了自己渴求挣脱社会束缚,
返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如果我们把这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话,就会发
现,两人的不同。应该说,在陶诗中羁乌池鱼只是一个比喻,一个自况,它
们是人类被束缚和渴求解放的象征。陶渊明借此比喻表达了对复归自然的古
典式的赞颂和自信。米沃什则抛弃了这种古典式的情调,用他那种无可奈何
的态度体现了现代式的绝望和虚无。在诗中,鱼已不再是人的生存状态的自
况或比喻,鱼已经成为人的生存状态的一个参照系。正是由于诗人引进了这
样一个生命的参照系,才把人的生命存在的全部荒谬性和无奈感赤裸裸地展
露出来。在诗中,鱼的存活与人的存在构成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怪圈。人象鱼
一样,在异化的环境里把生存变成了存活,丧失了自己,疏离了自己,出卖
了自己,放逐了自己。“我对命运的安排过来顺受,毕竟我只不过是人。”
这已经是一种无可亲何花落去的感叹了。但是,人毕竟是人。鱼的存活状态
是一种本能的、无意识的存活,而人的生存则应该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存在。
人永远也不能象鱼那样逆来顺受地被环境所完全同化。因而,人为之痛苦,
为之畏,为之烦。在人的生存津论面前,米沃什表达了与陶渊明截然相反的
结论:“然而我感到痛苦,渴望变成跟鱼一样的生命”。这确是一种西方现
代式的绝望,这是面对巨大的无可抗拒的异化世界时所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叹
息,在这叹息声中我们看到了虚无和绝望,然而,它又何尝不是对异化世界
的坚决抗争,大概这就是现代式的“绝望中的希望”。

(宋炜、王宁)


捷克斯洛伐克文学

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

作者简介米兰·昆德拉(1929—)当代著名捷克斯洛伐克作家。1929
年出生于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布拉格音乐学院
电影系,曾担任过文学教员。50 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早期出版的诗集有《人,
一座广阔的花园》(1953)、《独白》(1957),主要表现对现实生活的失
望和怀疑。1955 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最后一个五月》。60 年代开始,
昆德拉转向小说创作。1965 年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小说描写了
一桩政治错案给主人公造成的巨大痛苦。这部小说发表后彼译成多种文字,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昆德拉以此为世界瞩目的作家。昆德拉曾是一名共产党
员,是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协会机关刊物《文学报》的领导人之一。1967 年第
四次作家代表大会后,他受到党内审查的处分。1968 年苏联出兵布拉格旨,
作品被查禁,被开除党籍。1975 年流亡法国,由于他文学声誉的日益增高,
法国总统特别投予他法国公民权。在被开除出党及流亡国外的年代里,昆德
拉继续积极地进行文学创作,在国外发表和出版了大量作品,其中主要有《为
了告别的聚会》(1976)、《笑和忘却集》(1976)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
轻》(1984)。他的作品幽默而又深刻,跳跃而又富有音乐的节奏感,寓哲
理于生活的细节之中,有力的表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境况。由于他杰出的文学
创作,近年来多次获国际性文学奖,并彼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侯选人。

内容概要工作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外科医生托马斯是一位与妻子离
婚、自己独居的中年男子。十多年来,在男女两性问题上,他一直追求和保
持着一种所谓的“性友谊”。男女双方的交往应仅仅局限庄单纯的生交往上,
除此之外,双方不应该要求对方,或用责任和义务来约束对方。托马斯依循
着这种“性友谊”原则,与一些女人保持着不远不近、不疏不密、不冷不热
的关系。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托马斯与乡间餐馆女招待特丽莎邂遁相识。年
轻淳朴的特丽莎进入托马斯的生活,改变了托马斯守持十年的“性友谊”原
则。托马斯决定与特丽莎庄布拉格长期同居,并求他的情人——女画家萨宾
娜为特丽莎找到了一份工作,同托马斯生活在一起,使特丽莎陷入了十分矛
盾的窘境之中,同时,她的介入也造成了托马斯生活的窘态。特丽莎一方面
十分珍惜与托马斯的爱情,另一方面,她又难以容忍托马斯继续与别的女人
保持关系。特丽莎生活在嫉妒与恶梦之中,而托马斯则常常奔命于他的“性
友谊原则”与爱的忠诚这两个难以调和的冲突之间。1968 年苏联以突然袭击
的方式,占领了布拉格。特丽莎这时已由暗房技工提升为一名出色的新闻摄
影记者。她以记者的身份全身心地役身于拍照采访的工作中,用镜头记录下
占领者的野蛮和抗议者的愤怒,虽几遭威胁和被捕,她仍不停地工作,将拍
摄下来的历史镜头送往国外发表。苏军的占领使形势越来越恶化,托马斯和
特丽莎不得不离开祖国,移居瑞士。恰巧托马斯的情人萨宾娜这时也已流亡
瑞士。托马斯打电话与萨宾娜联系,两位昔日的情人又旧梦重温。侨居国外
的生活并没有改变特丽莎的心境,反而使她觉得更加孤独和难以忍受。为此,
特丽莎独自决定返回自己的祖国。临行时留给托马斯一封信。后来,内心深
爱着特丽莎的托马斯,也毅然作出了返回布拉格的抉择。流亡瑞士的女画家
萨宾娜在日内瓦结识了新情人弗兰茨。弗兰茨是在大学任教的讲师。这对情


人的不断交往,同样造成了令人窘迫的局面。萨宾娜生性孤傲,一生最厌恶
的是媚俗,认为媚俗是人类生活中最可恶的敌人。从反对媚俗出发,萨宾娜
蔑视一切众人约定俗成的原则和戒律。她凭着女人的敏感意识到自己与弗兰
茨不过是貌合神离。她与弗兰茨的交往也都不过是些错位中的对话。她力图
追求一种既真实又不媚俗的生活。在弗兰茨决定与萨宾娜生活在一起的时
候。萨宾娜却不声不响地消失了。弗兰茨虽沉溺在对萨宾娜的爱恋之中,并
决定与妻子克劳迪离婚,同萨宾挪结合,但他根本不能了解萨宾娜对生活的
感受和理解。萨宾娜的不辞而别把他推向了一个更为窘迫的尴尬的境地:离
开了妻子和家,但又同时失去了热恋的情人。然而,弗兰茨很诀又惊异的发
现,这种窘境也给他带来了某种意义上的自由和新生。这种突然降临的庆幸,
又使他与一位学生情人同居生活在一起,从而使他摆脱了把爱情理解为一场
战斗的那个可怕的妻子。萨宾娜离开日内瓦后,在巴黎定居。几经沧桑,几
经漂流,她感到四周空空如也。强烈的虚无感包围了她,她悟出了人生的奥
秘。人的一生所难以承受的并非累累重负,而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或许
生活中的奋争、操劳、反叛、追求等等所欲达到的目的,只是那生命中不可
承受的轻。在巴黎她收到了一封布拉格的来信,得知托马斯与特丽莎已死于
一次偶然的交通事故。这一死讯更增加了萨宾娜的虚无感。托马斯和特丽莎
返回布拉格后,一直生活在绝望与沉沦之中。由于苏联的占领,捷克似乎进
入了一个“葬礼的时代”,绝望之感在整个国家弥漫着,渗人人们的灵魂和
肉体,人们的生活如履薄冰,到处充斥着暗探、密告、监视。托马斯和特丽
莎当然不能逃脱厄运。托马斯因为过去写过的一篇文章,而被解雇,失业后
在郊外的一家小诊所找到了一份很差的工作,可由于托马斯拒绝与警察的所
谓合作,去陷害一位编辑,连这份很差的工作也丢掉了,最后成了一名窗户
擦洗工。从此以后,托马斯更加沉沦,只能靠偶然外遇的性游戏来填补生命
中的空白。特丽莎的心灵更遭受了极大的打击。祖国的沦陷,所钟爱的人的
沉沦,使她陷入了极度的混乱而难以自拔,可怕的是梦魇和幻觉给她的心理
蒙上了厚厚一层恐惧的色彩。为了摆脱缠扰不休的恶梦,她选择了一个荒唐
的尝试,与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发生了性关系,然而,此等荒唐之举丝毫
也未改变她的本来心境。特丽莎再也不能忍受这种沉沦绝望的生活了,为了
她和托马斯,她建议双双隐居乡村,希望用乡村的静谧来安抚不安的灵魂。
最后,他俩因车祸而双双身亡,灵魂因死亡而得到了彻底的安息。不知是出
于对自己信念的追求,还是为表示对过去情人萨宾娜的忠诚,弗兰茨十分同
情和关注被越南侵占的柬埔寨战况,并积极参加一次进军柬埔寨的行动。这
一行动是由西方一些著名知识分子发起组织的,他们组成一支队伍开进越南
占领的柬埔寨,以迫使越南人允许医生入境。在进入柬埔寨的过程中,弗兰
荧体会到了伟大的历史事件与喜剧性的荒诞往往会自然而又奇异地结合在一
起。许多知名人士在为正义而斗争的掩盖下,却干着猎取虚荣的勾当。一个
夜晚,弗兰茨被几个拦路抢劫的歹徒打死。她的妻子克劳迪为他举行了葬礼。
他的学生情人站在远处恸哭失声。弗兰茨完成了漫漫迷途的永恒回归。女画
家萨宾娜一直流亡异地他乡,四处漂泊,最后定居美国。有一天,她写了一
份遗嘱,请求把自己的尸体火化,骨灰撒到空中。用死完成了生命所不能承
受的轻。

作品鉴赏昆德拉在谈小说时说:“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每一部小说都
要回答这个问题:‘人的存在究竟是什么?其真意何在?’”在他眼里,小


说的主旨乃在于描述人类存在的境况,并揭示其中深藏的奥秘。《生命中不
能承受之轻》便是这样一部描述人类存在境况并揭示其中奥秘的作品。人的
存在问题是艺术永恒的主题,尤其是进入现代以来,随着人类存在所面临的
种种危境的与日俱增,随着人对自身之在的困惑越来越多,这一问题,以一
种震摄心魄的形式尖锐地凸现出来。“我们从哪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
去?”确已构成了艺术中最具现代意义的追问。从这个意义上说,评价一部
作品是否具有现代精神,并不在于形式上的新异乖戾,而在于对于人的存在
境况的关注程度。《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正是此意义上的现代作品。这部
小说以1968 年捷克事件为历史背景,用冷静而幽默的笔触描述了外科医生托
马斯、女记者特丽莎、女画家萨宾娜、大学讲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境况和心
态意绪,揭示了人类生存的窘迫境遇和重重困惑,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面
对生存,面对历史,昆德拉揭去了古典式的理想主义罩衣,把生命存在所面
临的两难境地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荒诞赤裸裸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古典式的
理想主义一直沉溺于用理性编织起来的线性因果观念之中,在它看来,历史
的进程总是遵循一定的预先设定出来的逻辑因果关系。生存的抉择不外是一
种非此即彼的选择,不是善就是恶,不是天使就是魔鬼,不是前进就是倒退,
不是是就是非,不是重就是轻,其实,人及其历史的存在绝非如此简单。在
生命的历程中,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常常无法摆脱充满悻论的怪圈。被众
人接受和尊崇的普遍道德律令,或许潜藏着一个巨大的灾难,酝酿着一个险
恶的阴谋;当你自以为在不断前行,不断上上升的时候,蓦然回首,你会发
现你不可思议的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当你被生活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的
时候,你万万想不到生命中最难以承受的不是重而是轻。古典式的理想主义
认为生活充满阳光,其实这不过是一个理性的虚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理性
的欺骗。由于这个骗局,古典式的理想主义暴露出它的全部虚伪性和野蛮性。
只要我们翻翻历史,就会发现许多专人发捐的丑恶行径,往往都是在理性虚
构的遮掩下进行的,理性虚构使恶行得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的进行。
现代主义勇敢地击碎了这个幻象,砸碎了这个偶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